2011年度曾建开诗词联原创作品汇总 鹧鸪天·谢清荷赠庚寅腊月贺寿词 (2011.1.30) 相遇清江诗浪翻,“诗文天下”百花妍。吟坛唱和春光媚,岁月如歌指上弹。 春节近,喜开颜,又逢添寿享悠闲。新乡网友词相贺,无阻千山万水间。 附清荷原玉《鹧鸪天·祝天山兄寿》: 情趣相宜诗意绵,寿诗每遇度新年。吟风唱月逢华岁,鞭炮声声阵阵连。 芳香溢,聚群贤。相携共论切磋间,层层佳作如花绽,荷韵悠扬咏唱天。 贺芦溪县《白鹤峰》文学小报复刊联 (2011.3.16日) 璀璨红梅开二度; 翱翔白鹤上重霄。 七绝二首 (2011.3.27) 一 袁河古渡有村庄,坦道车行货运忙。 和煦春风催柳绿,牛哞声里菜花黄。 二 青蛙跳水乐池塘,燕子衔泥绕瓦房。 柳翠桃红今又是,绵绵细雨润春桑。 悼邹来胜同志 时近清明节,萋萋百草青。 白幡招旷野,黄鹤逝天庭。 忆昔君谈剑,伤今独伴萤。 怆然我闻祭,鸣炮送长瞑。 【注】邹来胜,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人,年轻时入伍,毕业于南京军事工程学院。转业后在芦溪县经济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作,因患肝癌,经医治无效,于2011年3月28日16:25分在芦溪县人民医院去世。 建党九十周年有作 (2011.4.23) 神州改革大旗红,跃马征程起邓公。 共创和谐除腐恶,牢抓发展壮东风。 小康社会人心里,宏伟蓝图建设中。 执政为民强国力,华龄九秩庆昌隆。 酒驾竹枝词 (2011.4.30) 一 宝马奔驰桑塔拿,严查严惩奈何他? 珍肴美酒谁不爱,哪管车翻溅血花! 二 敢闯红灯逞英豪,泸州老窖劲头高。 若非交警拦得快,今朝难免赴阴曹。 三 酣饮千杯啤酒香,驾车一路比疯狂。 冲进街边小超市,碾死行人撞倒墙。 四 友情难却梦之蓝,半推半就满杯干。 油门一踩肢无力,惊呼醉闯鬼门关! 五 车损人伤事不轻,只缘追尾控失灵。 行车切莫唇沾酒,牢记安全顾家庭。 蝶恋花·赞东阳村 (2011.5.11) 七彩牌坊村口竖,禅寺青山,坦道通农户。瓜果葡萄千百亩,香樟白鹭翩跹舞。 自古东阳传盛誉,喜看今朝,齐擂英雄鼓。事事争先开虎步,乡村新貌人欣慕。 贺钟恒彩先生华诞 (2011.8. 5) 东游西海岸,遥贺古稀龄。 春雨滋桃李,晚风吹院庭。 诗情抒远志,境界寄高翎。 更敬一杯酒,芳香达楚萍。 赴泉州王名誉诗友招饮有作 (2011.8. 20) 潮汐秋云起,星灯广厦连。 歌吟方一醉,分聚已三年。 酒饮“泸州”好,诗传闽赣妍。 感君情意厚,千里共婵娟。 泉州首会蓬莱山人有赠 (2011.8. 20) 海上有仙山,蓬莱缥缈间。 寻踪趋鹭岛,寄慨感人寰。 慕汝春容驻,惊余华鬓还。 神交超五载,诗境伴鸥闲。 跋:蓬莱山人,本名王贵溪,1984年出生,泉州安溪人,青年诗人,今供职于厦门某商报公司。余与蓬莱山人相识始于2006年,时余在“西海岸文学论坛”诗词、楹联两栏目版主。2008年7月间,余夫妻由萍乡初次赴泉州女儿女婿家,途中转道厦门,逗留近一日,惜与蓬莱山人近在咫尺而无缘相见也。 附:蓬莱山人8月24日和诗《酬曾建开先生》: 云影涛声指顾间,片帆天际逐潮还。 曾违枣约回螭驾,初建诗盟集海寰。 持斧翁归豹林谷,校书郎在道家山。 得时趋谒须开径,数载方情岂等闲。 【注释】 1.枣约:即食枣约。汉刘向《列仙传.安期先生》:“安期生者琅耶阜乡人也,卖药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数千万。出于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一量为报曰:‘后数年来求我于蓬莱山’”《史记.封禅书》:“少君(李少君)言上(汉武帝)曰:‘臣常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吃巨枣,大如瓜。’”后遂以“食枣约”指仙人的约会。这里违枣约喻指2008年蓬莱山人约曾建开在厦门相见,当曾建开于次日晨乘车达厦门时,作者因头天上夜班次日早上熟睡未醒而未能赴约一事。 2.螭驾:传说中神仙所乘的由螭龙驾的车。 3.海寰:犹海宇。 唐 杜牧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圣敬文思业太平,海寰天下唱歌行。” 4.持斧翁:御史的别称。此处作者以“持斧翁”来作为对对方的尊称。 5.豹林谷:山谷名。北宋时种放曾隐居于此。其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终南山麓。《宋史·隐逸传上·种放》:“独放与母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峯 ,结草为庐,仅庇风雨。” 6.校书郎:东汉时,征召学士至兰台或东观宫中藏书处校勘典籍,其职为郎中者,称校书郞中(亦省称校书郎);其职为郎者,则称校书郎。三国魏始置校书郎官职,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唐以后历代因之。明以后不置。此处作者以“校书郎”自称。因作者的工作是在报社承担校对版面稿件。 7.道家山:此处指仙山蓬莱,实喻指作者家乡安溪。因此诗系作者回老家安溪休假期间所作。 8.开径:《文选.谢灵运诗》:“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李善注引《三辅决录》:“蒋诩,字元卿,隐于杜陵。舍中三径,惟羊仲﹑求仲从之游。二仲皆挫廉逃名。”后以“开径”指只接待少数高人雅士,决不与官场的俗人来往。 9.方情:犹交情,情谊。 西海岸论坛诗友聚首泉州有作 (2011.8. 22) 一 夕阳秋水共天涯,曾觅蓬山费铁鞋。 海上八仙多一女,云中百壑越千阶。 友情更比诗情盛,酒味还携肴味佳。 又傍东篱牵五柳,拼将酣醉释心怀。 【注】席上分韵得七佳。诗友八人,中二女士。 二 温陵会友浪形骸,狂士高歌任显排。 斗酒须当步刘阮,吟诗宁可让裙钗。 扬帆倘许圆鸥梦,拈韵尤宜畅旅怀。 分聚有时难定数,长风催雁到云涯。 跋:余辛卯夏秋间再次旅居泉州,泉州公交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王名誉诗友于处暑前夕特意为西海岸文学论坛诗友招饮,其地在中山公园附近之乐兴乐酒家。与余一同赴宴者有:我爱刺桐花(另名:刺桐花客)许美瑜女史,绿水悠悠张燕萍女史,华天(另名:武荣散人)陈研斌夫妇,伶牙乌鸦嘴(另名:乌鸦之歌)黄天赐先生;蓬莱山人王贵溪先生,一篓夕阳轻陈辉煌先生。其中,余与绿水悠悠、蓬莱山人、一篓夕阳轻三位诗友系初次面会。 回和苏展吟长元玉 (2011.8. 23) 对月吟风遣旅怀,诗情漫溢立秋阶。 枫林且看星河坠,沙岸还迎雪浪排。 别有胸襟浇块垒,岂无思念访津淮。 来春又洒江南雨,一任飞花到海涯。 【注】此诗颈联中“津淮”一词,指的是泉州市区津淮街,因泉州诗词学会会址在津淮街市政协办公楼内,故以津淮指代泉州诗词学会。 附:苏展和诗 萍乡诗长好襟怀,漫步生风下玉阶。 赐教吾侪兴韵律,再逢旧雨放形骸。 月笼煤岺光盈岫,光裹桐枝月满街。 难得孤帆犹系缆,更多仰慕在村斋。 温陵初会酬泉港陈辉煌诗友 (2011.8. 24) 相知西海岸,足踏武功山。 轻艇诚能驭,奇峰自可攀。 夕阳帆映美,秋水鹜飞闲。 欲访蓬瀛客,云岚缭绕间。 咏李白 (2011.8. 24) 孤独诗仙立,才高八斗雄。 沧茫云卷处,嘹唳鹤鸣中。 仰笑风雷动,睨然江海空。 长须飘拂起,拔剑舞苍穹。 步韵酬苏展诗翁 (2011.8.25) 当此清明月,吴山少爨桐。 佳诗寻一篓,美酒饮千盅。 暂作鸿都客,相携碧继翁。 网坛频唱和,夕夕乐其中。 【注】 1. 爨桐(cuàn tónɡ ):谓焚烧桐木为炊。事本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蔡邕)闻火烈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后以“爨桐”指遭毁弃的良材或喻遭毁弃不用的贤才。 2. 鸿都客:传说中的神仙中人。唐白居易《长恨歌》:“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清洪昇《长生殿·传概》:“鸿都客引会广寒宫 ,织女星盟证长生殿。” 徐朔方校注:“鸿都客,神仙中人……鸿都,仙府。”诗中为作者自喻。 3.碧继翁:相传神仙中人。唐刘焘《树萱录》:“剡人贾传于镜湖见二叟并语,一曰碧继翁,一曰篁栖叟,相与吟诗。贾遽揖之,化为白鹭飞去。”后遂以“碧继翁”为白鹭的别名。此处以“碧继翁”尊称苏展先生。 附:苏展先生元玉 步一篓夕阳轻东韵五律以酬贵客孤帆远影先生 温陵堪驻足,漫赏滿街桐。 诗兴流于咏,乡愁溶入盅。 长春滨海客,不老赣江翁。 凭此双清节,相辉月色中。 步韵再酬苏展诗翁 (2011.8.25) 兰亭结社绝尘纷,对竹拈筹不计勋。 枫落吴江寻好句,酒熏楚客诵奇文。 乡愁淡淡难由我,闽语滔滔更喜君。 最是秋风传远笛,孤帆一叶入低云。 附 苏展先生元玉: 《步乌鸦之歌兄文韵七律再酬贵宾孤帆远影先生》 兰亭拈韵咏纷纷,光耀诗坛一奏勋。 野老无缘失交臂,时贤尽兴合修文。 豪情同聚多江笔,得意相逢有酒君。 且与温陵秋色共,莫须仰首望归云。 酬和泉州陈研斌诗友元玉 (2011.8.25) 手机传信绪纷纷,心海无垠幻碧云。 步韵敲诗难达意,放歌纵酒不成文。 重逢又在温陵路,一别长思大雅君。 席上千言秋日暮,江潮频涌动晴曛。 附 乌鸦之歌元玉: 《诗友小聚拈得‘文’韵》 酒花灯色正缤纷,好把诗心仔细云。 学浅尚无枫落句,情深自有石交文。 醉中一语真知己,别后重逢最感君。 下笔难题千里意,凭栏常恐又斜曛。 步韵再和乌鸦之歌元玉 茕茕羁旅事繁纷,久隐非关望策勋。 结社尚须分十韵,归程已计少千文。 关河盼苦堪伤月,故里成眠定梦君。 酒醒应能呼雁字,灞桥烟柳系残云。 附:乌鸦之歌先生元玉 入世凡心复俗纷,可堪伤别杜司勋。 王孙来岁归何处,诗客今宵感此文。 孤馆无眠曾望月,清秋有幸再逢君。 莫论杯酒深和浅,早把多情寄白云。 别温陵诸诗友 泉郡秋风起,家山月转明。 中秋佳节近,远客旅愁轻。 袅袅思乡意,依依别友情。 诗心连两地,潮汛即归程。 和武荣散人《分韵得“微”字》 (2011.8.26) 当岁钟期遇,焦桐世所稀。 闲来磨玉斧,休得问天机。 酒肆谁同醉?蟾宫我久违。 南山结庐卧,坐爱紫云飞。 附 武荣散人元玉 分韵得“微”字 裁竹成天籁,知音世所稀。 但逢采菊客,可得忘尘机。 旧句谁同赏?平生酒不违。 接舆今复醉,歌罢白云飞。 步韵和蓬莱山人《返厦道中》 (2011.8.27) 归帆渐与水云齐,雁断衡阳[1]九隩[2]迷。 大象[3]何能传幻影,真言恰似酿粢醍[4]。 荆门[5]三径[6]凭谁问,茅舍一间缘鹤栖[7]。 醉里蓬壶[8]闲日月[9],竹林高卧胜刘嵇[10]。 【注】 1.雁断衡阳:本作“衡阳雁断”。衡阳有回雁峰,传说雁至此峰不过,因以“衡阳雁断”比喻音信隔绝。 2.九隩:谓九州之内。《国语·周语下》:“宅居九隩,合通四海。”韦昭注:“隩,内也。九州之内皆可宅居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掩观九隩,靡地不营。”薛综注:“九隩,谓九州之内也。”南朝宋傅亮《封刘裕为宋公诏》:“禹迹齐轨,九隩同文。” 3.大象:“大象无形”的简称。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4.粢醍:浅红色的清酒。《礼记·礼运》:“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郑玄注:“粢,读为齐,声之误也。” 陈澔《集说》:“粢醍,即《周礼》醍齐,酒成而红赤色也。”清褚人穫《坚瓠补集·关社引》:“但神立三才,聪明正直,宁望下土粢醍之报。” 5.荆门:柴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有人问袁侍中曰:‘殷仲堪何如韩康伯?’答曰:‘理义所得,优劣乃复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故殷作《诔》云:‘荆门昼掩,闲庭晏然。’”南朝梁陶弘景《寻山志》:“荆门昼掩,蓬户夜开,室迷夏草,径惑春苔。” 6.三径:亦作“三迳 ”。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唐蒋防《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迹依三迳,辞荣继二疏。”宋苏轼《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7.鹤栖:指隐居或隐居的人。唐崔涂《秋宿鹤林寺》诗:“步步入林中,山穷意未穷。偏逢僧话久,转与鹤栖同。” 8.蓬壶:传说中海中仙山蓬莱的别称。 9.日月:生计,生活。 10.刘嵇:晋刘伶和三国魏嵇康的并称。两人均嗜酒,故以喻指酒友。 附 蓬莱山人《返厦道中》元玉 归翮海天秋水齐,云山又向望中迷。 尘羁漫掷还耽酒,嘉会微言渐掇醍。 九野几曾知鹤梦,一枝足以任鹪栖。 同袍莫笑清狂客,真我应无逊阮嵇。 赠陈琼芳诗长 (2011.8.28) 宾鸿又见一年秋,把盏温陵忆旧游。 身与陶潜眠醉酒,心随王粲赋登楼。 友情长远高歌发,诗韵铿锵大雅流。 南浦叠波鸥影逝,洛阳江畔买归舟。 答谢箫韵女史惠余《饯别》诗 (2011.8.28) 菊花灿灿映东篱,董酒三斟忆故知。 真美何曾敷粉黛,好诗不肯让须眉。 长亭饯别家山远,短信飞来暮日迟。 把盏今宵辞女史,归心已付铁龙驰。 附 箫韵女史《饯别》元玉 去岁识君风雅牵,今宵又聚话樽前。 悠悠袁水曾来梦,灼灼桐花可伴眠? 空谷建兰流馥郁,良辰逸兴共婵娟。 盟鸥开道逍遥旅,此去何时续锦篇? 再赠刺桐花客女史 (2011.8.29上午) 雪泥鸿爪忆羁途,曾访蓝田识美瑜。 同聚乐兴分雅韵,共临丰泽食鰞鲈。 佩兰才调桐花客,黻藻诗文燕赵姝。 我寄温陵终一别,烟帆独驾隐江湖。 【注】刺桐花客:中共泉州市丰泽区委党校教师。 附 刺桐花客老师元玉 和孤帆先生《再赠刺桐花客女史》 泉网欣闻佳品赠,感君谊重愧才枯。 酒酣曾戏天山派,兴尽尚思西海隅。 几度洛萍缘血脉,一生文对傲江湖。 刺桐莫道伤离别,共待来秋迎雅儒。 依韵答谢山外山人诗友惠赠元玉 (2011.8.30) 灿灿华灯铁马移,霖霖秋雨过江湄。 归帆欲启波千叠,碧叶频摇树百枝。 故友饯行斟美酒,羁人感念和新诗。 温陵暂别家山远,芳草年年漫不涯。 附 山外山人元玉 《欢宴留赠萍乡芦溪诗会曾建开会长》 几番旅迹亦薸移,为眷亲缘客海湄。 时下香甜龙眼熟,正当繁茂桂花垂。 驼书乐践盟鸥约,和韵愁纾友墨思。 四季温陵芳草盛,澄心属望久藩羁。 步韵酬和箫韵女史《饯行》诗 道是天留客,与君添唱酬。 殷殷莺友意,荡荡老松舟。 闭目听潇雨,开轩揽仲秋。 心驰袁水上,岁岁向东流。 附 箫韵元玉《饯行》诗 密雨留君驻,频斟西凤酬。 今宵羁旅客,翌日故乡舟。 入夜添凉意,温心暖冷秋。 何须伤远别,高谊水长流。 【注】西凤:泉州诗友招待作者席上所饮名酒名。 依韵答谢柯自尊先生宴别赠诗元玉 (2011.8.30) 秋风凉雨入秋斋,晚籁宜人对绿醅。 喜宴温陵逢故友,更于诗界识高才。 清源山上祥光照,袁水河边雅韵来。 握别辞行期再会,明年八月桂花开。 附 柯自尊先生元玉 《宴别赠萍乡芦溪诗会曾建开会长》 金风送爽贵宾来,好雨知时隽句催。 鸥鹭嘤鸣今默契,贛闽桂菊昔栽培。 温陵紫帽藏龙脉,袁水萍乡孕凤胎。 盛世因缘天造化,文期酒会忆春回。 步韵酬和蓬莱山人惠诗元玉 谦言欲烧砚,餐露卧商岩。 踏径开云帐,逐波悬锦凡。 寒丹藏紫府,诗道畏黄衫。 心有灵犀在,无须付尺函。 附 蓬莱山人元玉《赠曾建开先生》 (2011.8.27) 高人挂冠去,击壤复耕岩。 鸿爪何遐蹈,鸥心自出凡。 将君五色笔,题我七斤衫。 末学欲烧砚,诗尘蠹锦函。 麻石街咏史(咏清末萍浏醴起义事) (2011.9.2) 华夏河山遍创痍,清廷无道满通逵。 蕉源暗启孙文令,麻石公扬大汉旗。 剑戟横挥云色惨,泥尘乱溅马声嘶。 英雄莫计成和败,辛亥方知万世垂。 中秋节之憾三首 一 佳节思乡又一年,打工人在白云前。 如今世道轮回转,只要高楼不要田。 二 岁到中秋月正圆,夫妻异地两情牵。 嫦娥惯看人间苦,不遣相思到枕边。 三 甜甜月饼美包装,千里迢迢寄故乡。 长念双亲人可好?手机按键泪汪汪。 和绿水悠悠《诗友小聚拈得“支”韵》诗 (2011.9.10) 佳期小聚即归期,绿水悠悠漫海湄。 樽酒三巡添喜色,才情四溢破樊篱。 笑谈只合乾坤外,吟唱方通今古时。 手把烂柯惊世变,仙姑初遇汉钟离。 附 绿水悠悠元玉 诗友小聚拈得“支”韵 晓窗雁阵报佳期,浪逐孤帆到海湄。 喜放情怀酬远客,更凭杯酒向东篱。 一襟逸气尘嚣外,半壁蟾光醒醉时。 争奈良辰容易别,闽山晋水复迷离。 【注】绿水悠悠:女,泉州人,本名张燕萍。 辛卯中秋赏月赠李汝启 (2011.9.13) 皓魄一轮皎,晖临小石源。 诗吟词古崛,酒饮月黄昏; 菊赏陶潜梦,歌传太白魂。 中秋真雅聚,笑语遍山村。 题辛亥革命历史人物六首 (2011.9.25) 汤增璧 投笔从戎向共和,孙文倚重建功多。 执鞭不弃雄才志,独对长江发浩歌。 秋瑾 女侠豪情万丈虹,诗心剑气两从容。 貂裘换得钱塘酒,痛饮三杯敢斩龙。 蔡锷 辛亥风云激战酣,提兵十万起戎骖。 讨袁护国英名永,青史昭昭一圣男。 吴越 博浪椎成遗恨留,凛然正气感千秋。 舍生为赴共和业,熠熠光辉射斗牛。 张钟瑞 鸿飞①天宇任翱翔,伦子柔情欲断肠。 取义成仁千古事,荒郊野道血花香。 范鸿仙 铁血男儿七尺身,孤鸿②振翮大江滨。 文韬武略慑袁逆,浩气长存一杰人。 【注】①鸿飞:张钟瑞在报刊上发表政论文曾用过的笔名。 ②孤鸿:范鸿仙的号。 贺芦溪县诗词学会宣风分会成立 (2011.9.28) 萍东岁岁涌诗潮,滚滚袁江赤鲤跳。 四野秋风歌伴舞,一行新雁水摇桥。 重阳已近菊花艳,盛会初开意气骄。 高树吟旌擂战鼓,从今古镇起狂飚。 咏花二首 (2011.10.6) 辛卯重阳小聚活动上拈得作业为五律十一真韵及诗题《秋菊》、《秋海棠》,晚7:25分完成作业。 秋菊 绽放东篱下,从容不羡春。 丰姿落云雁,傲骨对霜晨。 寂寞听秋濑,清芬绝俗尘。 缘何陶令赏?惟爱性情真。 秋海棠 芳姿多绰约,金菊可为邻。 长信宫中画,昭阳殿里人。 愁来频涌泪,梦醒更生嗔。 独立秋风里,胭脂色正新。 与友人登芦溪山尖峰 (2011.10.11) 攀高钻鸟道,挥汗觅仙踪。 野荔甘如蜜,山蚊壮似蜂。 芦城收眼底,秋色沁心胸。 群雁飞鸣过,凌云入九重。 游南坑婆婆岩普渡寺 (2011.10.29) 野外山林翠,偶闻秋鸟鸣。 浮云缭佛寺,流水伴钟声。 留影尘心渺,焚香客意平。 微风吹竹叶,低语话农耕。 与刘均、陈布仑、黎敬芳、李汝启、苏镇南、周立荣等过访张吉群诗友 (2011.11.20) 小雪将临天又晴,芦溪聚会启心声。 芙蓉数朵花含笑,老友千言语有情。 作画留书欣四座,品茶叙旧愿三更。 归来敲韵频搔首,上网临屏且笔耕。 湘西凤凰竹枝词(十首) (2011.12.11) 一 一方水土一方人,这山鸟唱那山青。 苗汉杂居城依旧,沱江塔影看舟行。 二 灯笼高挂吊脚楼,吊脚楼下过客舟。 舟行千里云山叠,一曲船歌尽消愁。 三 江畔洗衣岸上歌,苗家阿妹弄清波。 银铃飞过沱江去,情长更比流水多。 四 客来客往过纷纷,湘西寻觅旧时痕。 几多眼神传喜悦,几多相机按快门。 五 《边城》往事已经年,此地初游古渡前。 清末民初多少泪,刀光剑影化轻烟。 六 小城风景古城居,代有名家标史书。 四面云山藏奥秘,一江秀水跃神鱼。 七 客栈临江一溜排,木楼青瓦竖招牌。 东山月洒虹桥影,笛韵悠悠遣旅怀。 八 苗家背篓不寻常,装过星星装太阳。 背它走巷逛街市,装个娃娃是姑娘。 九 城楼旧迹落尘埃,历尽沧桑云雾开。 谁忆当年枪弹雨,马蹄得得震江隈。 十 江边游客笑语飞,新试苗装对相机。 偶立江中石墩上,临波欲看鲫鱼肥。 悼夏旭斌 (2011.12.24) 惊闻噩耗顿心怆,忆昔同村共备荒。 陇上扶犁耕宿雨,山间荷担送公粮。 闲居已是沧桑客,眨眼寻成陌路郎。 四十余年多往事,从今烟散赴仙乡。 【注】夏旭斌,芦溪县万龙山乡陇上村人,年轻时曾务农,任陇上大队陇上生产队副队长、大队民兵连副连长、后历任万龙山乡副乡长、新泉乡乡长、县司法局副局长、县农业局副局长等职,2004年初退居二线。2011年12月22日晚因患脑血管瘤不幸去世。 全年作诗词62首,联1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