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悠悠丛林中 百年飞机梦(海孔的朝圣之旅)

 汉青的马甲 2015-02-10

写在前面的话:由于工作、家庭等原因停笔了一段时间,其间蜂窝的朋友们一直都在亲切的关心我的情况,发了很多私信,留下了很多让人温暖的话语,在这里,寒溪真心的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关注和帮助,我很好,勿念。同时,也惭愧于这么久的文字荒废,辜负了这么多朋友的鼓励,于是重新回到自己的窝里,开始慢慢更新自己的游记,也许今后的日子还是那样忙忙碌碌,也许漫漫的脚下之路仍然崎岖荆棘,但有着自己一分执着的追求,有着亲人一往的支持,有着众多朋友一直伴随左右,我想所有的前行都会充满意义,再次诚挚的致谢。

对军事和战争史的浓厚兴趣使我有幸与海孔的飞机洞相知相识,查阅了很多的资料,一直向往着有一天能亲眼去见识一下这个曾经创造过中国奇迹的地方、这个日军眼中“根本不存在的地方”,2012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和父亲一起终于踏上了走访丛林镇海孔的行程,去寻找这个隐藏在崇山中的谜地,写下了这篇文章,纪念这段“朝圣”之旅。

导言:自1912年8月我国第一位飞机制造者兼飞行员冯如失事后,中国人并未停止对制造飞机的追求,特别在抗战期间,面对日寇的狂轰滥炸,在重庆大山深处的隐秘山洞里,一大批来自祖国各地最顶级的飞机科研精英披荆斩棘,呕心沥血,为的只是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雄鹰,渴望飞上蓝天去斩妖除魔,在硝烟中缔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不朽的神话。

悠悠丛林中 百年飞机梦

谈到抗战时期的中国航空业,就一定要谈到“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以下简称第二飞机制造厂),他的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故事都堪称传奇,让人为之振奋,他叫响了中华民族对蓝天的强烈向往和抗击外来侵略的铮铮誓言。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自行研制的第一架运输机——“中运一号”;在这里一只只雄鹰蛟龙出洞,鹰击长空,油漆未干就已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洪流。在抗战的艰难岁月里,不管是资源的极度匮乏,还是日本人的轮番轰炸,都丝毫不能阻止他的步伐,在这座坚强的飞机厂里,汇集着当时国际最先进的制造业和最优秀的留学人才,其技术实力在远东地区都属一流,其不光能制造大量各式飞机,还自行设计研制出了多款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品牌。

站在木筏上眺望飞机洞

洞口石壁上豁然开朗的题刻

“中运一”式运输机在重庆白市驿机场试飞成功

在飞机洞大门门外的“中运一”式运输机

抗战时的海孔飞机厂大门口

【历经千险定居重庆,见证中国版“敦刻尔克”】

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又名“海孔飞机厂”或“南川飞机厂”,位于今重庆市綦江区万盛丛林镇海孔村(抗战时期属于南川县)。其前身为中国和意大利签订合同在南昌创建的飞机修配厂,全称为航空委员会下属的中央南昌飞机厂,或称“中意飞机制造厂”。该厂1933年开工,1935年建成。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经常空袭南昌飞机厂,意方人员全部撤回国内,飞机厂遭受严重损失。为不间断对飞机的研制和生产,国民政府开始筹划内迁事宜,而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要找到一个既适合飞机制造大规模生产又高度隐蔽的地方,简而言之就是既要大,又要不为人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加急电飞速的在西南各省传递,最后范围被缩小到綦江、南川和桐梓三地,国民政府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合适地点。

1937年11月8日,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重庆航空站站长张式群以庆字第686号函致南川县政府:“委员长行营主任贺面谕:查南川县属附近有一可容纳2万余人之山洞,地形隐蔽,可容纳大量物品……,究在何处,能否适应藏储军用品”,要求县政府迅速查明回复。当月17日南川县县长陈文藻以南字第503号函复航空站。文称:“本县山洞颇多,而适宜储藏军用品当推丛林乡属之海孔洞……。海孔洞邻近马路约4公里,交通便利,其内部容量,可容纳万人,光线充足,气象雄阔,为他洞之冠。洞外筑有城垣,以资防守……”。随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长行营总务处派少校副官廖一民前来实地踏勘。同年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分派技工73名,以此为骨干开始了在海孔地区的“第二飞机制造厂”的建设。

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制造出飞机投入战斗,飞机厂的建造者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奋战,在工期短、条件恶劣、工程量大的情况下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一座隐秘在重山之中的大型工厂和一座为他而生的生活服务区悄无声息的横空出世,而这一切又就像不存在一样,除了最高决策者和工程的参与者,没有任何人知道。第二飞机制造厂建设是分期进行的,首先在川湘公路49公里处修建一条约7.6公里的简易公路与海孔洞相通,在洞内建设1200平方米的简易工房,在洞外建设机身库、办公室;随后沿公路建小型工房20余栋;最后在后沟建设1000平方米的员工宿舍。工厂生产最重要的供电问题也由聪明的建造者们巧妙的化解。原来在海孔洞左侧下方有一小洞名蛤蟆洞,从后沟小溪流下来的山水,进入海孔湖后,通过蛤蟆洞流进了地下,正是利用这种水利资源,建造者们在蛤蟆洞安装了水力发电机,彻底的解决工厂的动力和照明用电,小小蛤蟆洞,却转动了整个飞机制造业的动脉。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其工厂规模之盛况,以及他又是如何将自己隐藏得无影无踪,已经很难想象。据亲历过此事的老人回忆:“第二飞机厂毕竟是正规工厂,一切都很有规矩。工厂在洞内设有机工、钳工、白铁、机身、机翼、电镀等车间,在洞外建有铸锻、油缝、修配、木工、修理等车间。洞外车间全部用松枝覆盖。”到1938年底,工厂已初具规模:洞内建成一栋3层楼的车间大楼,1200平方米;洞口修建了一栋3层楼的工务楼;洞内另辟有可供装配20架飞机的空间。生活设施远离厂区,虽然简陋,但基本齐全,有职工宿舍,文化体育设施,天然游泳池等。

飞机厂秘密建造的同时,机器装备的搬迁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而这个过程无疑是惊心动魄的。时任厂长朱霖率领全厂职工,经过十多天的抢救整理,把厂内残存的机器设备打包整理,从鄱阳湖出发逆流而上。运输船遭到日本飞机的一路堵截,又死里逃生,艰难维系着中国飞机制造业的命脉。爱国实业家卢作孚亲自赶到宜昌指挥民生公司船队抢运飞机厂人员物质,及时更换了被炸毁炸伤的船只,抢救机器人员。入川的整个运输被周密的划分为三段航行。宜昌至三斗坪为第一段,三斗坪至万县为第二段,万县至重庆为第三段,大大缩短了运载时间,保证飞机制造机器物质和其他重要工业器械安全入川。而另一方面,中国军队凭险死守石牌,使得日军不能越过一步,也赢得了宝贵的运送时间。经过一年多的艰辛辗转,所有人员机器终于会师陪都重庆,飞机厂于1939年在丛林山沟“海孔洞”里重新建立,改名“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其通讯信箱为“南川丛林十号”。当时,飞机厂征地约3341亩,并以海孔为中心,将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树木低价收购,划为特别警戒区,重兵戒严。

洞中深邃而一望无际,仍然能想象当年布满飞机制造车间的繁忙景象

走了将近二十分钟打开几扇巨大的铁门,进入一个狭窄的隧道,通向第三级,继续通向地心之旅

到达最后一级,空间之巨大让人瞠目结舌,足足有几个足球场那么大

高度并被分成了三层楼的空间格局

各车间由隧道相连

飞机洞的大门

【日本轰炸机眼中“根本不存在”的海孔】

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5年间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轰炸218次,投弹11500枚以上。而军政机关和重要军事设施更是轰炸的重中之重,海孔的第二飞机制造厂无疑是日本人必须要拔掉的一颗钢牙。自从飞机厂投产后,日本飞机就开始了对飞机厂的严密侦察和广泛轰炸,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大有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架势,但始终没办法找到飞机厂的一点蛛丝马迹,飞机厂以种种迹象表明他还在坚强的战斗着,将一批又一批的飞机送上战场。1939年10月23日上午8点多,天气晴朗,得到确切消息的日本18架飞机组成两个大队,从水江方向飞过来,在海孔上方盘旋辗转,寻找飞机厂的痕迹,却始终一无所获。海孔洞就好像有神仙保佑,在日本飞机的眼皮之下消失得无影无踪。无奈的日本飞机将所有的怒火都撒在了南川县城头上,两个大队返回途中,向县城发起轮番轰炸,后又再次返回,以每三架排成一队,低空俯冲,用机枪向人群扫射,使整个县城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这次轰炸,日机共投弹142枚,炸死180人,毁屋850余间。此后,日机又来轰炸了4次,但始终未能找到海孔洞,日本人不得不绝望的感叹,海孔——这简直就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地方。

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大的一个飞机制造厂在不可一世的日本飞机眼皮底下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国民政府在众多候选地址中对他一见钟情、大费周折苦心经营呢?这不得不好好说说他的独特地形。海孔洞位于东经106°57′,北纬29°06′,共有有1~4号洞。洞外的海孔坝约有水田100多亩,四面山高约80~150米,最高达300米。坝东面有一条约20~30米。长约700~800米的狭长山沟,沟两侧高山耸立,地形十分隐蔽,人烟稀少,山峦重迭,地下溶洞纵横交错。

而在当年,其地势要比现在更加险要,洞前的湖泊水位很高,面积很大,一直延伸到洞口,名曰海孔湖,海孔海孔,顾名思义,海就是特别大的湖泊,孔就是指这个山洞。现在洞前的湖泊和水田当年都是一片汪洋,后来在备战备荒时代为了解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口粮问题,才放干湖水,将海孔湖改造成了良田。水田的四周,全部是高山。也就是说,当年的飞机制造厂,隐藏在群山之中一个高山湖泊旁边的山壁里,与世隔绝,不易发现,也易守难攻。

在修建飞机厂之前,海孔洞曾是山寨和寺庙。清朝咸丰二年,为了防御太平军的来袭,当地政府在海孔洞修筑了防御山寨,还购置了口径达30多厘米的大炮。由于海孔洞的洞口处有一尊高达40多米、非常象如来佛像的钟乳石,许多当地人来这里拜佛,并将这尊钟乳石逐步修成佛像,逐渐发展成了寺庙,名曰海孔寺或者海仙寺,从此以后这里香火不断。村里的老人还依稀记得,那西天如来佛像,直达洞顶,头顶有4米多宽,衣袖长3米,其盘腿处可摆放9张大桌,给如来佛盖红盖头时,站在13步的楼梯顶端,还要用一根丈多长的竹竿才能够得着,比如来佛矮2米左右的还有一个韦驮像。民间传说韦驮手拿蛤蟆杵,想对如来佛下手,结果如来道高一着,用手一指,韦驮就被定在原地。在洞口最高处,刻有文人题刻民国二年“豁然开朗”四个大字。洞口左边半壁上凹进去的地方,塑的是观音像。进洞口,两边塑的是十八罗汉。再进去,有川主、山王等,石壁上刻有上百年的字迹:“天然图画”、“霞光万丈”等,还有一幅对联,上联为“仙源意尽神仙府”;下联为“法像庄严佛无丝”;横批为“海孔洞”。但文革破“四旧”时,这些石刻题字多被水泥涂抹覆盖。至今只有洞内隐秘处石壁上,还有几尊佛像。洞顶往下原来垂有一根直径达20来公分的血藤,上面栖息着三、四百只‘黑八’,以吃血藤叶为生,从早到晚,飞进飞出,唧唧喳喳叫个不停。洞内还栖息着很多蛇类,据说国民党当年修建飞机厂时,炸开洞口如来佛像的基座,一条直径约15厘米的大蟒盘踞其间,当场吓死了好几个国民党兵。

后来国民政府在这里修建飞机厂时,将佛像全部放炮摧毁。而当年国民党时期飞机厂宏伟的建筑遗存,也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经过三线建设时兵工厂晋林机械厂几十年的改造和文革的破坏,已经痕迹稀疏。现在进入山洞,虽然景象残破不堪,但洞内的情形,依然可以用壮观和气派来形容。这个天然溶洞里面非常宽敞,洞高60米,宽约40米,直洞深达300多米,一眼望去,黑漆漆的见不到底。整个洞穴现在保存的是前晋林机械厂的车间,由钢筋水泥建成了两层楼房。楼下,两边是车间,中间是宽敞的通道,大货车可以在通道上自由来回。再往里面又被分割为几段,一直伸向大山深处。

也正是这种极其隐蔽的奇异地形和独一无二的洞穴规模使得前来寻找第二飞机厂最终归宿的国民政府县长陈文藻和秘书长刘书云立马就下定了决心,迅速上报,并马上得到了批复,海孔的命运从此而改变。听当地老人介绍,当年在四周的山上,都驻扎有国民党的军队。右边山上,还有国民党的电台,有一个排的部队守卫;在后沟的炮台山,建有防空洞、战壕等工事。从洞背左侧,有公路盘旋而下直达洞口,这也是当年国民党修建的。公路两边,就是办公室、职工医院、职工宿舍、俱乐部、托儿所、子弟校等生产和生活设施。没有飞机轰炸的时候,读书声阵阵,一派生活的气息。在湖周围的警戒区域显得更加神秘,除了飞机制造相关人员,其他人员是不能入内的,很多当地的老人也并不知道里面的故事,直到撤离之后才获准进入。左侧山壁上还分布着两个巨型的山洞,气势逼人,据说抗战时也曾被委以重用,但由于无人能够靠近,至今身世成谜。

洞口被分成了两层楼,走上台阶就进入了第二层楼,一个碧绿的洞中水池和假山让冷峻的飞机洞多了一份秀气

第二层里面仍然修有房间,作为办公之用

当年的庙还残存依稀痕迹

威武的藏獒站在洞口的高梁上俯视我们,非常威武

非常威武的藏獒,他是飞机洞的守护神,我们刚靠近的时候,非常的凶,着实把我们吓坏了,但在主人的介绍下,很快我们就成了朋友

海孔飞机洞周围还隐藏着好几个这样巨大的洞穴,洞中气势非常宏伟

ps:可怜我的表弟了,为了在漆黑的洞中拍这张照片,打着电筒,在下面就是一望无际漆黑的万丈深渊的悬崖上冒着生命危险摸索到崖边,还要站着一动不动十几分钟,供我长时曝光拍下这张照片

这个洞穴据说当年也大有来头,几个老人说解放后有几个年轻人走了几个小时走到洞中深处发现了石桌石椅和大量人类生产生活的痕迹

巨大的洞穴就藏在这么小这么隐蔽的洞口里

走下去就另有洞天了

从外面看这些分布着大洞穴的地方,一点也看不出另有蹊跷

【群英荟萃写春秋,洞中飞出中国第一架运输机】

1945年5月,初夏。重庆白市驿机场聚满人群。当时白市驿驻扎的是中美混合飞行大队,在这些庞大的美制B—25型轰炸机中,一架木制飞机显得格外寒碜,但他却实实在在应该为我们所有人所铭记,因为他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军用运输机——“中运一”。围观的美军飞行员露出怀疑神情,甚至讥笑:“他能上天吗?”那些已经习惯驾驶美国飞机的中国飞机员也很担心:“如果飞不起来,毕竟没脸面啊!”更担心的是设计师林同骥、顾光复等人,虽然“中运一”几个月前已试飞成功,但毕竟还没经过长距离飞行检验,它能一口气飞到成都吗?在人们的迷惑中,“中运一”轰鸣着冲天而起,53分钟后顺利降落在成都太平寺机场。在场的美军飞行员竖起了大拇指,设计者和中国飞机员紧紧握手,互致庆贺:“我们的飞机是争气的!”

军事史家李意志解析了“中运一”的技术参数:这是一款木质双发动机运输机,采用了美制450匹马力的9缸发动机,全长11.05米,起飞重量4537公斤,最大时速324公里,航程可达1600公里。李意志认为,“这在艰苦的抗战岁月,已经非常不容易了!由于当时铝材匮乏,大多数机身只能用木材替代。”第二飞机厂所造的百余架飞机,发动机主要由美国进口,仪表电器等由苏联提供,苏联专家彼得诺夫还来到海孔,与中方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研制E-16驱逐机。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专家回国,此后制造的飞机,全部是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这些飞机虽然简陋,但都能飞上蓝天,写下了中国航空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二飞机厂建成后,也就是1939年初,马上就投入到了飞机设计制造的战斗之中。一大批精英云集海孔,他们中很多都是全国乃至世界飞机设计制造界的顶级人士。历任四届厂长,都是留洋归来、专攻航空的专家:第一任厂长朱霖,留学意大利都灵大学航空系(1937年-1939年任职);第二、三任厂长钱昌祚、黎国培,均留学苏联航空力学工程学院(1940年初-1942年任职);第四任厂长马德树(1942年秋-1949年任职),是我国早期航空界专家,留学英国学内燃机,1933年他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架舰载侦察机宁海2号。抗战期间,在偏僻的海孔山沟里,这些来自全国的飞机制造精英默默贡献着自己的才华,书写着奇迹。

也正是在这些精英和爱国专家的共同努力下,飞机厂投产的同年,就制造出了第一种机型,工程人员将仿苏E-16单座驱逐机改为了双座战斗教练机,取名为“忠28甲式教练机”(1939年即民国28年)。1940年飞机完成后,开始进行出厂试验,可海孔洞没有飞机场,怎么办?工人们很聪明,他们用粗钢丝绳将飞机拴紧,然后再发动机器试飞。检验成功后,再把机身、机翼等部件卸下,用汽车运到白市驿组装。到1943年初,共造了20多架。之后,这种机型被淘汰而停止生产。1943年初,飞机厂总工程师(工务处长)林同华、工程师顾光复、总工程师高邦俊又开始了崭新的尝试,利用库存的一些舶来航空木材和抗战前后的配件、仪表以及新运进的美制航空发动机等,设计出了能载乘8人的木质中小型双发运输机,起名“中运一”。“中运一”试飞成功后,“中运二”和“中运三”也加快了研制。“中运二”于1946年试飞成功,“中运三”于1948年试飞成功,尤其是“中运三”,采用了全金属材料,飞行最高时速达353公里,仅从性能参数来看,“中运”系列运输机已经不输给使用至今的苏制-2(运五)运输机。除此之外,海孔飞机厂还先后制造了仿德H17型中级滑翔机30架、“狄克生”初级滑翔机50架、仿伊驱逐机3架。日本投降后,第二飞机厂迁回南昌。只可惜,由于当时抗战结束,国民党空军引进了大批美军剩余的C—47、C—51运输机,中运号的命运只落得堆在仓库里。工程师刘玉麟、苏栋等人于1949年与解放军秘密联络,将保存完好的中运号交给了新中国,使得我国运输机的鼻祖得以保存。1949年,国民党把主要设备和大部分人员运往台湾。三线建设时期的从太原搬来的晋林厂,将这里全部改建为一家大型兵工企业,洞中原来造飞机的设施被全部拆除。

晋林厂留下的大炮实验台

晋林厂留下的各个大型武器的制造车间

【硝烟淡去,却抹不去重要兵器制造基地的传奇】

1965年国家三线建设期间,海孔洞再受青睐,晋林机械厂从山西迁来这里落户,结束了百年的飞机梦想,从海孔洞里又走出了闻名遐迩的大炮,据说两伊战争时期这里生产的火炮曾经供不应求;改革开放后生产的菊花牌自行车,也在老百姓心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个传奇的山洞再一次成为尖端武器和重要工业的摇篮。这座围绕着海孔洞修建起来的大型兵工厂更使得本已平静的小山沟再次变得热闹甚至繁华起来,和他一起来的是一座完整的城市。走在海孔,一座座连绵的住宅楼房、设计大气的电影院、琳琅满目的各式商店机构、规模浩大的学校,虽然早已人去楼空,但一眼望去无边的城镇规模仍然让人想象他当年的欣欣向荣。2003年晋林厂留下大量建筑遗迹整体迁往四川彭州,几万人的城镇重新回到了400来人的小村庄,海孔的繁华仿佛昙花一现,却延续了永恒的传奇。

风雨春秋,世事沧桑,如今海孔洞里的车间已经不见了往年的繁忙和硝烟的味道。洞中工厂三楼由于村民为拆除混凝土中的钢筋,已经全部砸毁,建筑垃圾七零八落,而一楼和二楼依然完好,山洞的最深处被开发成了娃娃鱼养殖基地。那个被晋林厂遗弃的城镇,也因为其完好的三线建设遗迹和文革味道成为了影视剧拍摄的新宠,著名导演王小帅的作品《十一朵鲜花》更是把这股热潮推向了极致。但无论岁月如何侵蚀,不变的却是海孔那段惊心动魄、让人振奋的抗战历史,在这里,我们延续着百年的飞机梦,展现出了我国科技人员面对战争无畏的勇气、超凡的才华和祖国的无比忠诚。

寒溪夜浣 写于 北碚状元碑

海孔往丛林镇路上解放后的绝密制造文件存放处

人去楼空的丛林镇,让人有种穿越到那个红色年代的感觉

厂门

广场

毛主席语录

食堂

电影院

主干道上的毛主席画像

有着那个时代标语的粮油供应社

那个时候的自行车停车场

到处都是那个时代的标语

招待所

犹如鬼城一样大量被废弃的家属区

曾经人声鼎沸的公交车站台

  •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