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同市博物馆十大藏品(1)

 宜净心斋 2015-02-10

本刊向读者特别推荐——

本报记者赵永宏

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

元代瓷枕

北魏陶俑阵永宏摄

大同市博物馆是一部厚重的线装书,承载着大同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大同市博物馆是一曲激昂的进行曲,唱响着大同人的文化自信;大同市博物馆是一台现代“留声机”,珍藏着博大精深的经典藏品;大同市博物馆又是御东新区升起的一颗文化之星,记录着古都大同深远的城市记忆和未来期许。

走进大同市博物馆,一进门一幅高约15.5米、宽约50米的《北魏贵胄出行图》大型壁画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由中央美院孙景波、王颖生二位教授创作的。其内容以大同沙岭村北魏壁画墓“出行图”为素材,创作了北魏贵胄出行场面。画中展示了鲜卑服饰、队列秩序、仪仗器物等北魏元素,表达出北魏平城时期胡汉融合的产物。壁画前一组铁铸雕塑,取材于北魏宋绍祖墓出土的牛拉鐅甲车,出自中央美院吕品昌教授之手。

大同市博物馆新馆有一个基本陈列《天下大同——大同古代文物展》,四个专题展厅《大同恐龙》、《瓷路撷珍》、《妙笔丹青》、《梵语清音》,以及一个临时展厅。每个展厅又分为不同的单元组合,讲述着不同藏品的来龙去脉。本刊将为你梳理出博物馆十大藏品,以飨观展。

1.大同恐龙:印证远古史迹

1亿多年前大同恐龙的生活环境,温暖潮湿的亚热带气候,浩瀚无际的内陆湖,湖边的冲积平原,大片的针叶林和蕨类植物为恐龙的生存提供绝佳场所。声光电的画面把人带回到那个远古时期的中生代。巨型高仿真恐龙、恐龙化石复原骨架、多媒体成像展示技术让人感受到古今相融相合的神奇境界。

2.李峪青铜:镌刻商周大同

走进“商周北域”单元,雄浑磅礴的青铜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仿佛把我们拉进夏商周时代,拉进“青铜时代”,尤其是那一件青绿斑驳的李峪青铜器,见证着商周时期代国的辉煌,也是大同地区享誉海内外的珍贵文化遗产。李峪青铜器出土于浑源县李峪村,于1923年由村民发现,当时出土六十余件。牛牺尊现成为上海市博物馆镇馆之宝。

3.石雕柱础:石刻艺术杰作

司马金龙墓石雕柱础,在央视“国宝档案”节目中多次播出。其简洁优美的造型,娴熟细腻的雕工,绽放的莲花,流畅的忍冬纹饰,显示出北魏时期高超的石刻艺术水平和流行的佛教、西域装饰风貌,是一件颇具时代特征的艺术珍品。

4.木板漆画:彰显文化融合

南郊区石家寨村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随葬品中的精品,取材于西汉刘向《烈女传》和《孝女传》,是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北魏前期绘画风格的展示,是魏晋时期中国绘画成就和漆器研究的全新表达,也是晋隶向楷书过渡的典型之作。

5.俑阵奇观:再现北魏出行

恢弘的场面,震撼的布局,逼真的造型,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在北魏展厅,“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墓”中的“陶俑阵”让不少参观者为之赞叹。陶俑阵全部由釉陶制,后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修复而成,此次共展出238尊北魏出行造像,是国内迄今为止北魏时期阵容最大的俑阵。

6.北魏碑刻:抒发雄强豪气

魏碑书法因平城而起,北魏碑刻和墨迹再现平城书法艺术大气与厚重。在展厅,我们可以看到北魏碑刻和墨迹的诸多形式,有记事碑、墓志、造像题记、漆画木板题记和砖文、瓦文、瓦当文等五种。其书法古拙、庄重、雄浑,反映了拓跋鲜卑雄浑的民族性格。

7.琉璃螭吻:传承中原文化

传承中原传统工艺,融合草原游牧风韵与耕织文明。辽金时期“琉璃螭吻”造型奇美,寓意深刻,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

8.八仙贺寿:展示明清工艺

明清时期,大同的铸铜、制铜等工艺已相当繁盛,“道教八仙铜造像”造型优美,表情栩栩如生,成为这个时期难得的佳品。

9.元代瓷枕:辉映中华文明

[责任编辑:yfs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