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SCO2014:新型基因标记可有效预测I期肺癌的远处转移风险

 水共山华 2015-02-10

 I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是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放疗(SBRT),此组患者一般不需要常规进行辅助化疗。然而,I 期 NSCLC 手术切除后,约有 14~23% 的患者最终发生了远处转移。

莫非特癌症研究中心(Moffitt Cancer Center)最近启动了一项重大举措,被称作肿瘤终生呵护项目(Total Cancer Care,TCC),旨在通过分析与纵向临床数据相关联的超过 40,000 份肿瘤基因芯片数据库,为肿瘤的个性化诊治提供依据。为此,研究人员针对 TCC 数据库中分期为 T1- T2N0 的 NSCLC 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依据复发模式对患者进行分类,同时通过美国昂飞公司基因芯片(Affymetrix microarray)获取上述肺癌患者病理标本的基因表达 CEL 资料,并进行相关的基因分析。

最终 143 例接受外科手术的肺癌患者纳入队列研究,经过 3 年的随访,其中 56 例患者未发现复发或转移(对照组),34 例患者出现局部及区域淋巴结复发(局部复发组),53 例患者出现了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组)。在 RNA 水平上,144 种基因在对照组和远处转移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然而仅有 1 种基因与局部复发有关。

随后研究人员将筛选的 144 种基因通过与美国国家癌症信息学计划数据库(the Director’s Challenge database)比较进行了确认与验证, 结果显示超过 90% 的筛选基因可有效地预测上述数据库中患者的生存情况。

因此,该研究表明上述新鉴定的一组基因标记,可有效预测外科切除的 T1-T2N0 肺腺癌患者的远处转移情况。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发基于上述基因标记的评分系统,以此将早期肺腺癌 分为 3 组:低危、中危和高危远处转移组。此项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决定 I 期肺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或者 SBRT 后,哪些患者可从辅助化疗获益。最终,研究人员计划将上述发现转化为临床试验,并指导早期肺癌的个性化治疗。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oncol2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