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Android Wear 东风,乐动力要做智能生活的入口

 慈溪全媒体 2015-02-10
[核心提示] 从获得 App Store 2013 年度优秀应用到进入智能手表领域,乐动力要在 2015 年实现自己的愿景。

2013 年 8 月 8 号,深圳公司映趣科技发布了一款智能腕表 inWatch,这一年是被称作智能硬件的元年,记步应用乐动力作为运功健康的合作伙伴被邀请入驻 inWatch。

可惜 inWatch 的诞生太超前,它还没有能力定义一款智能手表。

但直到 Android Wear 问世前,上一波使用普通 Android 的手表创业者们渐渐转型,这让希望涉足可穿戴领域的乐动力很被动。

手表控:从 Android Wear 上的手表助手起步

据极客公园了解,今年乐动力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新产品手表控(之前名为小马手表管家)的开发中,目前该产品已经开放公测,手表控是一款 Android Wear 的管理应用,你可以认为它是手表上的豌豆荚或 360 手机助手

对购买了 Moto 360 这类基于 Android Wear 的智能手表的中国用户来说,手表控帮他们解决了内置谷歌服务无法使用的尴尬问题。

(针对国内网络特色,手臂控提供了人性化的安装引导)

想要和基于 Android Wear 的智能手表连接,用户的手机内必须拥有全套谷歌服务,手表控将引导用户安装好所缺服务。

手表控和思必驰合作提供了国内的语音解决方案,将应用菜单栏添加到了国人习惯的表盘右侧,此外提供 QQ 通知优化,识别骚扰电话以及丰富的表盘市场。

和出门问问所推出的基于 Android Wear 的修改的智能手表 ROM TicWear 不同。

手表控通过最轻量的方式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智能手表。

在乐动力创始人刘超看来,无论是极客人群还是小白用户,刷表的难度和风险都太大,而智能手表热度曲线正在上升,他们相信用户认知的过渡期不会太长,看好今年有更多的国产手表将使用手表控。

应用商店可能是一个功能,我们到底未来的产品形态是什么?我现在也不是很清楚。但我们的愿景是让买了手表的人更加简单地使用手表。」刘超承认对未来的疑惑,但又有一些坚定。

优势很明显但也很短暂

刘超认为硬件厂商对于互联网产品的理解总要慢互联网公司一拍,这是乐动力未来进入国产手表优势。

通知提醒、中文语音,应用同步、OTA 升级是手表上的基础控件,是硬件厂商未来主要解决问题。

整合互联网服务,提供好用的产品是手表控的优势。

其中表盘市场是手表控的拓展空间,如何让更多的设计参与进来,并且让用户方便的下载和购买,是留给软件开发者的商机。

在手表控即将发布的版本里提供了 1000 多款表盘,这些表盘并非完全是自己设计,大都从互联网上搜集过来,其中部分来自 Google Play 市场。

作为 Android Wear 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对这个社区有敏锐的观察,发现还有很多表盘来自 facer 和 watch maker 这些第三方的表盘市场。

一些春节元素和中国特色表盘则由手表控的设计师设计,如果能获得更多用户,未来定会和设计师进行合作。

(乐动力优化了手表上的常用功能)

手表控现在已经整合了中文语音、天气、计步、心率、闹钟、秒表、找手机等基本功能。音乐和导航功能正在手表控内部优化,在未来推出。

而他们最引以为豪的记步应用乐动力才是杀手锏,凭借出色的设计和用户体验乐动力获得了 App Store 2013 年度优秀应用。

这个相对成熟的产品,拥有 1000 多万的下载量,每天的活跃用户量有 100 万,其社交功能——圈子,每天有八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活跃用户会登陆。

乐动力已经与微信和 QQ 进行整合,在 QQ 健康中心页面里可以添加乐动力的账号,显示记步数。乐动力的运动数据同样可以汇集到微信体系内,与来自不同 App 和设备的数据进行 PK。

(QQ 消息优化是目前手表控的一项特色)

QQ 的消息优化是手表控最早做的一件事,由于 QQ 消息只是显示多个联系人发来通知,手表控把所有的消息按照联系人拆分开,并且按照先后顺序把详情显示出来,让用户能一一看清联系人回复内容。

但刘超也很清楚这不是一个长久的方案,这个初步问题 QQ 未来定要解决。

通过应用优化手表这件事非常正确,但门栏并不高。91 助手、应用宝、360 手机助手是否重视了手表这件事?

发现应用的地盘争夺一定会延续到手表上,目前无论是 Android Wear 还是 Apple Watch 的应用安装机制都是通过手机推送,那么应用市场的三巨头弯道超车的难度并不大,甚至不需要太早介入

为了将这个差距拉开,乐动力产品团队中的绝大部分人已经投入到手表控的研发中。

大家都在赌这个趋势

我预测的也可能是错的,只是更坚定这个趋势。

刘超参加了今年的 CES,看到数百款手表类产品,相信智能手表将成为新的大众数码消费品,最终会有 2~3 亿人使用。

硬件产业链通常需要 2~4 年技术积累来进行芯片研发和形成成熟的方案,过去 2~4 年里刘超看到大到高通和 MTK 这类硬件厂商,小到 freescale 和 invensense 传感器厂商都在为手表做准备,才会诞生真正靠谱的智能手表产品。

今年的用户已经经历过了智能手表的媒体轰炸期间,当 Apple Watch 出来后将为手表定价让大众形成预期,最贵的可以买到 3000 多,中档为 2000,低档是 1000。

我无法确定刘超说一开始就想为可穿戴设备做软件是否靠谱,但智能手表确实让他心动。

(乐动力创始人刘超,一个逗比和深沉的综合体)

一开始就想做可穿戴软件

刘超回忆最初希望乐动力成为硬件的数据中心,可以接入来自手环和秤这类智能硬件。但后来发现这个想法不太靠谱。

手环则越来越向垂直化发展,为跑步、骑行、儿童防丢。而智能手表的扩展性更高,更可能被主流人群接受。

对于硬件创业者来说,只要产品做得好,如果手环能获得不错的销量,亦能维持一定的收盈。但对软件开发者来说手环不具备成为软件平台的能力

而手表不同,手表已经获得了谷歌和苹果的两个生态系统的推动,Android Wear SDK 发布后,已经有好几百款应用超过了 Google Glass 的积累。

留给手表控的 3 个问题

1.智能手表出货量如何,能否有超过百万的单品?

这将是是否成为大众认知产品的关键指标。

小米手环在去年的 11 月 28 日销售量达到了 100 万台,为其未来向门禁 ID,公交 ID 等功能打下了基础。

当然 Apple Watch 或将轻易冲破这个门栏,还有第二家么?Android 阵营的手表产品领导者是谁?

2.手表厂商能够提供可靠的基础服务,例如通知和语音服务?

只有稳定的基础服务才能构架其整个生态系统,让软件厂商不需要和现在一样多虑。

语音服务成为了最为关键的转折点,更小的屏幕为手表带来了语音基因,但即便在各家语音识别率达 90% 的今天,手机语音依旧是隐藏功能。

3.手表到底能代替多少手机的功能?

这件成为用户粘性的主要指标,如果说绝大部分通知可以通过手表查看,那么智能手表将获得生存的空间,但要让用户爱上它,则需要更大的惊喜。

为何要将名称改为手表控?由于觉得小马手表管家的名称更像一个内部代号,缺乏科技感,他们觉得有必要重新命名,得拥有一个独立的域名。

内测人数达到上千人,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这一次他们要主动出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