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度假海南(卌五)——扬廉八方清风阁

 pengxq书斋 2015-02-11

度假海南(卌五)——扬廉八方清风阁

(2012-01-07 06:02:32)

度假海南(卌五)——扬廉八方清风阁

   

 

海瑞墓园内绿草如茵,环境整洁、游人稀少,宁静肃穆。葱郁苍翠的椰树、松柏、绿竹四季常青,楼台亭阁精巧雅致。

 

 

海瑞墓后屹立着一尊海瑞石雕坐像,基座甚高,显得无比高大。瘦削的海公冠带朝服,一脸肃穆,双手持着笏板,双目炯炯有神注视着远方,神情严肃而不乏慈祥,俨然一副忧国忧民、刚正不阿、廉明勤政的清官形象,仿佛向游人讲述着四百多年前斥骂皇帝的故事。

 

 

那消瘦的脸庞、浓黑的眉毛透露出海瑞的阳刚之气,那额上的道道皱纹饱含着岁月的沧桑,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关注着民间的疾苦,那整洁的素服蕴含着海瑞的清正廉明。

 

 

山人在塑像前肃立良久,思绪万千,看着海瑞的雕像,不禁想起他不畏龙颜、冒死进谏的凛然正气。稽首拜谒,以表景仰之情。

 

 

海瑞50岁那年他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入朝为官。当时明朝嘉靖年间外无战事、内无大忧。嘉靖皇帝在宫中最忙的是与道士们谈经论道、畅谈长生不老之术,而朝廷上下无人敢谏。

 

海瑞视死如归,自备棺木,上奏了一本《治安疏》,其中有嘉靖、嘉靖,家家干干净净之语,因此被皇帝罢官两年。

 

 

由于第二年嘉靖皇帝吃丹药中毒身亡,海瑞方得获释,官复原职。海瑞骂皇帝的故事,后来成为中国戏剧经久不衰的经典之剧。

 

 

海瑞坐像前八字排列着每排3柱的石雕烛台华表,华表烛台上竖着铁皮制的烛身和火炬,6柱烛台华表熠熠生光。

 

象征海瑞心直如烛,为人如炬,一生光明磊落,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表旌海瑞精神熠熠生辉,光照后人。

 

 

海瑞雕像后面是一个扇形四角飞檐的单层仿古建筑,上覆绿色琉璃瓦,6米,宽边13米,窄边7米,内宽57

 

 

大门正上方檐下悬挂着一块木匾,上书“扬廉轩”三字,寓意为发扬海瑞廉政之风。

 

 

轩内前后四柱刻有海瑞诗句集联,前两柱书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杜稷身 诠释了海瑞对国政、对为官的看法。

 

 

要绝不改变自己冰霜般高洁冷傲、不卑不亢的性格,哪怕是死也要为国为民,为了社稷黎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海瑞是我国古代清官的代表,这两句诗正是他高洁人格的生动写照。

 

 

后两柱书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 此联意译为:政策和善,人民生活安适,到处都歌颂世道和谐。风调雨顺,少自然灾害,讨论时下清明的声音就很多。

 

 

这副对联反映出海瑞崇尚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具有积极的历史价值主张勤勉清廉的从正道德,具有净化官风的积极意义

 

 

这两副对联不仅表达了海瑞的理想与追求,也饱含着对后人的勉励和期待。

 

 

轩内前后沿边筑有石质美人靠,供游人于此稍歇。扬廉轩选扇形造型,加以轩内所刻海瑞诗句,意在告诉人们,海瑞为官勤政爱民,两袖清风,其高尚品行永远是后人的典范。

 

 

扬廉轩后是一个扇形水池池中水清见底池面上伏了荷叶,荷叶中探出几朵花,或紫或红或白,都不很大,似乎无心争艳。池面上波光粼粼,荷花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池中有成群的锦鲤在悠闲地游走,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和水底的鹅卵石可见得清清楚楚。冰儿见其可爱,竟然将高价买来的苹果丢到池中,美其名曰:喂喂鱼儿。

 

 

池四周围着石雕仿竹栏杆,池中的假山石壁上刻有不染池三字。寓意海瑞为官清正,“出淤泥而不染”。

 

 

观赏不染池,可自然而然地想到海瑞为官忧国忧民,始终恪守德道,一尘不染之精神,其海青天美名故得万古流传。

 

 

不染池不大,却被一朵朵莲花装饰得很是雅致,莲花矮矮地立在池面,小鱼儿在池水里游得很是自在,许是这清澈的池水陶冶了他们,见到我们也不怕,悠闲地摇着尾巴享受着这炎热夏季难得的清凉。不染池这个名取得甚妙,周敦颐的《爱莲说》用在这里很是恰当。

 

 

不染池后有三层结构的圆形亭楼,它形似北京天坛的祈年殿,规模宏伟,气势非凡。清风阁建在高出地面的平台上,整个高度约23米。阁的正前面嵌着一竖匾,上书清风阁

 

 

各层的栋梁柱及围壁等均雕龙画凤,首层檐下横梁中央刻着篆体清正廉明刚直不阿

 

 

清风阁以木、瓦、砖、石为材料,内配彩、雕等手工艺,下大上小,分三层建筑将海瑞精神意含融入其中。

 

 

第一层内陈列有海氏族谱、后人对海瑞的评价资料以及海瑞的书法作品展览,特别是天下第一疏格外醒目。

 

毛泽东主席在1959年动情地说:“广东海南岛出了一个海瑞,比包文正(包拯)不知要高明多少,我希望中国能多出几个海瑞。”

 

 

第二层绘有海瑞的生平事迹周墙连环画。画有:智斗胡公子;禀贴拒御史;置棺上疏;三度罢官;亲手种菜;死无长物等。

 

 

每一幅彩绘,都是海瑞传奇故事中的一个精彩片段,也是他人生轨迹的闪光亮点。

 

 

第三层内部正在装修,不知设置何物。

 

 

阁各层的梁柱及围壁等均雕龙画凤,阁内有盘旋式阶梯直达阁顶。登临阁顶,可俯瞰墓园全景及周边景物。

 

 

一前一后的扬廉轩和清风阁的影子映在不染池里,古朴素雅的建筑和这一池的清水相映成趣,和这午后的风一起,荡涤着我们的胸怀。

 

 

清风阁后及两侧是一道马蹄铁形、千姿百态、跌宕起伏的人造山景,假山虽为人工雕琢,但整体布局浑然一体,山脊连绵起伏,美观雅致,巧夺天工。

 

 

假山绝顶上有一座造型别致、古朴典雅的亭子,亭上悬挂一匾,上书“八方亭”三字,寓意海瑞精神“清风廉气,香清溢远,至四面八方”。

 

 

亭中小憩,突然想起了一副关于八方亭对联的故事,顺便讲给冰儿母女。

 

 

乾隆帝弘历幼时,随祖父康熙皇帝玄烨在四方桥上散步,康熙即时口吟一联曰:"四方桥,桥四方,四方桥上看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

 

 

弘历听后即刻对接下联曰:"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后来弘历当上皇帝数下江南,一次在扬州微服游览八方亭时,见一名为阮元的孩子正在此读书.,乾隆突然想起爷爷的对联,即兴稍作改动,吟出后令阮元对答。"八方亭,亭八方,八方亭上望八方"

 

 

未料阮元不假思索随即对曰:"万岁台,台万岁,万岁台前拜万岁"。乾隆听后,不禁龙心大悦。

 

 

八方亭两边的爬山廊,似乎模仿了江南园林的曲折,左边是海瑞生平的漫画,右边是当代书法的石碑。其中一块上写着:万事云烟散矣,一生荣辱忘之,似乎可以替贪权恋栈的为官者醒酒。

 

 

从亭上往下看,可眼收墓园全景,身沐八面凉风,真不愧陶情逸趣的好去处。只见整个陵园树木葱郁,曲径通幽,翠影摇曳,鸟语花香,让人觉得这不像是一座陵墓,倒像是一处风景优美的热带园林。

 

 

因为植物茂密,假山已经俨然一座小山丘,连洗手间都设置的极其精巧,在假山的底部,仿佛藏在山洞间,洞口也披垂着绿色的植物,进去,似乎连空气都映着植物的绿意。

 

 

假山下有一株硕大的热带树木,树上挂满了类似葡萄样的果实,煞是好看,只是山人孤陋寡闻,不知道此树的大名,甚是遗憾。

 

 

墓园的红墙边翠竹摇曳,椰树婆娑,靠墙也有五块海瑞手迹碑刻,与海瑞故居内的一模一样,显然都是复制品。

 

 

温庭筠《早秋山居》诗: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果落见猿过,叶乾闻鹿行。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诗: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海瑞自作诗:野人闲种树,树老野人前。居止白云内,渔樵沧海边。呼儿采山药,放犊饮溪泉。自著养生论,无烦忧暮年。

 

 

这首诗是海瑞60岁被罢官回到海南后,因看透了官场黑暗而为当时自己的无官一身轻而庆幸,同时也描述了海瑞暮年生活的清幽与自在。

 

 

诗中海瑞自比野人,每日悠闲自在的种树、放牧、采药,看着渔者渔、樵者伐,仿佛在这些日子里树要比人还老的快……

 

 

权德兴《送孔徵士》诗:谷口山多处,君归不可寻。家贫清史在,身老白云深。扫雪开松径,疏泉过竹林。余生负丘壑,相送亦何心。

 

 

海瑞为老母七十大寿而书写的寿字碑:寿的上半部分是个字;下半部分是个字;整个字去头去尾则是个字;而字的最后一横和字的最后一笔却构成了字。所以整个寿字分开看就成了生老百年,合起来就是寿生老百年

 

 

这个寿 字奇妙无比,还可以分解读为生母七十生老百年春来寿。除去两个字重叠外,共有十个字。

 

 

海瑞的书法章法严谨,用笔刚劲,方圆兼得,擒纵自如,气势磅礴体现了他刚直之正气。书如其人,海瑞的书法同他的形象一样,历劫不磨,千秋万代令人赞赏与敬佩。

 

 

园内椰树榕树松柏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假山上也被各色热带植物热烈拥抱着。一丛丛繁茂的龟背竹样子的植物掩映着岩石,不由想到,在我们北方它们是多么稀罕,只能养在花盆里雅赏,而这里确实随处可见。

 

 

同是一个中国,为什么南北的差异怎么这么大呢!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