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在│3300公里骑行

 慈溪全媒体 2015-02-11


我扶着车把,站在照度为零的幽黑的隧道里,前后距离进出口都有很长一段距离,气流在耳边呼呼的作响~~我想起了黑暗侵袭,西游记的盘丝洞……冒险和未知带来的刺激,没有好运气的人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


图、文/小兵


山的样子

有阳光存在的天气总是振奋人心的,那暖暖的气息能瞬间唤醒沉闷乏味的感官,以及懒散无力的躯体。可惜继昨晚的大雨之后,中午太阳并没有出现在骑行路线的上空,西南的天气难以预判,就像峡谷里的扰流一样,干扰着略显轻松的蹬踏动作。我以18公里/小时的中低速适应着极小坡度的上升,140公里的漫长上坡,若不有意识的控制体能输出,会很容易被榨干。单人骑行(或者说单人户外探险)最重要的就是始终保持着核心体能不透支,让意志力和体能处于平衡状态。

出发大约30分钟后度过一个疲劳期,因为昨天晚上睡得不太好,有点困了。山间的色彩是单一的,因为地势的围拢阳光无法泼洒进峡谷,眼前总是呈现出灰色的样子,准确的说是灰色的渐变,聚散稀薄的雾气缥缈在身旁,一眼望过去也是浓浓隆隆的湿意。山间声音是极其简约的,就那么几样,但却养人心神。公路一侧是深黄色的小河,峡谷把昨晚突来的大雨全都汇集到这条河里,河道看上去不深但却湍急,水相互拍击着,只来得及回响一声就立刻被其他同音频的拍击声覆盖,变成连续的急切的wong~wong~。


小卖部与留守儿童

刚才在车上吃了几口“猴子”给的巧克力,这会肚子又感觉饿了,没办法,打小饿的就快。我记得上小学5年级的时候,我们几个男同学决定徒步远征1.5公里去偷看3班的一个女生,晚饭后大家在院门口集合出发,结果还没走到人家小区我肚子就饿了,只好在门口的报亭买了一袋饼干垫垫,据有人说听到了我肚子咕噜噜的叫声......

大约下午1点30分,视线左前方出现几间联排平房,孤零零戳在山崖下。虽然近视眼没戴眼镜,但凭一个饿货的生理本能,我迅速判断出这是一间小卖部,于是欢天喜地的骑了过去。业界良心~果然是小卖部,我把车停在一小片用水泥平整出来的空地上,抬腿准备往里走。咦,舒克?我在花池边发现一只老鼠被细绳拴在砖头上,正蹭着地努力往前爬呢。估计是老板家的孩子闲的蛋疼,拿灰爷开涮!


“有人吗~老板!”我看前屋没人就喊了一嗓子。

“你买啥?”后屋跑出来一个小男孩,个子和柜台一般高,手里抱着一碗泡面(中央常委牌老坛酸菜),脸上看起来不太干净,细细的脖子上系着一条尼龙材质的红领巾。

“来碗面!”

“没有热水了,泡不开!”他把手里的面放在柜台上,看着我说。

“你不刚泡上吗?”我问他

“我这‘丝’冷水泡的”语气很平静。

为啥不做点开水?”我问他

“爷爷出去了。”

好吧,我自己看看吧。东西的种类确实不多,而且单价贵一点的东西基本都是顶着保质期时间线的。最后买了2罐红牛,一瓶可乐,一包法式小面包,两根猪肉香肠。

“姐姐!找钱喽~”他冲着后面喊了一声。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女孩也端着泡面跑了出来,我看了一下她的碗,也是没有热气的。

两个小家伙坐在柜台边上的沙发上自顾自的吃着面,姐姐给弟弟的面里放了个果冻,引起了弟弟的小声抗议,姐姐低头抿着嘴笑了一下。

“哎~门口为啥拴了只老鼠啊?”我问他们。

“玩呗(没有儿化音),可好玩了!”

“你在上学呀?”

“鲁甸~”姐弟俩一起回答我。

其实巧家县城比鲁甸要近很多,但是小孩的爸爸觉得鲁甸县城的小学要更好一些,所以不惜把他们送到一百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去上学,每周爷爷来回接送。听小姐弟俩说,爸爸在外省打工,平时都是爷爷在家,店都很少开。后面在整个滇川地区的骑行,都能看到村里十室七空的景象,靠近公路的店面卷帘门半拉着,年轻人大量离开,老人和孩子留守在缺乏生机的村庄。这个国家,从南到北都是一样的,我早就知道,但是眼前这么近的再观察,心情是不一样的。

穿越隧道——冒险和未知的刺激

告别小卖部继续骑行。坡度明显增加,路面和河水的落差逐渐变大,后面的路就开始考验自己的体能和骑行技巧了。第一罐红牛,在离开那个孤零零的小卖部后没多久就喝光了,这玩意的包装不科学,一开罐就必须见底,不然没法带着。此时的时速还没有掉下15公里/小时,档位是前二后六,右腿上的护膝紧紧的包裹着膝盖,虽然峡谷里也一直有风,气温很凉爽,但身上还是湿漉漉的。海魂衫已经被汗液浸透了,大腿和屁股更是暖哄哄的,因为我穿的是一件秋季抓绒骑行裤......很不光荣的在屏幕上敲一个“”字。

路是弯的,视线是直的,所以被山遮挡住的叫做未知。有惊喜也有失落,更多的是一个又一个看上去永远拐不完的弯,每当路向外拐出来的时候,我就能看见让人敬畏无比的远方。这个时刻是神圣的,也是平静的。

摇了一个小时的上坡,屁股因为大量出汗已经和泡棉的护垫黏在一起,内裤深深地嵌入了屁股,脆弱的菊花被挤在中间来回摩擦变得苦不堪言。都云菊花娇,谁解其中味!

隧道是近代工程技术大爆发赐予人类旅行者(在可见的未来,动物们还暂时享受不到)最好的礼物之一,它使旅行者避免暴露在风雪交加的盘山公路上,免于行驶在成倍消耗汽油和体力的上升路段,避免那些发卡弯带来的人间悲剧,同时它也能更好的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

今天是我这辈子截至目前走过隧道数量最多的一天了,从30多米一直到几百米,大多数的隧道都没有配备照明设施,短的好说,20公里的时速一掠就出来了,那些几百米长度的就必须依靠自己的照明装备了。我的装备,呃~28块钱的淘宝货,18650锂电,能伸缩调焦,除了便宜,真的找不出什么优点了。

手电固定在车把,一般隧道密集的地方我就不关了,实在是很麻烦。趁着地形稍微下降,我加速蹬了几下,没几分钟就忽的一下闪进了隧道。耳际强烈的气流和十几米外绝对的黑暗预示着这是一个非常长的隧道,车头这只小手电的光亮,像插在冰原上的火把,虽然坚定的亮着,但显得太微弱了。慢慢的向前骑着,光线照在前方地面上已经失去了基本的辨识度,凭轮胎压过地面的感觉判断是基本完好的水泥路面。路面还是微微向前倾斜,骑了大约3分钟眼睛适应了黑暗,胆子就大了起来,脚下不自觉也快了几步。嗯,还不错!

突然,嗵的一声!前轮剧烈的陷了下去又弹了上来,接着后轮又剧烈的一震,手电灭了......我扶着车把,站在照度为零的幽黑的隧道里,前后距离进出口都有很长一段距离,气流的摩擦声似乎更猛烈了,呼呼的作响~~我的汗毛全都乍了起来。我想起了黑暗侵袭,还想起了西游记的盘丝洞,古今中外妖孽的形象瞬间走了一遍,太黑了,跑都没法跑啊,要被怪物瓮中捉鳖了!

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索尼长焦是有夜视功能的,赶忙从腰包里掏出来,开机以后居然真的能看见路,虽然绿了吧唧的全是雪花,索尼大法真好啊!



左手在面前举着相机,右手扶着车把,食指和中指紧紧勾着刹车,龟速在隧道里蹭着前进......说实话心里多少还有点紧张,但是更多的是庆幸和满足,冒险和未知带来的刺激,没有好运气的人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


在黑暗的地方,人容易产生错觉,尤其是对于时间,我感觉自己已经走了20多分钟了,显示屏里还是没有出现隧道口的光亮。扶着车把的手感觉到路面开始变得粗糙,可能是水泥路面发生了崩裂,车身频繁的抖动着,胳膊震得又麻又痒,哎,手电亮了......骑呀,冲啊,一只手扶把也骑得很快。隧道里的空气质量不太好,我大口呼吸的时候被呛得直咳嗽,屏幕里的绿色的雪花越来越亮,耳边的风声越来越弱,马上就要出来了。一辆公共汽车从我身旁驶了过去,冰冷和孤独的感觉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我看见隧道口有几个当地妇女上了刚才那辆班车。紧接着,我从隧道里出来了,在她们上车的位置,我跨立在车上,一口气喝光了剩下的一罐红牛。幸福,又看见阳光了。



回复骑行,查看《3300公里骑行》内容连载:《独自上路》(开篇),《思念是一种病》,《折返疗伤》,《流浪在青年旅社》,《再次出发》,《下坡路,不好走》,《城中村是我的阿喀琉斯之踵》,《有一种漫长叫龙东格》,《雨漫·夜金塘》。


异见的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或对第一手资料的编译,转载时务必注明作者及文章来源:异见(微信号:yijian1000),否则必举报并保留进一步追责的权利。




异见

独树一帜的时代人文周刊

自媒体第一联盟WeMedia成员

2014年度最佳自媒体

微信号:yijian1000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加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