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年货

 绍宜 2015-02-11

腊月廿三是小年,按照中国传统俗例,人们会在这一天扫尘祭灶贴春联,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为了喜迎新春,家家户户在节前一个礼拜准备年货。办年货是让过年时有一种从头再来的感觉,除了备足新年要用的新碗筷,过年期间的酒水菜肴、小孩子的新衣零食,装缀家中的鲜花挥春之外,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们过年的重头戏。不论是年夜饭桌上的鸡鸭鱼肉,还是一家人团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时,放在茶几上琳琅多彩的零食,甚至是车轮战通宵麻将时消耗的核桃瓜子,都能归在年货一列。还有更多的是腊肉鱼干,年糕油角,各类糕点饼干等自制食品,更能使人感受到过年的温暖。

旧时人们把办年货叫年集,是一年之中规模最大的赶集,一般在旧历新年前腊月二十五。年集除了有白糖、烟茶、糖果、佐料之外,年画、灯笼、香蜡、鞭炮摆满了整个摊位,摊位里面的墙上还挂着大大小小的中国结。南方人喜欢逛花市,年桔鲜花自然也是不可少的,年桔表示大吉大利,而各种的鲜花表示新年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希望。

年货映射出的是一种物质生活背后的精神愉悦,而办年货仿佛一种仪式,让人在忙碌的喜悦中迎接年的到来,在琐碎却温暖的仪式里,传递脉脉温情。

那麼問題來了

小時候早早放了假在家,幫媽媽摘窗簾、擦玻璃、換洗各種紡織品,地板也要一遍一遍的拖洗,屋子裡每個角落裡都不能有灰塵。離家10年,有時候回去晚了沒趕上幫忙,等再想起來,父母白頭,早些回家,陪父母買年貨,打掃衛生,已經不是年少時覺得煩惱的負累。這一切來的太快,早晚有一天,我們也將擔起父母這份孤獨,打掃衛生不是目的,早點回家,做個爸媽的好孩子,大家一起張羅,舉辦一場名為年的儀式,紀念親情與愛情,永遠記得。那麼問題來了,今年过年你都准备了什么来孝敬父母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