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十点,「为你读诗」(thepoemforyou) ▎图说 图为朝鲜画家宋秀英的作品《渡口附近》。“仿佛已走了很远很远,谁知又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然而近乡情怯的心情又叫人徘徊在渡口边,迟迟不敢靠前。 ▎收听 点击下方视频,或在微信对话框中输入:还乡,即可收听 还乡
作者:舒婷 为你读诗:徐涛 | 朗诵表演艺术家 我发誓,我的文字并没有巫术。 像一片云、一棵树,我用沉默对你们说话。 ——契斯华夫·弥沃舒《献辞》 今夜的风中 似乎充满了和声 松涛、萤火虫、水电站的灯光 都在提示一个遥远的梦 记忆如不堪重负的小木桥 架在时间的河岸上 月色还在嬉笑着奔下那边的石阶吗 心颤抖着,不敢启程
不要回乡,不要回想 流浪的双足已经疲倦 把头靠在群山的肩上
仿佛已走了很远很远 谁知又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 纯洁的眼睛重像星辰升起 照耀我,如十年前一样 或许只要伸出手去 金苹果就会落下 血液的瀑布 使灵魂像起了大火般雪亮
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青春的背影正穿过呼唤的密林 走向遗忘 (出自《朦胧诗经典》,长江文艺出版社)
▎诗说 夜,寂静如河。独有一轮冷寂的月,用银色的光为这平静的水波妆彩。树的低吟、云的浅唱,让柔和的风流动着,与自然一起,交响在一段诗意的美梦里。
十年间,走过许多的路,看过无数风景。时间被记忆填补了空白的色块,完整着人一生里精彩的片段。无限风光的背后,可还曾回首过那从前最为珍视、让梦开始的故乡?背井离乡,走到哪儿,都像是在流浪。记忆的指针在时钟的平面上一圈一圈记录着,若时光可以倒流,回到诗人童年的故乡,一草一木,就连长满了青苔的石子路,都带着儿时的欢笑,触手温热。蝉鸣、鸟叫、萤火辉辉,都是那时最好的玩伴。十年后,想要回到最初的地方,带了满身的浮华,总会担心,故乡啊,你可还愿接纳我,这样一个离开你身边很多年的孩子?
自由为童年编织的梦,是孩子无忧无虑的脚步在奔跑,笑着、跳着。记忆的齿轮每每延伸至此,便只想要回到故乡,好好歇歇,静静地熟睡。可离开的越久,思乡之情只会有增无减。故乡里充斥着舒婷与姥姥生活的片段,故乡处处弥漫着熟悉的味道。那感官一点点被放大,故乡的情也渐浓。诗人只想要回到单纯朴实的故乡里,让灵魂重新获得生命力的注入,照清未来要走的路。
可回忆终究回不去了,故乡也只会留在记忆的深重里。青春已逝,随着时间慢慢消逝在依旧清晰的瞳仁里,正悄悄走向遗忘。可故乡在多年以后,却以它温暖的怀抱,给了每位游子一个避风的港湾,她就在那里莫失莫忘。是故乡的情怀教会着我们,在迷茫的日子里,请回头看看自己,最初的模样。 ▎乐说 配乐剪辑自我国青年笛箫演奏家陈悦演奏的《思乡曲》,出自其音乐专辑《箫色》。《思乡曲》原由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马思聪创作。在陈悦的演奏下,那种简单和悠长的音色充满了年轻而美丽的伤感,但同时又洋溢着一种青春的冲动。 ▎读诗嘉宾 徐涛 朗诵、配音表演艺术家,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讲述人,自称为“朗诵发烧友”。译制片配音代表作有《乱世佳人》、《音乐之声》、《基督山伯爵》等。 ▎明日预告 明晚10点(2月8日),周末回顾——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季小军为你读徐志摩的作品《再别康桥》。 撰文:苏妙桢 音乐编辑:汤纯 本期编辑:李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