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静蕾:有些导演身边都是马屁精 自以为正确

 芈笑 2015-02-12

徐静蕾:有些导演身边都是马屁精 自以为正确


来源:凤凰网娱乐 (芈笑摘藏)

近日 徐静蕾携新片《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再度做客非常道,与老朋友何东畅聊新片及近年来心态的转变。图为徐静蕾在节目录制现场。
徐静蕾与非常道主持人何东合影[详细]

何东:你的新电影,我只是跟你说一下我的估计,我觉得现在看电影和过去有点不一样了,你爱谁谁谁,如果你拍了什么,下了什么药,跟我没太大关系,我还就不看了。那你的电影我估计,我直觉,我在路上想,有好几个因素可能看的人不少,一,徐静蕾好久不露面了,干嘛去了?第二,我觉得有好多太有名的导演,他们怎么突然就变成前辈了,他们啊,前辈的电影就不要看了。还有一个,你刚才讲到了整体的社会焦虑和社会不安加重了以后,他可能要看一个温和的电影,我觉得一个导演不一定能够摸得准这个社会的脉,但是还是要摸。

徐静蕾:我觉得不需要特别使劲儿地去摸,我不是自大,我觉得这东西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何东:那前辈们为什么看不出来呢?挺奇怪的。

徐静蕾:有的时候可能很自信吧,就觉得自己的眼光代表了大家都会喜欢或者是怎么样。有的时候有很大的问题是说,你像我们这些人,其实我们身边的工作人员,大家其实比较像朋友,不太像下属,更像朋友一样。所以,我有时候问别人意见,我能听到一些真实的意见,就觉得你好不好或者是怎么样,虽然不好我会不太爱听了,但是确实那是本能的反应了,谁会爱听说自己不好。但是就会想它为什么?总是会有一些原因的,但是有一些人旁边,我觉得可能都是马屁精了吧,可能就会觉得自己无比正确吧,然后,另外觉得自己身边人就代表了全世界的人民吧。其实在骂声中长大的人,其实反而会更清醒一点儿,无论什么时候,对自己还比较清醒一点儿吧,因为总是被批评长大的,和那个特别一帆风顺的人,就容易觉得自己的就代表了全国人民的。这样揣测也可能不一定是对的了,但是通常人如果犯这样的问题,通常也就这几个原因吧,因为你说一个艺术造诣能退化成什么样,我不太相信。这对我来说,也总会碰到这个问题,也许最后大家看完这个电影,觉得我也是这样的问题,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要想完全清醒,本身也挺难的,我自诩是尽量要清醒,知道自己到底是几斤几两,但是尽管如此,也未必。

你说接地气儿这种东西,我确实就生活在这个环境里,我觉得我不需要去抓它、使劲去够它,比如说我现在选的这个吴亦凡,我不觉得我要花很大力气去想,因为我一看到这孩子,我就说他行,我就觉得他行,我不觉得这是我需要深思熟虑说谁有市场、谁又怎么样或者怎么样。当然,他们给我看的一堆人,都是相对来说年轻人里不错的,但是不需要,我一看就能看出来我到底要的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所以,现在大家说好像我找了一个“小鲜肉”,其实以前我都不知道什么叫“小鲜肉”,我都奇怪,我说怎么都叫“小鲜肉”?这词儿太奇怪了,但我现在已经听习惯了,对这个词儿已经无动于衷了,一开始听的时候,我确实是觉得“这什么词儿啊?” 还什么“鲜美肉体集中营”,我都觉得“……什么意思?”我说咱们没有拼成这样。这些东西我觉得是需要有一个接受的小过程的,怎么都这么聊天了?怎么都这么说话了?

但是本身你说这个人的素质好不好或者说我要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这个东西我觉得是基本的,只不过是包装可能换了一个,称谓换了一个,本质的东西其实是哪有过什么变化。就像他们现在说90后怎么、怎么样,又怎么、怎么样了,那我就想当年80后有一段时间您记得吗?都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全完蛋了什么的,这些孩子怎么怎么样,反正有一层面是大人老是看不惯小孩。当然了,为什么看不惯?是因为你按你自己的标准来去衡量一件事情,那你当然看不惯小孩。像我们小时候,我喜欢齐秦唱歌,我爸就觉得齐秦,你怎么会喜欢这种人,头发那么长,跟流氓似的?我觉得这些都是外包装的东西,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包装,但是本质的东西没有变嘛。就像我们找一个演员,我们写一个角色,那还不是人和人那点事儿嘛,能有多大差别呢。

>>>查看完整专题 《凤凰网 · 非常道》徐静蕾:水连天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