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牛市的逻辑(六)牛市发动机

 江苏常熟老李 2015-02-13
 2014年,有一件事情发生:我的第八本书《亿元之路》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审稿和编辑后,终于出版了。得知消息的时候,我心里就有点想法,莫非牛市要来了?因为以前只要是有新书,总是会迎来一轮行情。比如,1996年1月的《股市预测与实战》、2009年的《出师》等。但对于中国经济的情况,是我持悲观态度的,对于股市可能的走牛本来就不抱什么信心。

不过,一些情况在2014年6月之后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市场面出现了重大变化,它体现在融资融券的资金余额上——
2014年春节后,沪深两市融资余额达到了3800亿元,此后整整四个月时间,融资余额徘徊于4000亿元上下。但7月之后,融资余额开始缓慢上升,大牛市启动的7月22日之前那一天,达到了4240亿元,并创下新高。

然后,我们看到7月行情仅上涨2周时间就进入高位横盘。上证指数在8月5日达到2226点的高位,这一天,融资余额为4470亿元,仅仅比7月22日高出200亿元。但随后,融资余额就逐渐上升,到9月12日已经达到5500亿元,然后,两家交易所宣布扩大融资标的范围到900家公司。从9月12日到10月27日,一个半月时间,融资余额暴增到6946亿元,开始逼近7000亿元大关。然后,牛市就来了。

好了,梳理一下节奏:行情发动之前,融资‘余额4240亿元。50天后,达到5500亿元,日增25亿元。又过了45天,接近7000亿元,日增33亿元。毫无疑问,伴随标的扩大的,是源源不断的资金在抢夺筹码。从行情初次发动到二次发动,短短3个月的时间,融资规模扩大近3000亿元,这就是牛市的发动机。

但是,10月27日行情二次发动前,上证指数收盘是2290点,仅仅比8月5日的高点多3%。而融资规模则从4470亿元增加到6946亿元,增长近2500亿元!

且慢,融资的概念是:如果你有1万元的股票或资金,你才能融资1万元来买新股票。当融资规模达到7000亿元的时候,就意味着融资客持仓的筹码规模已经达到了1.4万亿元上下——因为谁也不会那么傻留着资金不买股票而融资付出利息。

1.4万亿元的筹码堆积于900只股票上,结果是什么?就是锁定了大量的流通筹码。2014年9月底,沪深股票的总流通市值统计为24万亿元,这900只股票的名义流通市值近20万亿元,但如果剔除掉一些超级大盘股实际上不流通的部分,当时的融资者持有的股票数量很可能已经超过这些股票流通盘的10%。

另外的一些数据也显示,到2014年9月底的时候,市场持仓显著向大户转移。根据中证登的统计,2014年6月到9月,上证指数上涨15%,但持股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散户减少了220万人,其中最大的变化来自于持仓市值1万元以下的散户,从1968万下降到1725万人。这并不是意味着他们的市值增加上去了,而是恰恰相反,因为1-10万元之间的人数仅仅增加了20万人。所以,结论就是:股市上涨15%,散户抛出股票的高达200多万人。
与此同时,大户持仓规模迅速扩大。其中1000万元到1亿元持股的账户从2.22万增长到2.93万,增速接近40%。100万到1000万之间的人数从58.3万增加到75.9万,增长近3成。亿元以上账户也增加了22%。

这就是牛市的发动机:行情刚刚启动,散户拼命出货,大户拼命加仓,甚至于融资去买股票,3个月时间大户融资3000亿元来锁定筹码,结果呢?就是9月底到2015年1月初,三个多月的时间,上证指数大涨50%。在此期间,融资资金再度增加3000亿元!

所以,未来的行情如何演绎就很清楚了:这是一轮资金推动的牛市,牛市的发动机就是融资规模的扩大。在我们这个市场,如果融资规模增加6000亿元,指数是可以上涨70%的!

随后,我们就可以再审视沪港通了。沪港通开行两个月,已经有近1000亿元港资涌入A股持仓不动。港资的最经典战役是11月24日涌入上亿元资金买进保利地产并促使其涨停。两个月后,股价上涨近100%。
那么,如果沪港通的资金用掉3000亿元会是什么结果?
如果MSCI指数纳入会吸引多少国际资金?
如果养老和社保资金进入……
如果超房地产的游资进入……
如果全民炒股热潮重新兴起……

现在,且不要说股市会涨到哪里去,我知道你的疑问:股市这么涨,有经济发展做后盾吗?如果没有,那是不是新泡沫?

(未完待续,请看下节《经济新常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