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升人像摄影水准的200个建议

 文化龙乡 2015-02-13



人像摄影器材选购与常用配件。
1,认识数码相机画幅
传统135相机使用的是35mm胶卷,其长、宽分别是36mm和24mm。数码相机用感光元件代替了胶卷。通常,感光元件分为APS-C画幅和全画幅。其中,尺寸长、宽接近23.6mm和15.8mm的感光元件叫做APS-C画幅,在使用相同镜头的情况下,只能收取比传统135数码相机更狭窄的画面范围。感光元件尺寸和传统135相机采用的胶片尺寸相同的是全画幅。
尺寸越大的感光元件,在像素相等的情况下具有越大的感光面积,画质的表现越好,不过价格更高。因此全画幅数码相机虽然能够拍摄出高画质的人像作品,但是相机价格一直较为昂贵。
2.认识像素
数码图像由一个个的小点组成,每一个小点称为像素。一张数码图像就是由一个个像素拼组出来的,所以一幅图像上像素数目越多,画面越细致。
CCD或CMOS图像传感器也是由一个个感光元件组成的,每一个感光元件上一个点的图像就是一个像素。CCD上有1600万个像素的数码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比CCD上有1000万个像素的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细腻,所以像素成为数码相机的一个重要指标。
3、不用过于要求拍摄速度
快门速度是相机的一项硬性指标。档次越高的相机,能够实现的最高快门速度越快。但是这些技术指标对人像摄影的意义不大,摄影者无需为此花费过多金钱,一般的相机快门速度都可以满足人像摄影的创作要求。
4.连拍速度的重要性
连拍速度快的数码相机对人像摄影而言具有一定的意义,因为在人像拍摄中,摄影者经常需要使用连拍,以获得最佳的人物表情和神态。连拍速度越快,一次拍摄获得的照片也就越多,照片的成功率也越高。
5,选购适合人像摄影的数码相机
选择拍摄人像的数码相机时,对焦精度是摄影者需要关注的性能。有一些低端相机在使用大光圈镜头时,对焦精度无法保证,这是人像摄影的硬伤。在相机类型上,数码单反相机由于其镜头更换的特性,比家用数码相机更适合于人像摄影。
摄影者选择一台数码单反相机后,不但意味着选择了一台相机,更意味着选择了一套系统。因为各个品牌的庞大镜头系统并不相互兼容,因此摄影者不但要关注相机的功能参数,还要考虑这一品牌镜头群的实力。目前,佳能和尼康在镜头群方面走在其他品牌前面。
6,认识反光板
反光板是人像摄影中常用的补光配件。无论是室外还是室内拍摄,反光板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光板在专业的摄影器材城均可以买到。
(白色反光板:反光强度弱,反射的光质柔和自然,可呈现阴影部位的细节最多,主要适用于反差不大的场景。)
(银色反光板:反光强度较强,适合在反差较大的场景使用。)
(金色反光板:反光强度和银色反光板相同,但是反光的光质接近阳光的效果,多用于光线不佳的阴天营造金色光线的效果。)
7.三脚架的重要性
三脚架可以帮助摄影者解决相机晃动的问题。虽然现在很多数码相机都拥有防抖功能,但是在低光环境下,画面清晰度仍然无法得到保证。三脚架可以为摄影者提供稳定的拍摄一平台,保证画面质量。在拍摄一些需要慢速快门的题材时,三脚架更是不可缺的器材。
8.认识电池手柄
数码单反相机手柄是数码单反相机的一种配件,装载于数码单反相机底座。手柄上安装有快门和电池盒,可以起到扩充电池数、增加相机续航能力的作用。
除此之外,电池手柄还可以让摄影者竖握相机拍摄。如果没有电池手柄,摄影者拍摄时机身的稳定性就会受到较大影响。
9.闪光灯的重要性
目前的数码单反相机大多带有内置的闪光灯,虽说其功能日益完善,但是当摄影者拍摄需要强光照射或者控制光线方向的场景人像时,内置闪光灯会显得力不从心。外置闪光灯可以帮助摄影者解决这些问题。
外置闪光灯是一种补光设备,它可以让拍摄画面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依然清晰明亮。在户外拍摄时,闪光灯还可以用辅助光源,帮助摄影者完成各种摄影创意。
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与摄影基础
10.认识光圈
光圈是控制进入相机光量的装置,由几片极薄的金属片组成,通常位于镜头内,通过自身的打开和关闭来控制镜头的进光量,完成曝光。
光圈的计量符号用字母F表示,完整的光圈值系列是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光圈的F值越小,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进光量越多,而且上一级光圈值的进光量是下一级光圈值的两倍主。例如,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光圈F4的镜头比光圈F5.6的镜头进光量多一倍。
11.认识快门
快门是用于控制感光元件曝光时间的装置。
当摄影者按下快门后,数码相机会在快门装置开启和闭合的时间内让感光元件感光。这个“快门装置开启和闭合的时间”就是摄影者设定的“快门速度”和“曝光时间”。
快门速度反映了光线通过镜头的时间,一般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可分为很多级,一般为30s~1/8000s.在光圈相同的情况下,上一级快门速度的进光量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在光圈相同的情况下快门速度为1/15s的进光量比快门速度为1/30s的数码相机多一倍。
12.了解光圈与快门的关系
光圈和快门一起控制着相机的曝光量。光圈越大,快门开启时间越长,进光量越多,曝光量也越多;反之,进光量越少,曝光量也越少。
将光线比作水龙头里的水,镜头的光圈就好比水龙头的大小,快门速度就好比开启时间的长短。光圈越大,快门开启速度越长,进入镜头的光线就越多。所以,摄影者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快门组合获得同样的曝光量。
13、了解感光度ISO
感光度是控制感光元件对感光敏锐度的量化参数,用ISO表示。
ISO越高,数码相机的感光越敏锐,所以所需曝光时间也越短。例如,ISO800的感光速度是ISO400的两倍。也就是说,在相同条件下ISO800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400的一半,当感光度增加一档时,如果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调高感光度ISO来 避免画面发虚。
14.感光度与画质的关系
高感光度可以给摄影者带来便利,但是也需要付出画质下降的代价。这种画质的下降主要体现在画面噪点上,使用高感光度拍摄时,画面的暗部也会产生令人讨厌的噪点。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的高感光度下的照片画质有了大幅度提高。对数码单反相机而言,基本上感光度设置为ISO100~ISO400时,画面质量都可以令人满意。
15.测光与曝光的重要性
前面介绍过光圈和快门一同控制着相机的曝光量,那么每一次拍摄时数码单反相机是如何判断多少曝光量才是合适的呢?
数码单反相机的测光可以完成这一工作,测光系统会根据摄影者选择的测光位置进行测量,以获得正确的曝光值。
16.区域测光的应用(区域测光模式适宜在光比均匀的条件下使用)
为了帮助摄影者应对各种光线场景,厂商们为数码相机配备了各种测光模式,目前数码单反相机主流的测光方式有点测光(矩阵测光或平均测光)
当光线分布均匀时,摄影者可以使用区域测光模式测光。使用区域测光模式测光时,测光元件会测量整个画面的亮度,给出一个通过加权后的测光值,适合于拍摄光照对比比较均匀的场景时使用。当画面中投射在人物身上的光线与环境光线的亮度差别很大时,就难以胜任了。
17.局部测光的应用
局部测光是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和点测光方式的折中方式。在拍摄逆光人物时,脸部的亮度不均匀,若用中央重点测光方式给出的测光值来曝光,有可能使人脸曝光不足;使用点测光时,额头的读数可能会有所差别;采用局部测光方式,因测光区域较点测光大,所以能兼顾脸上各个部分的曝光。
局部测光模式,测量灰色圆形部分的光量,测光范围相对较窄,但宽于点测光的范围。
18.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的应用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下,相机对整个画面进行测光,但将画面中央区域作为测光重点。例如,尼康数码相机的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的设定是:画面中央区域占据整个测光比例的75%,非中央区域占据整个测光比例的25%。在人像摄影中,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一般应用在光线反差较小的情况下。测光着重于焦点对应的区域,同时对其他区域测光所占权重较少。
19.点测光的应用(在光线亮度相差很大时)
点测光模式只针对相机中一块极小范围区域进行测光,这个中央区域约覆盖整个画面1%~4%的面积。点测光模式常用于避免光线复杂条件下或逆光状态下环境光源对主体测光的影响,是一种精确的测光方式,这种测光模式在人像摄影中被广泛采用。
20.认识数码相机上的曝光锁定功能
曝光锁定是复杂光线条件下获得正确曝光的理想工具,它可以锁定拍摄主体的测光数据,避免重新构图时受到新光线的干扰。
按住相机上的曝光锁守按钮就可以锁定当前测得的曝光数据并在摄影者移动镜头改变构图时仍然按照刚才测的数据进行曝光。
21.测光的操作步骤
在过去,摄影者拍摄时都需要携带一块测光表,先测光之后再设定相机的光圈值以及快门值,随后进行拍摄,整个过程比较烦琐。现在的相机具有内置测光表,这使测光变得十分方便,在拍摄时,摄影者半按快门,相机启动测光功能,相机处理器运算当前的光线情况,得到一个光圈值和快门合适的曝光组合。当摄影者完全按下快门后,相机按照这个曝光组合拍摄。
22、曝光补偿的应用
曝光补偿是对曝光控制的修正操作。在测光完成后,摄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拍摄场景的实际情况对相机的测光结果进行增加或减弱曝光的调节。
曝光补偿分为正补偿和负补偿,补偿用+EV表示,负补偿用-EV表示,调节范围一般在+ -2~3EV。正补偿指增加曝光量,画面会变亮。负补偿指减少曝光量,画面会变暗。
23.认识照相机的宽容度
虽然现在的相机基本上都有自动测光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让摄影者拍摄到曝光合适的照片,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曝光失误,让照片和现实景物差距非常大。这是什么原因呢?答案是由宽容度造成的。
从最明亮到最黑暗,假设人眼能够看到从黑到白的整个范围,那么感光元件所能表现的远比人眼看到的范围小得多,这个有限的范围就是宽容度。
24.解析宽容度与天气环境的关系
相机宽容度的表现不仅与胶卷和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有关系,它和拍摄天气也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比之下,晴天下照相机的感光宽容度表现不如阴天的理想,阴天下,摄影者容易拍摄出与人眼较为接近的照片,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像创作都必须在阴天下进行。只有在不同环境的光线条件下,巧妙运用光线来创作才是最好的办法。
25.巧用“宽容度”拍出特殊意境人像照
了解宽容度概念之后,摄影者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逆光的条件下人眼能看清背光的建筑物以及耀眼的天空云彩等。一旦拍摄出来,要么云彩保留了细节而建筑物变成了黑色的剪影,要么建筑物富有细节而原本美丽的云彩成了白色的一片。
26.认识对焦
对焦的作用就是使景物在画面上清晰地成像。
对焦是拍摄照片的基础之一,它决定着照片的好坏。虽然操作很简单,但是也应该充分重视,勤加练习以便保证对焦效果。
数码相机都是两段式快门,也就是摄影者在拍照的时候需要先半按快门按钮,这时相机进行测光的对焦工作,当取景器出现对焦成功标识后,摄影者再完全按下快门按钮去进行拍照。
27.选择自动对焦点
目前数码相机都有自动对焦功能,为摄影者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虽然自动对焦功能非常方便,但是对焦本身还需要依靠使用相机的人的“意识”来决定,相机并不能自动对焦于摄影者所想的位置。对焦的位置需要摄影者自我选择。
在数码相机的取景器中的四方形标记代表对焦点。只有将这些对焦点对准需要对焦的位置才能进行正确的对焦。摄影者可以在这些自动对焦点中选择任意位置来进行对焦。
28.半按快门的技巧
在拍摄过程中,按快门并不简单,其中也有技巧,摄影者应该学会半按快门拍摄。
什么是半按快门按钮?慢慢地往下按相机快门,按到大约一半时手指会明显地有一种阻滞感,这时快门并没有释放,也就是说还没有拍照,这就叫半按快门按钮,只有将快门按到底听到“咔嗒”一声响后,拍照才算完成。
在使用自动对焦功能进行拍摄时,按快门按钮的操作应该分为两步:第一步半按快门按钮启动自动对焦功能和测光功能(手动对焦模式下半按快门按钮启动测光功能):第二步完成按下快门拍摄。
采用这种方法按动快门按钮,可以减少拍摄时相机快门的震动对画面的影响。
29。色温与白平衡
色温是对光源色彩的一种客观的衡量标准,它是根据物体在被加热后辐射出同一波长的光所需达到的温度来定义的。
不同的光源,色温不同,例如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K,日落的色温约为4700K,烛光的色温约为1000K。
人脑可以分析从眼睛收到的信号,根据不同的色温来还原真实的色彩。数码相机却难以自动还原景物真实色彩。为了使照片的颜色与人脑认知的颜色相一致,数码单反相机需要对拍摄环境中的光线色温不同造成的色偏进行修正,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白平衡。
30.自动白平衡
数码相机把难懂的色温值按照常用的范围划分为比较直观的白平衡情景模式。
应用白平衡功能可以将各种情况下的景物在数码上还原为真实色彩。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有白平衡功能,大部分数码相机把白平衡分为自动白平衡、日光白平衡、阴天白平衡、荧光灯白平衡、白炽灯白平衡、闪光灯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AWB是数码相机默认的设置,数码相机自动决定调校画面白平衡的基准点来调校白平衡。自动白平衡省去了用户调整白平衡的麻烦,在较多情况下都可以正确还原颜色,但不能还原所有色差。
31.日光白平衡适合室外晴天时使用,尤其是阳光明媚的时候。
32.阴天白平衡适合阴天、清晨、黄昏、阴暗处使用。
33.荧光灯白平衡适合于白色类型的光源下使用,如日光灯、节能灯、台灯等光源。
34,白炽灯白平衡适合黄色类型的光源下使用,如车灯、钨丝灯、蜡烛等光源。
35.闪光灯白平衡适合使用闪光灯拍摄时使用,闪光灯模拟的是日光,所以闪光灯白平衡的日光白平衡效果很接近。
36.运用白平衡渲染冷调氛围
有时为了拍摄创意,并不一定要严格遵照真实的景色设定白平衡。为了表达装冷调的氛围,摄影者将白平衡设置成荧光灯或钨丝灯白平衡拍摄,就得到一幅偏蓝色的人像照片。
37.运用白平衡渲染暖调氛围
与利用白平衡渲染冷调氛围类似,为了表达暖调的氛围,摄影者也可以将白平衡设置成阴天或日光白平衡,造就一幅偏暖色的人像照片。
38,认识拍摄模式
过去的相机都是全手动,需要摄影者自行设定光圈、快门等参数。今天的相机很多都为摄影者提供了拍摄模式,即使使用者不懂光圈、快门等摄影基础,还是能够选择相应的模式拍出较为满意的照片。
39.人像模式
人像模式主要用于拍摄人像。人像模式在自动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适合拍摄人像的特殊设置。选择此模式后,数码单反相机将根据配备的镜头情况设定大光圈,以达到浅景深虚化背景,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大多数厂家的数码单反相机在此模式下还会自动设置连拍功能,摄影者可以持续按下快门进行连续拍摄。
40.夜景人像模式
使用此模式创作夜间的人像照片最为适宜。相机将自动开启慢速闪光同步功能,闪光灯照亮人物主体,低速快门使画面获得充分曝光。
41.光圈优先模式(AV)
光圈优先模式是将控制光圈大小的权利交给摄影者,摄影者不用设定快门速度,交给相机自己设定。摄影者还可以自行设定感光度、曝光补偿、白平衡、测光方式等参数。这种模式是摄影师们最常使用的模式。
42.快门优先模式(TV)
与光圈优先模式相反,摄影者可以在数码相机允许的范围内任意设定快门速度,数码相机会自动调节光圈。摄影者还可以自行设定感光度、曝光补偿、白平衡、测光方式等参数。此模式多用于拍摄动态人像或者对快门速度有要求的暗光摄影中。
43.程序模式(P)
选择程序模式,数码单反相机会自动安排光圈和快门组合,摄影者也可以对感光度、曝光补偿、白平衡等参数进行设置。
44,认识镜头
镜头是相机的重要部件,光线要通过镜头才能到达感光元件,完成拍摄。对于数码单反相机而言,镜头还可以更换,这是它大的优势。不同的镜头带来的视觉效果也不同,有的镜头适合拍摄广阔的场景,有的适合拍摄局部画面。镜头为摄影带来了无穷的变化。
45.镜头焦距与视角
镜头焦距是镜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当对同一距离的同一个被摄目标拍摄时,焦距长的镜头成像大,焦距短的镜头成像小。较常见的镜头焦距有10mm,24mm,28mm,35mm,50mm,85mm,105mm,135mm,200mm等,这些规格在镜头身上都有注明。
镜头的焦距还决定了视角的大小,焦距越短,视角越大;相反,焦距越长,视角越小。
46.镜头焦距与画幅
在使用APS-C画幅数码相机时,镜头的实际焦距比镜头焦距有所增加。正如前面介绍的APS-C画幅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比全画幅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面积小一些,因此在装配同一款镜头进行拍摄时,APS-C画幅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只能收取比全画幅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更狭窄的画面范围。这样APS-C画幅的数码相机和全画幅相机在配置同一镜头拍摄时,APS-C画幅数码相机照片中的效果类似全画幅数码相机配置更长焦距的镜头所得画面效果。
使用APS-C画幅相机需要将镜头的焦距乘以一个转换系数来得到一个与全画幅数码相机等效的焦距。这个公式就是:APS-C画幅数码实际焦距=镜头焦距*转换系数(尼康1.5,佳能1.6)例如,24~120mm的镜头装在佳能的APS-C画幅相机上,等于全画幅数码相机使用38~192mm的镜头效果。
47.广角镜头
焦距小于50mm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
和标准镜头相比,广角镜头的视角更大,视野更宽阔。特别适合在狭小的空间或广阔的场景中使用。
广角镜头带有强烈的透视效果,但是使用不当,画面中的景物往往会产生透视畸变。
48.标准镜头
焦距为40-55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呈现的视觉效果和人眼的视觉效果类似,不会有广角镜头那样的变形效果,以及长焦镜头那样改变画面远近的效果。
49.长焦镜头
当镜头焦距超过135mm以上时称为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把远处的景物拍摄得就像在摄影者面前一样。
50.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
镜头还可以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两种。所谓定焦镜头,就是焦距固定和镜头。成像质量高,对焦快速。
变焦镜头是指焦距可在一定范围变体的镜头。例如,18~200mm镜头,就是指镜头焦距可以在18mm和200mm之间变化。虽然变焦镜头成像质量在变焦过程中且有所影响,但是可以给摄影者带来很多便利。
51.传统人像镜头
大多数摄影师都喜爱用焦段在85~100mm之间的镜头拍摄人像。
因为这个焦距镜头的工作距离、视觉变形以及景深效果都适于人像拍摄。其中,中焦镜头背景虚化效果是它的最大优势,可以让拍摄对象在画面中异常突出。
52.注意镜头的焦外成像品质
焦外成像是评价镜头优劣的一项标准,是指焦点外的画面成像。优秀的焦成像品质与光圈叶片数以及光圈的形状有关。很多高端的镜头由于采用了数量较多的光圈叶片和圆形的光圈设计而拥有优秀焦外成像的品质。
优秀的焦外成像品质可以让画面景深以外的背景看起来朦胧、唯美。
(逆光或夜间人像是考验镜头焦外成像品质的题材)
53.认识所谓的“狗头”
小光圈镜变焦镜头常被戏称为“狗头”。其实“狗头”并非一无是处,只要使用得当,也可以拍摄出出色的人像作品。另外“狗头”价格便宜,也适于新手练习。
54.认识画面的景深
摄影者聚焦于拍摄对象时,拍摄对象前后和景物仍有一段清晰的距离,这个前后距离叫做景深。在人像摄影中,景深的控制对于人物的表现非常重要。在镜头焦距、拍摄距离和画面构图都不发生变化时,调节光圈大小便可以控制画面的景深。
(人像摄影中,景深决定着画面背景的感染力和人物在画面中地位的高低)
55.了解影响景深的因素
景深是由3个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这3个因素分别是镜头的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大小。
每一个因素都能对景深产生影响。在拍摄中,为了保证画面的构图、背景、人物比例等关系,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在很多时候不能改变,因此光圈成为控制景深的关键。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画面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光圈越小,景深越深,背景越发清晰。
人像摄影的构图实例
56.了解人像摄影的构图原则
摄影是一门减法的艺术。在人像摄影中,人物是摄影者要表现的主体,使用简洁的构图来突出人物在画面中的地位是人像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寻求简洁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通过镜头裁剪将无益于人物表达的元素排除在画面之外。第二种是利用景深控制来营造简洁、纯净的背景,人物的背景一定要和人物达成某种默契,并服务于主题。
57.学会人像摄影的布局
摄影者面对构图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决定作为趣味中心的拍摄对象放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放在靠近画面中心的物体最突出,但是靠近到什么程度呢?
很多摄影师都喜欢用线把画面横竖三等分,把重要元素大致放在某个分割线上或它们的交点上。它给人一种平衡感和无拘束的宽松感,不像在正中央那么僵硬死板。这是布局中最常用的一种类型,很多成功的照片属于这一类,因为这样的布局比较符合大众的审美。
58.了解常见的两种画幅
当摄影者考虑构图时,还需要考虑画面构成,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画幅。选择画幅是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同时对主体在画面范围内的位置安排、背景所占的比例以及气氛的表现如何均有着密切的关系。恰当的画幅能使拍摄对象更加典型、鲜明,最终对于画面内容的表现起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作用。
常见的画幅形式有两种,分别是横画幅、竖画幅。其中,画幅展示画面的宽广度。竖画幅强调的是垂直因素,展示画面的高度。
59.运用竖画幅
由于人的纵向高度高于横向宽度,因此在人像摄影中多采用竖幅构图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形体。
竖构图的优点在于可以拉伸人物的身材,使形态看起来更加修长。在大多数情况下,竖幅构图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画面来表现人物体态和细节。因此竖幅构图更适合拍摄人物的全身像。为了拍摄更加顺手,摄影者可以为数码单反相机配备一个电池手柄,以保证竖幅拍摄的良好手感。
60.运用横画幅
横幅构图在人像摄影占的应用频率低于竖幅构图,但并不意味横幅构图缺乏表现力。横幅构图拥有更宽广的视角来表现画面中人物以外的其他元素。利用这些元素,摄影者可以营造出某种特定的气氛或者情趣。因此,横幅构图常常被运用在环境人像中。
(在横构图中,摄影者要特别注意选取人物的位置)
61.景深与构图
人像摄影经常要面对复杂的拍摄环境,此时要让被摄人物从环境中脱颖而出,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浅景深。当镜头聚焦于拍摄对象时,摄影师通常会选择大光圈缩小景深达到虚化背景的目的,从而通过主体与背景的虚实对比来刻画人物。
摄影者也不要一味追求浅景深。过浅的景深容易导致拍摄对象双眼虚实不一,或者背景一片模糊,无法表现环境。
62.了解人像摄影中的透视
现实中两条平行线是不可能交汇于一点的,比如,道路的两边。在视觉上,当摄影者沿着一条笔直的公路向远方望去时,就会感觉到道路两侧好像会向一个方向汇聚,这种视觉中的“近大远小”即为透视。
(透视为画面增加立体感,营造具有空间感的视觉效果)
63.了解镜头焦距对透视的影响
摄影者还可以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控制画面的透视效果。镜头的焦距越短,“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越强烈;相反,镜头的焦距越长,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越弱。
摄影者可以利用这种特性来控制人像摄影中画面的透视。
64.营造纵深拍摄人像
实拍中,摄影者可以利用透视来营造画面的纵深感。最常见的方法是寻找纵向延伸的柱子或者景物,并通过广角镜头夸大近大远小的效果,为画面带来纵深感。
65.利用长焦镜头的透视特点拍摄人像
与广角镜头不同,长焦镜头为画面带来压缩的效果。长焦镜头可以拉近远距离的景物,在画面中缩短景物之间的距离。在人像摄影中,长焦镜头可以将人物主体身后的景物拉近,从而弱化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
66.注意画面中的点
摄影中的点是摄影构图中的一个概念,在人像摄影中意味着将人物缩小化为画面中的一个点。简单的一个点会在简单的画面中成为唯一的视觉中心,从而有效地将观赏者的视线集中到人物本身。
看似简约的点构图所表达的信息却不简单,它不仅能够明了地表现人物,还能表达孤独、宁静的画面主题。
67.摆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对角线构图
人像摄影中的对角线构图往往是通过模特的姿态来完成的。和其他题材一样,对角线构图能为画面带来活力与视觉冲击力。这种构图方式的实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摄影师的引导,让被摄人物做出特定的姿态,例如靠墙斜身站立等。另外一种是摄影者选择特定的拍摄角度,寻找对角线的存在。
68.用曲线构图表现线条
曲线构图是指画面中的元素,无论是背景还是人物,呈现弯曲有韵律的线条感。曲线构图可以突破画面的生硬,呈现柔美的亲和力。在人像摄影中,这种构图方式常常通过背景和人物姿态实现。
曲线的背景可以凸显画面的流动性,为照片增添美感。人物人物姿态的曲线则可以凸显人体曲线的美,令画面更加生动、柔美。
69.用画框构图突出拍摄对象
生活经历让人们天生地对窗户外的世界感到好奇,这种产生于生活的好奇心让我们对窗外的世界非常感兴趣。
画框构图正是利用人们这种心理的一种构图形式,需要摄影者安排适当的前景来框取画面中人物的方法。画框构图对摄影师的观察力是一个考验。除了窗户外,摄影者还要留心在拍摄环境中寻找可利用的元素,如枝叶和花朵、建筑边框等都可以在适当的裁剪和虚化后成为摄影者的“画框”。
70.用前景烘托拍摄对象
在画面中,位于拍摄对象之前的景物称为前景。
人像摄影中的前景可以传递很多信息,当前景与人物安排得恰到好处时,前景便起到烘托和互动的作用,并且会使照片富有层次和立体感,甚至可以介绍拍摄环境。
人像拍摄中,前景的出现并不是固定和必需的。如果前景的出现影响或者破坏了人物的表现,摄影者就没有必要在画面中设置前景了。
71.处理好画面背景
背景是指画面中人物后方的景物。背景在人像摄影中更多的作用是介绍环境、营造氛围。
人像摄影是以人物作为表现题材,因此拍摄重点在于人物,即使周围的景致非常漂亮也不要让它们喧宾夺主。因此,在人像摄影中经常采用浅景深的表现手法来虚化背景。
72.用颜色对比营造画面跳跃感
对比是构图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比可以赋予照片生命力,被摄影师广泛应用。学会运用对比,能让摄影者构图能力得到提高。
在人像摄影构图时,可以利用拍摄人物的服饰、背景中的颜色进行对比和搭配。这种构图方法能让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而让拍摄对象有所突出。
73.用明暗对比拍摄人像
明暗对比构图是利用画面中的黑暗部分与明亮部分在视觉上的冲突带来强烈的视觉对比。摄影者在光比相差很大的环境下,可以刻意将拍摄人像安排到明亮部分加以刻画,并用黑暗部分渲染画面气氛。
使用明暗对比构图时,摄影者要对测光有所重视,最好使用点测光模式以拍摄对象作为测光重点,确保人物主体曝光准确。
(借助明暗对比为画面营造耐人寻味的形式美感)
74.用动静对比增添画面动感
动静对比构图在人像摄影中并不常见,但是并非不能使用。运动的元素一般存在于背景或前景之中,现静态的人物产生对比,凸显人物在画面中的主体地位,增添画面动感。
动静对比构图需要摄影者寻找背景中的运动元素,有效地将其与人物结合。除此之外,快门速度的选择也有所讲究,不要使用过高的快门速度,否则画面中会没有虚化的运动元素。
75.刚柔对比在人像摄影中的应运
刚柔对比是人像摄影中常用的对比构图手法,是在拍摄时通过被摄人物本身特质的发掘,突出其“刚”或“柔”的一面,以达到吸引观赏者眼球、表达人物特点的目的。
这种构图手法常常通过选择别样的背景和人物造型实现。摄影者可以选择柔美的人物装扮和破旧刚硬的环境对比,也可以通过柔美的女性拍摄对象和阳刚的男性拍摄对象对比,这些都是常用的刚柔对比手法。
76.留出恰当空白避免画面出现闭塞感
留出画面空白简称留白,其中“白”是画面上的一些没有具体影像的空白部分,可以是没有实质内容、单一色彩的背景。留白意在为画面留有一定空间,避免画面过于紧凑,给人一种闭塞感。
77.注意画面中的视向空间
人像照片中的“视线”也需要一定的空间,这种空间称为视向空间。视向空间是指在被摄主体所面对的方向留有空间。没有视向空间,观者在视觉上就会有压迫感。
在构图上,让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偏向视向方向的另一侧。此时画面空间可以被赋予良好的延伸感和平衡感。保留视向空间的构图方法是经典的构图方法,摄影者按照这个方法可以保证拍摄的成功率。
78.注意画面中的运动空间
运动空间的构图方法在原理上与保留视向空间类似。当人物处于运动中时,摄影者需要在其运动方向留有一部分画面空间,为画面带来延伸感和平衡感。
在运动方向预留空间的大小要根据人物运动的速度而定。人物运动速度越快,预留的空间越大。为了保证画面中人物清晰,摄影者可以选择连拍模式。
79.用水平角度拍摄还原拍摄对象真实体态
在人像摄影中,由于人物和摄影者的距离不远,因此拍摄角度相比其他题材而言更加讲究。这是因为相机从不同的高度拍摄,被摄人物的面部在画面中会有很大不同。所以在拍摄人像时特别要注意相机的高度。
平拍是相机与被摄物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一种拍摄角度。这种拍摄角度不易产生视觉畸变,符合人眼观察习惯。但是平拍的照片相对平稳,视觉冲击力不是很强烈。
80.用仰视角度拍摄长腿美女
低角度仰拍人像是摄影师常用的一种手法。
由于透视变形,人物的腿部会被拉长,因此给人一种身姿挺拔、修长的视觉效果。如果被摄人物身高较矮,就可以使用仰拍让其身型比例正常。
81.用俯视角度拍摄大头美女
俯拍和仰拍相反,由于透视变形,因此俯拍画面中的人物会显得头重脚轻,头大腿短,可以拍摄如今流行的大头美女照片。
在使用俯拍构图时,摄影者应该尤为注意,应用不当,“短腿”的视觉效果反而对人物有丑化作用。一般而言,俯拍不适合用于太大的俯拍角度拍摄唯美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中的控场与摆姿实例
82.学会与拍摄对象沟通
语言沟通是与拍摄对象交流的最快方式。摄影者若要让拍摄对象了解自己要表达什么,就需要在拍摄前先花一点时间来与拍摄对象建立沟通,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摄影者甚至可以用事先搜集准备的“范例图片辑”,在拍摄前用图片展示摄影者的想法。
83.营造轻松的拍摄氛围
摄影者首先必须要让拍摄对象保持放松,才能让其发挥自然,因此营造轻松的气氛变得必不可少。
做到这一点,摄影者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着装打扮得体,不断夸奖拍摄对象,给予其足够的自信让拍摄对象有舒服亲切的感觉。
84.控制好拍摄距离
拍摄时摄影者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会随构图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摄影睹 要合理把握创作时与模特的距离,不能因为拍摄手法的需要就忽略拍摄对象的感受,一直保持很近或很远的拍摄距离。
拍摄时摄影者要和拍摄对象保持交流,传递足够传递足够的亲近感,并不断鼓励,从而使其进入最佳状态。
85.合理安排双肩位置
人像摄影摆姿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拍摄对象的双肩应该和相机呈一定的角度。让双肩正对相机,双肩就会看起来比真人宽,人物造型也会显得些许呆板。有时候双肩要转一定的方向,人物看起来才自然。
86.让头部微微倾斜
拍摄人像时,最好让拍摄对象的头部倾斜一定的角度。这样做能让人物双眼自然地倾斜一定的角度。头部没有倾斜时,眼睛的连线是直线,并与照片的底线平行,使画面显得呆板。让面部向左或向右倾斜,直线变成了斜线,画面会变得更加生动。
(头部倾斜传统原则:男性,头部向离镜头远的那个肩膀倾斜;女性,头部向离镜头近的肩膀倾斜会更加柔美)
87.让拍摄对象微笑
微笑是迷人的,最能打动观赏者的表情。让拍摄对象自然微笑的一个好办法是:夸奖拍摄对象。告诉她们长得有多好看或者多么喜欢她们的某个特征。如果仅仅单调地对她们说:“笑一个!”除非拍摄对象是职业模特,否则拍摄出来的微笑效果会缺少感染力。
88.注意唇齿间的缝隙
有些人在处于放松状态下,双唇之间会有点间隙,即嘴巴既没闭上也没张开,处于两者之间。这种表情在定格的人像照片中,看起来会很不自然。
拍摄时,发现这个问题后,摄影者可以礼貌地提醒拍摄对象:“请把嘴闭上。”
89.注意下巴的高度
人物细微的面部姿态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暗示,特别是下巴的高度。如果拍摄对象的下巴抬得很高,就会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如果下巴太低,就会显得缺乏自信、胆怯。
除此之外,下巴抬得太高,会显得脖子特别长;相反,下巴太低,拍摄对象可能看起来有双下巴或脖子过短。常规的下巴高度应该是中间位置,除非摄影者故意追求与众不同的画面效果。
90.合理安排手部姿势
手部姿态控制是人像摄影姿态的一个难点,但是它非常重要。手部姿势可以强化人物的神情。摄影者要学会懂得以手部动作作为视觉语言,为画面添彩。
在各种手部姿态中,手部和胳膊的舒展动作比较常见。这种动作处理可以使人物的身体显得更加修长,同时给人充满青春活力的感觉。注意,尽量不要让拍摄对象的手直接指向镜头,这样会使手的大小和形状变形,应该让手和镜头保持一定的角度。
91.拍摄站姿
站姿是人像摄影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姿态。站姿的要领在于让拍摄对象的重心落在一只脚上:让拍摄对象把离镜头更近的腿稍微弯曲,不要把人体的负重平均分配给两条腿或离镜头更近的腿。这样既可以让画面平衡,又可以让双腿产生线条,增加美感。
92.拍摄坐姿
坐姿也是一种常见的人像摆姿。其中,拍摄对象两腿交叉的坐姿最为理想,让拍摄对象把镜头这侧腿的小腿藏到另一条腿后面,这样小腿看上去会苗条许多。
其次,摄影者不要安排拍摄对象完全坐进座位,只坐座位的1/3处即可,让拍摄对象的腿和座位保持一定的空隙,这样可以避免腿显得粗壮。
93.拍摄躺姿
人像拍摄中躺姿大致分为平躺和侧躺两种。其中,平躺的姿势需要摄影者让拍摄对象放松,并利用手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拍摄对象的惬意舒适;侧躺的姿势要点在于展现拍摄对象完整的身体,不要让手部阻挡腰部。
94.剧情式姿势
剧情式姿势是指拍摄对象通过一些特殊的姿势或表现一个特定的剧情,使观赏者不仅能获得美感,还能感觉到画面中的故事。剧情式姿势需要摄影者的创造力,发挥自己的思维帮助拍摄对象设计出具有剧情的姿势。
95.拍摄全身
全身人像包括了拍摄对象的面容、四肢及整个形体。构图主线由主体的体态动作构成,因此身体的态势将是造型的关键。同时能包容较多的环境背景;设置适当的背景或陪衬。因此全身人像拥有良好的表现手段及视觉效果。
无论她们是站立还是坐立,记住让她们的身体与镜头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拍摄对象的四肢与镜头完全平行,人物表现往往会显得过于直白,画面效果会显得死板、缺乏生气。
96.拍摄半身
半身人像是人像摄影中最常见的。半身人像可以表现到拍摄对象以及周围环境,同时还兼顾了她们的面部特征。因为半身人像中的拍摄对象面部比例不会太小,所以在表情和姿态语言的表达上并重。
半身人像还可以根据是否纳入人物腰部以下、脚踝以上部位,分为半身人像以及大半身人像。在使用半身人像构图时,摄影者需要注意不要在人物关节连接处裁剪人物,否则观赏者在观赏画面时会产生负面心理。
97.外景人像的连续画面拍摄
连续画面拍摄,其实就是对被拍摄者按拍摄者的要求,做一些事先设计好的动作,然后进行拍摄。因为被拍摄者运动起来了,所以这样使被拍摄者更生动活泼。拍摄时首先要将相机设置成自动伺服对焦(AI SERVO)以及连拍模式。连续画面不是摆好姿势后一张张拍摄的,而是前期设计好的。在拍摄之前要给拍摄者进行详细的讲解,让被拍摄者一次做完。在实际拍摄中,被拍摄者应该用较低速度运动,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这样才便于摄影师抓拍。
当然,运动姿势的拍摄很难一次拍摄成功。没关系,我们可以多做几次。最终你会拍摄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98.外景拍摄的景物影响姿态和表情设计
摄影讲究画面的整体性,除非你要表现特殊的含义,否则一定要保证画面元素的统一性。在外景拍摄时,这方面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景物的视觉感觉和任务表情的设计。(姿态、表情与场景结合突出要表现的感觉)
99.拍摄侧面
侧面人像是指拍摄对象面部和相机的角度几乎为90度。观赏者只能看到拍摄对象的一只眼睛。
拍摄侧面人像时,摄影者可以先让拍摄对象直视镜头,然后让其将头慢慢转离镜头,直到离镜头较远的那只眼睛和睫毛遮挡。这时摄影者便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侧面人像姿势。
100.拍摄特写
拍摄特写的最简单的方法便是用中长焦镜头拉近拍摄对象,使拍摄对象的面部充满画面。不过由于此时摄影者和拍摄对象距离很近,拍摄对象容易紧张,因此摄影者要引导拍摄对象表现出自信、放松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捕捉到她们自然的表情。
在拍摄时,摄影者应该注意尽量不要使用广角镜头拍摄面部特写,因为广角镜头带来的透视效果会使拍摄对象的面部发生变形。除非摄影者需要可以追求这种效果,增加画面感染力。
101.用手修饰脸型
在镜头中,瘦长的瓜子脸总是比较讨巧,特别是女性拍摄对象,都希望在照片中有瓜子脸。但并不是每一位拍摄对象都是这种脸型,尽管如此,摄影者还是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让拍摄对象的脸看上去更瘦。
摄影者还可以利用手部来修饰脸型,拍摄对象可以举手撩发,用手托腮,轻碰面颊等。一方面是画面具有趣味,另一方面是让脸型更瘦。
102.用头发修饰脸型
头发造型也能够修饰拍摄对象的脸型。利用拍摄对象的头发将脸部一侧稍微遮挡,便可巧妙地将脸型脸型修饰。
103.使用道具拍摄
为了让照片更加生动,突出画面的趣味,摄影者还可以利用适当的道具与拍摄对象搭配,互相衬托。
104.眼睛对焦技巧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人像摄影中更是如此,人像面部的主要看点是眼睛。眼睛是面部最富有表情的部位。拍摄对象的心情,都能从她们的眼睛里看出来。因此从任何角度拍摄任何姿势的人像,基本都是针对眼睛对焦。
在拍摄人像时针对眼睛精确对焦非常重要。如果眼睛对焦不准确,那么整张照片会软绵绵的,失去关键点。
(摄影者可以通过数码相机的放大画面功能检查照片中拍摄对象的眼睛是否锐利清晰)
105.选择合适光圈拍摄眼睛
当摄影者使用大光圈拍摄人像时,景深很浅,对焦位置稍稍偏移就会造成眼部失焦。特别是使用高像素数码单反相机,画面的分辨力很高,若出现失焦,则在画面中会特别明显。所以对眼睛对焦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要注意到应该对哪一只眼睛对焦。
一般来说,对着镜头更近的眼睛对焦可以保证双眼的清晰,但是过浅的景深还是会让另外一只眼睛处于景深之外,因此摄影者需要考虑到景深对双眼清晰度的影响,因此光圈不宜过大。
106.捕捉人物的神态----俏皮、可爱
俏皮是女孩的天性,俏皮的表情展现她们的天真与可爱来打动观赏者。
在造型方面,摄影者可以尽量搭配艳丽、鲜活的色彩,配合玩具等道具。拍摄时,摄影者还可以鼓励拍摄对象作出各种俏皮的表情和动作。
107.捕捉人物的神态-----忧郁
拍摄忧郁的照片时,气氛和场景显得尤为重要。摄影者在拍摄时要引导拍摄对象进入情绪,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才会饱含情感,打动观赏者。倘若情绪不到位,拍摄出来的照片会显得空洞、矫揉造作。
108.捕捉人物的神态-----憧憬
憧憬是对美好将来的期待与向往。创作时,同样需要调动拍摄对象的情绪,让她们想着自己真正向往的美好事物,拍摄就不难把握了。
109.捕捉人物的神态-------孤独、哀伤
孤独、哀伤也是摄影者喜爱表达的感觉。要想将画面的孤独感表达出来,需要利用环境结合的办法。
除了利用环境,摄影者还可以故意为画面制造阴冷的色调,突出孤独、哀伤的意味。这种效果可以通过设置荧光灯或白炽灯白平衡来营造。
110.捕捉人物的神态-----欢笑
欢笑的表情非常容易打动观赏者,但也是摄影者最难把握的表情。因为要让她们笑得真实、发自内心并不容易。
为了得到真实的表情,摄影者在拍摄时一定要注意营造愉快的拍摄氛围,拍摄前准备几个笑话,在拍摄时说给拍摄对象,让其开心。动人的笑容往往只在一瞬,因此摄影者要用连拍功能,多拍,在众多的照片中找寻最动容的那一张。
人像摄影的乃用光实例
111.利用直射光刻画五官
自然光可以分为直射光和漫射光。
直射光是指未经过阻挡从光源直射到拍摄对象的光线,晴朗天气下的阳光就属于直射光。直射光能在被照明体上构成强烈的光影造型效果,让拍摄对象产生更加明显的线条和更加立体的轮廓,适合刻画人物五官或轮廓。
(最好对着人物面部使用点测光,使其面部曝光正确)
112.利用漫射光表现皮肤
漫射光是指没有明确方向性的光,被照物体上不会留下明显的阴影。最常见的漫射光就是阴天的光线,有时摄影者也用柔光灯来模拟这种软光。
漫射光是拍摄人像的极佳光线,在漫射光条件下的人像作品往往更加柔美。虽然画面反差不强,但人物面部不易产生明显阴影,照片细节丰富,适合表现女性的阴柔或光滑的皮肤。
(阴天还对色彩有细腻的表现力,这时的色彩饱和度高,摄影者可以更好地还原物体颜色,表现红润的肤色)
113.利用高调作品展现高雅气质
高调作品是指画面中明亮的白色区域占大部分范围。近年,高调人像作品较为流行,多用于拍摄女性,可以表现纯洁、清新、高雅、明快的气氛。
如何拍摄高调作品呢?摄影者除了在摄影棚内利用布光和背景获取外,还可以在户外通过合适的光线和适宜的背景环境来获取。无论哪种拍摄环境,摄影者都需要寻找明亮的背景,背景的亮度需要高于拍摄对象身上的亮度。再次,摄影者需要在确保拍摄对象面部曝光正确的前提下增加曝光量。这时画面背景可以适当的曝光过度,但拍摄对象不能一片惨白。
精确曝光控制是拍摄高调人像的难点,摄影者可以通过回看照片来调整拍摄时的数据。
(曝光过度会失去细节)
114.利用低调作品制造神秘气氛
与高调相反,当画面中阴暗的黑色区域占据画面大部分范围时,这个照片便属于低调作品。低调照片给人严肃、忧伤、神秘的情绪。低调照片中,明暗对比往往十分强烈,因此人物显得更加突出,质感更强。低调照片大多数都拍摄于光照面积小的地方,用点测光对准拍摄对象受光面测光拍摄。除此之外,尽量让人物穿深色衣服,选择深色背景,更易增添画面厚重的氛围。
115.利用顺光拍摄女性
光线来自摄影者背后,被摄对象在摄影者的前方。这时光线会直接投射到人物的正面,人物面部不会产生阴影,可以很好地表现人物的肤色、服饰颜色以及画面中的各种细节,摄影者的镜头也不会因为有光源的直接进入而导致眩光。
但是顺光拍摄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光线过于平均,拍摄对象的明暗层次不容易展示,画面会缺乏深度,导致人物五官立体感缺乏。因此它不适合拍摄刻画人物立体感的照片。
116.塑造立体感强的侧光
铡光是指光线到拍摄对象与相机的夹角90度。侧光情况下,拍摄对象只有一侧受光便会产生阴影,形成反差,使其产生丰富的层次和强烈的立体感。
人像摄影中,侧光不是唯美的光线。它通常用来拍摄面部轮廓比较鲜明的男性,表达他们的阳刚。如果拍摄女性,就能够表现其内心的状态。
在实际拍摄中,摄影者要特别注意处于阴影中的脸部,摄影者可以适当进行补光。
117.表现层次和人物性格的侧逆光
侧逆光是指摄影者正对拍摄对象,光源位于拍摄对象的侧后方。
侧逆光同时兼顾侧光和逆光的特点。既可以照亮拍摄对象的轮廓,又可以赋予画面立体感和层次感,同时塑造人物性格。
118.简化背景的逆光
逆光来自拍摄对象的背面、摄影者的正面。逆光处理起来比较多样,摄影者既可以将其作为轮廓光处理,甚至可以拍摄人物剪影,这里介绍逆光简化背景使用方法。
当拍摄对象处于逆光时,摄影者以拍摄对象作为测光依据拍摄,亮度较高的背景自然会曝光过度,背景便得以简化。但是逆光情况下人物正面会缺光,一般可使用反光板进行补光。如果是较强逆光,就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119.拍摄只保留人物轮廓的剪影效果
剪影是逆光拍摄中的一种特殊效果,它将画面内容和拍摄对象的细节减少到极致,只强调拍摄对象的轮廓和姿态。
拍摄剪影的要领是如何选择测光位置。摄影者应该对着光源附近进行测光,让背景曝光准确,力求完美的背景效果,此时由于光比强烈,拍摄对象的正面会被弱化,因此其轮廓得以加强。
剪影中的人物肢体造型一定要夸张且具形式感,拍摄对象的双手一定要和躯干分开,避免它们在画面中难以区分,导致画面失去美感。
120.勾勒人物轮廓的轮廓光
轮廓光是逆光的一种,是把在拍摄对象的轮廓上产生一道光,尤其是拍摄对象的头发部位。
由于拍摄对象和背景之间存在很大光比,因此拍摄对象面部往往受光不足,通常需要摄影者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进行补光,使人物面部曝光正确,以免将画面拍摄成剪影。
121.让眼睛传神的眼神光
人像摄影中所说的眼神光是指利用照明手段在拍摄对象眼球虹膜上形成的高光点。
人物摄影要传神,就必须刻画好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除了保证眼睛对焦清晰外,眼神光能使照片更有感染力,就要确保人物眼睛对焦清晰,并拍出眼神光点。
眼神光是通过被摄对象前方,光源照射而产生的。如果被摄对象前方无光源照射,就不会产生眼神光。这时可以运用反光板或闪光灯作为辅助光,眼睛上就会出现眼神光。
122.了解自然光变化对人像作品的影响
自然光和人造光相比,自然光更难掌控,因为自然光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毕竟天气不受摄影者控制。
影响光线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气候、季节以及时间。不同的季节和天气下光线也会随之改变,这点往往被摄影者们忽略。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光线也有所不同,清晨和傍晚的光线被风光摄影者称为黄金光线,因为这时的光线柔和、颜色漂亮。这个时间段的光线同样适用于人像摄影,因为光线的照射角度很低,人物面部不易产生阴影,而阳光的色彩也适合表现人物皮肤的质感和颜色。
因此摄影者需要了解如何应对自然光的变化,了解不同季节、气候和时间光线不同的表现力。
123.注意面部杂光
在太阳下拍摄阴影,拍摄对象面部特别容易出现浓烈的阴影,这就是所谓的面部杂光,大部分时候面部杂光会影响画面的美感。
减轻面部杂光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最常用的就是使用光板为拍摄对象面部补光,减轻面部阴影。没有这些摄影配件也没有关系,摄影者只需要调整拍摄对象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光照射到拍摄对象身上。
人像摄影中的色彩搭配实例
124.热情的红色元素人像
红色是最强烈的颜色之一,在世人眼中红色代表着热情和喜庆。
在人像摄影中,无论是为拍摄对象选择红色的服饰还是在红色的背景中拍摄,拍摄对象都会显得十分醒目,特别是在颜色暗淡的背景中,红色更能赋予照片热情的视觉感受。
在中国,红色还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它是传统与吉祥的象征。因此也很适合作为复古题材的人像服饰。
125.自然的绿色元素人像
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所以它是生长的颜色,代表着自然、和谐、生命力旺盛,易于表现平和、活泼、舒适、安详等场面。因此绿色通常在人像摄影中作为背景出现。
这种代表着勃勃生机的颜色,可以衬托拍摄对象健康的信息,也很容易突出拍摄对象的活泼、甜美。
126.冷静、忧郁的蓝色元素人像
蓝色比较内敛,倾向于安静,呈现专业、理智、悲伤、冷静等情绪,易于表现冷清、阴郁、深邃、安稳的场面。
蓝色是天空的颜色,在摄影作品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常常为人们所忽略。蓝色给人宁静、专业的视觉感受,恰恰很适合表现职场人像或者人物的冷静与睿智。
人像摄影中蓝色往往以天空或其他建筑背景的形式出现,它们不仅可以传递天气或者环境信息,还可以给予照片一个情绪基调。另外摄影者还可以利用本书在第二章里介绍的利用白平衡改变画面色调的方法制造蓝色调。
127.活泼的黄色系人像
黄色给人的视觉感受非常鲜明,精力充沛,可以传达明快、开朗、温暖的感觉。黄色是所有颜色中最明亮的,在画面中能从各种颜色中脱颖而出,将黄色的物体作为照片的主体,能使照片更加夺目。
在人像摄影中,黄色色调的照片往往视觉效果鲜明,可以表达出人物开朗、豁达、活泼、温馨的感觉。黄色还是亚洲人皮肤的颜色,因此黄色背景可以与肤色相关联、互相陪衬。
128.纯洁、高雅的白色元素人像
白色色调的人像,通常需要拍摄对象也身着素白的服饰,因为白色与其他鲜艳的颜色搭配,往往会变得黯然失色,成为其他颜色的衬托。白色在深色的背景中同样会显得十分醒目,身着白色服饰的拍摄对象置身于深色背景中,人物自然会显得突出。这种颜色的对比,也是摄影者引导观赏者视线的常用方法。
白色是高调作品的颜色,在人像摄影中应用广泛。白色代表着素雅,传递纯洁、高尚、平和、安静的视觉情绪。
129..神秘、深沉的黑色元素人像
黑色给人沉重庄严的感觉,在自然界中不多见,但是摄影者可以通过曝光控制,将黑暗部分处理成画面中的黑色影调。
在一张人像照片中,黑色的作用在于通过明暗反差来突出位于亮部区域的人物主体。黑色在人像摄影中的运用有一定难度,需要摄影者准确地控制曝光。
130.拍摄白色和黑色元素人像的注意事项
当摄影者处理白色和黑色色调的照片时会遇到曝光控制的问题。
当相机测光区域范围内白色占大部分面积时,数码相机会侦测到较强的反射光,自动减少曝光值来修正,结果反而造成拍摄的照片偏暗,这时摄影者就必须利用曝光补偿的功能来增加曝光值,以取得正确曝光的表现。
同理,相机的测光区域范围黑色占大部分面积时,相机也会侦测到较弱的反射光,自动增加曝光值来调整,所以会造成照片偏亮,这时摄影者同样需要利用曝光补偿的功能来减少曝光值,才能获得曝光合适的照片。
这也就引申出了一个拍照中的著名原则,即“白加黑减”原则。也就是说,白色和接近白色的高光亮度区域多的对象,在拍摄时应该增加曝光补偿;黑色和接近黑色的深暗区域多的对象,在拍摄时应该减小曝光补偿。
131.运用相邻增加画面美感
在各种颜色中,有的颜色非常相似,有的颜色却截然相反,不同的颜色搭配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感受。
相似的两种颜色叫做相邻色,比如绿色与黄色、红色与黄色。相邻色给人和谐稳定的视觉感受,让拍摄融入背景,营造和谐的画面氛围。
132.运用对比色增强视觉冲击力
和相邻色相反,截然相反的两种颜色叫做互补色,例如黄色和蓝色、红色和绿色。当画面时同时出现互补色时,色彩反差和对比最为强烈。运用互补色创作拍摄,可以提高画面的颜色感染力,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在人像摄影中互补色的搭配是通过拍摄对象的服饰颜色和画面背景颜色互补来实现的。
133.火热的暖色调人像
类似黄色、红色、紫色的画面色调称为暖色调。
暖色调是大多数人像照片的色调,因为人像皮肤的颜色就属于暖色调,所以暖色调的人像作品更易于人们接受,适宜于表现拍摄对象的风情和愉悦。另外,夕阳的色调也是天然的暖色调,摄影者可以将其利用起来,表现火热的色觉感受。
134.安静的冷色调人像
与暖色调相反,类似绿色、青色、蓝色的画面色调称为冷色调。
冷色调的人像照片具有强烈的冷酷感,近年也常常被人像摄影师所采用。摄影者无论选择冷色调的背景还是让拍摄对象身着冷色调的服装,都很容易让观赏者感受到一种冷酷、安静的视觉感受。
135.利用白平衡改变画面色调
冷暖色调可以利用设置白平衡的方法制造。选择荧光灯白平衡或者白炽灯白平衡,可以为照片营造冷色调。选择阴天或多云白平衡可以为照片营造暖色调。
与暖色调相比,冷色调的应用更依赖于拍摄对象的服饰或背景色调,因为利用白平衡设置的方法方法营造冷色调照片时,人物肤色也会随之改变。冷色调的肤色可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病态,破坏画面美感。因此选择对应的背景色调和服饰颜色还是应该成为摄影者营造色调的首选。
136.拍摄复古的黑白人像
曾经在摄影世界里只有黑白,黑白照片以最简单的方式记录影像。今天的黑白照片给人一种复古、怀旧的感觉,黑白照片着重表现影调变化和画面层次,成为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
很多数码相机提供黑白模式直接拍摄黑白效果的照片,摄影者也可以通过后期软件将图像处理成黑白效果。但是建议摄影者使用第二个方法,因为这样的做法比较的弹性。
137.注意拍摄对象的肤色
拍摄对象的肤色也是人像摄影配色中的关键一环,但它常常被摄影者所忽略。人物肤色与背景颜色、服饰的搭配,往往和拍摄对象的肤色有关。
虽然每个人的肤色不尽相同,但是亚洲人的肤色都不会太黑。在拍摄时,选择与皮肤有反差的颜色作为服饰或者背景,这样她们的身体轮廓更加分明,拍摄姿态更加突出。如果女性拍摄对象的肤色较黑,就应该选择较为阴暗的服饰或背景拍摄,这样皮肤看起来更加白皙。
138.数码相机色彩空间的运用
数码单反相机有一个不常用到的色彩空间设置。色彩空间是一个色彩模型所能表现的所有颜色总和。色彩空间越大,其包含的颜色越多。
目前数码相机一般有两种色彩空间可供选择,分别是Srgb和Adobe RGB.sRGB色彩空间最普及,虽然它包含的色彩空间比较狭小,但是其通用性强。Adobe RGB可以记录更广的色彩空间,但是需要后期专业的处理主要用于印刷领域,适合高端的摄影者。
139.相机内部色彩参数的设定
对于JPG格式的照片,摄影者可以在相机内部做一定的设定。其中包含色彩饱和度与色调,摄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对其进行微调,让颜色倾向于自己的喜好。
户外人像摄影实例
140.了解天气情况,让拍摄事半功倍
人像摄影和风光摄影一样依赖天气,因此摄影者需要提前了解拍摄当天的天气情况。
同时做好应对天气异常情况的第二手方案。
141.携带所需器材
外出拍摄人像,摄影者首先要为自己的数码相机配上合适的摄影包。两只手不能将数码相机、镜头、三脚架全部拿住,更何况有时还要更换镜头,指导拍摄对象的动作,一个摄影包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带上人像镜头和广角镜头,三脚架、反光板。
142.寻找阴影进行拍摄
晴天户外的阳光比较难以掌握,容易在拍摄对象的眼窝、鼻子和下巴下面留下浓重的阴影。
为了让光线变得简单,在户外拍摄人像时,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开直射阳光的阴凉处。在这些地方,茂密的树木像遮阳伞一样,把本应照射到拍摄对象身上的阳光从上面挡住,被漫射的阳光则从侧面透射进来。
这种漫射光在拍摄对象面部形成的光?影好看,也不容易干扰拍摄对象的面部。
143.运用反光板在晴天下补光
在阳光明媚的天气,有些摄影者会认为光线充足不需要进行补光,其实不然。天气越晴朗,拍摄对象身上产生的光比会越大,很容易在面部产生浓烈的阴影,这时摄影者就需要使用反光板了。
使用反光板时,摄影者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光的强度与角度,对反光板进行调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补光的亮度强过阳光照射的那一侧亮度,否则拍摄出来的画面效果会非常做作。
144.运用反光板在阴天下补光
阴天是典型的漫射光,但是许多时候光线强度不够,需要用反光板补光。
由于阴天光线来自拍摄对象上方,因此应把反光板置于人的脸部下方进行补光。给拍摄对象添加眼神光,并照亮拍摄对象的脖子、眼窝等,从而让人物身上的阴影得以消除。
145.用距离控制补光强度
摄影者还需要掌握如何使用反光板控制补光的强度。反光板补光的强度是根据补光距离来变化的。
反光板离拍摄者越近,补光强度越高;离拍摄对象越远,补光强度越弱。在实际拍摄中,摄影者要根据实际需要摆放反光板。
146.消除拍摄对象上方的顶光
有时摄影者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拍摄背景,但是太阳位置在拍摄对象头顶。拍摄出来的面部会造成黑眼窝并在鼻子和下巴形成难看的阴影。
摄影者可以想办法利用道具减弱来自头顶的光线,例如遮阳伞。这样,拍摄对象面部的阴影会得到消除。除了遮阳伞等道具摄影者还可以将反光板的黑色面置于拍摄对象顶部消除顶光。
147.使用闪光灯在逆光条件下补光
当拍摄逆光人像时,无论摄影者使用哪种曝光组合只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天空曝光正确,但是拍摄对象面部阴暗。第二种是拍摄对象面部面部曝光正确,但是天空一片惨白,失去细节。
如果仅仅使用闪光灯直接拍摄,那么拍摄对象的脸色会显得惨白。避免这种效果的方法是:关掉闪光灯,对准天空测光,然后按下曝光锁定 键,重新构图,并通过闪光灯进行补光拍摄。
148.用外置闪光灯为画面制造反差
阴天下拍摄人像时,常因光线平淡而导致照片缺少反差,基调灰暗、沉闷。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闪光作为造型光,拍出侧光和逆光等光线效果,以达到增加反差、丰富层次的目的。具体做法是把闪光灯作为主光,置于拍摄对象的侧高处,打出侧光效果。
这样做时,摄影者需要利用外置闪光灯。外置闪光灯可以在市面上购买到。
149.用侧逆光勾勒人物轮廓
虽然阴天柔和的光线下很适合表现人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阳光没有表现力。
阳光下拍摄人像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眯眼。刺眼的阳光会使拍摄对象睁不开眼睛,多数情况下,这种表情看上去会很不自然。侧逆光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此外侧逆光在拍摄对象边缘产生的明亮轮廓,为画面添加了更多的趣味和亮点。
150.选择简洁的背景拍摄
简洁的构图是人像摄影的一个原则。但是在户外拍摄,不受控制的场景很容易导致画面烦琐,摄影者必须使用一些技巧将复杂的背景在画面中化繁为简。最好的办法是选择简洁的背景进行拍摄。因为如果背景只有纯粹的颜色,拍摄对象就会从背景中凸显出来。
(或者大光圈虚化背景)
151.避开背景中的干扰物拍摄
有时背景中的干扰物还会影响画面美感,例如拍摄对象背后的树会让观赏者有拍摄对象头上长树的错觉。遇到这种情况,摄影者只能改变自身的拍摄角度和位置,避免将其摄入画面,影响美感。
152.户外拍摄也需要道具
拍摄户外人像时,摄影者可以根据拍摄主题准备一些道具,这样可以避免画面单调,更具表现力。
因此摄影者可以装备草帽、阳伞、娃娃等各式道具出行拍摄,让画面更具剧情。
室内人像拍摄实例
155.拍摄温馨的室内小灯人像、
除了在窗户边,摄影者还可以利用室内的灯光进行人像拍摄。当摄影者在家或餐厅时,很多灯光的颜色都是桔黄色,这种颜色的光线给人一种温暖、温馨的感觉。其中,可以调节的台灯最适合作为拍摄的光源。因为台灯的照射方向往往都可以调节,可以为摄影者所控制。
拍摄小灯人像,摄影者一定要使用三脚架稳定相机。因为小灯的亮度有限,拍摄所需的快门速度很低,手持相机很难拍摄清晰的照片,所以一定要借助三脚架固定相机拍摄。同时注意选择对应的白炽灯白平衡。
156.租用摄影棚
除了在室内利用窗户和普通灯光进行拍摄外,还有更专业的摄影棚可以供摄影者进行创作。摄影棚是非常专业的摄影创作场所,摄影者可以对一切拍摄条件进行精确控制,例如,照明、背景、拍摄对象的服装道具等。
157.认识摄影棚内的大型闪光灯
闪光灯是摄影棚内设备中的核心。独立的大型闪光灯和机顶外接闪光灯的工作原理类似,都是通过瞬间发出强光照射被摄物。但是大型闪光灯的功率要大于小型闪光灯,并且灯罩可以更换,以营造光线不同的汇聚效果。
功率是大型闪光灯的重要指标。闪光灯的功率越大,闪光灯的性能就越出色。在拍摄过程中,摄影者经常需要在闪光灯前加装柔光箱或反光伞等配件,以得到柔和光线。与此同时,闪光灯的亮度也就有所降低了。产;为了让亮度提高,需要增加闪光灯的输出,因此闪光灯的功率越高越好。
158.认识摄影内的灯罩
灯罩是安装在闪光灯灯罩前方具有汇聚光线作用的基本配件。其中,标准罩是使用最多的一款灯罩,标准灯罩对光线有一定的汇聚作用,可以得到照明充足、反差强烈、有方向性的光线。
灯罩有很多类型,例如标准罩、聚光罩、雷达罩等,都可以任意装卸。
认识柔光箱
柔光箱是摄影内运用较多的闪光灯灯头配件。柔光箱是由金属支架拼装起来的,与帐篷类似的箱罩,最前方的白色面料由合成纤维组成,有半透光的效果。闪光灯发出的光线在透过柔光箱后,光线被柔化,适合拍摄女性人像。
柔光箱体积很大,安装时要特别小心,注意灯架能否负重,避免灯架倾倒。
160.认识反光伞
反光伞和柔光箱一样是安装在闪光灯关前方类似雨伞的配件。反光伞可以将闪光灯发出的光线反射,并在一定程度上柔化了光线。反光伞的工作原理类似凹透镜的反射,光线经过反光伞反射可以形成平行光束。
161.四页遮片
四页遮片和灯罩一样可以任意安装和拆卸,并且可以控制光线方向。其中的四块黑色挡板可以任意调整,控制光线的散射方向。
164.营造柔美画面的软光
软光的性质柔和,强度均匀,光比较小,形成的影像反差不大,让拍摄对象的皮肤产生柔和质感,因此非常适合拍摄女性。
在人像摄影中,软光的营造有多种办法,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使用柔光箱。光线通过柔光箱在其内部发生了漫射和反射,因此闪光灯发出的硬光变得柔和。柔光箱越大,其漫射范围越大,光线的柔化效果越好。
165.如何触发闪光灯
在摄影棚内如何触发闪光灯光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引闪器。引闪器是闪光灯配件,用于触发闪光灯工作的装置,类似于遥控器。它由安装在闪光灯后部的接收器和安装在相机热靴上的无线电发射器两部分组成。
有了引闪器,摄影者就可以在按下快门的同时令闪光灯发光,让两者同步工作,保证拍摄顺利。
166.注意调整闪光同步速度
闪光同步是指闪光灯正好在相机曝光时间内触发,使整幅画面均感受到闪光。
电子闪光灯的闪光需要一段时间,如果相机曝光过程比闪光时间还短,就会使整幅画面无法接收到完整的闪光,这些情况都称为“闪光不同步”。当然,这些情况下拍摄出来的照片效果也难以让人满意。
因此在进行闪光摄影时,确保“闪光同步”是成功拍摄的先决条件。对相机与闪光灯来说,要取得闪光同步效果与快门速度直接相关。闪光同步速度则是指是相机曝光与闪光能够同时完成的最高快门速度值。这个数值一般在1/200s左右,如果快门速度再快,画面很可能就没有闪光灯效果了。(闪光不同步会造成画面有黑色区域)
167.在摄影棚内选择什么模式拍摄
在摄影棚内拍摄,多使用手动模式拍摄。因为手动模式下,摄影者可以自由选择光圈和快门。其中,为了让相机和闪光灯达到闪光同步,且不至于手持不住相机造成抖动,快门速度最好设置在1/200s。光圈则需要根据测光表测得的数值进行设置。
没有测光表也没有关系,依据摄影师们的经验,光圈F8或F11的拍摄效果也很令人满意,因为这两种光圈有足够的景深保证画面中的拍摄对象清晰。
168.使用测光表
测光表可以测量拍摄对象身体各部位以及背景在闪光灯开启下状态的光线强弱,以决定接下来的布光方案以及相机的曝光组合,对于在摄影棚内仍然坚持使用手动模式的摄影者帮助很大。
现在数码单反相机的回看与显示直方图功能弱化了测光表的作用,但是有些严谨的摄影师仍然坚持使用测光表,以求得精准的测光。
169.表现柔美的正面单灯加柔光箱布光法
一盏灯的布光看似简单,却能拍摄出不同的效果。
如果是拍摄女性,就可以将柔光箱安装在闪光灯灯头,将硬光转化为软光,表现女性的柔美。有条件的情况下,摄影者尽量选择大型的柔光箱,使光线更加柔软、均匀。在单灯照明下,有时人物背后可能出现阴影,摄影者可以用反光板照射背景,将其消除。这种布光方法可以很好地表现人物皮肤的质感和五官,适合拍摄女性。
170.强调立体感的侧面单灯硬光布光法
除了一盏灯加柔光箱的布光法外,还有侧面打硬光的布光法。
摄影者只需将闪光灯灯头的柔光箱卸下,安装标准罩,使用一盏灯从拍摄对象侧面投射光线,可以在人物身上和背景上留下阴影,勾勒出五官和身体轮廓。
摄影者还可以调节闪光灯的输出功率,功率越高,画面中光比越强烈,轮廓越明显。但是摄影者也需要注意,闪光灯输出量变大,可能让人物在画面中曝光过度,因此需要将灯架远离人物,做到精确的曝光控制,把画面中需要保留的细节和质感都表现出来。
171.强调层次感的软硬光结合布光法
有时为了增强人物的立体感摄影者可以将软光和硬光结合起来使用。当两者同时照射拍摄对象的距离远于投射软光的闪光灯,或者减弱投射硬光的闪光灯的输出量,这样可以避免受硬光照射的那一侧的面部曝光过度,破坏了画面的柔美感觉。、
172.用软硬光结合布光法展现人物线条
除了为画面制造适宜的层次感外,软硬光结合的布光方法还可以将人物一侧的轮廓勾勒出来。摄影者需要把投射硬光的闪光灯布置到拍摄对象的侧后方,这样拍摄对象硬光的一侧自然会形成一道明亮的轮廓,体现人物一侧的线条。
使用此种方法时,摄影者同时要注意两盏灯的亮度比,不要让硬光的亮度超过软光太多。
173.用双柔光打平光布光法表现平面人像
将两盏带有柔光箱的闪光灯布置在拍摄对象的左右,制造出平光。这种布光法的特性是,光线柔和,拍摄对象身上光线的反差较小,皮肤质感柔和。
此种补光方法让拍摄对象的面部没有阴影,常用于拍摄艺术写真,也很受女性拍摄对象的欢迎,但是没有光影变化的画面有时又让观赏者感觉过于平淡。(对拍摄对象脸型有一定要求)
174.双柔光布光法制造高调人像、
两盏有柔光箱的闪光灯还可以制造高调效果的人像照片,摄影者将一盏带柔光箱的闪光灯安排到拍摄对象的后面作为拍摄背景,并在其前方布置另一盏灯,让两盏灯相对。
拍摄出来的照片背景纯净、明亮,如果柔光箱足够大,那么摄影者还可以拍摄全身人像。同时被光照射的皮肤也会显得明亮,产生高调照片的效果,给观赏者神秘、高雅、圣洁的视觉感受。这种补光方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对比度不高,不适合拍摄需要表现色彩的作品。
175.单灯反光板结合布光法制造轮廓光
硬光易于制造轮廓光,当硬光投射到人物身体边缘时会形成高光,高光可以有效一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在这个布光实例中,摄影者需要将一盏投射夲光的闪光灯和反光板“面对面”地置于人物两侧,后侧闪光灯的高亮度会勾勒人物轮廓,前侧的反光板进行适当补光。刻画人物的细节。这种布光方法把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摄影者进行多次试拍,以确定画面曝光正确。同时,摄影者应该尽量选择深色的背景布,这些轮廓光在画面中会更加突出。
场景人像摄影实例
176.正确设置白平衡还原现场颜色
展场内的灯光和室内的普通灯光有所不同,各厂商为了使气氛热烈,偏爱使用低色温的灯照明。因此进入拍摄现场后,摄影者要注意设置正确的白平衡,将白平衡设置为“钨丝灯白平衡”或“白炽灯白平衡”,并先试拍几张,再决定使用何种预设。另外摄影者也可以使用RAW格式拍摄,在后期进行白平衡调整。
177.提高感光度保证画面清晰
展场里看起来虽然很明亮,但是光线远不如室外明亮。为了保证画面清晰,设置需要提高感光度。一般而论,摄影者可以将感光度设置为400。如果还需要提高快门速度,那么可以再提高感光度,但是摄影者要清楚这样要以牺牲画质为代价。(应尽量使用闪光灯补光)
180.灵活选择拍摄角度
在展场摄影中,拍摄的主体除了模特本身外,往往也要呈现出展览的商品,因此两者总是在一起,结合紧密。在拍摄时,摄影者楒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展会的类型灵活地对画面构图进行取舍,单独地体现模特,或者体现模特的同时也展示展品,灵活地运用横竖两种不同的画幅拍摄。
咖啡馆与公园
181.营造温馨气氛
装修雅致的咖啡馆或者酒吧、西餐厅、酒楼等都是拍摄人像的好地点。在这些室内环境中,不但有室内的人造灯,而且光线透过玻璃窗投射进来,因此拍摄环境中会有光影的变化。咖啡馆、酒吧往往都是被装饰得舒适而具有文艺气息,这种氛围很有利于表现人物优雅、高傲、慵懒的气质。有必要时可以使用反光板和外拍闪光灯进行布光。在这种环境中拍摄,如果没有特殊需要就尽量选择日光、阴天、阴影等白平衡,以保持画面暖调,契合咖啡散发出的温暖与恬静。
182.最佳的练习场所
在公园里拍摄人像是每一个摄影者都曾经经历过的。公园也是摄影新手最适合的练手场地,因此摄影者们可以在这里熟悉人像摄影的拍摄手法。
利用绿化、鲜花,易于表现人物活泼、甜美的气质。但是以公园作为拍摄场景的人像作品非常多,要注意拍出个性与新意。
183.避开人群干扰拍摄
最令摄影者头痛的是公园里无处不在的人群。有两种方法:1、去人少的公园拍摄2、在刚刚开园时进去,在大批游客拥入之前拍摄。
184.利用铁道的延伸增添画面透视感
铁轨由于具有延伸性,因此往往被作为人像写真摄影的拍摄场景。除了利用铁轨的延伸性来构建汇聚线构图拍摄人物,给人强烈的空间透视感,同时延伸的铁道也可以引导观赏者的视线,将其带到拍摄对象身上。
185.营造怀旧气氛
铁轨具有特有的怀旧意味。利用这种怀旧的意味,配合拍摄对象的服饰,可以让画面表现出一种古韵。如果将拍摄对象配以时尚的装扮,还可以与老式火车形成对比,给人一种跳跃的感觉。
186.试拍黑白风格
为了增强复古、怀旧的感觉,摄影者还可以尝试拍摄黑白照片,黑白风格照片本身就有复古的韵味,加上老式火车,加强画面怀旧风格。
187.用朦胧的手法表现情侣间的爱意
拍摄情侣也是人像摄影中一个常见题材。直白地表达亲密的情侣照可能已经让观赏者产生了审美疲劳,摄影者可以尝试着用朦胧的方式表达情侣间的爱意。这种方法需要摄影者找一个类似窗户一样拥有透明玻璃的前景,将情侣安排到这个前景的后面。选择较大的光圈,将前景作为焦点拍摄,观赏者通过情侣朦胧的轮廓感受内敛、含蓄的爱意。
188.拍摄对视的情侣
情侣照和人像合影一样,大多情况下者忌讳画面中的人物视觉焦点分散。换句话说,摄影者应该为情侣们安排一个视觉中心,让两者都看向那个视觉中心。这样画面看起来不松散,画面人物更有默契,能够在画面中表现出情侣的关系。其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就是让两者对视,这样情侣在画面中不仅有了共同的视觉中心,还更加亲密。
189.让情侣互动
在情侣摄影中运用一些具有创意的表现,可以避免让情侣照落入俗套。不过这些拍摄创意需要摄影者动脑筋,安排人物动作和拍摄场景。(低角度的仰拍为画面增添视觉冲击力)
190.搭配情侣装
情侣装是增加情侣之间默契的好道具。注意细节上的一致才会达到统一、默契的效果。
191.利用靓丽的颜色突出拍摄对象
可以选择与场景反差大的服装,让拍摄对象从画面中跳出,使其活泼、开朗,成为画面主角。
192.注意画面中的海平面
在海边拍摄要注意画面中的海平面。通常的办法是避免地平线位于画面中间,摄影者可以将它安排于画面底部,这样的处理方法最为稳妥,可以给人海阔天空的感觉,也能赋予画面平衡感。
193.利用黄昏的色调
黄昏时分,天空呈现一片金黄,这时的光质柔和并且呈现出温暖的金黄色,使整个画面充满魅力,摄影者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场景。此时拍摄出的人像极具光影魅力,画面充满诗意、梦幻的感觉。
194.抓紧时间拍摄
摄影者需要提前到达拍摄地为拍摄做好准备,充分准备后在天气变化之前在有限的时间内拍摄。
195.在黄昏时刻拍摄人像剪影
黄昏时刻太阳的照射角度很低,所以是拍摄人物剪影的黄金时间。拍摄时尽量让拍摄对象摆姿夸张,以免在画面中分辨不出来。拍摄剪影时,摄影者不要注意不要将数码相机直接对着太阳测光,因为太阳光线很强,可能损坏感光元件。摄影者只需对着太阳附近测光即可。
夜景人像
196.配合三脚架拍摄
夜景人像的拍摄属于人像拍摄中难度较大的一种,既需要考虑到前景背景的日光正常,又要考虑到如何才能让前景人物清晰地留影。因此夜景人像成为考验摄影者技术的一个人像题材。夜景地器材要求比较严格,夜景人像离不开两件辅助器材,其中一件便是三脚架,保证画面清晰。
197.使用外置闪光灯
外置闪光灯是夜景人像需要的第二件器材。它用于照亮画面中的主体人物或者背景。与反光板相比,闪光灯的使用不那么依赖环境,当黄昏、傍晚光线减弱,甚至太阳完全下山时,反光板难以有效地进行补光,此时闪光灯的自主发光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成为夜间人像不可缺少的补光器材。
198.使用闪光灯柔光罩柔化光线
闪光灯直接投射的光线属于硬光,容易在拍摄对象面部产生浓重阴影,从而破坏画面的美感。为了柔化光线,不至于让画面惨白一片,柔光罩便问世了,不同的闪光灯可配备不同的柔光罩。、
199.使用慢速闪光拍摄法保留背景
如果快门速度过高,暗淡的背景还没来得及曝光,容易出现画面中有拍摄对象,而没有背景的情况。可以使用慢速闪光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选择光圈优先模式,用需要的光圈对親拍摄对象背后的夜景测光,记住此时的光圈和快门组合;然后选择手动模式,按前面的测光设置好的光圈和快门组合,强制打开闪光灯进行拍摄。这样人物就会有足够补光,而背景也获得充足的曝光量。(提醒拍摄对象在闪光灯闪光后继续保持原来的姿势,直到曝光结束,否则在画面中就会发虚)
200.改变快门速度拍摄满意的曝光效果
背景中霓虹灯的亮度纷繁复杂,有许多高光点,很不容易控制,会造成曝光不准确。不过摄影者可以对曝光进行调整,窍门就是通过改变快门速度来控制背景亮度。
由于有闪光灯补光,只需要闪光灯打的距离和输出量不变,人物亮度就不会发生变化。摄影者可以尝试多种快门速度拍摄,以获得背景曝光最为合适的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