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朝的铜佛像典型特点

 醉文明 2015-02-13

南朝是东晋的继续,在南朝宋国第三个皇帝文帝执政的30年里,铸造铜佛像之风,愈演愈烈。宋文帝元嘉十二年(435),丹阳尹萧摹之上书请限制铜雕佛像造像,足见当时铜雕佛像已经多到令有识之士担忧的程序。其后,佞佛的宋孝武帝刘骏“在京师瓦官寺造了三十二尊铜佛像和无量寿金佛像”。皇太后路氏出资“在中兴寺铸造了骑象的普贤菩萨像”。之后,宋明帝又出资“造丈四金身像”。有帝王们的带头,王公贵族和寺院出资修建的铜雕佛像自然是不会少。

南朝的铜雕佛像以南梁时为最盛,因为此时的佛教在南梁已经取得了国教的地位。史载,梁武帝“在光宅寺造丈八铜佛像,在同泰寺造十方金佛像和银佛像”。“释法悦铸丈九金像,用铜四万千斤。”南朝陈国在铸造铜雕佛像方面也不示弱,陈宣帝在位14年,“铸造铜雕佛像二万躯,修治旧像一百三十万躯。”从这些并不完全的统计数字来看,可以想像到南朝铜雕佛、神像造像的盛况了。

但是南朝传世的铜雕佛像极少。现存2件宋文帝元嘉年间的造像,使我们能看到当年南朝小型铜雕佛像的风貌。是南朝宋国初期(437)的作品。造像为禅定佛,穿通肩式大衣,有很大的舟形背光。舟形背光的边缘有很宽、很深的火焰纹。铜雕佛像的面相清秀,具有世俗的人情味。佛趺坐于亚字形高坛座上(即在四方座上加一层很高的须弥座),衣纹呈曲密集,前胸处衣纹为大U字形。衣纹的断面呈带状、阶梯式。

所采用的亚字形高坛衣纹的断面呈带状阶梯形的处理手法,约在半个世纪之后才在北方出现,然后迅速普及开来。另一件南朝铜雕佛像为“宋元嘉二十八年刘国之造禅定佛像”,造型与上件相同。只是背光上没有宽大深厚的火焰纹,仅用很浅的火焰纹和云纹布满背光。另在铜雕佛像头光的上部及铜佛像身体的两侧均有一尊浮雕的小坐佛。博创大型铸铜雕塑铸造厂的人物雕塑,铜宝塔,园林景观雕塑等更是别具一格本厂是深受客户喜爱的铜雕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