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福“大休塔”小考

 苏迷 2015-02-13
光福“大休塔”小考
  近日,地处吴中区光福镇蟠螭山上的石壁永慧禅寺内一座半米多高的“大休塔”莫名失踪了(详见《苏州日报》2015年2月2日A4版《高僧大休上人舍利塔莫名失踪》)。据介绍,这座塔是石壁永慧禅寺的寺僧2014年在山腰意外发现后将其移入寺内塔林的。
  那么,失踪之塔是否与清末民初高僧大休上人有关吗?笔者长期从事清末民初高僧大休上人的研究,故闻之此消息感到很诧异,于是联系撰写新闻的记者,向他要了一张“大休塔”实物彩照,并在苏州文化学者孙中旺先生的襄助下进行了查考。
  这是失踪前的光福“大休塔”实物彩照(如图),从照片上可清晰地看到“塔”上刻有“□興□□曹洞正宗二十一世上大下休翕老和尚塔”21个字。
  中国佛教禅宗,以西天禅宗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为初祖(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之后,分为六祖慧能的南宗禅及神秀的北宗禅。南宗禅有五家七宗,又称五派七宗,即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等五家,加上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派和杨岐派,合称为七宗。光福失踪的“大休塔”上所刻的“曹洞正宗”,即为南宗禅五家之一,开宗第一祖乃良价禅师(禅宗单传十一祖),世称洞山良价或洞山价。曹洞宗法脉相传,至北宋绍兴“癸酉二十三年(1153年),曹洞第十世长芦悟空祖示寂”(《宗统编年》卷之二十四,清乾隆间僧纪荫编纂),由“久依长芦”的宗珏嗣法。
  宗珏,俗姓郑(一说俗姓孙),自号大休,世称大休禅师,舒州(今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人(一说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生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年十六出家,十八岁受具足戒。时长芦寺祖照道和禅师名震东南,大休往参谒,
  祖照视其为奇才,颇受器重。祖照退隐后,复参谒曹洞十世祖长芦真歇清了禅师(四川人,俗姓雍,号长芦,敕谥“悟空禅师”),得其心印。建炎年间(1127年至1130年),大休避居普陀山,道风远播。绍兴元年(1131年),他请其师真歇来山,改山上律宗为禅宗。绍兴二年(1132年),大休开堂奉化岳林寺,后退居翠山寺。绍兴“甲戌二十四年(1154年),曹洞第十一世天童祖嗣宗统(十四年)”(《宗统编年》卷之二十四)。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大休移住雪窦寺。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住持明州(今浙江宁波)天童寺,大弘法化,学众恒愈三千,多所成就较之前辈,曹洞规模至此又见大增,故亦称“天童宗珏”,简称“天童珏”。乾道“戊子四年(1168年),曹洞第十一世明州天童珏示寂”(《宗统编年》卷之二十四),世寿七十八。嗣法弟子雪窦智鉴禅师,为同侪之翘楚。
  在了解到宗珏其人的简历后,“大休塔”上的文字也就迎刃而解了:“曹洞正宗二十一世”,指的是中国禅宗从达摩始祖至曹洞第十一世天童宗珏,正好为二十一代;“上大下休”,说的是宗珏的法名。而在木渎无隐庵附近的天马山崖石龛内圆寂的清末民初高僧大休上人(1870-1932年12月8日,四川省仁寿县人,俗姓鄢,法号演章,自号醉禅、石道人、大木人,以号大休行世),是临济宗第二十二世演字派,与光福“大休塔”上所刻的“曹洞正宗”同宗则不同家。
  光福石壁永慧禅寺内失踪的“大休塔”,“不是舍利塔,是座纪念塔”。孙中旺先生如此认为。笔者根据“塔”的材料分析:此塔也许为后人所建,所纪念的应该是曹洞第十一世明州天童珏,而不是清末民初的高僧大休上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