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况折叠编辑本段
高山石产于福州市北部约30公里的寿山村,因其产自名为高山的山头,故得名高山石。高山坐落于寿山村的南面,海拔983米,是寿山村的主轴山。
山坑石是寿山石中最大的家庭,而高山石又是山坑石中最大的家庭,兄弟姐妹,子子孙孙,俊男倩女很多,而且都有各种美名。高山石的名称,一部分直接以矿洞为名,如太极头、鸡母窝高山石等,大部分则根据色泽、纹理和质地的不同特征而取名。
以色泽命名者:红高山、黄高山、红黄高山、乌姆高山、白高山石等。质地洁净的纯黄、纯红黄高山石,非常稀罕。白高山还分为猪油白、象牙白、鸡骨白、瓷白高山石等。纯白的高山石抚玩时间长久,会变成牙黄色。肌理有萝卜丝纹的掘性高山旧石,可与田黄石相混。
以纹理和质地命名者:朱砂红、桃花红、玛瑙红高山石等。高山石中还有少量结晶体,依据其不同的特征分别名为:高山晶、高山冻、天蓝冻、牛角冻、环冻高山石等。总之,高山石五花八门,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里所出产的任何一种石都要有“高山”之称。
追溯历史折叠编辑本段
高山石出产于高山,高山座落于寿山村的南面,海拔983米,是寿山村的主轴山。去寿山探胜,还未进寿山村,首先映人眼帘的就是高山,各个矿洞泻下的矿渣,形成了许多高高低低,大小不一的石流。高山产有30多个品种石,色泽丰富多彩,质地通澈透明,惟质稍松,含水份较多,容易干裂,须用油保养。质地洁净的纯黄、纯红、纯白的高山石非常罕见。
高山石质地较软,适宜上油保养,因而人称其为“财主石”。高山石长久抚玩,会上“包浆”颜色变旧,火气褪尽,更加古雅可人。高山石作品不宜置于强烈的阳光下,最好用玻璃罩或摆设于橱内。长久收藏高山石,上油后应用不透油的玻璃纸包妥置于盒中。
主要成份折叠编辑本段
是以地开石(集合体常具蜡状至玻璃光泽)、高岭石(集合体常具珍珠至玻璃光泽)和叶腊石(玻璃至腊状光泽)等为主要矿物成分的石种,多有油性,质地滋润,富有光泽,硬度较低。
艺术鉴赏折叠编辑本段
玛瑙洞高山石石洞居于大洞的尾部,相传亦为明代僧侣所开。玛瑙洞高山石石质纯洁多光泽,似玛瑙,色泽为红、黄,称为红玛瑙石、黄玛瑙石,偶有黑中透红者。石中常隐现红、黄、黑、白各色条纹和圈点。近年石农常在各山各洞采到色质与玛瑙相似的石材,也称为玛瑙洞高山石。
嫩嫩洞比邻水洞,以初凿人嫩嫩而名,所产石亦冠此名。民国二年(1913年),曾出珍石一批,故又名“民国二高山石”,其石性淡凝通灵。嫩嫩洞高山石肌理含细萝卜纹,与水坑晶冻石相比毫不逊色,两者非有经验的鉴定家,殊难分别,惜已绝产。
世元洞高山石又称“仙源洞高山石”,世元洞位于大健洞后方,是清代张世元所凿的矿洞。世元洞高山石石性稍坚,惟色泽鲜活,常见者有红、白两色。
四股四高山石产于四股洞,石洞邻近嫩嫩洞,因四位石农合股开业,故名。四股四高山石石质比其他各种高山石都坚实,透明度佳,色泽丰富,有黄、红、白、灰各单色或杂色,是高山石中的优质品。
高山石的 鸡母窝高山石,又名金母屋高山石。其矿洞位于高山峰北侧,荔枝洞后背的山脊处,太极洞的正下方,因地形似鸡窝而名。这里的地名就叫鸡母窝。说来奇怪,这个洞的矿脉也真像母鸡孵蛋一样,一窝一窝地夹在围岩之中。鸡母窝石多为零星小块,产地与荔枝洞相近,质地稍逊于荔枝洞石,石性比较通灵,呈半透明状,其黄色石料,多有深黄色的小点结晶体,有的石中还含有黑针点。鸡母窝石红、黄、白、黑、蓝各色俱全,是继荔枝洞石之后出现的优秀新石种。 大健洞高山石出产于大健洞,和尚洞中有支洞,为清时石农黄大健开凿,故号“大健洞”,所出之石便称大健洞高山石。大健洞高山石石质近乎于和尚洞高山石,惟多含砂格,容易开裂,稍逊纯洁,石质逊于和尚洞高山石。民国初,从大洞另掘支洞,出石有别于大洞高山石。油白洞高山石色多乳白或白中泛黄,凝腻如油脂,肌理偶见色点。将油白洞高山石浸于油中,色浓;脱油后,又变淡。因为嗜油,故也称油性高山石。
艺术保养折叠编辑本段
高山石的质地较软,适宜上油保养,因而人称其为“财主石”。高山石长久抚玩,会上“包浆”颜色变旧,火气褪尽,更加古雅可人。高山石作品不宜置于强烈的阳光下,最好用玻璃罩或摆设于橱内,也不宜强光长久照射,橱内宜置小杯清水,以免过热与过分干燥。如果粘有过多灰尘,可将作品置于加少许洗洁精的温水中,用长毛刷细心刷洗,风干后上油,以植物油为好,无色的婴儿油或头发油亦可。长久收藏,上油后应用不透油的玻璃纸包妥置于盒中。
前人用晒成白色的茶油保养寿山石。用花生油保养会使高山石变色,而且十分粘手。现在因为白茶油少见,有人用发油代替,发油挥发性强,容易干燥。讲究的收藏家以婴儿油保养,对脂润石性很有好处。
赏石要点折叠编辑本段
赏石重在“三看” 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说。 收藏鉴赏寿山石雕,应该有以下三看: 一看“因材施艺”是否恰当。寿山石雕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泽,雕刻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我们在鉴赏和选购寿山石雕作品时要看雕刻艺人在“因材施艺”方面的独到功力。看看是否充分利用石质、石形、石色、石纹来确定相应的题材与造型,而不是牵强附会。 二看技法是否合理。寿山石雕已由古墓葬出土的文化中看到的极为简练的技法,发展为现代精细的高浮雕、透花雕和圆雕等。一件寿山石雕精品往往综合应用各种传统技法。 三看刀法是否充分。寿山石雕的技法,是通过运刀的刀法来体现的。寿山石雕的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简练的刀法,有朴茂的刀法,有浑厚的刀法,有秀凌的刀法。如薄意雕刻,花鸟雕刻,多用秀凌的刀法;如人物圆雕、古兽印钮等雕刻则多用朴茂的刀法,它适于收藏家、鉴赏家拿在手上“把玩”,而不刺手,另有一番情趣。 总之,成功的作品是作者的艺术修养、雕刻技艺和实践经验等诸多综合能力及水平的反映。美的表现是和艺术家所能获得的思想力量成正比的,寿山石雕艺术正是如此。[1]
其他相关折叠编辑本段
高山石
太极头
鲎箕石
白高山石
红高山石
黄高山石
黑高山石
白水黄石
小高山石
新洞高山石
大洞高山石
掘性高山石
荔枝洞高山石
和尚洞高山石
玛瑙洞高山石
嫩嫩洞高山石
世元洞高山石
四股四高山石
鸡母窝高山石
大健洞高山石
油白洞高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