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顽石 4月2日,阳光明媚,春风送暖,孩子放假休息,开车带我和老伴去红螺寺踏青爬山,游览红螺寺风景。 红螺寺坐落在北京怀柔城北4公里,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红螺寺庙宇不很大,却为十方常住寺,我国北方佛教的发祥地,在佛教界中享有极高的声誉,素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与闻名遐迩的厦门南普陀寺齐名。 千年古刹依山而建,北倚雄伟的红螺山,南照秀美的红螺湖,周边林壑荫蔽,古树参天,实属风水宝地。穿御竹林,拾阶而上,见山门顶额书“护国资福禅寺”。原来红螺寺原名大明寺,明代改为“护国资福禅寺”。因红螺仙女传说,俗称红螺寺。
寺庙为中心对称三进院落,进了山门便是天王殿,内供米勒佛和四大天王。二进院是大雄宝殿,内供三世佛(释迦摩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两侧为十八罗汉。背佛山中尊观音菩萨,两边为唐僧取经和西天佛国情景。
厢房是伽蓝殿和祖师殿,
三进院是三圣殿,中阿弥陀佛、左右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两侧壁画为二十诸天护法。
红螺寺有三绝景,也是三大看点,一是“雌雄银杏”。大雄宝殿前有两棵古银杏树,东雌西雄,一千多年树龄,高30余米,传说每改朝换代雄树就会从根部长一支干,现有十根支干和一个主干。夏天银杏树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秋天,金黄色树叶把大雄宝殿衬托的金碧辉煌。
二为“紫藤寄松”。三圣殿前平顶松树高6米,分九叉,两棵碗口粗藤萝如龙盘玉柱爬满了松树枝头,每年五月,一串串的紫色藤萝花挂满松树枝头,宛如祥云浮在殿宇之间,浓郁的花香飘满整个寺院。元红螺山大明寺碑中记载:“微风夜听金锒铛,诸天卫法藤萝旁”。
三是“御竹林”。为元代云山禅师所栽,已有600多年历史,据《怀柔县志》记载:清康熙32年圣驾红螺寺降香,看翠绿竹林倍感新奇,嘱僧人和官员要善加保护,人称“御竹林”。百万杆翠竹与千亩古松林环拥着整个寺院,形成了一幅“碧波藏古刹”的优美画卷。
红螺寺现已形成了红螺寺、观音寺、五百罗汉园三个佛教文化区和红螺山、青龙山两个自然观景区。我们踏青爬山,看到了“赐福桥”、“红螺仙女”景点。
红螺山板石铺路,不高不陡,很适合年龄较大人运动,一路上芳草萋萋,山花漫烂,山桃、迎春、白玉兰盛开。
我们游览了生肖园和五百罗汉园,最后登上了叠翠亭。观音寺太高,我们就没有勉强,运动量刚刚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