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厚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方---朴七物汤

 学中医书馆 2015-02-14
  厚朴七物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厚朴15~-25g  枳实10"~15g  大
黄9g  桂枝6g  生姜12g  大枣3枚  甘草6g
  上7味,以水1000ml,煮取300ml,温服lOOml,日3次。
  (功效)行气除满,泻热去积,表里双解。
  (主治]
  主证:脘腹胀满,身热,微恶风寒,大便不通,苔黄厚,舌
质微红,脉浮数。
  副证:时有呕逆,无矢气。
  (临证加减)
1.原方加减:若呕者,加半夏以和胃降逆;下利则不须泻
下,故去大黄;寒多者,加重生姜量以散寒。
    2.腹胀甚,矢气少者,酌加香附、大腹皮或木香、砂仁行
气之品。
    3.若气滞较重,症见胁肋胀痛,嗳气,善太息,酌加香附、
青皮、广木香、佛手、枳壳、川楝子,以疏肝理气。
    4.厚朴七物汤的临床应用:厚朴七物汤除泄热、荡实、行
气外,再加大桂枝、生姜剂量,还可温中祛寒,行气而消胀满,
故凡因寒热、湿滞,粪便排出不畅,肠中积气所造成的腹部胀
满,皆可治疗。但是必须掌握好桂枝量的伸缩,便可以运用自
如,不必拘泥于有表证的腹满。厚朴七物汤治疗腹满,如属实热
之证,服后泻下肠中实邪即愈。如属虚寒之证,服二三剂以后,
也颇见效。此为肠中停滞之秽浊物得以排出,腹胀暂时得到缓

解,但不久即因虚寒所引起的浊气复充作肠中,故腹胀又发作为
故,当此之时减去大黄加大桂枝量温中去寒,再加茯苓、白术等
补脾之品,方可巩固疗效。[经方发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5.厚朴七物汤治关格(完全性肠梗阻):厚朴七物汤由桂枝
汤合厚朴三物汤加减组成,原为表病里实而设。本处用治脾阳不
运,积滞肠结的肠梗阻收到了满意疗效,从而扩大了厚朴七物汤
的主治范围。据近年临床报道证实,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下法
治疗肠梗阻疗效是可靠的,每可使病者在大量排气排便后,血压
迅速回升到正常水平,脉率稳定,尿量增加,口渴明显减轻,食
欲逐渐恢复。总之,尽管本病既重且急,但往往在一下之后,便
通气顺,转危为安。[经方临证集要.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    .
    6。厚朴四两,桂心二两,枳实五个,生姜二两。水六升煎
取二升,分三服。治霍乱腹痛。此方不惟治霍乱,凡诸病皆治,
名厚朴汤。[本草纲目]
    7.厚朴、枳壳、高良姜、槟榔、朴硝、大黄各等份。水煎
服。治胀满,名厚朴汤。  .
    8。厚朴、枳实、诃子(半生、半熟)各一两,木香半两,
黄连、大黄各二钱,炙甘草三钱。为末,每服三至五钱,水煎,
去滓服。治腹痛泄泻,名厚扑枳实汤。
(原文]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9)

  厚朴七物汤方:

  厚朴半斤 甘草 大黄各三两 大枣十枚 枳实五枚 桂枝二两 生姜五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
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经义阐释] 本条论述腹满里实而表证未罢的证治。本条的主证是腹满,故列于原

文之首加以强调。“病腹满,发热十日”,为倒装文法。并非腹满在先,发热在后,而是
腹满出现于发热之后。外感风寒化热,十数日不解,邪热在表,所以脉浮而数。热邪入
里,伤及津液,热迫于肠,实热内结所以腹满,可知本证为太阳表邪未解而阳明之府已
有实邪,病情已不完全在表,而已趋向于里,且里证重于表证,属表里同病之例。在临
床上海可伴见大便秘结,腹部胀痛,口干口苦等症状。由于实热结聚于肠,对脾胃影响
较小,故尚能饮食。由于本证属太阳表邪未解而已见阳明腑实,所以如单用解表,则辛
热之品有碍于热;单用攻里,则苦寒下剂有悖于散表,故可采用表里双解之法,用厚朴
七物汤。

  对何以“饮食如故”,注家看法不一。如徐忠可认为“乃胃气素强”“表寒不入”;程
云来认为是“里热能消谷”;尤在泾认为是“胃气未病”。诸说似以尤注为是,但临床上
不必过于拘泥此症。

  另外,对于本条的表里相兼何为重,看法也不尽一致。如程云来认为是“表邪微而
里邪盛”;周禹载认为是“表邪正炽之时”。联系临床,如果表里同病,表证偏重时,一
般应先解表,后攻里;而里证重于表证时,才能使用表里双解的方法,故本条所示,当
以里证为重。同时临床上凡表寒重者多不易成为里实证,而表证轻减,病邪趋向于里时,
才易成里实之证。厚朴七物汤为治里为主、兼顾其表之剂。

  (方药评析)

   本方由厚朴三物汤合桂枝汤去芍药而成,厚朴三物汤以行气除满,泻
下实热,桂枝汤以解表而调和营卫。本方证以腹胀满为主,故去芍药之酸敛。本方临证
有加减,如呕为胃气上逆,可加半夏降逆止呕;如下利为脾气已伤,则去大黄以免苦寒
再损中阳;如寒多为表邪较重,可加重生姜用量以求表散。

  有注家认为本方是小承气汤合桂枝汤加减者。其实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药味虽
同而用量不同,故功效亦不同。小承气汤为厚朴二两,枳实三枚,大黄四两;厚朴三物
汤为厚朴八两,枳实五两,大黄四两。厚朴七物汤中厚朴、枳实、大黄的用量与厚朴三
物汤相近,故应以厚朴三物汤与桂枝汤的合方更为妥贴。由此也可以看出本方证以气滞
为甚,腹满胀较剧,方中行气除满之厚朴的用量特重,其意义也即在于此。

  (文献选录]

   徐彬:此有表复有里,但里挟燥邪,故小承气汤为主,而合桂甘姜枣
以和其表。盖腹之满,初虽因微寒,乃胃素强故表寒不入,而饮食如故,但腹满发热,且
脉浮数,相持十日,此表里两病,故两解之耳。若寒多加生姜至半斤,谓表寒多也;若
呕,则停饮上逆矣,故加半夏;若下利,则表里气本虚寒,去大黄。(《金匮要略论注》)
程林:腹满者,内有实热也,十日脉尚浮而数,浮为在表,表热邪未已,故发热;数
为在里,里热能消谷,故饮食如故,与此方荡腹满而除表热。夫表里俱实,当先解表,乃
可攻里,今表邪微而里邪盛,故用承气桂枝二汤相合,以和表里,如伤寒之用大柴胡汤,
此其义也。(《金匮要略直解》)

  尤怡:腹满,里有实也;发热脉浮数,表有邪也,而饮食如故,则当乘其胃气未病
而攻之。枳、朴、大黄,所以攻里;桂枝、生姜,所以攻表,甘草、大枣,则以其内外
并攻,故以之安脏气,抑以和药气也。(《金匮要略心典》)

  (临床应用]

   (1)治疗感冒挟伤食:潘××,男,43岁。先因劳动汗出受凉,又
以晚餐过饱伤食,致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脘闷恶心。单位卫生科给以藿香正气丸3包,
不应,又给保和丸3包,亦无效。仍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腹满而痛,大便3日未解。舌

苔黄腻,脉浮而滑,此表邪未尽,里实已成,治以表里双解为法,用厚朴七物汤:厚朴
lOg,枳实6g,大黄log,桂枝log,甘草3g,生姜3g,大枣3枚,白芍log,嘱服2剂.
得畅下后即止后服,糜粥自养,上证悉除。

  (2)治疗腹满:本方加大桂枝、生姜的剂量,有温中祛寒,行气消胀之效,凡因寒
热、湿滞、粪便排出不畅,肠中积气所致的腹部胀满,均可用本方治疗,但必须掌握好
桂枝的用量,方可运用自如,而不必拘泥于有无表证。本方治腹满,如属实热之证,服
后泻下肠中实热邪即愈。如属虚寒之证,服二三剂以后,也颇见效,此为肠中停滞之秽
浊物得以排出,腹胀暂时得到缓解,但不必即因虚寒所引起的浊气复充于肠中,故腹胀
又作如故,当此之时减去大黄加大桂枝量以温中祛寒,再加茯苓、白术等补脾祛湿之品,
方可巩固疗效。

  病案举例:曹××,女,30岁。曾患急性肝炎,因久服寒凉攻伐之剂,加肝炎勉强
治愈,但脾胃之阳受伤,后遗腹部胀满。胀满呈持续性,一年来屡治不效,上午较轻,下
午较重,饮食不适时更加严重,腹胀时矢气多,消化迟滞,大便不实,手足不温,脉迟
缓,舌淡苔薄白。经服厚朴七物汤2剂后,腹胀满大减,数Et以后,腹胀如故,又服2剂
以后,即去大黄加大桂枝量,继服lo余剂而愈。

  (3)治疗肠梗阻,有报导,用本方治疗脾阳不运、积滞肠结的肠梗阻收到了满意疗效,
从而扩大了本方的主治范围。

  有报导用本方治愈肠梗阻1例:患者为出生才3个月的男性婴儿,因原因不明的阵
发性哭闹,腹部胀满(可能有腹痛),三日不大便,吐奶不止,以后吐出黄色如大便样物,
证情Et益加剧而就诊。经西医检查确诊为完全性肠梗阻,经灌肠下胃管及对症治疗,不
见好转,决定采用手术疗法。患者家属考虑到小儿仅3个月,不同意手术而来中医处诊
治。当时患儿面色苍白,精神萎糜,时出冷汗,腹胀拒按,大便不通,脉微,舌苔灰白,
系脾阳不运、积滞内停所致。治以行气泄满,温中散寒,用厚朴七物汤:厚朴lOg,桂枝
7.5g,甘草lOg,枳实lOg,川军2.5g,生姜5g。上方1次即见效。药后约1一2小时内,
排出脓块样大便,以后2小时内,共排出3次稀便,随着腹胀消失,腹痛减轻,经10余
日,逐渐恢复如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