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上海,看什么(14)复兴西路

 江苏常熟老李 2015-02-14
复兴西路
     蓝妮弄堂、修道院公寓、黑石公寓这些名字本身带有神秘色彩,在复兴西路上和它们邂逅,不由自主会产生一种寻幽探秘的激动,毕竟,这些住宅承载着上海非同寻常的过往。
  复兴西路以前叫白赛仲路,这里是旧日法租界的主要马路,路两旁都是以前留下的梧桐树和异国风味的老房子,阅尽沧桑的复兴西路上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漫步其间,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不经意间就与近代上海的故人幽会。

  苗王公主蓝妮的“玫瑰别墅”

  复兴西路44弄,是一条外表灰扑扑的弄堂,走进去,发现这是一条宽敞幽静的弄堂,里面坐落着7幢造型典雅、风格相似却又采用7种不同颜色的三层公寓组成,这就是著名的“蓝妮弄堂”,建于1937至1945年间。因建造时在弄口地面上原砌有“玫瑰”两字,故老上海人又称之为“玫瑰别墅”。玫瑰别墅属花园里弄,建筑采用欧洲外观装饰,既有斜屋面,也有现代派平屋面,气派华贵,洋溢着浓浓的法兰西情调,每幢公寓有450余平方米,住宅内各种房间功能均按照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布置。每幢屋前都有面积不小的庭院,院中花木繁茂,将一幢幢楼房映衬得更加隐秘深邃而幽静。

  玫瑰别墅原业主是孙中山先生的儿媳蓝妮。蓝妮原名蓝巽宜,出生于云南一个尊贵的苗王蓝氏家族,最先在上海滩上以“苗王公主”而出名。其父蓝世勋早年曾参加同盟会,曾留学英国剑桥,回国后任江苏省税务局局长。1919年,7岁的蓝妮随全家迁居到上海。生就高鼻深目的蓝妮,具有异域风情的美,在她小时候家里就为她聘请了家庭教师教授四书五经,同时,又把她送到西式学校接受教育。
1929年,蓝妮父亲生意不顺,又遭抢劫,得了精神病,家道开始败落。这时,17岁的蓝妮为生活所迫,无奈嫁给了同住襄阳南路上的上海名门李调生的次子李定国。条件是李家每月给蓝家津贴100元。蓝妮出嫁到李家后,发现丈夫是个风流成性的纨绔子弟,整天游手好闲,只知吃喝享乐。蓝妮和他过了五年的乏味生活,在生下三个子女后,终于与李定国离异。






  这一段不幸的结束却促成了一桩美事的开始。蓝妮离异后涉足上海滩上流社会,在同学陆英的家宴上邂逅了孙中山之子、国民党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两人一见如故,孙科因为在美国生活过很长时间,所以在谈话中经常会用一串流利的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从小接受过良好的西式教学的蓝妮也自然而然地用流利的英语与之对答,美丽与知性的蓝妮深深地倾倒了素有“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称誉的孙科。孙科得悉蓝妮的现状,便邀请这位才华出众的佳人去南京担任他的秘书。于是,蓝妮以民国立法院院长孙科私人秘书的身份出现在南京。在工作中,两人感情日增,成为形影不离的伴侣。1935年,已有妻室的孙科不顾家庭与社会的压力,决定娶蓝妮为二夫人。为了不事声张,两人的婚姻异常低调。他们既没有办理正式手续,也没有举行正式婚礼。只请了立法院的同事,一共办了4桌酒席。为了表示对蓝妮坚定的爱意,孙科还亲笔写下一张字据:“我只有原配夫人陈氏与二夫人蓝氏二位太太,此外决无第三人,特此立证,交蓝巽宜二太太收执。”

  蓝妮婚后,夫妻恩爱,与陈氏及婆婆也相处甚笃。但蓝妮还必须要不断接济她与前夫所生的三个孩子,于是,在征得孙科同意后,她于1940年,独自回到了日伪占领下的上海,凭着她的地位与人脉,开始涉足房地产。蓝妮看中了法租界复兴西路上的一块地皮,向上海当时的地产大王之一杨润生求助。在杨的帮助下,蓝妮拿下了这块地皮,然后请沪上设计师建造了7幢风格各异、颜色不同的房子。房子建成后十分醒目而且别致,蓝妮还出资买下了原先马路口的两幢洋房,这样,整条弄堂都是她的了。她还为弄堂取了个浪漫的名字:玫瑰别墅。
玫瑰别墅建成后,蓝妮住2号,父母兄弟住在5号。多余的房子用于出租。解放后,国家将房产收归国有并作为地方民房。1990年3月18日,曾先后在美国、香港定居的蓝妮回归祖国后,就把原先她居住的那幢玫瑰色的楼房归还给她。蓝妮的那幢花园洋房,外墙上终年挂着碧绿的常春藤,蓝妮晚年深居简出,几乎足不出户,除了打打麻将,就是偶尔到花园里散散步或者摆弄花草。1996年9月,85岁的苗王公主在这里走完了她极富传奇的一生,现在这里,由孙科的小女儿孙穗芬居住。

  柯灵住过的复兴西路147号

  复兴西路147号是一座建于1933年的三层楼米黄色西班牙式公寓,露天石阶通向二楼住宅入口,楼梯起步处有小小的壁龛以作对景,形式多样的门窗洞饰以丰富的曲线线脚,挑出的小阳台底部的螺旋形装饰以及有着妩媚曲线的铸铁阳台护栏,透露出浓郁的异域风情。

  这幢看似独立式花园洋房的住宅,内部却有明显的公寓建筑特征,其平面布局底层一套,二层两套,三层一套,且每一套都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该住宅曾为国民党中央执行会委员陈伯藩所有,新中国成立后,该宅作为敌伪财产被政府没收。

  1951年,创办了锦江饭店的董竹君由新华路住所迁居至此处。与她同时入住的还有著名作家柯灵与夫人陈国容。1960年,董竹君迁居首都,柯灵一直居住在这里。
柯灵居住的是二楼的203号居室,穹形门后是走廊,走廊右侧是20平方米的客厅,里边是卧室和内书房。客厅内一架古色古香的大书柜内藏有一套百衲本《二十四史》,墙上挂着书法条幅与各类绘画作品,桌上摆放着小巧精致的工艺品。十余平方米的书房内三面安放着落地大书橱,书桌上有文房四宝和一叠叠文稿纸。1909年出生的柯灵在其弱冠之年从家乡绍兴到上海谋生,从此大半辈子同这个大都市共命运。22岁时,他先后在天一、明星两家公司工作,并开始撰写电影剧本和短篇小说。抗战初期,柯灵任《救亡日报》编委,并主编《民族呼声》周刊。上海沦为孤岛时,他曾为《文汇报》、《正言报》编辑文艺副刊,出版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杂文集《市楼独唱》。抗战后,柯灵任《文汇报》主笔。1948年,他去香港参与创办香港《文汇报》,回沪后任永华影业公司编剧。建国后,柯灵历任《文汇报》副社长兼总编辑、上海电影局顾问,曾主编过《上海电影》、《大众电影》等刊物并出版了一系列剧本、散文、杂文等著作。

  在上海生活了一轮甲子的柯灵,在他71岁时,决定开始创作一部反映上海一百年社会变迁的长篇小说《十里洋场》。他着手搜集资料,光世纪初报刊的复印件,就几乎满满地堆了一屋子。为了安心写作,夫人陈国容在大门口贴了一张纸片,上写:“柯灵下午4时后会客。”1994年,长篇小说《十里洋场》第一章终于在《收获》第一期上发表。引起极大反响。这时,柯灵已是85岁高龄的老人了。

  修道院公寓、克莱门公寓和黑石公寓
复兴西路62号坐落着一座修道院公寓,这幢建筑名为修道院其实和宗教毫无关系,并没有住过什么修道士,也不是什么修道院。这幢房子原来是英商密丰绒线厂老板来沪创业初期的住宅,现在是徐汇区人民政府湖南路街道办事处。

  这是一座大约建于1930年的砖木结构的典型西班牙式住宅,建筑分前后两幢,前幢为二层,后幢为三层。前后两幢之间以长且窄的柱廊相连,廊旁筑有庭院。室内室外装饰采用筒瓦、螺纹柱子,卷花铁栅等构配件,并用卷花铁栅作为室内空间分隔,显得颇为浪漫。修道院公寓是密丰绒线厂老板来沪创业初期的家业。公寓前幢为老板住宅,后幢为车间和附属用房,是典型的前店后工场的小企业模式。

  从修道院公寓向东,走不多远便可见坐落在复兴中路1363号的克莱门公寓,这是1929年由比利时商人克莱门与教会合作建造的。整座公寓由5幢相同的假4层公寓楼组成,呈梅花形排列。克莱门公寓将法式、德式和现代装饰派的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特别。解放前的克莱门作为设施完善、管理成熟的酒店式公寓,居住的大都是洋行里的外国人,供包月出租。每一房间都配有法式家具,卧室、卫生间俱全,但没有厨房间,而在南面两幢楼中间建有一个可容纳百人的大型餐厅,供房客用膳。抗战胜利后,克氏侄女将餐厅改建成森内饭店,日间供膳,夜间是舞厅。1954年餐厅改为东华书场,客房改成居民住宅。欧化的建筑,哥特式的入口、铁皮牛奶箱上的斑驳数字,每层一致的格局宛若迷宫。如今,这里全部成了居民住宅。而再过去一点的伊丽莎白公寓则属于装饰艺术派风格,该五层公寓建于1930年,具有节制得体的形态、尺度与装饰,尤其是其主楼梯外立面以及南立面的东西转角显示出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与流线型风格。公寓两翼的圆形楼梯间是当年仆人的交通空间,其不同一般的日常生活方式可见一斑。
再往前一点可以看见一幢像是中世纪古堡式样的公寓住宅,门牌号是复兴中路1331号。这幢建于1924年的公寓,由于建筑填充墙体采用了黑色石材,被称之为黑石公寓。公寓主入口开敞门廊使用简化的科林斯柱式,并带有丰富的古典主义装饰。上面有一露台,形状由正弯及反弯三段弧线组成,立面中部墙体也采用了弧线形,加之屋顶中部弧形山墙及装饰,显示了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在旧法租界时期,许多家境不错的白俄曾居住在里面。二次大战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曾在此办公。
















复兴路-10.jpg (435.67 KB, 下载次数: 0)

复兴路-10.jpg

评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