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年6月甘肃青海西行记

 汉青的马甲 2015-02-15

2014年的6月11日,当上海还在将入梅雨,天气温润的时节,我们踏上了西行的征程,说是征程,因为谁也不知道,在即将行走的甘肃、青海的10来天日子里,我们将会碰到什么样的天气,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只知道我们将穿越河西走廊,重走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始终在不低于1800米的高原上,甚至可能穿越终年不化的雪山……

一、穿越河西走廊

从上海飞3个小时到达甘肃省会兰州,一下飞机,扑面而来的暖风,甚至超过了还算凉快的上海,目光所及,全是光秃秃的黄土山——黄土高原到了。

因为兰州中川机场离市区太遥远,我们没有进入市内,5分钟车程就到了中川机场所在的中川镇(兰州新区),正在建设中的兰州新区,在干燥的夏风吹拂下,灰尘四起,让我们不禁担心起此次西北之行是否都会黄沙满天,有女同胞已经拿出早就预备好的口罩了。入住的商务宾馆,因西北旅行旺季(7-8月)尚未到来,不算贵,后来发现这一路基本上都是这情况,这两个月的旺季,就是这一路上这些商家一年中大部分的收入了,价格可想而知。崭新的酒店,甘肃这一路基本上都能找到,硬件设施和管理都不错,明显好过青海段。唯一的缺点,由于兰州新区还没有完全贯通自来水(兰州市内穿越黄河,直接取黄河水,新区离兰州市约70公里),所有商家的水都靠一车车的送,才理解了宾馆洗澡水为什么这么细且无力。不过,清水羊肉之鲜美无膻味,在此行被赞誉为第一,连不碰羊肉的女同胞也是人手一块,恨不得连汤也喝光。

如果说,此行有美食之旅的话,那一定是手抓羊肉的美味,高原小尾寒羊的环境,放养,铸就了这一美食的基础。

第二天一早,昨天就接机的包车司机小王就早早赶到宾馆门口,经过三个小时的高速,迎着今年来最大的一场雨,向西疾驰,到达武威市。甘肃虽然是全国人均GDP最低的省份,但依然有几个好地方,听听俗称,“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武威在其中排第二,可见在甘肃也算是好地方。一路上黄土高原渐渐隐去,慢慢显现出祁连山脚下的绿意,有稀稀拉拉的树了,有小麦和草开始把大地绿了,自然条件的改善,显然也帮助居住此地的人们能够容易生存下去。

武威市不大,和内陆的城市没有明显的差异,入住的马踏飞燕大酒店,涉外三星,是一路上最好的酒店,价格也不到200/间,全是豪华间。中午的三和酒家,是此行中最豪华的饭店,16人的大包厢,尽显气派,服务到位,菜品质量上乘,只是上菜速度实在太慢,幸好下午只是市内景点,酒足饭饱,就直接上路。

马踏飞燕这个词,告诉我们到了中国旅游标志的诞生地——武威雷台汉墓,顶着江南常见的细濛小雨,一行人到达雷台汉墓,巨大的马踏飞燕被放在几层楼高的柱子上,而其原型其实才比巴掌高一点,高34.5厘米(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被隐藏在雷台道观这个明代建筑之下的东汉墓葬中;深挖洞、广积粮的年代(1969),当地农民一不当心就把这个著名的马踏飞燕及其它陪葬品翻了出来,原件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乃为镇馆之宝。因其造型独特,形象生动,比例准确,在1985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旅游标志,根据史料考证,正式名称更改为“马超龙雀”。

武威市内的第二站,西夏博物馆,“大夏开国,凉为辅郡”(凉是凉州的缩写,武威有古称“凉州”),西夏是与宋、辽、金同一时期的党项族王国,首都在今宁夏,武威乃其陪都,在西夏近200年的历史中,作为陪都的武威是西夏的西部经济都会和文化中心,境内保留有丰富的西夏文化遗存。西夏博物馆是国内除宁夏银川外的第二个西夏博物馆,馆内所藏“重修护

国寺感应塔碑”,是国务院1961年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重要文物价值在于,该碑一面是西夏文,一面是对应的汉字,是在清朝中期(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被学者张澍发现的,是对已经无人使用的死文字“西夏文”进行研究的重要实证资料。在西夏博物馆对面,是全国三大文庙之一的武威文庙(暨武威博物馆),与其他地区的文庙基本建制类似。

河西走廊是佛教由西域向我国中原地区传播的必经之地,从龟兹到敦煌,张掖到武威,一路到长安(西安),洛阳,到处都有佛教传播的重要遗迹。武威,历史上曾有99座佛教寺庙,比如海藏寺,天堂寺,大云寺等,鸠摩罗什寺,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机缘巧合,我们踏进了正在大修的鸠摩罗什寺,始建于东晋后凉时期,距今约1600年的时间,屡毁屡建,1998年批准重建,迁出武威市公检法机构,今天已经主体结构全部完工。我们到访的时候正逢农历五月十五,在雷台碰到了道教法会,在鸠罗什什寺碰到了佛家的水陆法会,真是有缘。

鸠摩罗什(公元 344 ~ 413 年),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他原籍天竺(古印度),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带领僧众,译出梵文佛经74部,384卷,其中《大智度论》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释论,共一百多万字,几乎对佛教全部关键名词都给出了详细、深入浅出的解释,堪称佛经入门级必读经典。由于译文非常简洁晓畅,深受众人的喜爱,而广为流传,对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贡献,许多佛教流派以此创立衍生,中国汉传佛教由鸠摩罗什而面目一新,被称为佛典汉译之泰斗。

二、游走金张掖

由于连续2天下雨,难得的雨水,让我们无法按计划去中国第一个沙漠公园——武威沙漠公园,车老板小高也赶到了,他提议直接到张掖,那边也有沙漠公园,再次往西一路狂奔,3小时的高速公路,赶到张掖市中心。

虽然祁连山从武威就已经似一袭白巾似地飘在远方,然而离张掖越近,它就越发高大起来,路边的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汩汩地滋润着两边的农田,有了水,就有了植物的活路,有了动物的口粮,人的生活才能真正舒适起来,金张掖,名不虚传啊。

到过张掖黑河国家湿地公园,才真正体会到张掖之江南美誉,到处是芦苇,小溪小河在芦苇下穿越,野鸟在草丛里咕咕地叫着,冷不丁就会从里边嗖地钻出来,在头顶盘旋;黑河,祁连山千年不冻的雪水融化而成的一条并不算出名的河流,却是整个张掖的肾脏,成立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好肾脏,才能使张掖长久富足,哪怕只是一道风景,也是独特的。湿地在江南并不稀奇,然而从近处的水,然后延伸到芦苇荡,最后是远处巍峨明亮的雪山,这是江南所没有的独特美景……

更独特的是,湿地公园处于张掖市中心北侧,而沙漠体育公园竟然是在南侧,属于腾格里沙漠的边缘,面积约35平方公里,武威的沙漠公园也属于腾格里沙漠,是在武威市的北侧约20公里,沙漠与湿地在同一个城市毗邻而居,是张掖自然地貌的一大奇特;听司机小高、小王说,在冬春季刮大风的时候,张掖会像其他西北城市一样,笼罩在可怕的黄色迷雾中;但同样有意思的是,地下水位之低,让许多外来人瞠目结舌,小高的朋友在张掖开了一个KTV,放在地下室一层,以为北方都干燥,没想到一场雨就把地下室全淹了,装修损坏,生意就此泡汤。据说打井只要下挖几米就能见水,看来“塞上江南”之美誉名符其实。

张掖最出名的自然景观是丹霞地貌,自从老谋子选中张掖,拍了《三枪拍案惊奇》,就有不知情的网友批评他,说他为了拍电影,竟然敢破坏环境,把整个地都油漆了,当地人就觉得很可乐。最出名的两大丹霞景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冰沟丹霞风景区,这两大丹霞地貌分别在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之间约有20分钟的车程。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以彩丘为主要特色,群山连绵起伏,红的、绿的、青的、白的……缤纷彩条像老天爷妙手丹青般,直接涂抹在了一个个山丘上,远观恍若柔美的彩巾,带有明显的女子阴柔之美;冰沟丹霞,则是群峰耸立,颜色均是褚红色,有些像巨大的宫殿,里面一根根的恍若罗马石柱,单独矗立又似大地之父,典型的男子雄浑之美,令无数人甘心臣服。这两大景区,较好的摄影时间均在日出日落,其中彩丘特色的国家丹霞地质公园以日落为更佳,而冰沟丹霞日出易出大片。

佛教重要遗迹——张掖大佛寺。如果说武威鸠摩罗什寺以历史悠久闻名,以鸠摩罗什的崇高地位受到膜拜,寺庙建筑还是新近重修,那么大佛寺虽然仅千年历史,然而保存古建筑更加完整,寺内因在巨大的睡佛雕塑而闻名天下,长34.5米,至少是国内第一大佛,甚至说是亚洲最大,有西夏的彩绘雕塑31尊,清乾隆年重修大殿时四面彩绘壁画,除金刚像外,多为道教题材,还有天女、西游记故事等。楼壁绘有西方极乐世界图。图中人物意态生动,景致优美,笔法流畅而苍劲,有南宋人遗规;其章法结构又颇受北宋和金代画法的影响,并且具有文人画的某些特色。藏经阁里,藏有唐宋以来的佛经6800余卷,其中一部明英宗敕赐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经》,为全国仅存的几部经书中最完整的一部。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

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2006年,大佛寺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

从张掖市出来,结束向西狂奔的行程,我们转而折向南,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到达张掖市肃南县马蹄寺,海拔渐渐高起来,接近3000米,有点轻微的呼吸局促和耳胀,马蹄寺的售票窗口到主景区,还有近10公里的路,大门是新修的藏式风格门楼,进门就是千佛洞,我们穿过,直接到达主景区中间,用了一顿最糟糕的午餐,然后开始行走。

马蹄寺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石窟始建于北凉,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等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马蹄寺石窟是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迤逦近三十公里,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传说:天马下凡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

我们从最精彩的三十三天石窟开始,一路的气喘吁吁,从狭窄的楼梯,侧身拾级而上。马蹄寺原有的建筑极为宏大,然而由于当时北方战乱,历代王朝更替,战火绵延,马蹄寺原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多被毁于战火之中,在北凉时期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香火最鼎盛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马蹄寺的最近一次破坏在动乱的十年文革时期,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而且石窟外的建筑则更是荡然无存。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千佛洞石窟等,多为近年来重修,这次一路走过,还在大修中,基本上以钢筋混凝土重新塑像,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令人不禁惊叹古人卓越的建筑技艺,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

除了佛教文化,马蹄寺周围的草原、森林、瀑布、高山则可以休闲放松,我们在盛开马莲花的草原上骑马,狂奔,撒欢,大自然中尽情释放童心,放飞心情。

夜宿民乐县,早晨继续向南行进,祁连山已经从一带远山变成须仰视的雄伟了。经过一个多小时,海拔一路上升,呼吸渐渐有点困难,终于到达海拔3500米扁都口。扁都口观赏成片起伏的高

原油菜花海而著称,6月中旬,油菜还匍匐在地面,和江南的油菜显然不同,过了2周,后来的团友们发回了扁都口遍地金黄的美景。

在扁都口,我们有幸遇到了60来岁的牧羊人,一个朴实、黑亮的老人,3500多米海拔,强烈的紫外线烤黑了他的肌皮,站在6月天却依然刺骨的寒风中,他显得宁静、无聊,看到我们走上前和他聊天,脸上顿时涌起了笑容,说起孩子在新疆,一年回一趟,说起爱人在家种地烧饭,他就在这里,为自己家,同时也替别人家放羊,我以为他可以天天吃到手抓羊肉,他说最近吃过,4月份……好心酸的回答啊,牧羊人舍不得吃羊肉,主要也是吃大肉(猪肉),我们这些远来的游人,却几乎顿顿手抓羊肉,一声叹息……

扁都口,被古人称为“大斗拔谷”的险关要隘,南通青海祁连县,北达甘肃张掖民乐县,地势险要,山势峻峨,是往北闯甘肃、蒙古,向南闯青海、陕西的必经之地,兵家必争之地,商族通行要道,最窄处仅马路的宽度(10来米),长28公里,易守难攻,如今只是一个风景区……

翻过扁都口,我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第二个省——青海,景色顿时为之一变,耕地不见了,代之以延绵起伏的祁连大草原,远处依然是祁连山的雪顶,出现了成群的牦牛、小尾寒羊,藏民的帐篷……海拔明显升高,黄土高原早已远逝,世界第一极——青藏高原向我们坦露出其博大、宽广的胸怀……祁连,我们来了,青藏高原,我们来了。

最美国道227,一路上这样的宣传标牌,确实,从张掖一路到西宁,虽然全程仅347公里,穿越了青藏高原东北角,雪山、草原、牛羊、油菜花、小野花,有这些,已经足够了……

三、穿行祁连山

从民乐县至祁连县,约4小时,半天就可以到达县城。祁连山草原,一路把最美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坦露在我们的面前,远处的牛羊似绵花团、似羊脂玉,或远或近,或大或小,密密麻麻的撒在了碧玉般的草原上,如果不是缓缓地移动,恐怕真不知道它们是一群群活生生的生命。而天空益发清澈而高远,云朵们却放下了它们曾经高傲的身段,亲昵地贴近了地面,与雪山亲密相依,恍若姐妹相拥……

入住后,吃饭休息,在超过3000米的县城里,房间里配了一条被子加一条厚毯子,总有点不以为然,到了第二天早晨才明白,这是必需的标配,宾馆老板是回民家开的,整个县城里到处都是白帽子回民,强烈的阳光下,他们的皮肤还不算黑。午休后,不安排景点,一直休息到5点晚餐,吃好后6点多,车子开到卓尔山约7点,一直玩到9点太阳下山方结束,避免了在之前张掖沙漠公园玩到9点多,近10点才晚餐的尴尬。

卓尔山也属于丹霞地貌,但与张掖的丹霞都不同,既没有彩丘的娇媚,也没有宫殿的雄伟,而是深红褐色交错在碧茵绿草中,整张草皮像丝绒地毯一般,仿佛是人工种管的,厚厚的质感,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着半哑光,墨绿、深绿、黄绿自然过渡,恍若油画般浓郁。探到近乎半山腰的木栈道伸展出去,给了摄影家们强烈的纵深,高高的瞭望台,又似长城烽火台,可以一览众山小,对面的阿咪东索山(牛心山)雪山顶耀眼地矗立在我们的跟前,马儿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永远啃不完的美食,丝毫不在意这天境祁连的美景,在这印象中的瑞士风光里,它熟视无睹、闲庭信步!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昨天的阿咪东索山(即牛心山),深入腹地,路还在大修中,中巴车左避右让,颠簸摇晃,让人提心吊胆,除了藏民放牧的帐篷,再也看不到人烟。当车缓缓驶到最高观景处,牛心山突兀地就在我们头顶直下,从厚白的积雪到浓绿的草地,无数的牛羊像芝麻点般密密麻麻地洒落在陡峭的山崖上,到我们站着的草地里,满是积雪融化的水洼,一个个,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种形状,映照着一个个雪山,此时,我们只能感叹于大自然的宏大,人之渺小了。

穿过牛心山,十八道拐一路直上,我们不走回头路,直接从这里要穿越此行的最高点——大冬树山垭口(海拔4120.6米)。十八道拐,每拐升高几十米,悄然间,我们眼前黝黑的山体渐渐退却,刺目的雪盖住了前方的山坡和道路,车行越来越缓,在汽车的轰鸣声中,我们的耳朵渐渐被隔离,声音越来越轻,高反来了,大冬树山垭口,我们来了,山顶烈日当头,却寒风凌冽,彩色经幡呼拉拉作响,所有的人一下车都不禁哆嗦了一下,拍完照迅速返车,却依然难挡高反带来的困意,心脏不太好的表姐嘴唇发紫,赶紧用上保心丸和血检通药剂,一个多小时才缓过神来,脸色恢复红润。

经过5小时的奔波,一路上,路边的草渐渐枯黄起来,干燥起来,失去了祁连雪水的滋润,地表开始有盐碱,牛羊数量明显减少,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城到了,这也是此行海拔最高的县城,近3700米,这里满眼扑来的是藏族风貌,个个黑得发亮的脸庞,松松垮垮地套着袖管在身后的藏袍,大街上到处是卖藏族人喜爱的物品,然而高反强烈影响下,今晚的黄焖羊肉、牦牛肉浪费不少(虽然12个人才花了400多),不少人失眠,无法入睡。

四、环绕青海湖

刚察县城旁边,就是高原蓝宝石,魅力青海湖了。

青海湖的第一站是仙女湾,青海湖湿地是世界七大湿地之一,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如果说青海湖南岸是人的乐园,到处是沙滩,碧水蓝天,那么仙女湾所在的青海湖北岸则是鸟的天堂,大多为泥滩,盐度略低,水略浑浊,营养丰富,水草丰茂,尤其是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天鹅,成为仙女湾的品牌形象。夏天气候舒适,然鸟类较少,必须要用100以上的长焦方行,建议使用200-500的长焦并用三脚架固定。

离开刚察,约3小时车程,就到达青海湖西南端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黑马河乡,入住在镇上,吃饭比较方便。午餐后,休息2小时,3点多,前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的茶卡盐湖,途经3800多米的橡皮山垭口,1 个多小时到达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中的“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湖面海拔约3100米,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大小,是四大盐湖中开发最早的一个,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开采。走进盐湖,就是走进了盐的世界,车上、船上、地上甚至空气中都是盐的味道。

然而寒风凛冽,3000年来,采盐的生活并不轻松,生活必需的淡水就是一个大问题,盐湖四周成片盐碱地,草稀少,牛羊难以饲养,何谈其他。太阳还未下山,我们就匆匆离去,挡不住的寒意在6月的盐湖上空弥漫……

听说青海湖日出非常有名,然而住在镇上看日出不方便,何况还要看天气,顺其自然吧。第二天起来,正好5点,离日出还有近1小时,急急忙忙一个人赶出去,还没到湖边,就已经看到满眼的红霞了,今天天气佳,看来是赶不到湖边最佳处了,这时有一辆汽车主动停在背负两个相机的我身边,问我是不是看日出,10分钟不到就把我拉到了他们的圣湖人家旅游度假村,这个地方确实是看日出的最佳地点,赶到的那一瞬间,我拍下了壮丽的青海湖日出,终于长出一口气。问

了问他们的价格,标间和帐篷,都远比著名的卓玛家便宜,卓玛家6月15日后标间到了300-400!迅速发微信照片,引来赞叹一片。

回到镇上的宾馆,用完早餐,转而向东,走向青海湖的南岸——人的乐园。随着青海湖越来越近,仿佛一条蔚蓝色纱巾飘来,车的右边依然是草原牛羊,左边终于揭下了高原蓝宝石的神秘面纱,同行的人们惊呼道,能停吗?能再近点吗?

司机小高顺应民意,带着大家绕进小路,穿越本地人设置的围栏,来到一个野景区,具体地点就不透露了,总之不收门票,二郎剑景区的门票是100元,其实就是在景区的西侧不远就可以全方位零距离地接触一模一样的青海湖了。

仿佛是真的到了海边,蓝色的水,虽然不是无边无际,远远的依然有山的影子,也是咸咸的味道,鸟儿忽高忽低,时而低翔,时而高飞,从远处的深蓝,水拍到岸边,终于以透明的浅蓝消失在细沙中;有几个喇嘛在施放宝瓶祁福,过一会儿,猛一抬头,发现太阳四周出现巨大的光环,他们说这是喇嘛祁福,出现了难得的宝瓶映日。远处的中国鱼雷发射实验基地,告诉我们这里是二郎剑,是中国曾经保密的军工实验厂所在地。

虽然6月没有遍地的油菜花(7-8月),也没有成群的天鹅(冬季),这里依然是高原蓝宝石,什么时候都值得来看一看,这里是大美青海。

摄影:除图11,16,22,23外,均为原创,摄影:吴黎辉、姚黎军、陶芸。

包车:高东,热情周到的西北汉子,值得交往的朋友。金龙22座车经改装成18座,很是宽敞舒服,仅1年多的新车。到甘肃、青海找他,非常熟悉,线路,新疆西藏愿意一路包车游,也可以咨询哟!不会让你失望!

联络:壹捌零玖叁陆贰壹壹柒壹(没办法,发阿拉伯数字,不让发表)

青海湖边的圣湖人家度假村,李全林

联络:

壹叁叁零玖柒肆零肆肆玖

李老板人非常好,做事踏实,主动给我搭车,免费接送,十分感谢!

到目前为止,没有在去哪儿网等各类酒店网络销售上可以找到,所以价格还是比较实惠,人也不算多,地段看日出,非常好,住一晚很划算。

  •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