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士、硕士、学士这些名词的起源

 华夏大学图书馆 2015-02-15
  历史百家争鸣 微信号:ihxory 历史百家争鸣-说一说过去那些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揭秘,历史每日谈、历史百家争鸣等待您的参与,点击标题下方“历史百家争鸣”关注,欢迎加入QQ群:140224724,共同讨论!

  “博士、硕士、学士”这些名称,你知道从何而来吗?其实这些称呼古已有之,不过和现在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一起来和壹学者编辑们补补脑吧!

  博士的起源

  博士,源于战国时代,当时是一种官职,也就是一些博通古今,知识渊博的人。在古代有几种涵义,作为官名,最早呈此刻战国时代,那时是一种官职,也就是一些通顺古今,常识赅博的人。徐慎《五经异义》:“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实:“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如秦博士伏生学问高深,到了华文帝时,年逾九十,尚能口授《尚书》二十八篇。西汉精采的政治家、思惟家、文学家贾谊,十八岁能诵《诗》、《书》,二十岁通顺诸子百家之言,被文帝召为博士。汉朝年夜儒董仲舒,巨细勤恳念书,有“三年不窥(花)园”的美说,因为学识赅博,被景帝举为博士。

  秦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若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参谋。秦始皇时,有博士70人。汉代博士为太常属官,官秩为六百石,员额多至十人。汉代武帝采用公孙弘建议,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教授。到了唐代,设置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还有律学博士、书写博士、似揭捉?博士,府学、州学、县学博士之称,均为教授官,而非中心官学教授儒经学官的专称。如魏晋往后,常任用精于礼仪的酬报太常博士,掌宫廷礼仪;任用通晓乐律的酬报太乐博士,掌宫廷祭奠享宴作乐歌舞;任用精晓医术的酬报术医博士、医药博士;任用精晓天文、星历、卜筮之术的酬报天文博士、漏刻博士、历博士、太卜博士、卜博士等,专掌天文、历法、占卜等事。

  博士的选用,西汉和东汉页堪采纳征拜和荐举的法子,而且有必然的尺度,正像《汉书·成帝记》中所说的那样,博士须是“明于古今,温故知新,灵通国体”的人。到了东汉,任博士还须经由考试,只有精晓《易》、《孝经》、《论语》等的人,方能被荐为博士。

  硕士的起源

  硕士之称,也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这个词最早见于五代时代,凡是指那些品节尊贵,博学多识的人。《五代史》曰:“前后摆布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宋代闻名散文家曾巩在《与杜相公书》中说:“当今内自京师,外至岩野,宿师硕士,杰立相望。”古代常用“硕老”、“硕儒”虫踉?淝些博学之人,硕士和“硕老”、“硕儒”的含意相似。硕士在古代史籍上不多见,概略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职称的缘故。

  学士的起源

  学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周礼·春官》:“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礼仪·丧服》:“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唐著名学者孔颖达对此注:“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庠、序以及大学、小学,均为古代贵族子弟读书场所,相当汉以后的太学,西晋以后的国子学。可见,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

  魏晋以后,学士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如南北朝著名诗人庚信、徐陵曾作梁武帝东宫学士,专陪皇帝吟诗作赋,写了大量绮艳靡丽的宫体诗。当时学士无定员,无品序,无定名,有的深受皇帝宠信,有的则地位低下,甚至备受欺凌。尽管他们的地位、职责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学士必须是博学多识或专精一门学问的人。

  唐朝设置了学士院,奉旨起草诏命,学士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学士甚至可以参与朝政。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召名儒房玄龄、魏征、杜如海等十八人为学士,共议天下大事。玄宗、德宗时设翰林院、学士院。翰林学士为众学士之首,常以博学多才、有极高文学造诣的学者充任。著名浪漫派诗人李白就曾作过翰林学士。唐以后,除翰林院设学士外,还以殿、阁、馆之名命名学士,其中观文殿学士最为荣贵,须曾任宰相者才得授予。唐以后还置大学士,为殿、阁、馆学士之首。到了清朝,大学士地位更加显赫,官拜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这些大学士参赞朝政,表率百官,甚至官至宰相,为此在公私礼节上人们都不直称其名,而以“中堂”尊称。无论学士还是大学士,都必须是有学问的人才能担任。

  对于支持我们的方式,您可以点击文章最下方腾讯官方的广告,您的一次点击能够让小编编辑更多更好的文章,2015年有你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