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味儿越来越淡,却是耐人寻味

 昵称18415692 2015-02-15
年味儿越来越淡,却是耐人寻味

  罗立志


  近日,在为先在线网上读到网友谢申全先生的一首散文诗《 感叹:年味儿越来越淡!》,被老先生的通俗易懂的诗歌所感动,短短的语句,就是历史的真实概括,耐人寻味。请看他在第一段中写的诗句吧:
  大人望种田/伢儿望过年/找不回的年味儿/早已化作一缕淡淡的轻烟//随着日历的翻动飘散/! 家的感觉//再也不像糯米糍粑那样的粘/外婆家的温暖/再也勾不起小时候对糖块泡米儿的馋/走亲拜年的感觉/更多的好像早已成为负担。
  笔者是年过半百之人了,对于过年的体会也有52载了。品读谢先生的诗句,感想油然而生。
  如今,有不少人感叹道, 在城市过年就像过周末,太平淡了。在农村,也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生活水平高了,天天似过年。更可以看到,过年真的没有过去那样浓郁的热闹的气氛了,来来往往的少了,一些在外打工的夫妇在城市过年了……
  “二十一,莫着急;二十二,把柴卖;二十三,把塘干;二十四,刷屋尘;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熬烧酒;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揉粑粑;二十九,样样有;三十日,呷鸡腿。”我们儿时从腊月二十一就唱着过年了,一直盼到大年三十。 过年之后,就是走亲戚,遵守“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的习俗。而今,大家对过年看得平平常常。为什么?是因为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观念更新了,相互理解增强了,相互尊重增多了。
  没有实行生产责任制时,我们吃饭成问题,一年四季吃红薯,那时的一日三餐,吃了上餐愁下餐。冬天是红薯为主,春天是薯渣、薯片为主。读高中时,我和同学们在学校寄宿,大家周日来校时,基本上是一袋红薯上加一小包米,菜全是坛子菜,如果哪个带来了腊肉,就会格外的引人注目,也许这个同学的父亲是吃“国家粮”!要想吃上白米饭,吃上瘦肉,手上有几毛钱买本“连环画”之类的小人书,我和伙伴们的奢望只好寄托到过大年了。 记得少年时过大年,妈妈也只是炒了四五样菜,一碗猪肉、一碗鸡肉、一碗面灰粑粑、一碗鱼、一碗白菜或萝卜。虽说没有“十全十美”,但我们见了这平时根本没吃过的大碗肉、鱼,喜悦之情无法形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神州大地: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农民朋友的积极性,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引导农民兄弟致富奔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生机活力,他们有了灵活自由,南征北战,亦工亦农,赚了大钱,还见了世面。信息技术发展了,上网可与亲人见面,语音聊天,电话更加轻而易举。网络“见面”也亲密无间了,真的用不着千里迢迢来相聚了。父母亲也”宽宏大量”了,理解子女旅途之辛苦,更加会打算盘了,花几百上千元车费,不如将车费钱寄给父母小孩子作生活费!
  “如今,天天吃的是鱼肉,小孩子也有银行存款了,初中学生就佩移动手机了,衣食住行无忧无虑。小孩子过年只喜欢放炮竹了……”去年春节回到农村拜年时,听到弟妹们的笑谈,心旷神怡。是的,平时生活上了档次,大家对过年的盼望也就没那么强烈了。少年时自己曾倒背如流的年谣,只好当故事讲给今天的小孩子们听了。一些旧的过年方式也必将淘汰了,因为内容决定了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