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君德轩 2015-02-15

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李言 2015-02-06 中藏网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关于成化鸡缸杯,近年来被炒得沸沸扬扬,我不想对此做过多的评价,只想就成化御用鸡缸杯的定论谈一点自己的拙见。

 

    明成化小器甚美极精,这是举世公认的,那么鸡缸杯何者为御用之品,它与普通官器鸡缸杯差别在哪?为了便于说得更清,见图器(是器高3.5cm,口径8.5cm)。

 

    该器姹紫色入宝石粉,爆裂点下方七彩宝光呈现,青花山石部勾筋、绘涂明暗相间,层次分明,浓淡有序,呈现立体效应。所有红彩为红宝石料彩,高高凸起,宝光四溢,艳丽夺目,它彩精绘细填,动感十足,骨质玉结,薄如蝉翼,却骨坚如钢,釉水细洁,清澈明晶,内外绘鸡纹,伴足底御书繁款,精美绝伦,实为人间珍宝,此等佳器令现存一切它种鸡缸杯望尘莫及,御品不二,不存争议(见四幅微观图)。

 

    历史是以事实为准绳的,当我们确立一件器物时,是要客观与公正的。现实中,我们也曾见过成化器中有御书款的,这其中也有本朝之器的,精拙皆存。事实上,就任何朝代,任何一器都存在逐渐成熟完善的工艺过程,而我们今天所要率先定论的是登峰之作。当然这也同时说明御品也分三六九等,我们要客观公正的去评判它们,今天,我们要做的是要将曾经的辉煌真实地展示于人世间。

 

    另外,足底有“乾清宫”三字,事实上,乾清宫始建于永乐十八年,现实中我们鉴定界多数人只了解历史的一部分,就常以为自己了解了全部,于是在没弄清的情况下就会盲目否定。比如说什么恭王府只存在与清代,但实际上早在明嘉靖的器物上就标注着“恭王府专用”字样,更值得言及的是,在湖北一废弃水井中发掘的秦笺,对史记都有修正的作用。由此而言,真实、客观、公正才是文物鉴定的宗旨,不可一叶障目,也不可无知地胡说。

 

    我们说对不对看事实,美不美看实物,精不精对比看,如果我们能不存任何邪念地、公正客观的去看待这一切,那么准确定位也是不难的。

 

    成化斗彩之器,总体都是令前朝后世不及的,这是事实,但精中更精的御用之器,定是与众不同的,当与官器普品摆在一起,差距就展示出来了,这应是不争的事实。

 

    客观言之,成化帝在位二十三年,由于特别钟爱你小器,故小器存世为多,但这种全繁御书之款器当十分稀有,其价不菲,由于是器全方位超然凸显的是高贵典雅的风采和无与伦比的精美,故定之御品佳器,是当之无愧的。从而,能够逐步地将成窑之器,尤其是鸡缸杯来一个较为准确的层次定位。愿天下藏家从该器图观之尊荣与绝美。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姹紫部宝石结构呈像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绿部宝料彩结构呈像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青花部衰竭变化呈像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红料彩宝石晶体呈像

 

 

程宗广:此杯确为成化本朝器物,至于是否就因它来定位,本人以为还是算了吧,标本学 不可取,这样的到代杯子民藏有很多,在下手里几十只这样的还是有的,厚薄不均大小不一。特别声明:以下鸡杯迎光斜视,蓝料彩周围有蛤砺光 几乎每只杯子釉下都可以找死亡气泡,首先可以说明这不是现代的仿品。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程宗广:还有几只那种款的,不在身边,等回去后特别奉献给大家看。本人最反对的就是标本学标本器!纯粹的扯淡!我这也是乾清宫御用,为什么就和他的不一样?你有什么根据说我这不是成化本朝的,又有什么根据说我这不是御用的?你看看,和你的一样吗?你那就是御用的,我这就是下人用的?你的标框架学去和体制伪专说吧,别和我们说,我们手里东西太多,无法定框架 要定你自己定!定完了自己玩!

 

蔡宏斌1:微观图看姹紫是釉下彩。看有不少气泡。是吗?李版。

 

李言:不是,是因为宝石料彩里本身溶入了玻璃成分的缘故,所以视觉上仿佛釉下彩。

 

力王:李言老师对成化御用器解读的非常精彩,学而时习,不亦悦乎。有真才实学研究论证的,才是受到大家尊重的人,收藏家的乐园不能变成市井骂街,摆显并不奇葩,起码做到尊敬老人,收藏是一种高雅闲趣,陶冶心境才是主流。很有意思,拿庙号来做文章,显示成化本朝御用瓷器”(来永杰 ——来老师商榷:来老师对于“宪宗皇帝”名称理解有误,明英宗的儿子,成化是年号,明宪宗是皇帝的帝号,而不是谥号,就像宣德皇帝一样,宪宗皇帝当然是当政时期的帝王称号,他的父亲是英宗皇帝,这是他们父子当政时期的帝王号,这要和唐代的宪宗区别开,唐代的唐宪宗名字是李纯,唐宪宗才是庙号,不能够混为一谈。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或作成化帝,帝号宪宗皇帝,为明英宗的长子,明朝第八代皇帝,原名朱见濬,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李纯(唐宪宗)。唐宪宗李纯(778年―820年),初名李淳,唐顺宗长子,唐代皇帝,805年―820年在位。贞元四年(788年),封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同年八月即位。李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李纯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史称“元和中兴”。李纯的政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治上有所改革,二是暂时平定一些藩镇。经过削藩,藩镇势力暂时有所削弱。后为宦官陈弘志等人谋杀。享年43岁,在位15年,死后谥号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庙号宪宗。唐代和明代的“宪宗皇帝”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庙号,一个是帝号,要区别开来。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转载]定位明成化斗彩御用鸡缸杯

 

 

赵根山:成化到弘治都烧鸡缸杯是一个画师画的,不能以一种标准看待成化斗彩器。是否成化釉彩中加入了宝石?还需科学化定,提法上还是用矿物原料绘制为宜!釉上加的烤制温度只是600度到800度之间,宝石类的熔点都要在千度以上,没有助熔剂加入还不行对干此亊不要看得太玄乎了(仅供参考)。這类东西故宫与景德镇的老爷们都不认,不相信你们拿去试试,如果旧文博体制不改变,如果没有符合实际而科学的“文物鉴定法”出台,趙高橫行下去,那么,收藏没有春天!路漫漫其修远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