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插柳不叫春知道

 文苑折枝 2015-02-15


 

 
 

插柳不叫春知道

又是一个明媚的春日,我散步红谷滩江边,惊讶地发现,几年冬日堤岸插下的一棵棵,一行行杨柳,现在已成高树,碧柳如烟,风姿绰约了。

我还记得,5年的冬日,那一队人,男的背着一大捆一大捆的长长柳苗,女的扛着鉄鳅,冒着砭骨的寒风,将一棵棵,一行行杨柳插下的情景。那时,悄悄而默默!

“不是植树节,春上栽柳吗?”我迎上前去问。

植树人其中一个女的撩了一下头巾,风趣地说,“插柳赶早,隆冬栽,不叫春知道,成活率高,3年后,即使是酷暑夏日,素有“火炉之称”的南昌,也是阴凉处处了!

“是啊,插柳不让春知道!“

可不是吗?几年后,堤岸江边,碧柳如荫了!

我赞美眼前的碧柳,敬仰那些种树的人,更掂量到那个插柳人的话:“插柳不让春知道!”

有的树,自己栽下,也许自己能享受到,更多的树,是为后人永福!

知道吗?内蒙,在额济纳旗、在阿拉善盟,有个名字叫苏和,在大漠深处,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面对正在被风沙侵蚀的黑城,坚守10年种植梭梭,种了3000多亩。他的目标——绕黑城一周、种满16公里网围栏梭梭。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植树,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改变生态环设的重要性。系列报道他是胡杨精神,梭梭品格,时代楷模!而他已年迈花甲,可还想种树,还想再活50年!

其实,种树,无论是杨柳,还是梭梭,更多的是奉献,是泽被后世!那是一种什么精神?牺牲精神!

由此,我想到他,-一幅挽联: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挽的是支藏干部孔繁生。他曾两次赴藏。茫茫雪域高原,98个乡,8万多公里的乡村、牧区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他为牧区找水,与藏族同胞一起抗灾,给乡村办学校,把自己的那份工资捐献给藏族孩子读书。捧出一颗心来,奉献一己所有,全都给了西域!你他是一个多好的“插柳人”啊!

 其实泽被后世的人,都是“插柳人” 他们心中无己,不叫后人知道,可一代又一代的人总会铭记!

拜谒儒道释,不会忘记孔子、老子、释迦莫尼,是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信仰;徜徉白堤苏堤,不会忘记白居易和苏轼,是他们为官一任,造福子孙万代;

享受温饱的农民,不会忘记作古的老一辈,是他们为千百年来人间最苦的百姓开辟了一条通向小康的致富大道。

他们,仅仅是“插柳人”的杰出代表,像这样的“插柳人”,还有千千万万。他们为他人、民族、国家做的善事,泽被后后世,世人仰视!

良心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后来不会忘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