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契丹历史】(13)契丹人在蒙金战争中

 昵称1944344 2015-02-15

金朝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割据时期, 多王朝、多政权并立。金的南面与宋划淮而治; 西面与夏为邻; 金后期北面是新兴的蒙古汗国; 夏之西北则是辽国遗裔契丹人建立的西辽政权。宋、夏、蒙诸政权都曾招诱金治下契丹人, 以达到削弱、瓦解金朝的目的。西辽政权虽与金国不接壤, 却时刻吸引着金治下不甘忍受女真统治的契丹人, 客观上加强了契丹人的离心力。故金朝周边政权的存在对金治下的契丹人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契丹人投效蒙古的原因金朝后期契丹人纷纷投效蒙古, 其原因主要

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 金末大河之北, 民失稼穑,官无俸给, 上下不安, 皆欲逃窜。加以溃散军卒还相剽掠, 以致平民愈不聊生“。统治者为了解决财政困难, 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 还大量印发纸币。”国虚民贫, 经用不足, 专以交钞愚百姓。“

这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使物价极度上涨, ”时斗米有至万二千者“,”万贯唯易一饼, 民力困竭“。这使包括契丹人在内的广大百姓灾难深重, 无以为生。其次, 早在平定契丹农牧民反金后, 为了控制契丹人的力量, 世宗“敕诸所, 马三岁者付女直人牧之”, 而且因自然灾害或疾病等原因战马死亡, 牧民还要赔偿, 这严重损害了契丹牧民的经济利益。可以想见金后期生活在西北、西南及东北三个招讨司辖境内的契丹人, 生活更加艰苦。随着蒙古起兵攻金, 卫绍王恐契丹人与蒙古联合, 加强了对北部契丹人的控制, 下令“辽民一户, 以二女真户夹居防之 ”。

为了摆脱金朝的控制, 很多契丹人归附蒙古。最后, 成吉思汗很注重拉拢契丹人, 契丹族将士了解金朝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兵力部署、作战方式、军事实力等方面的情况, 可以利用契丹人为先锋和向导, 同时利用契丹人的勇敢善战为蒙古效力,使蒙古在攻金的战争中掌握主动权。金代西北地区的契丹人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风俗文化方面存在很多共性, 正如金人所说的 “乣人与北俗无异 ”, 这使蒙元比较容易笼络乣军。而当时的乣军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武装力量, 乣军的背叛对金蒙战局有重要影响。成吉思汗非常重视对契丹人的感情笼络, 将契丹人看作是自家人。他曾经告诫部下: “山后百姓与本朝人无异。”

山后指太行山以后的奉圣、为、武、儒、云、应、朔、蔚八州之地, 金代这里是契丹人的聚居区。耶律楚材曾言: “先帝遗诏, 山后民质朴, 无异国人, 缓急可用, 不宜轻动。今将征河南, 请无残民以给此役。”

蒙古十分重视对契丹宗室与重臣的拉拢。兴定二年 ( 1218), 成吉思汗尝访辽宗室近族, 当耶律楚材入见时, 成吉思汗说: “辽与金为世仇, 吾与汝已报之矣 ”。耶律留哥入见时,太祖曰:“汉人先纳款者, 先引见。”太傅阿海奏曰: “刘伯林纳款最先。”帝曰:“ 伯林虽先,然迫于重围而来, 未若留哥仗义效顺也, 其先留哥 ”。并赐留哥金虎符, 仍官辽王。还说留哥长子薛阇“为蒙古人矣 ”。蒙元将契丹人当成国人看待, 使在金朝遭受猜忌和压迫的契丹人颇感欣慰, 自然乐于归顺蒙古。

由此可见, 金朝后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及女真统治者对契丹人的民族歧视与限制, 加之蒙古的招抚, 使生活在西北、东北, 特别是与蒙古相邻的三个招讨司下的契丹人纷纷投效蒙古。



二、契丹人助蒙抗金的军事活动

投效蒙古的契丹将士在蒙古攻金战争中十分活跃, 充当先锋和向导, 给金朝以沉重打击, 对金蒙双方的战局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早期降附蒙古的契丹人, 主要来自桓州 (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 ), 这里临近蒙古, 此地的契丹人对金边地情势非常熟悉, 故蒙古攻打金朝门户时, 多借助这些契丹人的力量。金卫绍王大安三年 ( 1211), 蒙古对金开战,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首先攻打的是桓州, 以桓州为攻破金朝防御的突破口, 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为夺取金朝战马。桓州是金西北路招讨司的治所, 是金代防御西北诸族的军事重镇。桓州境内水草丰美, 金朝在这里设置诸群牧所, 众多契丹牧户在这里为金廷饲养大量马匹。而此时蒙古作战全部是骑兵,“ 有骑士而无步卒, 二三骑或六七骑 ”。“无步卒, 悉是骑军 ,,凡出师, 人有数马, 日轮一骑乘之, 故马不困弊。”

因此战马对蒙古来说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为了夺得战马, 成吉思汗首先进军桓州。二是利用投附蒙古的桓州契丹人做向导。耶律阿海兄弟是较早投附蒙古的契丹人, 其家族世代在桓州为官, 对此地非常熟悉, 以其为先锋和向导, 可使蒙古攻金首战取胜。在耶律阿海、秃花的带领下, 太祖六年 ( 1211)十月, “ 袭金群牧监, 驱其马而还。”“大军入金境, ( 秃花 ) 为向导,获所牧马甚众。”“ 下金桓州, 得其监马几百万匹, 分属诸军, 军势大振。”

此后蒙古骑兵实力大增, 在攻金战争中取得连连胜利, 连金哀宗也慨叹: “ 北兵所以常取全胜者, 恃北方之马力,就中国之技巧耳, 我实难与之敌 ”。而这次胜利阿海兄弟功不可没。

攻下桓州后, 耶律阿海为先锋, 随蒙古大将哲别继续南攻金朝, “ 破乌沙堡, 鏖战宣平, 大捷浍河, 遂出居庸, 耀兵燕北。癸酉, 拔宣德、德兴, 乘胜次北口, 阇别攻下紫荆关 ”。居庸关和古北口, 是金朝防御蒙古的重要关隘, 金末驻守这些重要关隘的恰恰是契丹族将领。 《元史》记载当蒙古大军进逼古北口时, “契丹讹鲁不儿等献北口 ”。当时讹鲁不儿是居庸关的北口千户, 屯戍在古北口的是契丹千户石抹丑奴。但不管是讹鲁不儿还是石抹丑奴, 可以肯定的是契丹人协助蒙古打开这些关隘, 使蒙古大军长驱直入。

“ 是岁, 河北郡县尽拔, 唯中都、通、顺、真定、清、沃、大名、东平、德、邳、海州十一城不下。”金蒙战争之初, 不断有契丹将领降附蒙古, 如攻桓州时, 守将契丹人萧君弼降蒙, 之后随蒙古大军西征南讨, 攻城拔塞, 战功卓著。“ 凡天戈所指, 君皆为前导, 若取云中、收凤翔、至抚有西域,其老居多, 岁庚寅, 太宗皇帝大举伐汴, 选才堪近侍者, 君为选首, 汴平, 凯旋, 君所俘户几四百抵相州。”



成吉思汗率师在野狐岭与金军对战时, 金军契丹族将领石抹明安借骂阵之机投降蒙古, 野狐岭之战金军大败。《蒙鞑备录·征伐》记载:“ 是战也, 罄金虏百年兵力, 销折溃散殆尽, 其国遂衰。”

明安投降以后, 领蒙古军, 抚定西京路各地。当成吉思汗想休兵北返时, 明安谏曰: “金有天下一十七路, 今我所得, 惟云中东西两路而已, 若置不问, 待彼成谋, 并力而来, 则难敌矣。且山前民庶, 久不知兵, 今以重兵临之, 传檄可定, 兵贵神速, 岂宜犹豫! ”

成吉思汗采纳了石抹明安的建议, 命令他引兵南进, 不久尽有河北诸郡而还。随着金蒙战争的推进, 北京路、东京路的契丹官员、契丹百姓不断投蒙, 对金蒙战争的局势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千户耶律留哥降蒙。崇庆元年 ( 1212), 留哥起兵, “数月众至十余万。营帐百里, 威震辽东”。卫绍王命胡沙帅军六十万, 征讨留哥。留哥“ 与金兵对阵于迪吉脑儿 (今辽宁昌图附近 ) ,大败之。”次年春, 控制了东京、咸平等大片地区。留哥起兵有力牵制了金军的力量, 使金朝在与蒙古作战中更加被动。留哥牵制并歼灭了金朝在东北的大量军队, 也使中都得不到金源内陆的支援, 使金军节节败退。蒙古军在东北的战争取得胜利, 后来留哥之子薛者袭父职为辽王, 统领辽地的契丹人。哀宗正大六年 ( 1229), 薛者从窝阔台南征金朝有功, 获得赏赐, 次年, 蒙古伐金, 其弟耶律善哥从亲王口温不花, 攻破天城 堡、凤 翔府, 开兴元年( 1232), 善哥领兵三千渡黄河参加了灭金战争。辽西地区契丹人王珣招集遗民十余万以自保。王珣 “本姓耶律氏, 世为辽大族。金正隆末, 契丹窝斡叛, 祖成, 从母氏避难辽西, 更姓王氏, 遂为义州开义人 ”,“ 武力绝人, 善骑射 ”。金末 “ 河朔兵动,豪强各拥众据地 ”, 王珣“旬月之间, 招集遗民至十余万 ”, 这些遗民大多都是契丹人。宣宗贞祐三年 ( 1215), “ 木华黎略地奚霅, 珣率吏民出迎,承制以珣为元帅, 兼领义、川二州事”。后王珣在东北协助蒙古镇压了张致、杨伯杰等反叛, 木华黎留之兴中, 王珣帅木华黎兵收复开义 (今辽宁义县南开州屯 ), 此后一直受到蒙古重用。在金蒙战争中降附蒙古的契丹官员, 职位较高的军政官员不多, 主要是中下级官员。职位较高的军政官员如耶律忒末仕金为都统, 宣宗南迁汴梁时, “忒末及子天佑率众三万内附, 授帅府监军, 天祐招讨使”, 此后随蒙古军出入战阵, “ 从元帅史天倪略赵州平棘、栾城、元氏、柏乡、赞皇、临城等县, 籍其民五千余, 置吏安辑焉”。移剌捏儿“金以为参议、留守等官, 皆辞不受。闻太祖举兵, 私语所亲曰: “为国复仇, 此其时也。” 率其党百余人诣军门献十策。帝召见, 与语奇之, 赐名赛因必阇赤。又问: “尔生何地?. 对曰:”霸州。“因号为霸州元帅。”附蒙后佐木华黎攻城略地。自兴定二年 ( 1218)到元光元年 ( 1222)在山东东平, 陕西延安、凤翔等 地作战, 攻略诸多州县。中下级官员如威宁守将石抹高奴以城降, 蒙古“ 以高奴为千户, 遥授青州防御使, 佩金符。”正大六年“ 从太宗( 窝阔台 ) 伐金, 为征行千户, 卒于军 ”。石抹丑奴“仕金为古北口屯戍千户 ”。归附蒙古后,“ 取平、滦、檀、顺、深、冀等州, 及昌平红螺、平顶诸寨, 又两败金兵于邦君甸, 授檀州军民元帅 ”。石抹孛迭儿,“ 仕金为霸州平曲水寨管民官。太师、国王木华黎率师至霸州, 孛迭儿迎降, 木华黎察其智勇, 奇之, 擢为千户 ”。自兴定元年 ( 1217), 石抹孛迭儿从木华黎转战山东、山西、陕西等地, 屡立战功, 为蒙元立下汗马功劳。投附蒙古的契丹将领在蒙古攻金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蒙军破中都, 经略辽东等重大军事行动中, 契丹将士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贞祐二年 ( 1214), 宣宗南迁汴梁, “行距涿, 契丹军在后, 至良乡, 金主疑之, 欲夺其原给铠仗还营。契丹众军遂杀主帅素温而叛, 共推斫答比涉儿、扎剌儿为帅还中都 ”。金将完颜福兴率金军在卢沟桥阻击乣军, 但是乣军大破金军, “尽夺衣甲器械牧马之近桥者, 由是契丹军事渐振。”乣军主帅斫答、比涉儿 “遣使诣上行宫纳款 ”。



蒙古以契丹众将来归, 遂命散只兀儿、三模合拔都领契丹先锋, 明安兄弟为向导, 与斫答等并力围中都。1215年, 金将完颜合住等率步兵一万二千人援中都, 明安以三千骑兵迎战。在明安与乣军的合力围困下, 贞祐四年 ( 1216) 五月, 中都投降。中都陷落使金朝遭到致命打击, 宣宗感叹: “中都重地, 庙社在焉, 朕岂一日忘也 ”。东京是金朝东北重镇, 降蒙的契丹族将领石抹也先在蒙古出兵经略并占领东京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先的父祖誓不仕金, 积极招徕契丹余众,“ 招来怀辑, 徒众益盛 ”。闻成吉思汗起兵朔方, 也先认为:“ 天时人事, 上下相应, 金德衰矣,事可知矣”。于是匹马来归, 并建议成吉思汗:“ 东京为金开基之地, 荡其根本, 中原可传檄而定也 ”。成吉思汗命石抹也先从木华黎取东京。贞祐三年 ( 1215), 也先用计使蒙古 “入东京,不费一矢, 得地数千里、户十万八千、兵十万、资粮器械山积, 降守臣寅答虎等四十七人, 定城邑三十二 ”。蒙古占有东京,“ 金人丧其根本之地, 始议迁河南 ”。此后也先又从木华黎攻占金北京, 定兴中府。

由此可见, 降蒙的契丹人在金蒙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上述投效蒙古的契丹人事迹中可总结出如下特点: 首先, 投蒙的契丹人中有大量生活在金朝北部边境的中下级官吏或者誓不仕金者, 这些地区的中下级官吏及契丹百姓从金朝中期开始就时刻受到女真统治者的防范和压制, 对女真政权有强烈的排斥感, 因此当时机成熟时就纷纷归降蒙古。其次, 此时期降蒙的契丹人,民族心态和政治立场已发生变化。从民族心态上看, 他们不再有恢复大辽的想法, 而是作为蒙古的顺民, 随蒙古军南征西讨; 从政治立场上看, 这些契丹将士已经把金朝视为敌国, 积极充当蒙古大军的先锋和向导, 助蒙攻金, 甚至誓死效忠蒙古。



三、降蒙契丹人在蒙古攻金战争中的作用

金末, 降蒙契丹人在蒙金战争中助蒙攻金, 为蒙古大军攻占金朝领土, 最后推翻金朝统治, 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 投附蒙古的契丹人在蒙古攻金战争中常常发挥着向导和先锋的重要作用。降蒙契丹人多为居住在金朝北部的军将, 熟谙金朝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 了解金廷内政虚实。因此降蒙后他们为蒙古统治者献计献策, 充当了蒙古大军的向导和先锋。由于这些契丹将领久经沙场、出入战阵, 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多次帮助蒙古大军取得战争胜利, 给金军以重创。在战争中他们起到了汉族降将起不到的作用, 为蒙古攻金立下赫赫战功。这一点在前面论述的契丹人助蒙抗金的军事活动中可以得到充分证明。

其次, 投蒙的契丹族将领阻止蒙古军杀戮中原百姓, 为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蒙古军攻金初期大肆屠戮金朝百姓, “ 凡攻城邑, 敌以矢石相加者, 即为拒命, 既克, 必杀之 ”。“凡城邑以兵得者, 悉坑之。”

贞祐元年 ( 1213)秋到次年春, 蒙古军“ 凡破九十余郡,所过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 人民杀戮几尽, 金帛、子女, 牛羊、马畜皆席卷而去, 屋庐焚毁,城郭丘墟矣 ”。蒙古军队的野蛮行径使金朝境内无数百姓惨遭杀戮。随着契丹族将领陆续归附蒙古, 这一情况逐渐得到改变。

卫绍王大安三年 ( 1211)成吉思汗开始攻金,到 1213年已经攻下宣德、德兴等几百座城邑和一些重要关隘。当哲别攻下紫金关时, 先锋耶律阿海不忍看到金朝百姓惨遭屠戮, 于是劝谏成吉思汗: “好生乃圣人之大德也。兴创之始, 愿止杀掠, 以应天心 ”。此谏言被成吉思汗采纳。汴梁城破, 蒙古将帅请求窝阔台下令屠城, 耶律楚材劝窝阔台: “将士暴露数十年, 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得地无民, 将焉用之 ”。窝阔台犹豫未决, 楚材曰: “奇巧之工, 厚藏之家, 皆萃于此, 若尽杀之, 将无所获 ”。在耶律楚材的劝说下, 窝阔台最后下令, “ 罪止完颜氏, 余皆勿问 ”。致使当时避乱于汴梁的 147万金朝百姓避免一场浩劫。



综上所述, 金朝后期由于其政治的腐败及民族的歧视, 使金治下的契丹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蒙古兴起后, 契丹将士在蒙古的招诱下纷纷向其投附, 加入蒙古攻金的行列。由于他们有骑马善射的本领和久经沙场的作战经验, 在蒙古攻金的过程中给金朝以致命打击, 加速了金朝的覆亡。同时一些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契丹族将领在攻城略地的同时, 也极力劝阻蒙古将帅屠戮中原。这不仅使许多金朝百姓得以存活, 同时减少了对中原文明和社会生产力的破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