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巡回画派画家及作品【经典珍藏版】

 三合堂小伙计 2015-02-15

提示:点击陈丹青艺术圈一键关注

学习经典,分享经典

巡回画派是19世纪俄国的画家组织,这些画家反对当时俄国科学院保守的、直接取自西方的古典主义艺术思想,主张为普通人服务的现实主义和民族主义艺术,认为艺术是鼓舞人心、表达社会理想的工具。这个画派的画家多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现中产阶级和农民的日常生活,历史事件和美丽的俄罗斯大自然。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柯夫、列维坦、谢洛夫等人成为巡回画派的中坚力量。


克拉姆斯柯依

(1837—1887年),出生在市民家庭,16岁做照相制版学徒,1857年20岁时考入圣彼得堡美术学院。年轻画家是一位关心社会和大众命运的人,常为不平等的社会而苦恼。作为肖像画家的克拉姆斯柯依,始终注意对人的外貌、人的头部和面孔,特别是眼神的刻画,他所画的肖像,目光总是盯着观众,这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克拉姆斯柯依在他的创作中,非常注重艺术的民族风格、独创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他对俄国画坛和青年画家影响很大

《无名女郎》

藏处: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手持马勒的农夫》创作年代: 1882 年

收藏地: 圣彼得堡 俄罗斯博物馆

《无法慰藉的悲痛》创作年代: 1884

收藏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画家47岁那年儿子不幸夭折,丧子之苦久久折磨着他,于是构思创作这幅悲剧性的画。他曾先后三易其稿,最后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因失掉儿子而悲痛欲绝的母亲形象。画中的母亲身着及地黑色长裙,肃穆凝重,增加了画面的悲剧气氛,黑色衣裙与背后墙围横向黑色正好形成一个十字形结构,这在构图上更具有视觉的悲剧感。无数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先烈,使母亲饱尝失子的痛苦。这幅《无法慰藉的悲痛》是画家为丧子的母亲创作的一首挽歌。

《荒野中的基督》创作年代: 1872年

收藏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希施金像》1880年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

《护林人》 收藏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月夜》 收藏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月夜》是克拉姆斯柯依的成名作

《亚历山大三世像》 圣彼得堡,国立俄罗斯博物馆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俄罗斯画家,巡回览画派重要代表人物。出生于哈尔科夫,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1873-76年先后旅行意大利及法国,研究欧洲古典及近代美术。回国后勤奋作画,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表现了人民的贫穷苦难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1878年,他参加巡回展览美术协会。代表作品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及《托尔斯泰》等

《伏尔加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

《伊凡雷帝和他的儿子》

《札波罗热的哥萨克答复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四世》)这幅作品从1880年开始创作,1891年尚未完成就被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以3.5万卢布买去,“这个价格超过俄罗斯任何绘画作品的价格”。

《库尔斯克的宗教行进队伍》

《国家杜马庆典》

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1832—1898)是19世纪俄国巡回展览画派最具代表性的风景画家之一,被克拉姆斯柯依称为“俄国风景画发展的里程碑”。希施金他一生为万树传神写照,描绘俄罗斯北方大自然的宏伟壮丽,探索森林的奥秘,被人们誉为“森林的歌手”。希施金出生在维亚特卡省的一个商人家庭,他自幼就生活在森林之中,对森林怀有深厚的情感,也使他获得有关森林的许多知识,从学画起就立志画大森林。
他20岁时来到莫斯科,考入绘画雕刻建筑专科学校,入莫克里茨基工作室学习。毕业后升入彼得堡美术学院,入画家伏罗比约夫画室学习五年,前后九年的艺术学习,使他绘画基础非常扎实。28岁以优异成绩获得金奖,走出校门,赴德国和法国深造。33岁又获彼得堡美术学院院士称号,1873年被聘为教授。希施金是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是杰出的风景画家。他笔下的森林气魄雄伟、豪迈壮观。

《阳光照耀的松树林》

《松树林之晨》

《巴甫洛夫斯克秋天的风景》

《莫斯科郊外的尚午》


苏里柯夫是俄国历史画巨匠,他的历史画卷是19世纪后期俄罗斯艺术中的光辉一页。

苏里柯夫出生于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市的一个哥萨克家庭,在故乡度过少年时代,他从小就听长辈讲过许多关于自己祖先哥萨克勇敢、尚武和善战的故事,他对历史发生了极大的兴趣。1868年苏里柯夫20岁时从西伯利亚乘着雪橇来到彼得堡报考美术学院,直到1870年才考取,师从于契斯恰柯夫学习绘画。毕业后在彼得堡从事美术创作,39岁时移居莫斯科。1881年参加巡回展览画派。 在苏里柯夫的作品中充满了民主主义精神和对农奴制度、贵族国家和教会的憎恶。实质上是表现沙俄旧生活方式与之相伴的旧观念的崩溃。苏里柯夫对俄国发生的历史悲剧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所塑造的历史人物有一种庄严而动人的美。苏里柯夫在自己的历史画幅中总设法描绘特有的俄罗斯景色:莫斯科秋天的清晨,大雪覆盖的隆冬,严寒的西伯利亚,借以表现对祖国自然的深情。他是当时俄国画坛上对历史的主题有深刻理解,并用绘画语言揭示出来的大画家。他和列宾的艺术成就标志着俄国19世纪绘画的巅峰。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女贵族莫洛卓娃》

《攻克雪城》

叶尔马征服西伯利亚

伊萨克·列维坦1860年8月18日生于立陶宛基巴尔塔,列维坦是俄国杰出的写生画家,现实主义风景画大师,巡回展览画派的成员之一。

1873年,12岁的列维坦怀着成为画家的愿望进入了莫斯科绘画雕刻学校半工半读,被编入著名风景画家、巡回展览协会发起人之一的A·K·萨符拉索夫的风景画班学习。师从彼罗夫和瓦斯涅佐夫,这两人都是非常优秀的画家。列维坦求学的日子十分艰辛。由于穷困,夜晚时常在画室里的凳子上过夜。十五岁那年,母亲去世了,过了两年,父亲又离开了他。父母双亡后生活也无着落,因为是犹太人,又受到民族压迫和歧视,养成他悒郁寡欢的内向性格。但这时候,他的绘画天才在班级中很快大放光彩,曾经以《白嘴鸦飞来了》一画而成为俄罗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奠基者的萨符拉索夫对他格外青睐,不但向他传授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把俄罗斯绘画的文学性传统以及如何在风景画中用深刻的抒情性手法加以体现的做法,教给了这位天性聪颖的学生。一个艺术大师就这样在生活的磨难之中成长起来了。

列维坦终生都遭受着无权的痛苦。1892年他再次被迫迁出莫斯科,尽管当时他已是誉满全俄的著名画家。直到后来朋友们帮他办到取消被逐出境的证件时,他才得以结束自己在弗拉基米尔省的隐居生活。19世纪90年代,俄国民主运动高涨,积极地影响着画家的思想。尽管列维坦在生活中历经磨难,但和契诃夫一样,他在作品中却表现出激动和喜悦的情绪以及对生活的信心。列维坦37岁时开始回母校执教,1900年7月22日,39岁的列维坦与世长辞了。当时正是暮色苍茫的黄昏,莫斯科上空的苍穹深处升起了第一颗星星,盖满黄色尘土的叶丛披上了一片落日的余辉。 那是一个迟迟不去的暮夏。七月间,丁香花仍在盛开,它那沉甸甸的枝叶挤满了房前的花圃。树叶、丁香和油色气味飘散在列维坦病故的画室里。这种气息与这位将俄罗斯大自然的哀愁表现在画面上的艺术家终生相伴。这忧郁的大自然宛如人一般,似乎也在期待着另一种欢乐的日子。 契诃夫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独树一帜的天才,他的作品是那么清醒有力,本该引起一场变革,可惜他死得太早了。他一生历经坎坷,但在他的画中却充满希望、欢乐,闪烁着 “能使疲倦的心灵愉快起来的阳光”。

瓦伦丁·亚历山德罗维奇·谢洛夫(1865-1911)是俄国十九世纪末期的现实主义画家。他处于世纪之交,才华横溢,富有激情,在艺术上承前启后,在俄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初期创作活动,正值巡回展览画派进入极盛时期的八十年代,列宾(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和苏里可夫对青年谢洛夫有过巨大的影响。他后来也被巡回画派接纳为会员。谢洛夫出生于彼得堡的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是位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批评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九岁时跟列宾学画,以后考入皇家美术学院,得到名师契斯恰可夫素描学派的严格训练。


伊凡诺维奇·库因芝 库因芝成长在乌克兰克里米亚省库因芝原来是世居俄国的希腊族人,父亲是贫穷的鞋匠,幼时在南方乌克兰小城度过,小城面临大海,房屋是白墙草顶,这给画家留下深刻印象。因家境贫穷,他11岁就外出工作,当过小工,做过店役,后入海景画家艾伊瓦佐夫斯基画室学画。20岁时两次报考美术学院终归名落孙山,由于他一张风景画《克里木鞑靼平房》在画院展览上获奖,被学院同意接收为业余绘画班学员。库因芝1875年参加巡回展览画派,他早期画风受老师艾伊瓦佐夫斯基影响,30岁以后自成一家。列宾称他为“善绘诗意光辉的艺术大师”。

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支持陈丹青艺术圈,请分享到自己朋友圈


如何关注陈丹青艺术圈

1:长按括号内的(meishu8),可复制,然后到微信 添加朋友中 搜索 关注。

2:或返回顶部猛击标题下面陈丹青艺术圈”一键关注我。


陈丹青艺术圈QQ:879889286


加关注后即可

查看往期更多精彩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