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木知時令,鳥鳴報農時

 阿生记图书馆 2015-02-16

俗話說:「花木知時令,鳥鳴報農時」,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是按照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的,其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因此,它們的各種活動便成了季節的標誌,如植物的蔭芽、發葉、開花、結果、葉黃和葉落,動物的蟄眠、復甦、始鳴、繁育、遷徙等,都與氣候變化相關,人們把這些大自然的節律現象叫做物候。

物候與農時關係密切。最早的物候專著、西漢初期的《夏小正》按一年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農事活動,如農耕、養蠶、養馬等。此後《呂氏春秋》、《禮記》等都有類似的物候記載,並逐漸發展成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和七十二候。

花信風的歷史演變

所謂「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說法,最初源於南唐徐鍇的《歲時廣記》(另一說法是出於南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徐鍇《歲時廣記》中的「花信風」,本指三月鮮花盛開時的風候,其義重在風信,而非花信。稍後出現的「二十四番花信風」,主要是清明時節的風信。

北宋中期才有初春至初夏,以梅花為首、楝花為尾共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說法,但具體是哪些名目宋人也未述其詳,或者本就是一種模糊的說法。綜觀宋元明清的文獻材料,所謂「二十四番花信風」中真正可以確認的只有梅花、杏花、海棠、楝花等少數幾種。

直到明初王逵提出了完整的二十四番花信風的名目,影響甚大,後世所說皆出於此。

即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每年,從小寒到谷雨這八個節氣裡共有二十四候,每候都有某種花卉綻蕾開放,於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人們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為代表,叫做這一候中的花信風。花信風包括: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

按《呂氏春秋》的說法,「春之得風,風不信,則其花不成。乃知花信風者,風應花期,其來有信也。」花信風,就是花開時節吹來的風,她帶來了花的音訊;又因為是應花期而來的風,所以叫信風。

每一候花信風便是候花開放時期,到了穀雨前後,就百花盛開,萬紫千紅,四處飄香,春滿大地。楝花排在最後,表明楝花開罷,花事已了。

花信風從小寒始。《書肆說鈴》(明代葉秉敬撰)中記載:「花信風自小寒起至谷雨,合八氣,得四個月,二十四候,每候以一花之風信應之。」小寒大寒,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時節,竟然有花信風應期而至。

二十四種花的花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