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穆斯林的修养与境界

 無情360 2015-02-16

一日与友笑谈修养,用极其通俗的语言诠释着“修养”——不打架,不骂人,不轻易发怒,不说人长短,为人坦荡不耍阴谋。


友认可,并补充,有修养的人像一本书,耐看,禁得住慢慢阅读。


戏谑着:“你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吗?”


友摇头:“不算有修养。”再补充着:“修养是一种自觉行为,是从内到外的内涵显露,不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刻意,不粉饰,不娇柔,以他人的评价为主,自我评价为辅。


“修养是每一个读书人的必修功课,但并不是每一个读书人都能有修养,正如,在一个课堂上坐着的学生,同一位老师教授课程,必然会产生差异,这差异源自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影响。


“我们穆斯林是有一定修养的。”我接口。


友笑而不语。


“斋月到来的时候,全体穆斯林会自动封斋,不需要他人监督,更不需要他人提醒,从日出到日落,不食不饮,工作照常,即使六月酷暑,即使从事的是餐饮行业,凡真正的穆斯林都会自觉依旧,这难道不是一种修养吗?”


“嗯,这是一种宗教修养。更确切地说是宗教信仰。”


“凡穆斯林都会自觉注意自己的饮食,不明来源食物不食,不雅环境不去,损坏身体的行为不做。”


“这是风俗修养,一代代传下来并能通过口口相传传承下去。修养与信仰是有联系的两个方面,没有信仰的人并不妨碍会成为一个有品位有修养的人。但是,如果有了一定的信仰,修养就应该成为其必修的功课。因为无论哪一种信仰都追求着一种世俗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境界是纯粹的心理活动,但需要学识,品行,道德,情趣,审美等等的奠基。所有的条件厚重了扎实了,境界也就自然会提高。”


有人可能认为上述讨论带有小知识分子的矫情气息,什么修养啊,境界啊,一个穆斯林只要认主独一,做好五功就足够了。事实也的确如此,世袭过来的穆斯林对六信五功的概念模糊,遵循起来自然也就少了主动的行为和意识,反倒是新穆斯林们主动学习,有遵守,对信仰知识刻意地追求着。


然而,值得思考的一个话题是:信仰能否代替修养而存在,也就是说,有了信仰必定就有了修养了吗?


渊博的知识,思维习惯,高尚的情操是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必备要素,而境界的提升也正因此而来。


渊博的知识——通古博今,天文地理,数理变化,人情社会都有所涉猎,这是渊博。


思维习惯——有独有的思维方式和对世事的看法,不人云亦云,不盲目崇拜,最终达到知人知己。


高尚的情操——淡薄养德,省身养性,顺应自然,旷达处事。


由此可见,有信仰的人未必有修养,但是,有信仰的人本应该有修养。因为,信仰以其独特的心理方式存在着,信了,必定要向一个内心高度修炼,这就是境界了。而境界的必备因素就是修养。


有人说,个体的修养程度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同理,群体内个体的修养必然会与这个群体的文明程度紧密相连。当功修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就谈不上有了修养。修养是从内到外的,而形式是做给人看的,只有实质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有修养的人不会争吵不休,有涵养的人不会论人长短,入了境界的人怎么会为一句话,一件事喋喋不休?争吵者实际上他们是同属于一个台阶,谈不上什么境界,如同站在山顶上的人不会在意站在山脚下人的言谈,而山脚下的人也感受不到山顶上的快乐。这就是境界了。


宗教应该为境界而生存并源远流长,但是,当过于强调形式,过于注重形式外表而忽视内在修养,那么就不再会有什么境界,也谈不上什么境界。当宗教没了境界,也就只剩了架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