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谱系

 文香阁 2015-02-16

瓷谱系


  瓷器:

   器以瓷土为原料(高岭土,石英石等),经过成型、干燥、施釉,经1300℃以上高温烧成。    质地坚硬,表面光洁,胎体较薄成半透明状,敲击时声音清亮,且不吸水(吸水率在0.3%以      下)。瓷器又可分为艺术瓷、日用瓷、工业用瓷、建筑用瓷等几大类。我们这里所讲的瓷谱系    不包括工业用瓷和建筑用瓷。

1、原始青瓷

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原始青瓷大约是在公元前十六世纪(商代中期),我国的先民们在烧制白陶和印纹硬陶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原始青瓷以高岭土和粘土为原料,经12001200℃以上的高温烧成,施石灰釉。它是陶器向瓷器过渡等产物。西周时期原始青瓷的制作多用泥条盘筑法,战国时多用轮制。造型多仿青铜器的鼎、钟、盉、尊等,也有直腹平底碗、盘、钵、罐、盂、瓮、豆等其它器物。纹饰多见几何图案,如方格纹、锯齿纹、水波纹、云雷纹、圆点纹、弦纹,最具特点的是蟠螭纹、圆圈纹和戳印纹。江南地区原始青瓷的制作,较中原地区发达。故而成为中国青瓷的发源地。

2、青瓷

青瓷又称青釉瓷。青瓷的胎、釉含铁量在1—3%之间,在窑中以高温还原气氛烧制而成,其釉色为茶黄色或茶绿色,又因时代、窑口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按教科书所言,青瓷始烧于东汉,唐代以前以越窑为最佳。瓯窑、婺州窑次之。瓯窑位于今浙江温州一带,因临瓯江而得名。婺州窑,三国时创烧,宋代断烧。六朝时期,窑址主要在浙江金华一带。龙泉窑位于浙江省龙泉县,创烧于西晋,盛行于南宋至元初,明中期以后逐步衰落。

宋代,耀州窑、龙泉窑青瓷在南北民间辉映,汝窑、官窑量少质精;尤其南宋官窑的薄胎厚釉青釉瓷器成为宋代青瓷工艺的最杰出的代表作品。元代中期之后,青瓷逐渐衰落,仅龙泉窑系仍在生产精制的青瓷直至明中期。需要指出的是:景德镇等地烧制的翠青釉、冬青釉等青釉色瓷,属于高温颜色釉,不属于青瓷系统。

3、黑瓷

当釉的成分中含铁量达到8%以上,烧成后即为黑瓷。东汉至六朝时期,有的瓷器釉中含铁量接近8%,烧成后釉色呈褐或酱色,也列入黑瓷范围。宋代之后所说的酱色,则是与黑釉不同的另一种釉色。黑瓷是与青瓷同时出现的,因不专门烧造,而是兼烧,所以同一窑场的产品仅釉色于青瓷不同,其余特征完全一样。

越窑在东汉时期主要烧制青瓷,也同时烧造少量的黑釉瓷器,窑址中即有同期的印花酱釉罐的残片。六朝时期,烧制黑釉瓷的主要窑口是德清窑,产品多见鸡首盘口壶。唐代,黑釉瓷是位于白釉、青釉之后的第三大釉色瓷器品种。宋代,各大窑场有三分之一以上兼烧黑釉瓷器,如淄博窑、磁州窑、吉州窑、钧窑、耀州窑、定窑等。造型多为碗、盘、瓶等日用器皿。

4、白瓷

白瓷的制作,对胎、釉的质量,都有一定的要求。白瓷要求胎、釉含杂质比青瓷更少,其中铁的氧化物小于1%。中国制瓷之初,因条件不成熟,又缺乏经验,白瓷质量不高。我国的白瓷大约在北朝时期出现,河南安阳范粹墓(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出土的白瓷碗、杯、罐等,具备了白瓷条件,但质地疏松,烧结不透,釉色泛黄。隋代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标志着白瓷已经成熟。唐代邢窑白瓷“如银似雪”,宋代白瓷则以定窑为代表。明代永乐官窑甜白,胎质洁白,釉面匀净润泽,代表白瓷的最高成就。德化白瓷,色泽乳白如凝脂,被世界誉为“中国白 "。       

    白瓷是生产一切彩瓷的基础,但彩瓷盛行之后,白瓷又被湮没于其中。(辩证法)

5、青白釉瓷

青白釉瓷又称影青、隐青、映青,是介于青釉和白釉之间的一种釉色。创烧于北宋早期,以景德镇窑为代表。青白釉瓷器胎骨洁白,釉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低于1%。釉质细薄,质感如玉,加之胎体极薄,器物上的暗刻花纹内外均可映见,花纹边上略显一点淡青色,十分典雅。元代的“枢府瓷”也是青白釉瓷的一种,俗称卵白釉瓷。釉色比宋代青白瓷略深,呈失透状,形成明显的时代特征。

6、窑变釉瓷

窑变釉是釉子在窑内发生化学变化后形成的,外观上表现出各种釉色的相间相融,色彩变化无穷,花样新奇。早期窑变的呈色出人意料,又无法控制,当时人们不知呈色剂的原理,认为他的出现只是釉汁在窑内因受火不同变化的结果,所以称之为“窑变”。

1)、钧窑瓷器

钧窑的中心窑场在河南禹县,古属定州,故名。宋代钧窑的窑变器物上一般不见明显斑块。钧釉为乳浊釉,具有不透明的特性,有人认为这是釉中掺了玛瑙的缘故。元代钧窑有纯月白、纯天青等色,而窑变釉则呈斑块状,即在月白、天青釉上呈现红、紫、蓝色斑块。清代雍正以后的官窑仿制的钧釉瓷器,但釉薄且亮,没有乳浊感。

2)、花釉瓷器

花釉瓷器是唐代烧制的新品种,是真正的窑变釉。他多在黑褐色釉上,饰以月白或天蓝色的乳浊釉斑块,形成色彩的强烈对比。(淄博窑的黑釉褐彩实质上是花釉的前身)。花釉最早产于河南鲁山窑,产品已故宫博物院藏的花釉腰鼓最为知名。

3)、炉钧釉瓷

炉钧釉始于雍正,属于低温釉。制作时,先高温烧好涩胎瓷,再施釉,入800—900℃的炉内,两次烧成,且釉面仿宋代钧釉窑变,故名。器型多见各式瓶类。

                          7、结晶釉瓷

含明显结晶体的釉,称为结晶釉,这是因为这些釉中含有足量的结晶体物质(如赤铁矿、磁铁矿),当釉熔融而处于饱和状态而又逐渐冷却时,这些结晶物质便由非结晶状态转化为结晶状态,这些结晶体夹杂在釉面中,表现的十分明显。如雨点釉、兔毫釉、茶叶末釉、鹧鸪斑釉、玳瑁釉等等,均属于结晶釉。

1)、雨点釉(油滴釉):宋代著名釉色之一,在黑色釉面上满布闪烁银光的小圆点,称“雨点”或“油滴”,日本则称“天目”。雨点的形成是釉面气泡排出富集铁的氧化物析晶所致。器型主要是饮茶用的盏和碗为多。淄博窑的胎体与建窑所不同,建窑为铁胎,淄博窑为白胎。

2)、兔毫釉:宋代釉品种之一,在黑色或茶褐色釉面上排列的针状细纹,犹如兔毛而得名。形成机理与雨点釉相同,惟烧成温度比雨点釉更高,达1300℃以上时,富含铁质的部分垂流成条纹,即形成兔毫釉。与建窑不同的当然还是胎体的黑白之分。

3)、厂官釉(茶叶末釉):我国传统的结晶釉品种之一,其特点是釉面呈失透状,褐色的釉面上密布细小斑点或细小短丝,釉色黄绿掺杂,各有偏重。其形成机理是釉中的铁、镁与硅酸化合而形成结晶,根据烧成后颜色深浅不同,而有不同称谓,偏黄者称“鳝鱼黄”,偏青者称“蟹甲青”、“老僧衣”,偏茶绿色者称“茶叶末”,但清史档案中皆称厂官釉,因为这是清御窑厂仿直隶厂窑的品种。

实际上,茶叶末釉,唐代耀州窑系、宋代定窑系、淄博窑均有烧制。

8、绞胎(釉)瓷

绞胎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从未出现。所谓“绞胎”,也称“搅胎”、“绞泥”。事实上,绞胎瓷的这种工艺有两种。一是用白、褐两色(或多色)泥料相间搡合在一起,然后按照需要切成单元泥片粘合成型,即全器利用绞泥成型,再施釉烧成呈绞纹的器物。这种绞胎瓷的剖面纹路是相通的。另一种是将绞胎泥片贴于制成的器物之上,从剖面看绞胎纹路并不相通。绞胎瓷按泥料绞合方式的不同,可形成木理纹、锦鸡翅纹、羽毛纹等名称。

绞釉不同于绞胎,它是将釉质搅成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纹路,施于器物之上,然后施釉烧成绞釉瓷器。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