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论第二十

 龙泉清溪 2015-02-16







《续六经》之一的《乐论》,表述了文中子的音乐思想理论,《乐论》虽已失传,但从其他典籍可以考知其梗概。文中子看到了音乐在整个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它不仅能体现王道,而且是时代的体温计,他的乐理理论其实是秉承了孔子的乐理思想。在经过从汉到隋之前儒学的衰落之后,文中子的乐理思想也是他重振儒学的有机成分。
  20
本词条 百科名片缺少图片, 正文缺少必要目录和内容,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20个积分。

两部《乐论》之异同辨析折叠编辑本段

荀子儒家的大承者,阮籍则被誉为玄学的代表人物。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乐论》的辨析,阐述了两部《乐论》虽多有不同之处,但主要的音乐理论思想却异曲同工,从而探究荀子与阮籍的音乐思想,从中领略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中国古代音乐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深刻影响。 在中国古代音乐思想发展史上,荀子与阮籍同以《乐论》名闻于世。荀子是战国时的大儒,阮籍是魏晋时的名士,两人相隔数百年,立身处世的态度又迥然有别,然而同样篇名的两部《乐论》拉近了二者的距离。一、荡郁《乐论))立套之异同苟子《乐论》是儒家第一部成系统的音乐理论专著。作为摇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论音乐自然带有强烈的儒家色彩.即强调音乐的社会政治功能并将礼乐视为一体相提并论。阮'并非俪家中人<晋书阮籍传>说:“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爪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

阮籍《乐论》评析折叠编辑本段

阮籍《乐论》,向来研究者多以为是"自然"和"名教"的调和.本文结合阮籍生平、特别是阮籍的《咏怀诗》分析认为,《乐论》中归属于"自然"和"名教"两类不同性质的文字是不能调和、且互相矛盾着;它们同时出现在《乐论》中,是当时社会"自然"向"名教"妥协的结果.以学术来衡量,《乐论》并无新见.《乐论》的产生,有阮籍个人思想性格的特点,更有魏、晋朝政改换的社会特点.

文中子的《乐论》与《乐记》折叠编辑本段

摘 要 <续六经>之一的《乐论》,表述了文中子的音乐思想理论,《乐论》虽已失传,但从其他典籍可以考知其梗概。文中子看到了音乐在整个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它不仅能体现王道,而且是时代的体温计,他的乐理理论其实是秉承了孔子的乐理思想。在经过从汉到隋之前儒学的衰落之后,文中子的乐理思想也是他重振儒学的有机成分。

《乐论》是文中子王通的《续六泾》之一,此书已佚,但我们从其《中说》中可考知其梗概。文中子为什么要著《乐论》?先秦儒家的《乐记》对他的《乐论》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今存的《中说》及其他文献中找到答案。

《乐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言乐之义理的。《正义》云:“郑《目录》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此于《别录》属《乐记》。’……按《汉书·艺文志》云:'黄帝以下至三代,各有当代之乐名。周衰礼坏,其乐尤微,又为郑卫所乱,故无遗法。汉兴,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为乐官,颇能记其铿锵鼓舞而已,不能言其义理。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博古,与诸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云乐事者,以作《乐记》。其内史丞王定传之,以授常山王禹。成帝时为谒者,数言其义,献二十四卷。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与禹不同,其道浸以益微。’”[1](p558)《乐》的情况很复杂。《汉志》载:《乐记》二十三篇,阙。《乐记》之前有《乐经》,《隋志》记四卷,佚。《经义考》云:“《汉书·王莽传》:元始三年立《乐经》。《艺文志》:汉兴制氏以雅乐声律世在乐官,颇能记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六国之君魏文侯最为好古,孝文时得其乐人窦公,献其书,乃《周官·大宗伯》之《大司乐》章也。……杨继盛曰:世之谈经学者,必称六经,然五经各有专业,而《乐》则灭绝无传,论治法者必对举《礼》、《乐》,然议礼者于天秩不易之外,犹深求立异可喜之说,至于《乐》则废弃不讲。全德之微,风俗之弊,恒必由之,良可悲夫。”[2](p865)由于《乐经》早佚,文中子关于乐的思想理论来自于《乐记》或前人对乐的认识。

乐在整个社会中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刘子·辩乐》云:“乐者,天地之声,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人心喜则笑,笑则乐,乐则口欲歌之,……古人不能无乐,乐则不能无形,行则不能无道,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乐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淫,使其音调伦而不诡。”[3](p144)《乐记》对乐有更深入的理解,它把乐的境界提到了一个更理性的层次,《记》云:“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4](p560)一般来说儒家都非常重视礼乐教化作用,孔子曾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5](p2487)孔子很懂音乐,他把音乐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诗、乐对一个人的成长固然重要,但只有音乐才能塑造出他完整的人格魅力,即如孔《疏》所说的“成性在于学乐。”荀子对乐在整个社会各环节的作用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他在《乐论》中云:“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6](p338)文中子对这一点也认识得很清楚,《魏相篇》文中子说:“《礼论》、《乐论》为政化”,又云“乐以合德”,乐与礼一样,具有政治教化作用,它亦可以使一个人的行为与内在涵养更合乎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于乐,文中子的态度亦是转述和传承,《事君篇》曰“吾于《礼》、《乐》也,论而不敢辨。” 他所充当的只是中介的作用。

《乐论》的篇数、卷数。杜淹《世家》云:“《乐论》二十篇,列为十卷。” 王福畤《王氏家书杂录》云:“贞观初,……《礼论》、《乐论》各亡其五篇”。[7](p1333)《乐论》篇数,王福畤以后再无人言及,王绩《答程道士书》只言其兄“续明《六经》”,王勃《续书序》也只有“我先君文中子,……正《礼》、《乐》以旌后王之失,……乃例《六经》,次《礼》、《乐》。”[8]p(227)皮日休《文中子碑》只是记载了《礼论》、《续诗》、《元经》、《易赞》的篇数,未载《续书》与《乐论》的篇数,亦可能这两部书时已不存。宋司马光《文中子补传》载:“弟子自远方至者甚众,乃著《礼论》二十五篇,《乐论》二十篇,《续书》百有五十篇,《续诗》三百六十篇,《元经》五十篇,《赞易》七十篇,谓之《王氏六经》。”[9](p258)司马光此载,可能是据杜淹《世家》而云。清朱彝尊《经义考》未载王氏通《乐论》的存佚情况。

文中子作《乐论》的目的折叠编辑本段

《天地篇》有明确的表示:“王道之驳久矣,礼乐可以不正乎?”因为乐亦关乎王道政治的实现,文中子所处隋世,政治昏暗,隋文帝素不悦学,不知乐,其子杨广虽好文学但骄奢纵欲,耽溺享乐而荒芜国政,亡国之君也,当此之际王道岂能不兴乎?故作用于人内心情感的乐不能不正。王夫子《读通鉴论》卷十九《隋文帝》九云:“治心然后可以审音,心者其本也,音者其末欤!乃何妥(《隋书》卷七十五《儒林列传》)衰乱滔滔之乐作,遂益以导炀帝邪淫无厌之心,而终亡其国,则乐之不正,流祸无涯,乐又本而非末矣。故先王之作乐也,必在盛德大业既成之后,以志之贞者斟酌于声容之雅正,而不先之于乐,知本也。然必斟酌于声容之雅正,以成一代之乐,传之子孙,而上无淫匿之君,流之天下,而无乖戾之俗,则德立功成,而必正乐,亦知本也。”[10](p362)王夫子所说的“本”归根在于德正,德正乐才能正。乐正则人心正,人心正则政治清明,王道之治也。《事君篇》亦云:“问礼乐,子曰:'王道盛则礼乐从而兴焉。’”文中子认为有仁政德治,雅乐才会从而繁荣并引导时代潮流。《礼乐篇》云:“子曰:仁义,其教之本乎?先王以是继道德而兴礼乐者也。……文中子曰:周齐之际,王公大臣不暇及礼矣。献公曰:'天子失礼,则诸侯修于国,诸侯失礼,则大夫修于家。’礼乐之作,献公之志也。程元问《六经》之致,子曰:'……正礼乐以旌后王之失,如斯而已。’”文中子作《乐论》就是要以乐这种方式来警示后王之失,他的真实愿望还是想得到当朝隋帝采纳,实现清明的王道政治。因为“乐者,本乎政也。政善则民安,则天下之心和。圣人作乐,以宣畅其和。”[11](p36)乐与政通,“古者圣王明君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万物咸若,乃作乐以宣八风之气,以平天下之情,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12](p35)圣王明君都能认识到乐的重要性,故文中子亦将《乐论》纳入<续六经>之中。

雅乐是王道的体现,所以文中子倡导之。《王道篇》言雅声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其文云:

子在长安,杨素、苏夔、李德林皆请见,子与之言,归有忧色,门人问子,子曰:“素与吾言终日,言政而不及化;夔与吾言终日,言声而不及雅,德林与吾言终日,言文而不及理。”门人曰:“然则何忧?”子曰:“非尔所知也。二三子皆朝之预议者也,今言政而不及化,是天下无礼也;言声而不及雅,是天下无乐也;言文而不及理,是天下无文也。王道从何而兴乎?吾所以忧也。”门人退,子援琴鼓《荡之什》,门人皆沾襟焉。[13](p1310)

文中子认为“言声而不及雅,是天下无乐也”,如果这样的话,“王道从何而兴”?那他理想中的社会就难以实现。文中子所鼓《荡之什》在《诗》属“大雅”。《大雅·荡之什》,郑氏笺云:“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14](p551)这首诗是周文王为揭露商纣王的暴虐无道而作的,郑玄对此诗主旨的理解是对的。文中子在长安见杨素、苏夔、李德林,与之交谈,他们都是朝廷重臣,因其“言政而不及化”,“言声而不及雅”,“言文而不及理”,故文中子忧其王道仁政难以实现,为排解烦恼,援琴而鼓《荡之什》,以映其时政也。

乐是时代的体温计,从乐我们就可以体味出一个社会的盛衰,《王道篇》云:

子曰:“化至九变,王道其明乎!故乐至九变而淳气洽矣。”裴晞曰:“何谓也?”子曰:“夫乐,象成者也,象成莫大于行而流于声,王化始终所可见也。故《韶》之成也,虞氏之恩动植矣,乌鹊之巢可俯而窥也,凤凰何为而藏乎?”[15](p1310)

王道所在,社会清明,风俗所化,乐亦扬之,即“化至九变,王道其明”。《韶》乐成而虞氏之恩普遍于天下,《韶》乐是王道政治的体现,《论语·八佾》亦云:“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何晏《集解》云:“孔曰《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正义》曰:“韶,绍也。德能绍尧,故乐名《韶》。言《韶》乐其声及舞极尽其美,揖让受禅,其圣德又尽善也。……武周、武王乐,以武得民心,故名乐曰《武》。言武乐音曲及舞容则尽极美矣,然以征伐取天下,不若揖让而得,故其德未尽善也。”[16](p2469)乐映其政,这一点在任何一朝代都可以得到印证。文中子只是转述圣贤之意而已。这里还讲到“乐、象、声”问题。《礼记》卷二十七《乐记》云:“乐者,所以象德也。”[17](p997)孙希旦认为“象德”即谓“乐所以使民象君之德。” 在《礼记》卷二十八的《乐记》中,讲到三者的关系:“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著往,复乱一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18](p1006)《乐记》所讲的乐、象、声、德,即文中子的“夫乐,象成者也,象成莫大于行而流于声,王化始终所可见也。”之意,不过文中子表述为简练一些。

文中子秉承了孔子的乐学思想,反对靡靡之音。《周公篇》云:

子游太乐,闻龙舟五更之曲,瞿然而归,曰:“靡靡乐也,作之邦国焉,不可游矣。”[19](p1317)

因为靡靡之乐乃衰世之音也,这与反映王道的雅乐格格不入,故文中子“瞿然而归”,言其地“不可游矣”。这与孔子反对郑、卫之音的态度是一样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云:“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1]远侫人。郑声淫,佞人殆。’”何晏解曰:“孔曰:郑声、侫人,亦俱能惑人心,与雅乐贤人同,而使人危殆,故当放远之。”[20](p2517)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礼乐方面,音乐要采用《韶》和《武》,应坚决舍弃郑国的乐曲,因为郑国的乐曲靡曼淫秽,若以治国,则国将丧矣。《乐记》亦阐述了同样的思想,不过是把孔子的思想系统化、深刻化了而已。《乐记》云: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曼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至也。[21](p978,981)

文中子对靡靡之音的反敢,是长期受儒学理念熏染的一种自然反应。唐人李涪《刊误》卷下之《乐论》,记录了文中子门人杜淹与唐太宗关于乐的一段对话,云:“贞观十七年,太宗文皇帝与太常少卿祖孝孙论乐,太宗曰:'治政善恶,岂此之因?’御史大夫杜淹曰:'陈之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隋之将亡也,为《伴侣》、《行路难》。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以是观之,实自于乐。’”[22](p12)杜淹作为文中子的门人,其乐论思想与其师一致,唐太宗就与他的乐论观有所不同了。

文中子不但谈乐理、谈乐的社会功用,而且自己有这方面的切身实践。《礼乐篇》就记载了文中子作琴曲《汾亭操》之事:

子游汾亭,坐古琴,有舟而钓者过,曰:“美哉琴意,伤而和,怨而静,在山泽而有廊庙之志,非太公之都磻溪,则仲尼之宅泗滨也。”子骤而鼓《南风》,钓者曰:“嘻!非今日之事也。道能利生民,功足济天下,其有虞氏之心乎?不如舜自鼓也,声存而操变矣。”子遽舍琴,谓门人曰:“情之变声也如是乎?”起将延之,钓者摇竿鼓枻而逝。门人追之,子曰:“无追也。播鼗武入河,击磬襄入于海,古有之也。”遂志其事,作《汾亭操》焉。[23](p1321)

文中子弟王绩在《答冯子华处士书》中,亦曾言其兄作《汾亭操》一事:“吾家三兄,生于隋末,伤世忧乱,有道无位,作《汾亭操》,盖孔子《龟山》之流也。吾尝亲受其调,颇为曲尽。近得裴生琴,更习其操。洋洋乎!觉声器相得。今便留之,恨不得使足下为钟期,良用耿然。”[24](p158)这段材料,佐证了文中子曾作《汾亭操》。《琴史初编》在隋唐琴人中记:“隋代虽然只有三十多年,在音乐方面却颇为活跃。……文人琴士有王通、王绩兄弟,他们都有创作传世。”[25](p53)在介绍文中子是云:“他在汾亭鼓《南风》等曲,被钓者评为'有廊庙之志’,但'声存而操变矣’。于是痛感时势不合,而作《汾亭操》。现存琴曲《古交行》一曲,传为他的作品。”文中子弟王绩亦擅长鼓琴,从《答冯子华处士书》可以看出,他也非常喜欢琴曲而且会弹奏,“近得裴生琴,更习其操。”即明证也。其诗《北山》中有:“幽兰独夜清琴曲,桂树凌云浊酒杯。”句,可与《答冯子华处士书》互证。而且《古琴初编》亦载王绩为隋唐著名琴人,曾“加减旧弄,作《山水操》,为知音所赏。这里的加减旧弄,应是指在传统基础上的加工改编。”[26](p54)王绩之擅长鼓琴,不能不受到其兄文中子的影响。

文中子还以谈歌舞表述自己对社会变革的看法,《周公篇》云:

子谓《武德》之舞劳而决,其发谋动虑,经天子乎?谓《昭舞》之舞闲而泰,其和神定气,绥天下乎?太原府君曰:'何如?’子曰:'或决而成之,或泰而守之,吾不知其变也。噫!《武德》则功存焉,不如《昭德》之善也,且《武》之未尽善久矣。其时乎,其时乎!’”[27](p1316)

两种歌舞,一者劳而决,一者闲而泰,一个是发谋动虑,一个是和神定气。他在比较了汉高祖庙的《武德》之武与汉文帝庙《昭德》之舞后说:“《武德》则功存焉,不如《昭德》之善也。”因汉高祖以武力推翻了秦始皇,战胜了项羽,而汉文帝以德定天下,他对汤武革命式的武力变革评价不高,虽然他也认为那样做是必要的。由于文中子深受儒家道德的影响,他认为解决社会问题,道德的方法要优于其他任何方法。这与孔子的“《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是一脉相承的,文中子肯定了《武德》功存,又言不如《昭德》之善,在他的心目中,目的虽然一致,但可采用平和的方式来完成,这才是尽善之美。



《续六经》之一的《乐论》,表述了文中子的音乐思想理论,《乐论》虽已失传,但从其他典籍可以考知其梗概。文中子看到了音乐在整个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它不仅能体现王道,而且是时代的体温计,他的乐理理论其实是秉承了孔子的乐理思想。在经过从汉到隋之前儒学的衰落之后,文中子的乐理思想也是他重振儒学的有机成分。
  20
本词条 百科名片缺少图片, 正文缺少必要目录和内容,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20个积分。

两部《乐论》之异同辨析折叠编辑本段

荀子儒家的大承者,阮籍则被誉为玄学的代表人物。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乐论》的辨析,阐述了两部《乐论》虽多有不同之处,但主要的音乐理论思想却异曲同工,从而探究荀子与阮籍的音乐思想,从中领略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中国古代音乐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深刻影响。 在中国古代音乐思想发展史上,荀子与阮籍同以《乐论》名闻于世。荀子是战国时的大儒,阮籍是魏晋时的名士,两人相隔数百年,立身处世的态度又迥然有别,然而同样篇名的两部《乐论》拉近了二者的距离。一、荡郁《乐论))立套之异同苟子《乐论》是儒家第一部成系统的音乐理论专著。作为摇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论音乐自然带有强烈的儒家色彩.即强调音乐的社会政治功能并将礼乐视为一体相提并论。阮'并非俪家中人<晋书阮籍传>说:“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爪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

阮籍《乐论》评析折叠编辑本段

阮籍《乐论》,向来研究者多以为是"自然"和"名教"的调和.本文结合阮籍生平、特别是阮籍的《咏怀诗》分析认为,《乐论》中归属于"自然"和"名教"两类不同性质的文字是不能调和、且互相矛盾着;它们同时出现在《乐论》中,是当时社会"自然"向"名教"妥协的结果.以学术来衡量,《乐论》并无新见.《乐论》的产生,有阮籍个人思想性格的特点,更有魏、晋朝政改换的社会特点.

文中子的《乐论》与《乐记》折叠编辑本段

摘 要 <续六经>之一的《乐论》,表述了文中子的音乐思想理论,《乐论》虽已失传,但从其他典籍可以考知其梗概。文中子看到了音乐在整个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它不仅能体现王道,而且是时代的体温计,他的乐理理论其实是秉承了孔子的乐理思想。在经过从汉到隋之前儒学的衰落之后,文中子的乐理思想也是他重振儒学的有机成分。

《乐论》是文中子王通的《续六泾》之一,此书已佚,但我们从其《中说》中可考知其梗概。文中子为什么要著《乐论》?先秦儒家的《乐记》对他的《乐论》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今存的《中说》及其他文献中找到答案。

《乐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言乐之义理的。《正义》云:“郑《目录》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此于《别录》属《乐记》。’……按《汉书·艺文志》云:'黄帝以下至三代,各有当代之乐名。周衰礼坏,其乐尤微,又为郑卫所乱,故无遗法。汉兴,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为乐官,颇能记其铿锵鼓舞而已,不能言其义理。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博古,与诸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云乐事者,以作《乐记》。其内史丞王定传之,以授常山王禹。成帝时为谒者,数言其义,献二十四卷。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与禹不同,其道浸以益微。’”[1](p558)《乐》的情况很复杂。《汉志》载:《乐记》二十三篇,阙。《乐记》之前有《乐经》,《隋志》记四卷,佚。《经义考》云:“《汉书·王莽传》:元始三年立《乐经》。《艺文志》:汉兴制氏以雅乐声律世在乐官,颇能记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六国之君魏文侯最为好古,孝文时得其乐人窦公,献其书,乃《周官·大宗伯》之《大司乐》章也。……杨继盛曰:世之谈经学者,必称六经,然五经各有专业,而《乐》则灭绝无传,论治法者必对举《礼》、《乐》,然议礼者于天秩不易之外,犹深求立异可喜之说,至于《乐》则废弃不讲。全德之微,风俗之弊,恒必由之,良可悲夫。”[2](p865)由于《乐经》早佚,文中子关于乐的思想理论来自于《乐记》或前人对乐的认识。

乐在整个社会中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刘子·辩乐》云:“乐者,天地之声,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人心喜则笑,笑则乐,乐则口欲歌之,……古人不能无乐,乐则不能无形,行则不能无道,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乐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淫,使其音调伦而不诡。”[3](p144)《乐记》对乐有更深入的理解,它把乐的境界提到了一个更理性的层次,《记》云:“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4](p560)一般来说儒家都非常重视礼乐教化作用,孔子曾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5](p2487)孔子很懂音乐,他把音乐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诗、乐对一个人的成长固然重要,但只有音乐才能塑造出他完整的人格魅力,即如孔《疏》所说的“成性在于学乐。”荀子对乐在整个社会各环节的作用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他在《乐论》中云:“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6](p338)文中子对这一点也认识得很清楚,《魏相篇》文中子说:“《礼论》、《乐论》为政化”,又云“乐以合德”,乐与礼一样,具有政治教化作用,它亦可以使一个人的行为与内在涵养更合乎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于乐,文中子的态度亦是转述和传承,《事君篇》曰“吾于《礼》、《乐》也,论而不敢辨。” 他所充当的只是中介的作用。

《乐论》的篇数、卷数。杜淹《世家》云:“《乐论》二十篇,列为十卷。” 王福畤《王氏家书杂录》云:“贞观初,……《礼论》、《乐论》各亡其五篇”。[7](p1333)《乐论》篇数,王福畤以后再无人言及,王绩《答程道士书》只言其兄“续明《六经》”,王勃《续书序》也只有“我先君文中子,……正《礼》、《乐》以旌后王之失,……乃例《六经》,次《礼》、《乐》。”[8]p(227)皮日休《文中子碑》只是记载了《礼论》、《续诗》、《元经》、《易赞》的篇数,未载《续书》与《乐论》的篇数,亦可能这两部书时已不存。宋司马光《文中子补传》载:“弟子自远方至者甚众,乃著《礼论》二十五篇,《乐论》二十篇,《续书》百有五十篇,《续诗》三百六十篇,《元经》五十篇,《赞易》七十篇,谓之《王氏六经》。”[9](p258)司马光此载,可能是据杜淹《世家》而云。清朱彝尊《经义考》未载王氏通《乐论》的存佚情况。

文中子作《乐论》的目的折叠编辑本段

《天地篇》有明确的表示:“王道之驳久矣,礼乐可以不正乎?”因为乐亦关乎王道政治的实现,文中子所处隋世,政治昏暗,隋文帝素不悦学,不知乐,其子杨广虽好文学但骄奢纵欲,耽溺享乐而荒芜国政,亡国之君也,当此之际王道岂能不兴乎?故作用于人内心情感的乐不能不正。王夫子《读通鉴论》卷十九《隋文帝》九云:“治心然后可以审音,心者其本也,音者其末欤!乃何妥(《隋书》卷七十五《儒林列传》)衰乱滔滔之乐作,遂益以导炀帝邪淫无厌之心,而终亡其国,则乐之不正,流祸无涯,乐又本而非末矣。故先王之作乐也,必在盛德大业既成之后,以志之贞者斟酌于声容之雅正,而不先之于乐,知本也。然必斟酌于声容之雅正,以成一代之乐,传之子孙,而上无淫匿之君,流之天下,而无乖戾之俗,则德立功成,而必正乐,亦知本也。”[10](p362)王夫子所说的“本”归根在于德正,德正乐才能正。乐正则人心正,人心正则政治清明,王道之治也。《事君篇》亦云:“问礼乐,子曰:'王道盛则礼乐从而兴焉。’”文中子认为有仁政德治,雅乐才会从而繁荣并引导时代潮流。《礼乐篇》云:“子曰:仁义,其教之本乎?先王以是继道德而兴礼乐者也。……文中子曰:周齐之际,王公大臣不暇及礼矣。献公曰:'天子失礼,则诸侯修于国,诸侯失礼,则大夫修于家。’礼乐之作,献公之志也。程元问《六经》之致,子曰:'……正礼乐以旌后王之失,如斯而已。’”文中子作《乐论》就是要以乐这种方式来警示后王之失,他的真实愿望还是想得到当朝隋帝采纳,实现清明的王道政治。因为“乐者,本乎政也。政善则民安,则天下之心和。圣人作乐,以宣畅其和。”[11](p36)乐与政通,“古者圣王明君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万物咸若,乃作乐以宣八风之气,以平天下之情,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12](p35)圣王明君都能认识到乐的重要性,故文中子亦将《乐论》纳入<续六经>之中。

雅乐是王道的体现,所以文中子倡导之。《王道篇》言雅声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其文云:

子在长安,杨素、苏夔、李德林皆请见,子与之言,归有忧色,门人问子,子曰:“素与吾言终日,言政而不及化;夔与吾言终日,言声而不及雅,德林与吾言终日,言文而不及理。”门人曰:“然则何忧?”子曰:“非尔所知也。二三子皆朝之预议者也,今言政而不及化,是天下无礼也;言声而不及雅,是天下无乐也;言文而不及理,是天下无文也。王道从何而兴乎?吾所以忧也。”门人退,子援琴鼓《荡之什》,门人皆沾襟焉。[13](p1310)

文中子认为“言声而不及雅,是天下无乐也”,如果这样的话,“王道从何而兴”?那他理想中的社会就难以实现。文中子所鼓《荡之什》在《诗》属“大雅”。《大雅·荡之什》,郑氏笺云:“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14](p551)这首诗是周文王为揭露商纣王的暴虐无道而作的,郑玄对此诗主旨的理解是对的。文中子在长安见杨素、苏夔、李德林,与之交谈,他们都是朝廷重臣,因其“言政而不及化”,“言声而不及雅”,“言文而不及理”,故文中子忧其王道仁政难以实现,为排解烦恼,援琴而鼓《荡之什》,以映其时政也。

乐是时代的体温计,从乐我们就可以体味出一个社会的盛衰,《王道篇》云:

子曰:“化至九变,王道其明乎!故乐至九变而淳气洽矣。”裴晞曰:“何谓也?”子曰:“夫乐,象成者也,象成莫大于行而流于声,王化始终所可见也。故《韶》之成也,虞氏之恩动植矣,乌鹊之巢可俯而窥也,凤凰何为而藏乎?”[15](p1310)

王道所在,社会清明,风俗所化,乐亦扬之,即“化至九变,王道其明”。《韶》乐成而虞氏之恩普遍于天下,《韶》乐是王道政治的体现,《论语·八佾》亦云:“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何晏《集解》云:“孔曰《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正义》曰:“韶,绍也。德能绍尧,故乐名《韶》。言《韶》乐其声及舞极尽其美,揖让受禅,其圣德又尽善也。……武周、武王乐,以武得民心,故名乐曰《武》。言武乐音曲及舞容则尽极美矣,然以征伐取天下,不若揖让而得,故其德未尽善也。”[16](p2469)乐映其政,这一点在任何一朝代都可以得到印证。文中子只是转述圣贤之意而已。这里还讲到“乐、象、声”问题。《礼记》卷二十七《乐记》云:“乐者,所以象德也。”[17](p997)孙希旦认为“象德”即谓“乐所以使民象君之德。” 在《礼记》卷二十八的《乐记》中,讲到三者的关系:“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著往,复乱一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18](p1006)《乐记》所讲的乐、象、声、德,即文中子的“夫乐,象成者也,象成莫大于行而流于声,王化始终所可见也。”之意,不过文中子表述为简练一些。

文中子秉承了孔子的乐学思想,反对靡靡之音。《周公篇》云:

子游太乐,闻龙舟五更之曲,瞿然而归,曰:“靡靡乐也,作之邦国焉,不可游矣。”[19](p1317)

因为靡靡之乐乃衰世之音也,这与反映王道的雅乐格格不入,故文中子“瞿然而归”,言其地“不可游矣”。这与孔子反对郑、卫之音的态度是一样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云:“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1]远侫人。郑声淫,佞人殆。’”何晏解曰:“孔曰:郑声、侫人,亦俱能惑人心,与雅乐贤人同,而使人危殆,故当放远之。”[20](p2517)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礼乐方面,音乐要采用《韶》和《武》,应坚决舍弃郑国的乐曲,因为郑国的乐曲靡曼淫秽,若以治国,则国将丧矣。《乐记》亦阐述了同样的思想,不过是把孔子的思想系统化、深刻化了而已。《乐记》云: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曼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至也。[21](p978,981)

文中子对靡靡之音的反敢,是长期受儒学理念熏染的一种自然反应。唐人李涪《刊误》卷下之《乐论》,记录了文中子门人杜淹与唐太宗关于乐的一段对话,云:“贞观十七年,太宗文皇帝与太常少卿祖孝孙论乐,太宗曰:'治政善恶,岂此之因?’御史大夫杜淹曰:'陈之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隋之将亡也,为《伴侣》、《行路难》。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以是观之,实自于乐。’”[22](p12)杜淹作为文中子的门人,其乐论思想与其师一致,唐太宗就与他的乐论观有所不同了。

文中子不但谈乐理、谈乐的社会功用,而且自己有这方面的切身实践。《礼乐篇》就记载了文中子作琴曲《汾亭操》之事:

子游汾亭,坐古琴,有舟而钓者过,曰:“美哉琴意,伤而和,怨而静,在山泽而有廊庙之志,非太公之都磻溪,则仲尼之宅泗滨也。”子骤而鼓《南风》,钓者曰:“嘻!非今日之事也。道能利生民,功足济天下,其有虞氏之心乎?不如舜自鼓也,声存而操变矣。”子遽舍琴,谓门人曰:“情之变声也如是乎?”起将延之,钓者摇竿鼓枻而逝。门人追之,子曰:“无追也。播鼗武入河,击磬襄入于海,古有之也。”遂志其事,作《汾亭操》焉。[23](p1321)

文中子弟王绩在《答冯子华处士书》中,亦曾言其兄作《汾亭操》一事:“吾家三兄,生于隋末,伤世忧乱,有道无位,作《汾亭操》,盖孔子《龟山》之流也。吾尝亲受其调,颇为曲尽。近得裴生琴,更习其操。洋洋乎!觉声器相得。今便留之,恨不得使足下为钟期,良用耿然。”[24](p158)这段材料,佐证了文中子曾作《汾亭操》。《琴史初编》在隋唐琴人中记:“隋代虽然只有三十多年,在音乐方面却颇为活跃。……文人琴士有王通、王绩兄弟,他们都有创作传世。”[25](p53)在介绍文中子是云:“他在汾亭鼓《南风》等曲,被钓者评为'有廊庙之志’,但'声存而操变矣’。于是痛感时势不合,而作《汾亭操》。现存琴曲《古交行》一曲,传为他的作品。”文中子弟王绩亦擅长鼓琴,从《答冯子华处士书》可以看出,他也非常喜欢琴曲而且会弹奏,“近得裴生琴,更习其操。”即明证也。其诗《北山》中有:“幽兰独夜清琴曲,桂树凌云浊酒杯。”句,可与《答冯子华处士书》互证。而且《古琴初编》亦载王绩为隋唐著名琴人,曾“加减旧弄,作《山水操》,为知音所赏。这里的加减旧弄,应是指在传统基础上的加工改编。”[26](p54)王绩之擅长鼓琴,不能不受到其兄文中子的影响。

文中子还以谈歌舞表述自己对社会变革的看法,《周公篇》云:

子谓《武德》之舞劳而决,其发谋动虑,经天子乎?谓《昭舞》之舞闲而泰,其和神定气,绥天下乎?太原府君曰:'何如?’子曰:'或决而成之,或泰而守之,吾不知其变也。噫!《武德》则功存焉,不如《昭德》之善也,且《武》之未尽善久矣。其时乎,其时乎!’”[27](p1316)

两种歌舞,一者劳而决,一者闲而泰,一个是发谋动虑,一个是和神定气。他在比较了汉高祖庙的《武德》之武与汉文帝庙《昭德》之舞后说:“《武德》则功存焉,不如《昭德》之善也。”因汉高祖以武力推翻了秦始皇,战胜了项羽,而汉文帝以德定天下,他对汤武革命式的武力变革评价不高,虽然他也认为那样做是必要的。由于文中子深受儒家道德的影响,他认为解决社会问题,道德的方法要优于其他任何方法。这与孔子的“《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是一脉相承的,文中子肯定了《武德》功存,又言不如《昭德》之善,在他的心目中,目的虽然一致,但可采用平和的方式来完成,这才是尽善之美。



乐论第二十

乐论第二十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2012-10-08 10:06 年代:战国作者:荀子分类: 荀子发表评论浏览 1266 次
乐论荀子原文及翻译: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

乐论原文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征诛揖让,其义一也。出所以征诛,则莫不听从;入所以揖让,则莫不从服。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且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先王喜怒皆得其齐焉。是故喜而天下和之,怒而暴乱畏之,先王之道,礼乐正其盛者也,而墨子非之。故曰:墨子之于道也,犹瞽之于白黑也,犹聋之于清浊也,犹欲之楚而北求之也。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乐姚冶以险,则民流僈鄙贱矣。流僈则乱,鄙贱则争。乱争则兵弱城犯,敌国危之。如是,则百姓不安其处,不乐其乡,不足其上矣。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故先王贵礼乐而贱邪音。其在序官也,曰:“修宪命,审诛赏,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太师之事也。”墨子曰:“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也。”君子以为不然。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先王恶其乱也,故修其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故齐衰之服,哭泣之声,使人之心悲;带甲婴,歌于行伍,使人之心伤;姚冶之容,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绅端章甫,舞《韶》歌《武》,使人之心庄。故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女色,口不出恶言。此三者,君子慎之。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唱和有应,善恶相象,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也。
  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故乐者,治人之盛者也;而墨子非之。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墨子非之,几遇刑也。明王已没,莫之正也。愚者学之,危其身也。君子明乐,乃其德也。乱世恶善,不此听也,於乎哀哉!不得成也。弟子勉学,无所营也。
  声乐之象:鼓大丽,钟统实,磬廉制,竽、笙、箫和,筦籥发猛,埙箎翁博,瑟易良,琴妇好,歌清尽,舞意天道兼。鼓,其乐之君邪!故鼓似天,钟似地,磬似水,竽笙箫和、筦籥似星辰日月,鞉、柷、拊、鞷、椌、楬似万物。曷以知舞之意?曰:目不自见,耳不自闻也,然而治俯仰诎信进退迟速莫不廉制,尽筋骨之力以要钟鼓俯会之节,而靡有悖逆者,众积意乎!
  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皆从之;至于门外,主人拜宾及介,而众宾皆入,贵贱之义别矣。三揖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及介省矣。至于众宾,升受,坐祭,立饮,不酢而降。隆杀之义辨矣。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二人扬觯,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也,隆、说屦、升坐,修爵无数。饮酒之节,朝不废朝,莫不废夕。宾出,主人拜送,节文终遂。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是足以正身安国矣。彼国安而天下安。故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乱世之征,其服组,其容妇,其俗淫,其志利,其行杂,其声乐险,其文章匿而采,其养生无度,其送死瘠墨,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治世反是也。

 

荀子 乐论 翻译

enseki779 10级  分类: 中小学作业  被浏览385次  2013.10.13

如题 谢谢
采纳率:51% 10级 2013.10.14
20.1夫乐者,乐也(1),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 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2)——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 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3),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 (4)《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 (5),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 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6),奈何? [译文] 音乐,就是欢乐的意思,它是人的情感绝对不能缺少的东西。人不可能 没有欢乐;欢乐了就一定会在歌唱吟咏的声音中表现出来,在手舞足蹈的举 止中体现出来;可见人的所作所为——包括声音、举止、性情及其表现方式 的变化,就全都体现在这音乐之中了。所以,人不可能不快乐,快乐了就不 可能不表现出来,但这种表现如果不进行引导,就不可能没有祸乱。古代的 圣王憎恶那祸乱,所以创作了《雅》、《颂》的音乐来引导他们,使那歌声 足够用来表达快乐而不淫荡,使那歌词足够用来阐明正确的道理而不流于花 巧,使那音律的宛转或舒扬、繁复或简单、清脆利落或圆润丰满、节制停顿 或推进加快,都足够用来感动人的行善之心,使那些邪恶肮脏的风气没有途 径能和民众接触。这就是古代圣王设置音乐的原则啊。但是墨子却反对音乐, 又能怎么样呢? [原文] 20.2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 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1),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 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2),比物以饰节者也(3),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 道(4),足以治万变(5)。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译文] 所以音乐在祖庙之中,君臣上下一起听了它,就再也没有人不和谐恭敬 的了;在家门之内,父子兄弟一起听了它,就再也没有人不和睦相亲的了; 在乡村里弄之中,年长的和年少的一起听了它,就再也没有人不和协顺从的 了。音乐,是审定一个主音来确定其他和音的,是配上各种乐器来调整节奏 的,是一起演奏来组成众音和谐的乐曲的;它足能用来率领统一的原则,足 能用来整治各种变化。这就是古代圣王设置音乐的方法啊。可是墨子却反对 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原文] 20.3故听其《雅》、《颂》之声,百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 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1),要其节奏(2),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 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征诛揖让,其义一也(3)。出所 以征诛,则莫不听从;入所以揖让,则莫不从服。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 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译文] 所以,人们听那《雅》、《颂》的音乐,志向心胸就能宽广了;拿起那 盾牌斧头等舞具,练习那低头抬头弯曲伸展等舞蹈动作,容貌就能庄重了; 行动在那舞蹈的行列位置上,迎合那舞曲的节奏,队列就能不偏不斜了,进 退就能整齐一致了。所以音乐,对外可用来征伐,对内可用来行礼让。对于 征伐与礼让,音乐的作用是一样的。对外用音乐作为征伐的工具,那就没有 人不听从;对内用音乐作为礼让的手段,那就没有人不服从。所以音乐是齐 一天下的工具,是中正和平的要领,是人的情感绝对不能脱离的东西。这就 是古代圣王设置音乐的策略。可是墨子却反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原文] 20.4且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钺者(1),先王之所以饰怒也。先王喜怒皆得其齐焉(2)。是故喜而天下和之,怒而暴乱畏之。先王之道,礼乐正其盛者也,而墨子非之。故曰:墨子之于道也,犹瞽之于白黑也,犹聋之于清浊也,犹欲之楚而北求之也。 [译文] 况且音乐,是古代的圣王用来表现喜悦的;军队和刑具,是古代的圣王 用来表现愤怒的。古代圣王的喜悦和愤怒都能通过音乐与军队刑具而表达得 恰如其分。所以,圣王喜悦了,天下人就附和他;圣人愤怒了,凶暴作乱的 人就害怕他。古代圣王的政治原则中,礼制和音乐正是其中的大事,但墨子 却反对它们。所以说:墨子对于正确的政治原则,就好像是瞎子对于白色和 黑色不能分辨一样,就好像是聋子对于音质的清浊不能区别一样,就好像是 想到南方的楚国却到北方去寻找它一样。 [原文] 20.5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1)。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乐姚冶以险,则民流僈鄙贱矣。流僈则乱,鄙贱则争。乱争,则兵弱城犯,敌国危之。如是,则百姓不安其处,不乐其乡,不足其上矣。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故先王贵礼乐而贱邪音。其在序官也(2),曰:“修宪命,审诛赏,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太师之事也。” [译文] 那音乐渗入人心是很深的,它感化人心是很快的,所以古代的圣王谨慎 地给它文饰。音乐中正平和,那末民众就和睦协调而不淫荡;音乐严肃庄重, 那末民众就同心同德而不混乱。民众和睦协调、同心同德,那末兵力就强劲, 城防就牢固,敌国就不敢来侵犯了。像这样,那末老百姓就无不满足于自己 的住处,喜欢自己的家乡,以使自己的君主获得满足。然后,君主的名声就 会因此而显著,光辉因此而增强,天下的民众,就没有谁不希望得到他让他 做自己的君长。这是称王天下的开端啊。音乐妖冶轻浮而邪恶,那末民众就 淫荡轻慢卑鄙下贱了。民众淫荡轻慢,就会混乱;卑鄙下贱,就会争夺。混 乱又争夺,那就会兵力衰弱、城池被侵犯,敌国就会来危害了。像这样,那 末老百姓就不会安居在自己的住处,就不会喜欢自己的家乡,也不会使自己 的君主满足了。所以,礼制雅乐被废弃而靡靡之音兴起来,这是国家危险削 弱、遭受侮辱的根源。所以古代的圣王看重礼制雅乐而鄙视靡靡之音。他在 论列官职时,说:“遵循法令,审查诗歌乐章,禁止淫荡的音乐,根据时势 去整治,使蛮夷的落后风俗和邪恶的音乐不敢扰乱正声雅乐,这是太师的职 事。” [原文] 20.6墨子曰:“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也。”君子以为不然。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1),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译文] 墨子说:“音乐,是圣明的帝王所反对的,而儒者却讲求它,那是错误 的。”君子认为并不是这样。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而且可以用来改善民众 的思想,它感人至深,它改变风俗也容易,所以古代的圣王用礼制音乐来引 导人民而人民就和睦了。 [原文] 20.7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先王恶其乱也,故修其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故齐衰之服(1),哭泣之声,使人之心悲;带甲婴■(2),歌于行伍(3),使人之心伤(4);姚冶之容,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绅、端、(5)(6)章甫,舞《韶》歌《武》,使人之心庄。故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女色,口不出恶言。此三者,君子慎之。 [译文] 民众有了爱憎的感情而没有表达喜悦愤怒的方式来和它相应,就会混 乱。古代的圣王憎恶这种混乱,所以修养自己的德行,端正国内的音乐,因 而天下人就顺从他了。那披麻戴孝的丧服,哭泣的声音,会使人的内心悲痛; 穿上铠甲,系上头盔,在部队中歌唱,会使人的内心忧伤;妖艳的容貌,郑 国、卫国的靡靡之音,会使人的内心淫荡;系着宽大的腰带、穿着礼服、戴 着礼帽,随着《韶》《武》的乐曲载歌载舞,会使人的内心严肃。所以君子 耳朵不聆听淫荡的音乐,眼睛不注视女子的美貌,嘴巴不说出邪恶的语言。 这三件事,君子是慎重地对待的。 [原文] 20.8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 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唱和有应,善恶相象,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也。 [译文] 大凡淫邪的音乐感动人以后就有歪风邪气来应和它,歪风邪气形成了气 候,那么混乱的局面就产生了。正派的音乐感动人以后就有和顺的风气来应 和它,和顺的风气成了社会现象,那么秩序井然的局面就产生了。有唱必有 和,善良的或邪恶的风气也随之而形成,所以君子对自己抛弃什么音乐、接 受什么音乐是很慎重的。 [原文] 20.9君子以钟鼓道志(1),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 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故乐行而志清,礼修 而行成(2)。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莫善于乐(3)。故曰: 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 民向方矣(4)。故乐者,治人之盛者也,而墨子非之。 [译文] 君子用钟、鼓来引导人们的志向,用琴、瑟来使人们心情快乐。拿着盾 牌斧头等舞具来跳舞,用野鸡毛和牦牛尾等舞具做装饰,用石磬、箫管来伴 奏。所以那乐声的清朗像天空,广大像大地,那舞姿的俯仰旋转又和四季的 变化相似。所以音乐推行后人们的志向就会高洁,礼制遵循后人们的德行就 能养成。要使人们耳聪目明,感情温和平静,改变风俗,天下都安宁,没有 什么比音乐更好的了。所以说:音乐,就是欢乐的意思。君子把从音乐中获 得道义作为欢乐,小人把从音乐中满足欲望当作欢乐。用道义来控制欲望, 那就能欢乐而不淫乱;为满足欲望而忘记了道义,那就会迷惑而不快乐。所 以音乐是用来引导人们娱乐的。金钟石磬琴瑟管箫等乐器,是用来引导人们 修养道德的。音乐推行后民众就向往道义了。所以音乐是治理人民的重大工 具,但墨子却反对它。 [原文] 20.10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1);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 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2),乐之情也;著诚去伪, 礼之经也。墨子非之,几遇刑也。明王已没,莫之正也(3)。愚者学之,危其 身也。君子明乐,乃其德也(4)。乱世恶善,不此听也。於乎哀哉(5)!不得成 也。弟子勉学,无所营也(6)。 [译文] 况且音乐,是协调人情时不可变更的手段;礼制,是治理社会时不可更 换的原则。音乐使人们同心同德,礼制使人们区别出等级的差异。所以礼制 音乐的纲领,可以总管人们的思想了。深入地触动、极大地改变人的心性, 是音乐的实际情形;彰明真诚、去掉虚伪,是礼制的永恒原则。墨子反对它 们,近乎犯罪。圣明的帝王已经死去,没有人来加以纠正。愚蠢的人学习他, 会危害自己的生命。君子彰明音乐,这才是仁德。混乱的社会厌恶善行,不 听这提倡音乐的话。唉呀可悲啊!音乐因此而不能见成效。学生们努力学习 吧,不要因为墨子的反对而有所迷惑啊。


《续六经》之一的《乐论》,表述了文中子的音乐思想理论,《乐论》虽已失传,但从其他典籍可以考知其梗概。文中子看到了音乐在整个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它不仅能体现王道,而且是时代的体温计,他的乐理理论其实是秉承了孔子的乐理思想。在经过从汉到隋之前儒学的衰落之后,文中子的乐理思想也是他重振儒学的有机成分。
  20
本词条 百科名片缺少图片, 正文缺少必要目录和内容,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20个积分。

两部《乐论》之异同辨析折叠编辑本段

荀子儒家的大承者,阮籍则被誉为玄学的代表人物。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乐论》的辨析,阐述了两部《乐论》虽多有不同之处,但主要的音乐理论思想却异曲同工,从而探究荀子与阮籍的音乐思想,从中领略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中国古代音乐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深刻影响。 在中国古代音乐思想发展史上,荀子与阮籍同以《乐论》名闻于世。荀子是战国时的大儒,阮籍是魏晋时的名士,两人相隔数百年,立身处世的态度又迥然有别,然而同样篇名的两部《乐论》拉近了二者的距离。一、荡郁《乐论))立套之异同苟子《乐论》是儒家第一部成系统的音乐理论专著。作为摇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论音乐自然带有强烈的儒家色彩.即强调音乐的社会政治功能并将礼乐视为一体相提并论。阮'并非俪家中人<晋书阮籍传>说:“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爪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

阮籍《乐论》评析折叠编辑本段

阮籍《乐论》,向来研究者多以为是"自然"和"名教"的调和.本文结合阮籍生平、特别是阮籍的《咏怀诗》分析认为,《乐论》中归属于"自然"和"名教"两类不同性质的文字是不能调和、且互相矛盾着;它们同时出现在《乐论》中,是当时社会"自然"向"名教"妥协的结果.以学术来衡量,《乐论》并无新见.《乐论》的产生,有阮籍个人思想性格的特点,更有魏、晋朝政改换的社会特点.

文中子的《乐论》与《乐记》折叠编辑本段

摘 要 <续六经>之一的《乐论》,表述了文中子的音乐思想理论,《乐论》虽已失传,但从其他典籍可以考知其梗概。文中子看到了音乐在整个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它不仅能体现王道,而且是时代的体温计,他的乐理理论其实是秉承了孔子的乐理思想。在经过从汉到隋之前儒学的衰落之后,文中子的乐理思想也是他重振儒学的有机成分。

《乐论》是文中子王通的《续六泾》之一,此书已佚,但我们从其《中说》中可考知其梗概。文中子为什么要著《乐论》?先秦儒家的《乐记》对他的《乐论》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今存的《中说》及其他文献中找到答案。

《乐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言乐之义理的。《正义》云:“郑《目录》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此于《别录》属《乐记》。’……按《汉书·艺文志》云:'黄帝以下至三代,各有当代之乐名。周衰礼坏,其乐尤微,又为郑卫所乱,故无遗法。汉兴,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为乐官,颇能记其铿锵鼓舞而已,不能言其义理。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博古,与诸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云乐事者,以作《乐记》。其内史丞王定传之,以授常山王禹。成帝时为谒者,数言其义,献二十四卷。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与禹不同,其道浸以益微。’”[1](p558)《乐》的情况很复杂。《汉志》载:《乐记》二十三篇,阙。《乐记》之前有《乐经》,《隋志》记四卷,佚。《经义考》云:“《汉书·王莽传》:元始三年立《乐经》。《艺文志》:汉兴制氏以雅乐声律世在乐官,颇能记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六国之君魏文侯最为好古,孝文时得其乐人窦公,献其书,乃《周官·大宗伯》之《大司乐》章也。……杨继盛曰:世之谈经学者,必称六经,然五经各有专业,而《乐》则灭绝无传,论治法者必对举《礼》、《乐》,然议礼者于天秩不易之外,犹深求立异可喜之说,至于《乐》则废弃不讲。全德之微,风俗之弊,恒必由之,良可悲夫。”[2](p865)由于《乐经》早佚,文中子关于乐的思想理论来自于《乐记》或前人对乐的认识。

乐在整个社会中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刘子·辩乐》云:“乐者,天地之声,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人心喜则笑,笑则乐,乐则口欲歌之,……古人不能无乐,乐则不能无形,行则不能无道,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乐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淫,使其音调伦而不诡。”[3](p144)《乐记》对乐有更深入的理解,它把乐的境界提到了一个更理性的层次,《记》云:“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4](p560)一般来说儒家都非常重视礼乐教化作用,孔子曾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5](p2487)孔子很懂音乐,他把音乐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诗、乐对一个人的成长固然重要,但只有音乐才能塑造出他完整的人格魅力,即如孔《疏》所说的“成性在于学乐。”荀子对乐在整个社会各环节的作用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他在《乐论》中云:“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6](p338)文中子对这一点也认识得很清楚,《魏相篇》文中子说:“《礼论》、《乐论》为政化”,又云“乐以合德”,乐与礼一样,具有政治教化作用,它亦可以使一个人的行为与内在涵养更合乎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于乐,文中子的态度亦是转述和传承,《事君篇》曰“吾于《礼》、《乐》也,论而不敢辨。” 他所充当的只是中介的作用。

《乐论》的篇数、卷数。杜淹《世家》云:“《乐论》二十篇,列为十卷。” 王福畤《王氏家书杂录》云:“贞观初,……《礼论》、《乐论》各亡其五篇”。[7](p1333)《乐论》篇数,王福畤以后再无人言及,王绩《答程道士书》只言其兄“续明《六经》”,王勃《续书序》也只有“我先君文中子,……正《礼》、《乐》以旌后王之失,……乃例《六经》,次《礼》、《乐》。”[8]p(227)皮日休《文中子碑》只是记载了《礼论》、《续诗》、《元经》、《易赞》的篇数,未载《续书》与《乐论》的篇数,亦可能这两部书时已不存。宋司马光《文中子补传》载:“弟子自远方至者甚众,乃著《礼论》二十五篇,《乐论》二十篇,《续书》百有五十篇,《续诗》三百六十篇,《元经》五十篇,《赞易》七十篇,谓之《王氏六经》。”[9](p258)司马光此载,可能是据杜淹《世家》而云。清朱彝尊《经义考》未载王氏通《乐论》的存佚情况。

文中子作《乐论》的目的折叠编辑本段

《天地篇》有明确的表示:“王道之驳久矣,礼乐可以不正乎?”因为乐亦关乎王道政治的实现,文中子所处隋世,政治昏暗,隋文帝素不悦学,不知乐,其子杨广虽好文学但骄奢纵欲,耽溺享乐而荒芜国政,亡国之君也,当此之际王道岂能不兴乎?故作用于人内心情感的乐不能不正。王夫子《读通鉴论》卷十九《隋文帝》九云:“治心然后可以审音,心者其本也,音者其末欤!乃何妥(《隋书》卷七十五《儒林列传》)衰乱滔滔之乐作,遂益以导炀帝邪淫无厌之心,而终亡其国,则乐之不正,流祸无涯,乐又本而非末矣。故先王之作乐也,必在盛德大业既成之后,以志之贞者斟酌于声容之雅正,而不先之于乐,知本也。然必斟酌于声容之雅正,以成一代之乐,传之子孙,而上无淫匿之君,流之天下,而无乖戾之俗,则德立功成,而必正乐,亦知本也。”[10](p362)王夫子所说的“本”归根在于德正,德正乐才能正。乐正则人心正,人心正则政治清明,王道之治也。《事君篇》亦云:“问礼乐,子曰:'王道盛则礼乐从而兴焉。’”文中子认为有仁政德治,雅乐才会从而繁荣并引导时代潮流。《礼乐篇》云:“子曰:仁义,其教之本乎?先王以是继道德而兴礼乐者也。……文中子曰:周齐之际,王公大臣不暇及礼矣。献公曰:'天子失礼,则诸侯修于国,诸侯失礼,则大夫修于家。’礼乐之作,献公之志也。程元问《六经》之致,子曰:'……正礼乐以旌后王之失,如斯而已。’”文中子作《乐论》就是要以乐这种方式来警示后王之失,他的真实愿望还是想得到当朝隋帝采纳,实现清明的王道政治。因为“乐者,本乎政也。政善则民安,则天下之心和。圣人作乐,以宣畅其和。”[11](p36)乐与政通,“古者圣王明君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万物咸若,乃作乐以宣八风之气,以平天下之情,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12](p35)圣王明君都能认识到乐的重要性,故文中子亦将《乐论》纳入<续六经>之中。

雅乐是王道的体现,所以文中子倡导之。《王道篇》言雅声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其文云:

子在长安,杨素、苏夔、李德林皆请见,子与之言,归有忧色,门人问子,子曰:“素与吾言终日,言政而不及化;夔与吾言终日,言声而不及雅,德林与吾言终日,言文而不及理。”门人曰:“然则何忧?”子曰:“非尔所知也。二三子皆朝之预议者也,今言政而不及化,是天下无礼也;言声而不及雅,是天下无乐也;言文而不及理,是天下无文也。王道从何而兴乎?吾所以忧也。”门人退,子援琴鼓《荡之什》,门人皆沾襟焉。[13](p1310)

文中子认为“言声而不及雅,是天下无乐也”,如果这样的话,“王道从何而兴”?那他理想中的社会就难以实现。文中子所鼓《荡之什》在《诗》属“大雅”。《大雅·荡之什》,郑氏笺云:“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14](p551)这首诗是周文王为揭露商纣王的暴虐无道而作的,郑玄对此诗主旨的理解是对的。文中子在长安见杨素、苏夔、李德林,与之交谈,他们都是朝廷重臣,因其“言政而不及化”,“言声而不及雅”,“言文而不及理”,故文中子忧其王道仁政难以实现,为排解烦恼,援琴而鼓《荡之什》,以映其时政也。

乐是时代的体温计,从乐我们就可以体味出一个社会的盛衰,《王道篇》云:

子曰:“化至九变,王道其明乎!故乐至九变而淳气洽矣。”裴晞曰:“何谓也?”子曰:“夫乐,象成者也,象成莫大于行而流于声,王化始终所可见也。故《韶》之成也,虞氏之恩动植矣,乌鹊之巢可俯而窥也,凤凰何为而藏乎?”[15](p1310)

王道所在,社会清明,风俗所化,乐亦扬之,即“化至九变,王道其明”。《韶》乐成而虞氏之恩普遍于天下,《韶》乐是王道政治的体现,《论语·八佾》亦云:“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何晏《集解》云:“孔曰《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正义》曰:“韶,绍也。德能绍尧,故乐名《韶》。言《韶》乐其声及舞极尽其美,揖让受禅,其圣德又尽善也。……武周、武王乐,以武得民心,故名乐曰《武》。言武乐音曲及舞容则尽极美矣,然以征伐取天下,不若揖让而得,故其德未尽善也。”[16](p2469)乐映其政,这一点在任何一朝代都可以得到印证。文中子只是转述圣贤之意而已。这里还讲到“乐、象、声”问题。《礼记》卷二十七《乐记》云:“乐者,所以象德也。”[17](p997)孙希旦认为“象德”即谓“乐所以使民象君之德。” 在《礼记》卷二十八的《乐记》中,讲到三者的关系:“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著往,复乱一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18](p1006)《乐记》所讲的乐、象、声、德,即文中子的“夫乐,象成者也,象成莫大于行而流于声,王化始终所可见也。”之意,不过文中子表述为简练一些。

文中子秉承了孔子的乐学思想,反对靡靡之音。《周公篇》云:

子游太乐,闻龙舟五更之曲,瞿然而归,曰:“靡靡乐也,作之邦国焉,不可游矣。”[19](p1317)

因为靡靡之乐乃衰世之音也,这与反映王道的雅乐格格不入,故文中子“瞿然而归”,言其地“不可游矣”。这与孔子反对郑、卫之音的态度是一样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云:“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1]远侫人。郑声淫,佞人殆。’”何晏解曰:“孔曰:郑声、侫人,亦俱能惑人心,与雅乐贤人同,而使人危殆,故当放远之。”[20](p2517)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礼乐方面,音乐要采用《韶》和《武》,应坚决舍弃郑国的乐曲,因为郑国的乐曲靡曼淫秽,若以治国,则国将丧矣。《乐记》亦阐述了同样的思想,不过是把孔子的思想系统化、深刻化了而已。《乐记》云: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曼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至也。[21](p978,981)

文中子对靡靡之音的反敢,是长期受儒学理念熏染的一种自然反应。唐人李涪《刊误》卷下之《乐论》,记录了文中子门人杜淹与唐太宗关于乐的一段对话,云:“贞观十七年,太宗文皇帝与太常少卿祖孝孙论乐,太宗曰:'治政善恶,岂此之因?’御史大夫杜淹曰:'陈之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隋之将亡也,为《伴侣》、《行路难》。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以是观之,实自于乐。’”[22](p12)杜淹作为文中子的门人,其乐论思想与其师一致,唐太宗就与他的乐论观有所不同了。

文中子不但谈乐理、谈乐的社会功用,而且自己有这方面的切身实践。《礼乐篇》就记载了文中子作琴曲《汾亭操》之事:

子游汾亭,坐古琴,有舟而钓者过,曰:“美哉琴意,伤而和,怨而静,在山泽而有廊庙之志,非太公之都磻溪,则仲尼之宅泗滨也。”子骤而鼓《南风》,钓者曰:“嘻!非今日之事也。道能利生民,功足济天下,其有虞氏之心乎?不如舜自鼓也,声存而操变矣。”子遽舍琴,谓门人曰:“情之变声也如是乎?”起将延之,钓者摇竿鼓枻而逝。门人追之,子曰:“无追也。播鼗武入河,击磬襄入于海,古有之也。”遂志其事,作《汾亭操》焉。[23](p1321)

文中子弟王绩在《答冯子华处士书》中,亦曾言其兄作《汾亭操》一事:“吾家三兄,生于隋末,伤世忧乱,有道无位,作《汾亭操》,盖孔子《龟山》之流也。吾尝亲受其调,颇为曲尽。近得裴生琴,更习其操。洋洋乎!觉声器相得。今便留之,恨不得使足下为钟期,良用耿然。”[24](p158)这段材料,佐证了文中子曾作《汾亭操》。《琴史初编》在隋唐琴人中记:“隋代虽然只有三十多年,在音乐方面却颇为活跃。……文人琴士有王通、王绩兄弟,他们都有创作传世。”[25](p53)在介绍文中子是云:“他在汾亭鼓《南风》等曲,被钓者评为'有廊庙之志’,但'声存而操变矣’。于是痛感时势不合,而作《汾亭操》。现存琴曲《古交行》一曲,传为他的作品。”文中子弟王绩亦擅长鼓琴,从《答冯子华处士书》可以看出,他也非常喜欢琴曲而且会弹奏,“近得裴生琴,更习其操。”即明证也。其诗《北山》中有:“幽兰独夜清琴曲,桂树凌云浊酒杯。”句,可与《答冯子华处士书》互证。而且《古琴初编》亦载王绩为隋唐著名琴人,曾“加减旧弄,作《山水操》,为知音所赏。这里的加减旧弄,应是指在传统基础上的加工改编。”[26](p54)王绩之擅长鼓琴,不能不受到其兄文中子的影响。

文中子还以谈歌舞表述自己对社会变革的看法,《周公篇》云:

子谓《武德》之舞劳而决,其发谋动虑,经天子乎?谓《昭舞》之舞闲而泰,其和神定气,绥天下乎?太原府君曰:'何如?’子曰:'或决而成之,或泰而守之,吾不知其变也。噫!《武德》则功存焉,不如《昭德》之善也,且《武》之未尽善久矣。其时乎,其时乎!’”[27](p1316)

两种歌舞,一者劳而决,一者闲而泰,一个是发谋动虑,一个是和神定气。他在比较了汉高祖庙的《武德》之武与汉文帝庙《昭德》之舞后说:“《武德》则功存焉,不如《昭德》之善也。”因汉高祖以武力推翻了秦始皇,战胜了项羽,而汉文帝以德定天下,他对汤武革命式的武力变革评价不高,虽然他也认为那样做是必要的。由于文中子深受儒家道德的影响,他认为解决社会问题,道德的方法要优于其他任何方法。这与孔子的“《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是一脉相承的,文中子肯定了《武德》功存,又言不如《昭德》之善,在他的心目中,目的虽然一致,但可采用平和的方式来完成,这才是尽善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