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关山月 三友迎春图 140×245cm 纸本设色 1995年
我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书香之家,父亲是一个赶不上科举考试的农村知识分子—小学教师。他不但喜爱种梅,还经常咏梅、画梅。童年时代,我家小花园就有几棵老白梅,由于是好品种,因而乡间亲友们都要托我父亲为他们接枝育苗。我父亲曾当过渡头关村小学的校长,狮子岭山麓的校园里就曾种有二三十棵白梅,也都是他亲手接枝培植的。我出自好奇心,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常当了父亲的助手,久而久之,我也从中学会了接枝育苗的一些常识。每当看见自己手植的梅初次发花时,就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这是我劳动的成果。我曾为之培土浇水,入冬老是观察着有否长出花蕾,一旦花开,内心的喜悦是不难理解的。后来随父亲到织贡镇小学读书,学校附近有座古庙叫做普济堂,院前就有一林老梅。这数十棵老梅虽然没有我家后园的古梅长得高,但“老”得很神奇,每到花开时候,我就跟随父亲和老师们去赏梅。他们边观赏梅花,边吟唱咏梅的诗句,也引起了我画梅的兴趣,或临摹,或写生,就只恨自己没有本事把梅花的清香画出来。
梅花以江浙一带为多,鄂、湘、滇、蜀和华南地区也不算少,广东就有个罗浮山,广州还有个罗岗洞,都是南粤赏梅的好地方。上面提到的省份我都到过,四川成都在抗战期间曾住过多年,湖北武汉因工作关系也曾居留数载之久。凡是遇到梅树花开季节,我总想到植有梅花的地方去欣赏一番,并收集一些有关梅花的画材。
关山月 梅 179×96cm 纸本设色 1986年
抗日战争年代,我曾到过云南昆明并有目的地去黑龙潭欣赏那棵有名的唐梅;1976年在日本访问时也看过一棵著名的卧龙梅,虽然不是花开季节,但这些古梅的姿态都生长得很美,很可入画,有如陆游的诗句所咏叹:“重叠碧藓晕,夭矫苍虬枝,谁汲古涧水,养此尘外姿。”的确,梅愈老则愈夭矫盘错多姿,有如干戈剑戟,有如鹤膝鹿角。由于岁月的迁移,这种老梅的枝干鳞皴斑驳、苔藓蟠绕,满身都是与自然风霜雨雪搏斗经历的印记。所以说梅愈老则愈奇,愈古则愈神,动如蛟龙出海,静如卧虎伏地,不论或俯或仰还是作前、后、左、右面面观,都使人觉得美妙神奇。在画家眼中,铁干纵横盘错的线条和千变万化的空间构成了艺术上的形式美,并呈现着一种微妙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至于寒冬花开季节,却又是另一番境界。梅的生命力是很强的,老病梅往往长出茁壮的新苗,甚或已枯朽的古梅也会再得生机而重新萌芽发花,那种古逸老迈之气,正如石涛所咏:“干老枝枯冰玉屑,花娇色艳洒银皴。”文人画家每每喜欢以水墨写意画白梅,因为他们往往把白梅与雪联系在一起,赞为“傲雪”、“香雪”,或为“冷艳”、“冰肌”。辛弃疾有云:“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自古以来,梅花特别受到诗人、文士、画家的宠爱,寻梅、赏梅、咏梅甚至成了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将梅花人格化并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的,以“梅妻鹤子”自许的林和靖最为典型;陆游也有“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老子人间自在身,挹梅不惜损乌巾”等名句传世。所谓画梅须同梅性情,写梅须具梅骨气,人们又赞扬王冕“画如其人,人如其画”为“人与梅花一样清”,就因为他曾这样题过自己所画的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画梅,将诗、书、画融为一体,他的梅诗、梅画,或题梅的书法,质文并茂、情景交融,体现出真、善、美的生命力和艺术境界,从而产生无限的感染力量。在历代画梅的名家中,王冕被誉为“梅仙”,他的诗、书、画我都比较喜爱,也敬重他的为人。
我意识到不能只执意于“为画梅而画梅”。我也明知梅花是前人吟诗绘画的传统题材,历史上已有不少名家,不知产生过多少不朽佳构,而且各家各派的风格极其丰富多彩。可以说,画梅在诗、书、画融为一体的中国文人画中,是最为普遍也是成就最高的。高剑父老师在倡导中国画革新时,也提倡“新文人画”,即摒弃旧文人画逃避现实遁世消极的思想,要求新文人画具有积极入世的时代感。当今时代不同了,画家的思想感情更应随新时代而有所变化,我以为这里有个“继往开来”的问题,亦即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今日的新文人画,到底要继承什么?既要发展,又向哪里发展?这对于画家来说,这些答案都得通过艺术实践体现出来。
——整理自《中国书画》杂志2012年第10期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来自: 火眼金睛孙大圣 > 《我的图书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关山月:用画笔丈量日月山河,不为画梅而画梅
2018年8月9日,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大地回春:关山月梅花专题展”在关山月美术馆举行,该展共展出关...
关山月和他的梅花
关山月和他的梅花。关山月《报春图》83×69cm 纸本设色 1975年 关山月艺术基金会藏。关山月《寒梅冷月不老松》175×177cm 纸本...
忘世恋,乐平生,只因梅花能养命
以“飞白法”画出梅花的枝干,犹如行云流水、豪放不羁,梅花的用笔纤细圆润,千姿百态的梅花:有的半开,有的盛开,有的含苞待放……王...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历代梅花图赏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历代梅花图赏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历代梅花图赏。《梅花图》又名《万玉争辉图》 明 陈录 绢本 墨笔 ...
心香一瓣念梅馨——悼张继馨先生
2015年初春,廖军兄送来他与张继老合作的梅花书画图册。张继老笔下的梅花全是写意的,他不需装饰铺排诸多琐碎,他也不实写梅树干枝的状...
鉴赏古代画家笔下的梅花
【梅柳待腊图】盛茂烨立轴绢本水墨设色纵186厘米横98.5厘米(日)私人藏此图描绘冬至后的萧瑟山居林园中,梅花正要开放,春天即将来临的景象。【梅花图】陆复立轴绢本墨笔纵205.3厘米横108.7厘米中国台...
中国名画赏析[50P]
赵佶 立轴绢本设色 纵34厘米横223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冕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51.4厘米 横52.2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戴进...
「关山月:时代主旋律旗手」家国情怀岭南派,俏不争春关梅情
「关山月:时代主旋律旗手」家国情怀岭南派,俏不争春关梅情。19岁考入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后得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赏识,免费进入春睡...
论题画诗
论题画诗。题画诗是题在画上,成为画面构成元素的诗。这首诗当然也可以看作题画诗。尚有跋语云:“大儿以为巧物,语余:‘远游时携至长安,作模样,供诸小儿之需。’不知此物天下无处不有也。”顺便说...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