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推荐】要读懂中国画最高之趣不能不懂黄宾虹

 昵称20428412 2015-02-17

 

“丰华臻传”藏黄宾虹《溪山访友》

特邀嘉宾:

  梅墨生(著名画家、艺术评论家)

李笠(书画收藏家)

  “宾翁笔性柔健,如绵裹铁,而墨法氤氲浑厚,其苍茫幽邃,实古人所不到处。”著名画家、艺术评论家梅墨生曾如此评价国画大师黄宾虹的作品。前段时间在广州举行的“嘉德讲堂”,也让很多人感叹:“以前只关注齐白石、张大千,不知道黄宾虹的作品好在哪,今天总算豁然开朗了。”

  在梅墨生看来,要想懂得中国画最高之趣,读一个黄宾虹,读一个齐白石就够了。他们两一个是意趣情感,一个是理趣理念;一个是雅俗共赏,一个是阳春白雪。这两个人占据了两个高峰。

  但在艺术品市场上,黄宾虹作品的价格却没有得到学术上同样的高度,原因就是大部分人“看不懂”。2000年初,黄宾虹的作品为3000-4000元一平尺,2004年、2005年价格一直往上涨,过去四年里涨幅更是惊人。然而在近现代大师中,黄宾虹作品的价格一直落后于其他人。目前其作品最高拍卖纪录为1955年作的《南高峰小景》,成交价为6267.5万元,而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等人的作品早就进入了“亿元时代”。


壹 黄宾虹的画很多人“看不懂”

“丰华臻传”藏黄宾虹《云归草堂》


  羊城晚报:黄宾虹与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等人同时代,无疑也是近现代中国画的代表人物。但与齐白石雅俗共赏的风格大不相同,黄宾虹的画很多人都说“看不懂”。


  梅墨生:有人跟我说黄宾虹的画我看不明白,我觉得这事特简单,你虚着看他的画觉得里面有烟云气象,他虽然没有细致地勾勒云,但是云的气是活的。其他好多画,画得再细腻、再漂亮、再工整,你看着都是一幅画,越是近看越好,越讨你喜好,但远看就觉得没味道。黄宾虹的画正相反,你在近处看觉得乱七八糟,退到一定距离看,会觉得山川都是活的,烟云浮动,这样的画黄宾虹管它叫“真画”。一张好画看起来不像一张平面的画,这才是画活了,才传神。他自己叫“看山深入骨髓”,这种美学探究是黄宾虹独走的悠绝之处,独走到深奥之处,这是有毅力、有信仰、有学问、有胆魄的人才能做的事。讨好世人谁都会,但是能走幽闭之路的人,只能把自己交给历史。


  在北平期间黄宾虹是很寂寞的,他没有齐白石当时那样红火的生命,也不像徐悲鸿那样奔走于社会的事件当中,他把自己变成一个纯粹的学者和艺术家。他在给自己学生的信中就说,他十年在京城蜗居。我的老师宣道平,当时就是黄宾虹在北平国立艺专教过的学生。宣老师跟我讲过,黄宾虹在北京骡马市大街的家,房间不大,但堆的全是图书、碑帖、字画,当时他已经有了名气,但家里仍是门可罗雀。黄宾虹跟齐白石都说过绘画是寂寞之道,但是黄宾虹不是一般的寂寞。我的老师亲眼见到他把自己的画拿出来送给来访的人,来访的人拒绝了,说你的画黑乎乎的,我看不懂。当时黄宾虹很尴尬,只好又收回来。来访的人是久仰他的名,但是并不喜欢他的画。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也不能说黄宾虹已经被我们这个时代真正解读了。


  羊城晚报:黄宾虹的画为什么难以被人认同?


  梅墨生:因为他的绘画里文化的含量太重,历史感太苍凉。他的绘画不像满街走的靓女打扮入时,也不像张大千和吴湖帆的靚丽,所以接受他的画真的需要人生阅历,需要文化积淀,需要美学上的修养。这三方面缺一个,我以为都不可能欣赏他。或者你会对他的绘画充满神秘感,但很难进入他的世界。


  羊城晚报:李先生您是黄宾虹作品的大藏家,您为什么对黄宾虹的作品情有独钟?


  李笠:我的收藏体系是以黄宾虹作品为主体的。2007年我参加杭州西泠拍卖,当时是为了去购买康有为、郭沫若的作品,拍卖结束后我同几位浙江藏家朋友一起逛西湖,发现西湖岸边矗立着一座老人的雕像,询问之后才知道这就是20世纪画坛巨匠黄宾虹,在此之前我真的连黄宾虹是谁都不知道。当时藏家们就介绍黄宾虹在20世纪中国画坛的地位,以及他伟大的艺术成就,认为他作品的市场价格被严重低估。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当时就产生了购买黄宾虹作品的想法。因此2008年春,我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立刻采取行动。


  艺术给人带来最多的是心灵的共鸣与震撼,这也是大多数倾心于黄宾虹作品的人的共同感受。


  梅墨生:黄宾虹对自己的学生说,我的画30年后人们会看好,又有一次他跟学生说,50年以后你把我的画拿出来装裱,那个时候人们可能看懂我的画。黄宾虹生前的寂寞,和他生前对自己千秋万世名的自信存于一身。


  黄宾虹是一个有家国民族情怀的人。他是安徽人,安徽人的特点是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在艰辛中重视教育,出人头地。黄宾虹大概也接受了“徽血”的传统。他的父亲是一个商人,指望他经商,但是黄宾虹却走上文化道路。


  黄宾虹去世后,遗嘱是将作品捐给国家,但当时浙江没有人要,这也是当年黄宾虹的悲哀。他的夫人很着急,说这么多东西在我手上,这是捐给国家的,房子漏水,万一毁坏了怎么办?后来不断去追问,浙江省博物馆据说不积极要他的东西,后来通过一个爱好艺术的领导人直接过问这件事,从上到下派任务,浙江省博物馆才接受了。然而博物馆当时接受这批作品后,包都没有打开过。在他去世二三十年后,博物馆才打开了这些画。


  黄宾虹懂易经,他好像对命运有所卜测,他说50年后人们会看好他的画,他是1955年去世的,直到2004年,“黄宾虹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系列展览”才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由此黄宾虹的绘画终于确立了学术地位,也开始了市场价值的上升趋势。西方心理学大师荣格说过一句话:艺术创造是个谜,艺术家是神秘参与者。我想黄宾虹的艺术和他的人生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


贰 黄宾虹存世作品总数不超1万件


“丰华臻传”藏黄宾虹《迎春图》

  羊城晚报:随着黄宾虹作品价格的不断上扬,近几年的艺术品市场上他的作品数量突然多了很多。但他的精品应该大多在博物馆,民间留存的画作大概有多少?


  梅墨生:黄宾虹这一生到底画了多少画?实际上我们现在只能粗略估计。他去世后,夫人宋若婴捐给浙江省博物馆的作品,不论大小包括写生作品在内,一共是5500张左右。当然还有别的文物,合在一起1万多件。黄宾虹的画作有两次丢失,在民间的,我们估算是四五千张左右,也许没有这么多。他这一生画过的画,我估计作品总数不会超过1万件。


  如果没记错的话,上世纪90年代初,黄宾虹的山水画每平尺大概1500元,到2000年初,大约是三四千元每平尺。2004年、2005年以后价格开始往上涨,特别是最近这十年,价格翻了几十倍。


  李笠:从2008年开始收藏黄宾虹的作品,最使我受益的是在2011年,那是近现代其他大师作品出现井喷的一年,大家购买力主要都集中在傅抱石、李可染、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这些大师的作品上,这些大师作品价格的大幅飙升也使2011年的市场非常火爆,热钱纷纷涌入。我恰好因为对黄宾虹作品的过度关注,巧妙地避开了对以上几位大师作品的追涨。此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进入了深度调整,但黄宾虹作品的价格一直在稳步上扬。


  作为市场中的一线买家,我认为黄宾虹作品目前的市场价位和他的艺术成就与地位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因为大部分的企业、机构,甚至个别艺术家、美术家都还没有真正理解和认识到黄宾虹作品本身的艺术高度。直到今天,那些参与收藏黄宾虹作品的机构还远远少于购藏其他大师作品的群体。


  羊城晚报:近几年市场上黄宾虹的花鸟画也开始多起来了。


  梅墨生:20世纪能与齐白石的花鸟画相提并论的假若说有两三个人,其中就有一个黄宾虹。他的花鸟画品位跟齐白石的不一样。他的花鸟画淡冶,淡是平淡质朴的意思,冶是妖冶的意思,就像一个美丽的村姑头上插了一朵美丽的野花,这样的美是质朴之中有一种突然的美艳。黄宾虹的花鸟画格调高、数量不多。他说过,将来我若要再做展览,就要做我的花鸟画展。他对自己的花鸟画应该很自信。


  我认为齐白石一辈子画的是意趣,齐白石最好的画就是最有意趣的画,鲜活得很。黄宾虹一辈子画的画是理趣,什么理?就是《易经》的义理。台湾学者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里就这么说,中国的艺术传统就是庄与禅的精神,也就是道家的庄子与佛家禅宗的精神。虽然不能说全面,但是这个理念还是很独到。


叁 作品风格各异,不要轻易说赝品

“丰华臻传”藏黄宾虹《元人诗意图》

  羊城晚报:梅老师,就像您刚才说的,黄宾虹是一位探索者,他每个时期的绘画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给后世的鉴定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没有落款的画作,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梅墨生:黄宾虹这个人挺有意思,他相当一批作品是没有年款的,就连他捐给浙江省博物馆的作品好多都是没有款甚至没有题字的。这些作品只盖了一方浙江省博物馆的收藏印。我一直说黄宾虹是一个探索性的画家,他是实验性的画家,他不断实验艺术,他每张作品或者每个时期都在探索和实践的状态。


  到他晚年的时候,许多作品都是凭印象补题或重题,大概估算一下是20年前还是30年前的作品,所以有的画上他题说这是我30年前的旧作,我想这个30年前也不会特别准确,只是一个大概。他这个人不太在意自己的作品本身是不是很完美,他心里想的是这个阶段要解决艺术的什么问题。


  我的老师李可染先生是黄宾虹先生的弟子,李可染后来治学也是这个办法。他有一次跟我讲,他画不好山水中的点景人物,虽然他很早就会画人物画,但是把点景人物放在山水里画不好,于是他用了两年的工夫专攻点景人物。我想他肯定是受到黄宾虹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黄宾虹的一些作品,如果不知道是浙江省博物馆的旧藏,在市场上恐怕很多人都认不出来。现在好多认定黄宾虹作品的专家经常把他的真作判为赝品,经常轻易地就判了死刑,这是很遗憾的事情。因为人们认识常见面孔的黄宾虹,不太认可不太常见面孔的黄宾虹,这样的黄宾虹是更早时期中的黄宾虹,是他在体会宋人、学习明人那个时期的作品。


  羊城晚报:提到黄宾虹的山水画,很多人会想起四川青城山。听说1933年春天,黄宾虹只身一人来到四川青城山,被这里的景色吸引,当晚一口气画了十余幅《青城烟雨图》。四川山水是不是对他触动很大?


  梅墨生:他在69岁的时候去了四川,在四川待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的时间他画了好几千幅作品。他在青城山的时候被大雨淋到,在雨中看到了青城山,对他的影响很大。为此写了一组诗,其中有“我从何处得粉本,雨淋墙头月移壁”。


  黄宾虹还喜欢看夜山、早晨的山、黄昏的山、雨中的山。曾经有朋友亲眼看到他半夜推开窗户面对夜山凝视,这些对形成他的画风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契机。


  但是在1952年,他有一只眼睛患了白内障,视力几乎为零,看东西模模糊糊,这个与他晚年的画风更有关系。莫奈活到86岁,早年不被认可,到后来很红,莫奈的眼睛也是晚年得了白内障,他后来的作品无论在笔法上、意味上跟黄宾虹晚年的作品都异曲同工。


  羊城晚报:黄宾虹的巅峰作品大概出现在哪个时期?


  梅墨生:从1940年到1948年,从77岁到85岁,我认为这七八年是黄宾虹艺术上真正的成熟时期。他在67岁、68岁的时候画过一批山水,我们偶尔在拍卖会上会看到,但是那样的作品浙江省博物馆很少。那个时候黄宾虹需要接济,生活上很艰难,所以他画的山水多少有讨好、让大家接受的意识,不是他艺术上所追求的东西。


  他真正的艺术巅峰期我以为是1948年南返,他的心情陡然明朗,因为他喜欢南方的生活。到了杭州以后他又没什么事情,而且建国以后全国上下一片新气象,他安度晚年,衣食无忧,受到尊敬,所以心情大好。这个时候出了一大批精品,我以为他最好的作品都出在85岁到92岁这七年左右的时间。


  在中国画史上把美学感觉走到极致的人,黄宾虹是一个,他是登到绝顶,走上奇峰,这不是人人都能看到的风景。宋代王安石曾经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也就是说,世间奇妙雄伟、壮丽奇异、非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于艰险和僻远,而且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所以没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以往的理论家都说黄宾虹是笔墨大师,我在这里总结性地说一句,黄宾虹是通过笔墨表达浑厚的中华民族精神之美、民族气质之美。他不止是玩弄笔墨语言的大师,更多关注的是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也就是我前面说的理趣,所以黄宾虹是一个中国文化理趣的视觉表达大师。如果只把他说成是笔墨大师,我认为是对黄宾虹某种意义上的误读。


  要想懂得中国画最高之趣,我想读一个黄宾虹,读一个齐白石就够了。他们两人一个是意趣情感,一个是理趣理念,一个是雅俗共赏,一个是阳春白雪,这两个人占据了两个高峰。

 

收藏建议:结合大的经济环境掌握买卖时机

 

  羊城晚报:有什么收藏建议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的?

  李笠:我认为艺术品投资与收藏,一定要充分结合大的经济环境,由此而掌握什么时间、什么阶段买或卖哪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这一点很关键,对那些以投资为目的的人至关重要。比如说2005年、2011年,都是最适合卖出的时候,要是在这个阶段买进的大部分艺术家的作品,短期就想有所回报我认为是不太可能的。一般来说,高潮过后接下来都是合理的调整期。当然,个别大师具有特别意义的精品除外,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大师作品也不包括在内,以长期收藏为宗旨的买家更是另当别论。因为好的艺术品再贵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次又一次突破历史高位。所以如何把握好最佳时机购买,才是真正需要做足的功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