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捞鱼 - (32) 看“大戏”

 zjh捞鱼360 2015-02-18
  捞鱼的祖居在江南小镇,那里有一个叫“殿下埠头”的地方,是萧绍运河的支流中繁华的内河小码头。据老人们讲,这儿原来有一个古戏台,每当逢年过节,当地的一些富豪人家就会请越剧、绍剧的名角色来唱大戏。每到此时,殿下埠头这一带,就会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捞鱼祖居是个临街二层楼房,紧靠古戏台。记得儿时母亲对我们讲,那时演大戏时,(绍兴一带也叫社戏)他们就会在窗台旁把木窗打开,可见到下面河埠一带乌蓬船云集,戏台旁人头攒动;台上演员们演得精彩,台下观众连连叫好。捞鱼的先人们是标准的近水楼台先得月,自不必去受那戏台前面挤挪之苦,只在窗台旁嗑着瓜子、茗着香茶,静静看戏就是了!到了捞鱼儿时,早就没了那个古戏台,待稍稍懂事之后,才读到小学六年级,就文化革命风起云涌,除了八个“革命样板戏”以外无论古装戏、时装戏几乎统统当作大毒草被横扫了,耳旁响彻的只是几句当时人们都听烂了、熟透了的“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浑身是胆雄纠纠”等“经典名段”,当然就没有什么往日的“大戏”可看了。
      往后,捞鱼支边到了大岭,文娱生活更是泛味到了极端的地步。当时在连队里几乎是听不到广播、看不到报,有报也要三天到。可想当时生活的单调和闭塞的程度 。经历了十年文化摧残,到粉碎“四人帮”后,文艺事业得以逐步恢复,从一曲《绣金匾》开始,到各种优秀历史剧目的重新开放,中华优秀文化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迅速繁荣起来。1978年夏秋时节的一个晚上,呼中在露天广场放映刚开禁的越剧古装戏曲片《红楼梦》,虽然晚上已经有点冷,但来看电影赶场的人已挤成了黑压压的一片,场上的热烈气氛使观众们已感觉不出当时的丝毫寒意。特别是沪、浙两地的知青,对于来自家乡的戏曲更是倍感亲切。“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优美的乡音旋律,终于补偿了一下岭友们十年文化饥渴后的需求。
      当年探亲回家,正逢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杨门女将》等优秀神话、古装影片相继开禁,捞鱼家乡小镇上的电影院每天安排十余场次连轴转加班放映还场场爆满。其火爆场面比捞鱼的先人们看大戏之时已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后来,随着文艺形式的百花齐放,随着电视、网络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在以后的日子里,象过去饥渴的看大戏式的观看文艺演出的场面已不多见,也必将越来越罕见。时代的发展使过去辉煌过的 ,或者习以为常的事情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成为历史的记忆,或许这就是历史的规律吧!

这是绍兴一带现剩的古戏台
 

 

越剧电影《红楼梦》剧照
 

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海报
 

京剧电影《杨门女将》剧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