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1日,星期日,九九的第九天。因突来的公事泡汤了进山的计划,所以就将油田捷安特组织的骑南乐,当作了这个周末的重头戏。一夜的北风又将春天的气息吹散了,虽是蓝天丽日,但是晴冷。早晨30余位骑友顶着大风艰难地北进,双手双脚还冻得麻疼麻疼的。在南乐骑友的引领之下,穿梭在南乐老城的狭街窄巷中,将隐藏于“偏僻”(现在是偏僻了,相当年可是繁盛之处)一隅的古代遗存给挖掘了出来。不论是原味十足的文庙大成殿、历经沧桑的武庙大槐树,还是在原址新建的城隍庙,都在证明着南乐的历史悠悠、文脉绵绵。古代的城市建设历来讲究“衙署齐备,庙堂俱全”,武庙(关帝庙)、文庙(孔庙)和城隍庙,同属“官庙”。这些标志性建筑就是按封建礼制,由官方规划建造,是维系封建统治的精神载体和思想纽带。游毕午餐的地锅鱼,更具特色,味道鲜美,犒劳了来时的艰辛,也为此行划上圆满的句号。
部分骑友欢聚在南乐文庙大成殿前 ![]() 顶风骑行在106国道上 ![]() 南乐文庙位于城东南隅,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大成殿单檐歇山九脊顶,宏伟高大,飞檐凌空,古朴壮观。 ![]() 斗拱及殿内原木建筑结构完好 ![]() 剥蚀的大殿基石和老砖 ![]() 殿顶和琉璃瓦好象不是原来的了 ![]() 大殿的门窗古色古香,很有视觉冲击力 ![]() 多彩多姿的美驴与古朴的背景,相辉相映 ![]() 来一张,耶! ![]() 清未以前,整个建筑群尚且完好。民国以后,圮毁日甚,至建国初,仅存大成殿和寝殿,俗称“大殿”和“小殿”。 ![]()
寝殿位于大成殿后,歇山九脊顶,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清代典型的民式建筑。 ![]()
殿顶已是枯草萋萋 ![]()
殿墙之上,特殊时期的流行标语清晰可辨。 ![]()
大成殿,以北宋哲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而得名,为文庙主体建筑。 ![]()
南乐城隍庙,位于县城东街,是近年在原址新建的。 ![]()
城隍老爷
弃置一边的老碑碑首 ![]()
二龙戏珠的浮雕 ![]()
老碑的碑座,赑屃 ![]()
碑身,字迹已看不清了。碑首、碑身、碑座,老碑身首异处了。 ![]()
关帝庙古槐,位于南乐县城东街,树高15.7米,干粗4.45米,冠幅东西15.5米,南北18.7米,挺拔苍劲、华荫如盖,长势喜人 。
古槐树犹在,关帝庙不存 ![]()
古槐,相传为唐人所植,故人们都称为唐槐 ![]()
古槐,历千年砥砺仍扬花结实,承载和传递着历尽风雨沧桑、坚韧挺拔的气节 ![]()
![]()
![]()
关帝庙殿,急待修复建设 ![]()
关帝庙旁的大水坑,据说原来更大更深,是见证关帝庙兴衰的地方
午餐的地锅鱼店 ![]()
做法、吃法,都具有特色 ![]()
鱼的味道更是鲜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