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茶文化格局中的道士

 廿氏春秋 2015-02-19


唐代女道士李冶亦与茶道有着不解之缘

目前,人们在茶文化的研究中比较突出佛教对茶文化的影响作用,对道教与茶文化的关系则研究不多、认识不足,这无疑失之偏颇。从整个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来看,自唐代饮茶风习在全社会普及以后,受社会各阶层对茶的关注程度不断加深的影响,道教对饮茶的热情丝毫不减。作为饮茶风俗最早的倡导者和推行者,真人道士出于修道成仙、养生延命的目的,越来越大规模地介入茶事,推广茶道,在道教礼仪、祀典、斋醮之中,也开始更多地看到茶的身影。与佛教极其重视茶文化一样,众多的道教茶文化事象也成为茶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李冶、施肩吾、郑遨、吕洞宾与唐代茶道格局

真人道士品茶,带上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超尘脱俗的意识,从而赋予中国茶文化空灵虚静的意境。唐朝道士李冶、施肩吾、吕岩(洞宾)、郑遨,五代时期高道杜光庭等人,都精于茶道。女道士李冶(约756 前后在世),字季兰,吴兴人。她精于琴艺,长于诗词,同时又与当时的儒士、名僧及茶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尤与陆羽、皎然相契,说明她很可能是以颜真卿、陆羽、皎然等为中心的文人饮茶集团的成员之一。她在与茶圣陆羽的交往中,常以诗赠答。《全唐诗》中存有李冶一首《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显示出她与茶圣陆羽的密切关系,由此构成了茶叶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有学者认为,完全有理由说,是这一僧(皎然)、一道(李冶) 、一儒家隐士(陆羽)共同创造了唐代茶道格局。

“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这是著名道士施肩吾的咏茶名句。肩吾字希圣,号东斋,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 人。元和十五年(820)进士,因仕途险恶,隐居南昌西山修炼,世称华阳真人。他对饮茶颇有研究,写下了不少茶诗,仅《全唐诗》就录其三首。他所作的《春霁》一诗言:“煎茶水里花千片,候客亭中酒一樽。独对春光还寂寞,罗浮道士忽敲门。”诗中记载的唐代有把茶与花同煮的习惯,实可作为研究花茶起源的重要史料。

唐末道士郑遨(866 —939),字云叟,滑川白马(今河南滑县东) 人。屡试进士不第,遂隐居山林为道士,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之合称三高士。嗜酒喜茶,尝作饮酒诗千二百言,为人广为传诵,所作的饮茶诗也颇为有名。其《茶诗》云:“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诗人用简炼语言描绘了从捣茶、制茶、碾茶到烹茶、饮茶的全过程,表现出一种古朴雅致、寂寞冷峻的道家茶韵。

就连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也有茶诗传世,恐怕也是一位与茶形影不离之人。洞宾所作诗在民间广为流传,《全唐诗》辑为四卷。《大云寺茶诗》言:“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诗中称颂僧茶制造之精、茶具之雅、烹点之妙、功效之奇,尽显道人饮茶之自然洒脱之态。

白玉蟾和马钰的道茶情缘

南宋时期,道教南宗的实际创立者、道教理论家白玉蟾,极喜饮茶,深得茶道真谛。白玉蟾(1194 —1229),原名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 。他出身豪门,能诗赋,长于书画。因任侠杀人,乃遁入武夷山中,师事陈楠,修习内丹。后被誉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朝廷赐封他为“紫清真人”。白玉蟾一曲长篇《茶歌》,共有四十八韵,洋洋三百余言,为人们传诵。更有名的还有《水调歌头·咏茶》:“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技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作者在这首词中,把道人品茶时怡然自得、享乐今生的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全真七子”之首的马钰的茶词,在道教茶文学作品中也颇具代表性。马钰,初名从义,字宜甫,后改名钰,字元宝。金贞元间举进士,后从王重阳学道,王重阳仙逝后,即由他执掌全真教。他在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旗茶,休献机心名义家,无眠为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另一首《西江月》也很巧妙:“江畔溪边雪里,阴阳造化希奇。黄芽瑞草出幽微,别是一番香美。用玉轻轻研细,烹煎神水相宜。山侗啜罢赴瑶池,不让卢仝知味。”这两道词的涵义归结到一点,就是说道教品茶讲究的是贴近自然、清静无为,主张从修道成仙、养生延命的目的出发,以茶驱睡魔、增长功力道行,最终得道升天,到仙界瑶池中与群仙相会。

唐以后的大量文人茶诗和其他茶文学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打上了道教文化的深刻印迹。尤其是在唐宋两代的茶文化史上,举凡最具影响、千古传诵的茶诗,大都显露出深刻的道教思想影响的痕迹。例如,唐代诗僧皎然诗云:“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饮茶歌送郑容》)卢仝《茶歌》有言:“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宋代梅尧臣诗云:“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尝茶和公仪》)范仲淹在诗中有相似的描绘:“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与章岷从事斗茶歌》)这些充满道家情调的美妙的诗句,无一不显示出诗人对羽化成仙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空灵虚静之美。

春华堂道教文化中心

中国最大的道教文化传播平台

传播道教文化,开启智慧人生

免费订阅官方微信号:daojiaohu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