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易体系之001:三线死叉见顶技术

 江苏常熟老李 2015-02-20

交易体系之一:三线死叉见顶技术

上海-阿昌2012/11/21


 

    我曾经在内参报告中写过一篇叫:“迈向卓越”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主题内容是灌输一种交易理念:炒股“不靠招式靠体系”。有效的交易体系带给你的安全、可靠的交易过程,它除了“预测”,更注重“确认”。不经过确认的预测都是形而上学的。这也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的需要。机构看周线、月线、60分钟,散户喜欢看日线。

比如:我预测××××点位区域是月线级别的大底,这仅仅是一项主观预测而已,那么如何来确认这个预测的成立呢?

我把月线级别的确认点采用周线级别的大幅缩量。既:本周线的成交量与上一周成交量相比的大幅缩量,而K线实体的阴阳无所谓。

例如:2319点后的周线大幅缩量就是你的买入点或加仓点。见下图: 交易体系之一:三线死叉见顶技术

(日线级别高位放量卖出)。

 

综上所述,就是一套完整交易体系的临场应用,它不是因为预测了月线见底而贸然进场或者加仓,而是必须等到周线大幅缩量的时候才开始执行进场或者加仓的动作。这个交易体系把预测和确认、对立和统一组合的完完美美。

现在,大家是否感到“交易体系”的安全性、可靠性远比某些招式更来得高明一些。

那么,今天讲述的就是:“交易体系之:三线死叉见顶技术”。

 

下面就切入今天的主题内容。

    从理论上来说,当一个长期上升的股票股价在跌破长期均线,如250120、甚至60线时,是必须清仓离场的,否则股价可能会加速下跌,你的盈利大幅减少,甚至造成亏损。

    那么,能否更早地发现头部信号呢?

    我曾经讲过“擒龙小双线与三线开花”见底技术,许多朋友用后的反应效果不错。

    既然“三线开花”是底部买入信号,那么我们可以联想一下,高位的“三线死叉”就是底部信号了。

高位“三线死叉”见顶技术,是一项提前发现股价顶部的完整、成熟的交易体系技术,与价格跌破长期均线相比,确认把发现顶部的时间提前了很多。但是,还有没有办法再提前一点呢?我说:有的。

    在这里我要介绍给大家的是一种提前发现股价顶部的极致技术,让股海风浪来临之初就让你能够顺利规避风险躲进安全的港湾。

    大家都知道股市的“60线是股价的生命线”这句名言,这是相对于日线级别而言的。

    我的“提前发现股价顶部技术”,是把“60线是生命线”的概念提前运用到60分钟分型K线图中,这样就能把提前发现股价顶部技术运用到了极致。

    60分钟分型K线图谱,就是把日K线再进一步细化。一根日K线包含着460分钟小时线,这就让我们有可能更加提前的发现股价的顶部信号,当股价在第一个小时跌破60分钟分型K线的60小时平均线时,就应该发现股价要出问题了。

比如下面这只股票,如果等到股价跌破日线级别的60120均线才出货的话,损失就大了,30%的盈利已经被沫掉了。见下图:


交易体系之一:三线死叉见顶技术

我们再来运用60分钟分型K线图谱的“60生命线”原理来提高出货价格,试试情况如何。顺便再交代一下:任何交易体系技术的运用,都必须满足确认要求以后才是一项完整的交易体系。这也是本文“高位三线死叉见顶技术”的精髓所在。

见下图:

    交易体系之一:三线死叉见顶技术



    60分钟分型K线图谱上,可以把“股价跌破60生命线(预测);三死叉见顶:短期均线死叉(确认)、量线死叉(确认)、DIFDEA死叉(确认);DIF跌进MACD蓝色海洋(确认)”三个要素(既三个确认条件:均线、量线、MACD死叉)综合运用,可以使大家能够:尽早发现头部------规避风险;大幅提高卖出价格------增加盈利。

 

总结:提前发现股价头部技术的运用,只要掌握以上三个要素就可以了,当这三个要素在60分钟分型图谱上出现,就必须尽早出货,如果后面再涨还可以买回来的,但更多的情况下是反弹后的继续下跌,如果等到股价跌破日K线的60线、120线才醒悟过来的话,那损失可就大了。

这种见顶技术我为什么采用60分钟分型图谱,而不采用其它更小级别的图谱,这样岂不更快更早吗?

No!我为什么确定采用60分钟分型图谱?其中主要有二个原因:1、主力一般看周线、月线、60分钟这三线进行操作交易的,散户大多喜欢看日线,所以我们尽可能与主力同步;2、越小的级别安全性、可靠性越差,60分钟比较适中、适合。

另:此“三线死叉见顶技术”属于卖出技术,如果再配合我的“擒龙小双线与三线开花”底部启动买入技术,真实天与地之绝配。

 

交易体系之一:三线死叉见顶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