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鞭炮说再见(来论)

 棋中王 2015-02-20

与鞭炮说再见(来论)

去年春节有感而发博文《当春节不再有鞭炮》,感慨燃放鞭炮的传统陋习,已让我们不堪重负的环境空气质量雪上加霜,寄希望于没有鞭炮的环保春节,有朝一日与我们渐行渐近。这种热切的期待,首先让我在申城看到了希望。

今年除夕夜,烟花爆竹的燃放量大幅度下降,即使在子夜高峰燃放时段,实时空气质量指数AQI最高上升至90,随后迅速掉头向下,居然让申城的空气质量一直保持着优良水平。据上海市环保部门监测,今年大年初一凌晨全市平均PM2.5小时浓度最高值仅为67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3微克/立方米(北京PM2.5峰值为410微克/立方米左右,比去年高出约50微克/立方米),浓度增长幅度也明显降低。全天候的“APCE蓝”再现天空,艳阳高照,为申城带来喜气洋洋的祥和。人们行走在街头,沐浴着风和日丽,情不自禁的做着深呼吸,享受着沪上新年新气象。这是上海有史以来,除夕燃放烟花爆竹首度未引发空气质量超标。我想这来之不易的鞭炮“减排”,除了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外,譬如,加大对燃放烟花爆竹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及危害健康的宣传力度;实施必要严格的管制措施,包括减少烟花爆竹销售点、市场投放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一半、扩大禁放区域等。更主要的是市民的环保意识大幅度提升,环保口号自觉地化为环保行动,促使零燃放、少燃放的家庭比例呈上升趋势。

其实,如何以环保健康的方式来欢度新春佳节,传承历史民俗文化,一直是值得国人认真思考的问题。毕竟全国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依然被燃放烟花爆竹的陋习所“毒害”。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消息显示,今年除夕夜至大年初一白天,全国201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其中40多个城市空气为重度污染。另据天气网发布的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指数排行榜,323个城市中仍有7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被列为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可见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与鞭炮再见,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无疑应该在移风易俗这方面,也应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或许能为全国其他城市借鉴。

(原创于201521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