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水产养殖对全球水产品供应有颠覆性影响

 haosunzhe 2015-02-20



大量的小杂鱼,即所谓的“垃圾鱼(trash fish)”被捕捞上来却不适宜人类食用


据EurekAlert!:2014年1月9日,在著名学术杂志《科学》发表的一篇关于中国水产养殖和世界渔业的科研论文,呈现了一幅中国对世界渔业资源巨大影响的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描绘图像。这一研究介绍了更可持续的发展方向,以期改变当前大量使用海洋渔获物作为水产养殖饵料或饲料原材料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者、消费者和加工者,供应了全球三分之一的水产品。快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非常依赖于来源于海洋渔获物的鱼粉。对鱼粉和原料鱼的需求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危及野生鱼类资源和脆弱的海洋环境。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和水产饲料业如何发展,对全球水产品供应有着颠覆性的影响。中国沿海的捕捞管理并不严格,大量的小杂鱼,即所谓的“垃圾鱼(trash fish)”被捕捞上来却不适宜人类食用,最终被用来喂养水产养殖动物或用作鱼粉加工的原材料。很多小杂鱼实际上是大型经济鱼类的幼体,甚至很多品种已被过度捕捞。减少小杂鱼在水产养殖的投喂有助于保护脆弱的海洋环境。


一个有前景的节省鱼粉的方法是充分利用水产品加工废弃物作为鱼粉原材料。水产品加工废弃物通常占到水产品全重的30-70%,在很多情况下都被废弃掉。研究表明,通过充分利用水产品加工废弃物,可满足水产养殖中一半到三分之二的鱼粉需求。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是两个制约利用水产品加工废弃物作为鱼粉替代的主要因素。使用水产品加工废弃物加工的鱼粉蛋白含量较低,但可以通过添加植物蛋白,如藻类或乙醇酵母加以克服。使用水产品加工废弃物加工的鱼粉还会引起污染或病原传播的风险,但这可以通过对风险控制的研究和更严格的监管解决。


研究认为,有必要对管理和保护海洋渔业做出严肃的决策,中国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充分利用水产品加工废弃物,并降低水产饲料中的鱼粉含量,避免水产养殖中直接投喂小杂鱼,可降低对来源于海洋渔获物的鱼粉的依赖,有效改善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并对海洋环境保护和全球水产品供应起到积极作用。


此项研究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领衔,组织了一支来自全球的跨学科的研究团队,成员分别来自于荷兰莱登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皇家科学院、英国斯特灵大学和中国上海海洋大学。


点击『阅读原文』为您支持的候选人投票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