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门市五举措保障农民共享新农村能源项目民生红利

 阳光海上日出 2015-02-20
 

一是一建三改,稳步发展户用沼气。

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分布面广,农户用气直达方便。市能源部门在全市具有一定畜禽养殖规模,沼气制造原料丰富的村组,广泛铺开户用沼气项目建设,推广了以建设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厨为主的“一建三改”工程,显著改善了农民家居环境。2008年至今,共推广建设户用沼气池2000口,实现了“塘堰一池清水——生活、养殖污水不进塘堰进沼气池;厨房满屋整洁——生火做饭不用柴草用高热又廉价的沼气”的农家乐目标。

二是以点带面,重点创建大中型沼气。

发挥大中型沼气工程沼气产生量大、供气服务范围广的优势,以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为重点,建成了天蓬种猪有限公司、红雨畜牧有限公司和天强畜牧有限公司三家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收到了减少大型猪场环境污染、集中供应周边农户生产、生活用气、生产高效复合固体肥料创收的三重效益。如2012年天蓬种猪有限公司大型沼气工程竣工后,每年可减少污物排放3600吨,生产沼气21.9万立方米、沼液0.2万吨,沼气可供应周边300户村民生活用气,沼液可满足1200亩农田用上有机肥,每年还可利用沼渣衍生制造有机复合肥0.6万吨,帮养殖场实现收入近350万元。

三是村企联动,试点建设生物质燃气。

农村农作物秸杆量大,村里想转化利用却无设备技术。对此,市能源部门当好“红娘”,组织企村联姻:由企业提供加工设备,村委会提供农作物秸杆,建设以秸杆、废弃柴草为原料的生物质燃气循环利用工程。2011年建成创新玻璃有限公司生物质燃气工程、杨林生物质燃气工程,2家企业每年可转化利用秸杆、废弃柴草近500吨,年产生燃气4万立方米,可服务居民150户。

四是联村并组,集并发展联户小型沼气。

农民单独建设沼气池存在原料有限、成本较高的缺点,对此,市政府以中心村“150”畜禽养殖小区为依托,联村并组,归点建设区域化小型沼气工程,既解决了原料不足难题,又节省了土地、设备等建设成本,扩大了供气范围。至2013年上半年,已完成小型沼气工程75处,每处可日处理生活污水10吨,年产沼气1.8万立方米,供气农户达3750户。

五是广泛宣传,加快推广生物质气化灶。

针对每年中晚稻收割后,农民燃烧秸杆产生“浓烟蔽日”污染空气的现象,市政府采取电视讲话、印发简报、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加大以秸杆利用为主的生物质气化炉的推广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其优点,掌握生物质气化炉具的使用方法。对购买生物质气化灶的农民,市级财政还每台补贴150元,调动了农民使用生物质气化炉具的积极性。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就推广生物质气化炉具200台,开辟了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新途径,促进了农业节能减排,重现了天蓝地净的原生态田园生活。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天门市发改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