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委派员参加第二届亚洲清洁能源论坛

 阳光海上日出 2015-02-20
     

2007年6月26日-28日,第二届亚洲清洁能源论坛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亚洲开发银行(ADB)总部召开,来自亚太地区有关国家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科研机构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届论坛由ADB、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美国国务院(USDOS)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共同组织,会议的主题是“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有关政策和融资问题的解决方案”。

应亚行邀请,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能源局)以及山西省、国内企业代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本次会议。财政部清洁发展机制(CDM)基金管理中心陈欢副主任还就中国有关提高能源效率的财政政策做了主题发言。会议期间,代表团先后拜访了ADB中国执董办有关领导和ADB副行长的中方代表金立群先生,并就与ADB的合作等沟通了有关情况。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举办了三次全体会议和多次分组会议,围绕提高能效、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清洁煤技术、推广节能灯、碳交易市场等议题,亚行、一些国家和机构参会代表做了主旨发言,探讨公共和私营部门在能效、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及融资过程中的政策、技术、管理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有关应对挑战的建议。

本届论坛开得很成功,为与会者在清洁能源的政策制定、融资担保和技术推广等方面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共享信息、交流经验的机会。

从会议的情况看,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减缓气候变暖得到了普遍重视,但发展中国家更关注成本的问题。我国是世界GDP增长较快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大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面临的国际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虽然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及其配套政策,制定了强制性的节能和环保指标,积极促进清洁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但总体来看,我国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依然较弱,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方面的自觉性还不够强,尤其是当环保目标与地方政府的GDP增长和企业赢利等短期目标发生冲突时,长期目标往往要让位于短期目标。要真正摆脱“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粗放式发展的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仍然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发展清洁能源主要面临技术和资金等制约因素。一方面,我国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不足,发达国家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清洁能源成本较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清洁能源企业难以从国内银行获得融资。

此次会议为我们了解国际上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方面最新及发展的情况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同时也了解了亚行在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相关情况。为我们下一步研究与亚行在这些领域的合作创造了条件,希望能借助亚行促进我国清洁能源项目和相关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能源技术,争取优惠资金,开拓国际融资渠道,降低项目建设的成本和风险,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会议期间,我们与财政部应邀与ADB东亚局能源处进行了沟通,亚行官员表示愿意与我国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CDM等方面开展合作,对提高能效、地热和热泵技术推广利用以及风电开发等方面提供技术援助(TA)支持,双方还初步探讨了可再生能源开发、提高能效项目采用亚行分批次贷款(MFF)、非主权债(不需要政府担保)贷款、私营部门贷款等新型融资方式的可行性。在与亚行的交流中,我们提出了尽快启动我委与亚行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方面的研究,亚行表示非常重视此项研究,将予积极支持,尽快启动聘用专家程序,计划7月中下旬启动研究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