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底,又到每年的新年许愿时间(New Year Resolution*)。为了不让自己在2013年的年底回望过去一年又再有那种“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感觉。我决心制作一本笔记本来记录自己的2013年。 加入了豆瓣若干个手帐小组,如手帳創意?手帳資訊,以及记事本圆梦小组。在浪费了两天在淘宝浏览各种Midori Traveller's Notebook, Filofax, Moleskiner等等,也参考了若干前人的经验之后,我决定自己DIY一本2013年笔记本。 原因一:市面上现有品牌的手帐(或笔记本、或效率手册)都有这样那样的缺失(不能说是缺点),且部分的后续消费颇昂贵; 原因二:个人希望把自己规划时间的思路,用自己的形式体现在笔记本上; 原因三:如果连按自己思路去DIY一本都做不到,如何按自己思路去实现自己的人生? 过程中,当然要感谢豆瓣上无数前人的经验,特别是简生的“关于我制作笔记的一点分享”。我有一些模板是参考其形式自己作了些调整后制作出来的。 确定了DIY的方向后,遵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以终为始”的原则,需要确定制作的目的: 目的一:一本“简单”的笔记本——不需要插画;见客户时,太花俏会显得不成熟;且日常工作繁忙,没有更多时间去掌握AI等制作工具,简单的excel能实现即可; 目的二:一本“方便”的笔记本——A5活页本,容易加入各式内容页;材料要易得,配件丰富; 目的三:通过自定义活页页面内容,来体现自己之前一直阅读的一些Life Hacker、GTD*、时间管理等方法——有人说,时间是不能被管理的,它只能被利用。我们管理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想想也对,这本笔记本也是用作时刻提醒自己更好地利用时间吧。 成品初览:“前通”外皮,封二加入彩色告示贴,右一加A5计算器,封三如果大家留意,可以也看到3M的告示贴
学习过“项目管理*”的同学应该了解,项目目标project本身是可以被分解为若干“小目标”deliverable,若干个小目标下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工作包” work package的。 因此,我的笔记本制作思路: (1)遵循的是“2013年要实现的总目标”——>每月要实现的“小目标”——>每周/每天要实现的“工作包”work package; (2)要设立反馈和纠错的机制(华人首富李嘉诚所说的check-&-balance机制)。定义目标Definition——>执行Implement——>跟踪Tracking——>反馈Review——>纠错COE correct of error。 因此,2013年年度目标,有如下页面: 年度的“待办清单”和“不待办清单” 这里特别提一下表内列出的“not-to-do” list——“to-do” list大家比较好理解——但真正让我们节省时间,反省自身缺点,甚至体现我们原则和底线的,恰恰是那些我们需要学会说“不”的事情。 因此,虽然说,“控制脾气”可以放入“to-do”list里面,但我还是更偏向于将“不发脾气”放入“not-to-do”清单上,警醒自己。
当然,按项目管理的思路,目标的跟踪可以用甘特图*Gante Chart来实现。也是大家一般所用的打卡的格式。同时,我会在下方留白,可以随时作些回顾和心得记录(review and lesson learned)——以体现之前说的check-&-balance的目的。
年表之后,接下来是月度套表。月度套表是基于年度项目目标下,分解的各项小目标。因此,月表的首页“月度待办页”要提醒自己哪些要做,哪些不要做。
之后一页,我称之为整本笔记本最重要的一页,称之谓“月度重点事宜页”。在该页我综合了三部分元素: (1)月历及月重要日期提醒;(留意月历左边,有每周的编号,与后面的周报对应) (2)艾森豪威尔的事项跟踪表“A basic Eisenhower box”*,将事项的轻重缓急分解为四象限,U代表Urgent,I代表 Important,同理U&I代表紧急和重要,NU&NI代表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宜; (3)反馈机制留白
当然,从每月的小目标再进一步落实,将是每日的跟进,因此有“月历工作格表”以及“周报表”,且周报表每周的编号与之前的月历的周编号对应。
就实际使用的效果而言,我对周报表的使用较少。更多的会使用最后这张每月的“月度甘特图表”(monthly gantt chart),结合反馈机制进行。 在这里分享一下本人用Rossetta Stone学习法语的打卡情况。
最后是“日记录表”。为了更好地规划每天的时间,我最初的计划是每天从6:00~24:00,且该表包含每天的轻重缓急,以及地点记录(比如出差,旅行等)。 该页的灵感源泉,来自于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李笑来老师很好地介绍了每天回顾自己使用时间的记录方法。 然而,在实际的使用效果,以及考虑到自己打印A5纸的制作成本,最后还是更多地使用前通自带的Free Assort活页——列个每天的to-do list等。每天自律地作时间记录的确需要进一步练习,以养成习惯。
最后介绍一下其他的分类插页,首先是年历。
看最终效果,好像没什么好说的,但制作起来纯粹是打字活。自己是用Excel对应万年历等制作了2012 / 2013 / 2014年年历。
其次是“愿望清单”,我称之为the bucket list*——很多前辈都称之Wish List。 但启发我制作该单的意念源自于一部电影《The Bucket List》(遗愿清单),类似的清单,可以见2012年大热的电影《泰囧》 Bucket list的意思,是人到踢到棺材bucket之前希望完成的事情。 起这个名字的原因是: (1)源自于Steve Jobs,斯坦福演讲中提到的,把每天都当作最后一天; (2)在表上列写自己想要购买的物件,想要做的事情; (3)为了避免流于格式,我加入了三个元素,背景Background / 行动 Action / 时间点 Time,即表内的BAT——使之成为一个更SMART*的目标。 下表就是我准备购买lego玩具的示例
还有一个插页是Cornell插页,应可以用来应付会议记录,自己对某项目的简述和回顾等。格式比较简单也就不再赘述了。
笔记本后半部分安排的是非纸质的插页,包括有名片/卡片插页,和A5收纳页,方便整理常用名片或部分工作资料。封三还有告示贴,方便随时使用。
值得提一下的还有我使用的笔。备份也好,交替标注信息也好,我通常同时带上蓝色/黑色两支笔。经常在照片展示的是uni-ball 三菱0.38蓝色笔。因为我觉得: (1)0.38的大小较适合A5大小,蓝色与活页的灰色线有较好的反差效果; (2)我喜欢揿按的笔。带笔盖的不是不好,只是我会担心丢了笔盖就比较麻烦; (3)0.38的揿钮蓝色笔实在不好找。好多实体店和卖场都没有,如果大家有心得,请分享一下; 最后的最后,展示一下我笔记本的厚度——大概一元硬币的直径吧。
这个厚度还是厚了一点——虽然考虑到有计算器、多种形式插页和封三的告示贴等——但毕竟,现在才记录到2013年的2月。 很有可能我需要每季度甚至每两个月整理一下活页——当然,定期整理也未必是坏事。 笔记本的改善。 如果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大人生,我的笔记本当前还是可以进一步改良,比如加入熊谷正寿*《记事本圆梦计划》一书提及的梦想金字塔。
从人生各项大目标,分解到人生某阶段的小目标,再到落实到年度笔记本的年度目标。 所以,下一步计划,我准备要制作人生的梦想金字塔页,加入到这本年度笔记本,每时每刻提醒自己向梦想出发。 后记 1. 如你对我的笔记本有任何建议,欢迎随时豆邮或留言; 2. A5活页的所有配件,淘宝有售,在此页不赘述; 3. 如你希望获得模板——更多地建议你去DIY。因为 (1)任何一个模板用Excel制作起来毫无难度; (2)我的模板页体现的是我自己对利用时间的思路,不代表100%适合你自己; (3)如果你连DIY笔记本都缺乏行动力,很可能你对自己是否有足够内在激情去实现梦想都会产生怀疑。我觉得,只要你愿望足够强烈——我是说足、够、强、烈——那么你对过程中的攀山涉水都不会畏难。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发挥自己的创意,告别消费主义发扬DIY动手能力,制作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专属于你自己的笔记本——最重要的是用笔记本去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完满自己的大人生。 附注文章提到的注释点: (1)New Year Resolution, 新年愿望维基解释 (2)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3)GTD,《Getting Things Done》
(4)项目管理,维基解释
(5)项目管理甘特图 Project Management - Gantt Chart
(6)艾森豪威尔的事项分配表“A basic Eisenhower box”
(7)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
(8)The Bucket List,电影《遗愿清单》
(9)制定目标是遵循的SMART原则:维基解释,。指制定目标需要:Specific 明确的 /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 Attainable 可实现性 / Relevant 相关性/ Time-bound 时限性 (10)熊谷正寿《记事本圆梦计划》
(全文完。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