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篇皮肤病一.面疹(共2案)

 学中医书馆 2015-02-21

第四篇  皮肤病

一.面疹(共2案)

(一)何某女   23岁  2014年4月14日一诊

主诉:面疹10年。

病史:自幼体弱,长期面部红疹10余年,久治不愈。近两年工作压力大,更增诸多不适。刻见:

1.两颊及唇周红疹满布。

2.经量偏少,两天即净。

3.不耐寒热,面白少华,易热易汗。

4.尿频耳鸣。

5.口苦口臭。

检查:脉弦细略数,舌淡苔腻,舌根有红点。

辨证:气阴两亏,肾虚肝旺,湿热内蕴。

治法:益气养阴,固肾平肝,清热利湿。

处方:参麦地黄丸,二至丸,五味消毒饮等化裁。

西洋参100克  党参300克  太子参200克   丹参200克沙参200克    苦参120克  二冬各120克    生地300克山药200克     山萸120克     泽泻90克   土苓90克丹皮90克  枸杞200克生制首乌各200克 龟鳖胶各60克怀牛膝90克  鳖甲300克  龟板500克    二至丸400克银翘各90克夏枯草90克露蜂房白蔹各90克 赤小豆300克苡仁300克   绿豆300克    阿胶300克    当归60克  二芍各90克   雪蛤油60克   蚂蚁120克  酸枣仁260克(200克入煎,60克入膏)  柏子仁120克  浮小麦300克穞豆皮200克  鱼膘胶200克  知柏各90克 莱菔子200克鸡内金500克 二芽各300克五谷虫120克  玉蝴蝶120克

上味共煎浓汁,文火熬糊,入诸胶及蜜蜂,烊化收膏。早晚以沸水冲饮一匙。

2014年5月31日回访:查脉弦细渐缓,舌淡红苔薄干。

神增面华,面疹微(只见左侧口角一,二粒),月经正常,经血增加。口苦口臭微,不起夜了,耳鸣微。

按语:面疹是标是表象,其内在本质是阴虚湿热。故重用西洋参,太子参,鳖甲,龟板,雪蛤油等滋阴固本;复用丹参,苦参,银翘,夏枯草,赤小豆,苡仁,绿豆,知柏等清热解毒,利湿泻浊。

 

(二)刘某 女  18岁  高三学生   2013年12月1日一诊

主诉:面疹5年,久治不效。

病史:平素体弱,面白形单,记忆力差,上课注意力难集中。

近5年面部长满红疹,夏天为甚。多见双颊,前额,下巴。

长期治疗及用各种化妆品不效。母亲游某胃病经我治愈,特来求诊。

检查:脉弦细滑(右沉弱),舌淡胖,苔腻厚干,舌脉略紫。

辨证:气血双亏,肾精欠充,湿毒内蕴。

治法:调补气血,固肾强骨,利湿败毒。

处方:圣愈汤,左归丸,五味消毒饮等化裁。

上等黄芪60克  西洋参100克 太子参120克  党参200克丹参150克    苦参120克    茯苓200克   二术各90克枳实壳各120克  当归60克   赤芍90克    生地200克水牛角60克   丹皮90克   银翘各60克   野菊花60克蒲公英60克   赤小豆300克  苡仁300克     荷叶60克升麻60克    虫退60克      白芷60克    阿胶100克龟板200克   蚂蚁120克    雪蛤油20克    海马20克生制首乌各150克 枸杞150克女贞子200克 旱莲草200克枣仁60克   湘莲肉60克  穞豆皮200克   浮小麦300克紫河车60克  鱼膘胶200克 合欢皮90克  五谷虫120克郁金90克     山药200克    黄精200克    泽泻90克青木香90克  夜交藤300克  二芽各120克 鸡内金120克黑豆120克  上味共煎浓汁,文火熬糊,入诸胶及蜜蜂,烊化收膏。早晚以沸水冲饮一匙。 

2014年1月13日回访:面疹减半,精神振作,药后无不适。

2014年5月1日回访:面疹消失,睡眠很好,二便调,记忆力增强,学习成绩已上升矣。

按语:脏腑气弱,运化失司,湿浊内蕴,衍生诸症。单纯清热败毒,克土伤中。宜滋阴凉血伍清热利湿药为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