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幸福的人身边长大的孩子是幸福的

 大漠胡杨968 2015-02-21

点击上方 NLP心灵治疗师 (nlpxinling)

分享智慧 共创幸福 一键免费关注


幸福是什么?在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的人会感到幸福,有的人则不会。或者,于相同的事情,有的人会表示感谢,而有的人则不会。幸福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有的人身体健康,生活富裕,却觉得不幸福;有的人体虚病弱,经济拮据,却觉得很幸福。因此,很难回答我们对什么会感到幸福,对什么会感到不满不幸,这是个人的情感问题。但如果可能,每个人都希望幸福。


幸福究竟是什么?我自己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幸福也许就是感恩的心情”。如果换个说法,就是没有不带有感恩之心的幸福。因此,对于日常生活中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小事,或者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比如,仅仅是平安无事)有的人就会心怀感恩,这样的人大多是幸福的吧。我觉得幸福就是如此。


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多机会感受非日常性的巨大喜悦和幸福。我下班回家,听到妻子说“已经给你放好洗澡水了”,回答“谢谢”时就会感到幸福。当妻子问道“先洗澡还是先吃饭”时,虽然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但我会觉得妻子太好了,对她充满感激。在感恩的心情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幸福。


现代社会企图通过物质的大量生产和消费来提高文化水平。也就是说,我们被不断催生欲望的社会结构愚弄着,而且一直置身于欲求不满的操控中。我们不断失去满足和感恩等情感,所以很难再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感恩。


能否从内心深处感恩,是决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幸福的重要因素。因为我们如果不幸福,就很难产生感恩之心。还可以说,因为有了感恩之心,我们才会变得幸福。这两者就像是鸡和蛋的关系,很难说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但是,要拥有这样的心情,我们必须要做一定程度的努力。不能认为什么事都是理所当然的。比如,要洗澡的时候,只要打开热水器开关,就有热水,家人为自己做这么一丁点儿事理所当然,如果这么想,工作或外出回来时的那种幸福感就会大大减少。


再比如吃饭,有些人认为每天吃饭都是理所当然的,而有些人则对做饭的人心怀感激,他们每天感受到的幸福程度是不一样的。事实就是如此。洗澡之后,妻子会给我送上干净的内衣裤,这是每一天都在重复的事,但是我知道这背后有妻子的辛勤努力。正因为有对丈夫和孩子们的用心和关心,她才能做到这些。每天的生活中,对于这样单调的事情,我们是否能够带着新鲜的心情去感恩,是否能够感到喜悦呢?

幸福就是对事物怀有感恩之情的喜悦,大人必须要自己幸福,才能够让孩子幸福。自己不幸福,却要把孩子养育成一个幸福的人,这是不可能的。把育儿当作一种快乐和幸福的人,才能养育出真正幸福的孩子。


因此,无论是决定成为幼儿园老师还是决定当妈妈,都应该基于这个原因。父亲要担起责任,愉快地帮助妻子,让她作为妈妈能以幸福的心情育儿。父亲的具体任务以及应该提供哪些帮助可以由夫妻一起商量决定。


孩子越小,妈妈的作用就越大。父亲的作用,对于妻子来说是直接的,但对于孩子来说,很多时候是间接的。这是我在长期观察许多年幼的孩子之后发现的。孩子的身边如果有幸福的人、关心他人的人、感恩的人、能够和别人产生共鸣的人、能够体会别人快乐和悲伤的人,被这样的人环绕着长大,对孩子来说则是非常幸福的事。父母们要对日常的生活方式、遇到事情时的感受等多加留意,注意培养孩子丰富的感性认知。

(选自佐佐木正美《关注孩子的目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