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摆脱固定思维模式

 东方文捷 2015-02-22

2015,碎片化时代即将终结?

 
 
 思维定势不能仿
经验办事省思量
怎奈世事局局新
怎可不扔老三样
思维定势是人们的经验积累,它给人们带来的是便捷的处世方式与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也要不断进步,往往需要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甚至逆向思维,这就会渐渐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人,在不断地总结中,思维也在不断地升华......

不管是生活、工作和学习都要走出固定的思维模式,才能进步,才能与时俱进。学习更需要创新思维,走出传统模式,要你学变为我要学,而不是循规蹈矩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加强从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的培养。
 生活中多一些变通,路就会越走越宽,而守旧和按习惯和保守的经验办事,就会贻误发展的机会甚至浪费资源,创新才能发展



我常常为了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反倒成为了新的固定的模式了,郁闷啊,呵呵。

其实,严格说来思维本无定式,那些只是记忆与习惯的再现——下意识?
有的时候人应该跳出因定思维去看待事物,才能看清事物具正的面目。
姐的思维还是很活跃的,能这样去思考问题的人一定有个睿智的头脑。生活中处理事就需要多换角度去思索,从而使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按步就班的举措有时却适得其反。那就让我们学会用聪慧的思维去适度把握吧
定势心理对于解决问题,发展创新,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打破旧的常规戒律.才有创造力和创新.

 

摆脱固定思维模式

本文Tag标签:思维模式

时常会听到有人说:不要死钻牛角尖。因为大多时候,牛角尖里找不到出口。没有出口的人生,就失去了许多希望,尽管付出了许多努力,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更得不到我们所期望的成功,或许穷忙过后,剩下的只有身心疲惫,而幸福又从何谈起呢?

我们都知道,人一旦钻进牛角尖里面,就很难走出来,往往会碰得头破血流。想必,没有人愿意钻牛角尖。但是,也有一些人,却钻进去很难走出来,为此,他们怨天尤人,殊不知,没有人推他们进去,是他们没有把握好人生的节奏和方向,怨不得其他人。而钻进去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懂得变换思维方式,打不破一些陈规陋习,也或许因为对某些东西太过执著,不愿意放弃。

时常会看到一些人,成天都忙忙碌碌,似乎永远在和时间赛跑,料想,他们一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更大的成绩,但事实并非全都如此,有些人往往成天忙碌却一无所获。其实,之所以这样,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他们钻进了牛角尖,他们只知道蛮干,他们也超有自信,总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只要自己再努力一点点,就会取得成功。

在生活中.不要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学会变换方式地思考问题.打破形式的束缚,领略事物的本质。这样,就不会钻进牛角尖里.再也找不到出口。其实只要能达到目的.应该不拘泥于形式,任何能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是最佳的.而我们的生活.也会少了许多奔波忙碌.也会抽出更多的时间去追求我们所期望的幸福。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生一些笑话,而这些笑话的产生都源于我们的一些习惯的积累。

    比如:每天你上班走得最早,从来没有锁过门,偶尔一天你是最晚走的,很有可能你匆匆走出家门,忘了锁防盗门。

    天天上班都是走一条道,偶尔开会或是办事情,不用到单位,而你匆忙走出的时候,一定会不自然走上去单位的路。恐怕不是一个人有过这样的事情。

    这就像自己养成的习惯,到点不吃饭就饿,不睡觉就困,人们经常走不出自己自然不自然形成的定势。

    上面表述的是,一个人的习惯形成许多下意识的感觉,造成一些错觉。这和我下面所说的思维定势不是一个概念,但有一点相通的是,都是习惯积累造成的。

    人们在生活中逐渐积累的经验和习惯,渐渐沉淀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平时思考问题,这种模型就会自然浮现出来。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驾轻就熟地解决某些现成问题,认识某些相似的事物等等。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作为一种桎梏,妨碍我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这种思维模式就是“常规思维”,即心理学上的“定势心理”。它们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因为,我们在连续思考了一些问题后,再思考后面的问题,就会受到先前思路的影响。

     当然,思维定势在许多的时候对我们常规的尽快判断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帮助,经验还是相当有用处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社会的不管变化,思维定势也在某些制约人们认识的发展。

    如何跳出“思维定势”,这对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都会有新的收获。举几个小例子:

   一次机关在外地组织活动,然后到一新模式商场参观和购物,一时间一楼挤满了人,按常规大家循序渐进的前行,而我们几个人却迅速爬楼梯到最高层,躲开人群最多的地方,从高处往低处走,打了个时间差。这本身就是打破常规的做法,能够做到既没有拥挤,又有宽松的购物条件。当我们再碰到一块的时候,我们已经将参观和购物完成了四分之三,而大多数的人仅仅完成四分之一。

    宴会上,主人拿出一瓶酒,告诉大家,酒瓶用软木塞塞住,没有起塞工具又不准损坏瓶子,能否使大家喝到瓶子里的酒呢?来宾中很快有人解决了这个问题:将塞子塞入瓶中,酒便能倒出来。这里,他跳出一个常规观念,即塞子只能起出来。

  一辆满载货物的汽车要通过一座铁桥,通过时发现货物高于桥洞一厘米,现在问你,在不准卸货重装的情况下,能让车通过吗?这里,只要跳出“定势”,别在货物上打主意,而是给轮胎放掉一点儿气,车便能通过了。

   这些小事,体现的是常规的思维和对思维常规的的突破,许多的时候解决问题恰在变通的一点中。

    生活中多一些变通,路就会越走越宽,而守旧和按习惯和保守的经验办事,就会贻误发展的机会甚至浪费资源,创新才能发展,发展就需要走固定的思维模式。



固定模式

我一直觉得自己生活在固定模式中,


动物出于遗传或本能而表现出来的行为,称为固定行为模式(fixed action patterns)。这一模式并不需要学习或经验,但这一模式有时也包含极其复杂的过程。 
 

2015,碎片化时代即将终结?

李淼

希望这不是一个耸人听闻的题目。

我有多久不写博客了?在我的wordpress博客被封之前已经不单独为博客写文章了,记得2011年就已经不为博客单独写文章,贴的文章都是已经在杂志发表过的。

大年三十下午,突然觉得技痒,很想为微博单独写一篇文章。此前的两篇文章也都不是为微博写的。《不穿正装的诗人不是好物理学家》是南都周刊的专栏,而上一次的文章是《三体中的物理学》最后一章。

我是从2007年开始写博客的,中国的博客高峰年代始于2006年,低潮时代始于2009年的微博,而微信的火爆正式终结了博客时代。我认真写博客大约五、六年,博客从火爆到衰微大约也有六年左右。

微博的兴起到今年九月正好也是六年,看来,六年是一个周期。我不想说微博微信就在今年衰退,正如博客时代并未在2009年完全衰退。这里,我想做一个大胆的预言,碎片化为主的阅读时代可能即将终结,它的兴盛期不会超过六年。

六年,看来是人类持续一个固定模式的周期。我们看看人类个体受教育的模式: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小学六年,基本从6岁到12岁,这是一个启蒙时期,人类个体在这个时期被扫盲,掌握了语言和逻辑推理的基本技术。因此,这个时期一定得属于义务教育时期,当然,现在的义务教育延长到九年。

再看中学,也是六年,大约从12岁到18岁。中学所学的知识,远远超过了小学,超过了启蒙。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是让一个个体成为文明"人,在语言上,几乎完全成熟,同时还掌握了一定的近代科学知识,以及基本的音乐和美术知识。

再看大学。大学的四年似乎稍微短了一些,在大学,一个个体在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系统的科学知识,知识开始专门化,因此大学的教育不是通识,而是专业知识。其实,大学的学习并没有让一个个体真正弄懂专门知识。以我所在的领域物理学为例,我们在大学学到量子力学基本就打住了,有时会学一点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学的知识,但就物质的基本结构而言,这点学习远远不够,需要硕士阶段的补充。同样我想在其他领域,大学的学习也需要硕士阶段的补充。

因此我觉得,大学四年加硕士两年才是一个完整的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一个个体受到了足够的专门化教育。

在前面的总结基础上,我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将博士阶段也包括到这个六年阶段式模式中。扣掉硕士两年,博士生教育还剩下三年。其实,研究生的五年经历不足以让一个年轻人成为一位独立的研究者。就我自己以及很多朋友的经历而言,必须经过一到两次的博士后阶段,一个人才真正成为独立研究者,博士三年加博士后两年到四年,也就是五年到七年,平均六年,这个六年是将一个受到专门化训练的年轻人转变为一个独立研究者的阶段。

前面对个体的研究无非是想将之推广到人类的整体上面。我真正想问的问题是,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在现代的文化演化过程中,一个阶段大约是多长?

我在一开始就说了,博客阶段是六年。其实在中国,BBS阶段大约也是六年,即2000年到2006年。也许你说其实1998BBS在中国已经出现了,的确如此,但那只不过是极少数人在用。当然,那些极少数人后来有一部分成了著名人物,在博客时代以及微博微信时代继续活跃,如王小山、宁财神等。

读到这里,你会说,楼主开什么玩笑?个体的六年周期和社会整体的六年周期怎么可能有共性?这是不是巧合,你完全在胡扯。另外,难道不是互联网本身的发展在推动社会网络交流形式的改变吗?

你的质疑完全有道理,我无法证明人类个体受教育周期与社会整体文化演变周期有共同的起源甚至长度完全吻合。但我现在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它们其实有共同起源而且长度大致吻合。

社会整体是个体的集合,它的演变本身反应了个体的内在需要。同样,表面上看起来网络技术发展主导了网络交流形式的演变,但是,我们知道,有一些技术的出现往往早于交流形式的改变,而这些技术没有得到及时的重视正是因为社会整体不觉得需要它。另外,是什么推动技术本身的发展呢?除了技术本身应该还有社会需求,以及人类个体在心理层面上的需求。


就我大年三十下午的心理体验来说,我觉得我对博客的怀旧正是因为我对碎片化交流产生了厌倦。不错,我现在还定期为杂志写专栏,我不完全在做碎片化创作。但是,定期的专栏本身所占的时间以及所传达的信息量远远小于几乎每时每刻的碎片化交流: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等。

最后,我想给六年周期做一个定量的解释。假如一个人在六年中,比如在小学时期,每天在学习上所花的时间大约是五小时,那么一年所花的时间是大约是1825个小时,六年所花的时间大约是11千个小时。还记得那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吗?一万小时定律说,一个人熟练掌握一门技艺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万小时,不论你想成为一位音乐家,一位画家,还是一位运动员。

现在,我大胆地猜测,其实一万小时定律也与人类个体受教育的周期吻合,甚至与现代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活动方式吻合。毕竟,上了一万小时的BBS,你开始厌倦了;写了读了一万小时博客,你开始厌倦了;看了一万小时微博、微信式的碎片化交流,你开始厌倦了。
我不想预言微博和微信很快就衰微,毕竟微博除了碎片化公共交流外,还有其他作用,如发红包,做广告;微信除了碎片私人交流外,还有各种内容较为丰富的公号,还有转账支付、抢红包、在线购物等功能,这些方便生活的功能只要存在,微信就会一直兴盛。我只是在做一个大胆的猜测,作为网络文化形式,碎片化将很快衰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