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南宋 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hjmhjmhjmm 2015-02-22
 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译文】 挂满枝头的红杏,芳香四溢,萧鼓歌吹,十分悦耳动听。佳木葱茏,在绿杨婆娑的树影里,荡漾着欢快的秋千。

 【出典】  俞国宝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注:


 1、  《风入松》   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2、注释:

    风入松:古琴曲有《风入松》,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调名源于此。

    玉骢: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花钿:女子头饰。


  3、译文1:

     整个春天不惜钱财游乐玩赏,天天醉倒在风光宜人的湖边。白玉般的骢马走熟了通往西湖的路程,嘶叫着驰过卖酒楼前,香气袭人鲜红的杏花丛中轻歌曼舞,碧绿青翠的杨影里秋千翩翩。

     和风十里丽日当空正是游乐的天气,美丽的鲜花把如云的双鬓插遍。画船载着人们归去,仿佛带走了春光,只剩下碧绿的湖水和淡淡的云烟。明日拖着醉意未醒的身躯,小径上拾取人们赏春时丢失的花钿。

    译文2:

    在一年的春天里,人们常常要花费很多很多买鲜花的钱,公子王孙天天游乐陶醉于西子湖畔。因常来常往,白色的宝马也熟识了游览西湖的路径,趾高气扬地嘶叫着奔驰于酒楼之前。挂满枝头的红杏,芳香四溢,萧鼓歌吹,十分悦耳动听。佳木葱茏,在绿杨婆娑的树影里,荡漾着欢快的秋千。

   惠风和畅,十里长堤上游冶着俊男靓女,这是他们尽情玩耍的福地洞天。姹紫嫣红的花朵,把一个个少女的发髻压偏。夕阳中一条条画船,承载着春光归去。未尽的情致,都付与了雾气澜烟、波光潋滟的湖面。明日我还要带着些许残存的醉意,到湖滨堤上来寻找那失落的花钿。

   译文3:

   一春中常常花费买花的钱,天天都陶醉在西湖的湖边。玉骢宝马也熟识了逛西湖的路径,嘶鸣着走过酒楼之前。在红杏幽淡的芳香中,箫鼓歌吹声音喧阗。绿杨飘拂的树影里,荡着欢乐的秋千。

   十里长堤上春风扑面,这里是美男倩女游冶玩乐的福地洞天。五光十色的花朵,把游女的鬓发压偏。暮色中画船载着春光归去,未尽的情致都留给湖面上的雾气岚烟。明天我还要带着残存的醉意,到湖滨堤上来寻找遗落的花钿。

   译文4:

   春天里总要为买醉花费不少银两,每天都在湖边的酒楼中喝醉。我的骏马已经熟识了西湖边的路,它神气十足地嘶鸣着走过酒楼前。箫鼓在红杏的清香中响起,秋千在碧绿的杨柳树影里摇摆。

   和暖的春风吹拂天地,那正是美丽的姑娘们出游的好天气,她们盛装打扮,美丽的云鬓被头上的珠花压得偏向一边。绘着彩纹的船儿载着春意归去,船上的人们将余情交付给澄澈的湖水与湖面上空濛的雾气。明天还要带着未完的醉意,寻找她们在小道上遗落的花钿。

   译文5:

   春天买花费钱多,天天沉醉在湖边。白马熟识西湖路,在卖酒楼前叫声欢。红杏香飘箫鼓声,绿杨阴里荡秋千。

   暖风十里西湖路,成了美人极乐世界,野花插头鬓云偏。画船载春归家去,余情尽付水上烟。明天重带残醉来,再寻佳人到湖边。


  4、俞国宝(约1195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号醒庵。江西抚州临川人。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著名诗人之一。国宝性豪放,嗜诗酒,曾游览全国名山大川,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胜炙人口的锦词佳篇。著有《醒庵遗珠集》10卷。约宋宁宗庆元初前后在世。孝宗淳熙间为太学生。

   

    《武林旧事》卷三载:淳熙十二年(1185),太上皇高宗一日游西湖,见酒肆屏风上有《风入松》词云:“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花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髻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寄、湖水湖烟。明日再携残醉,来寻陌上花钿。”高宗驻目称赏久之,宣问何人所作,乃大学生俞国宝醉笔也。高宗笑曰:“此调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为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即日予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况周熙《蕙风词话》卷二谓俞词“第流美而已。顾当时盛传,以其句丽可喜,又谐适便口诵,故称述者多”。

    他的词虽不多见,却写得旖旎多姿,极有情致,深受读者喜爱。《全宋词》中,收录其词作三十首,《补遗》存九首。《文献通考》传于世。事见《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


  5、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这首词是太学生俞国宝题写在西湖一家酒肆屏风上的。已作太上皇的宋高宗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了这首词,“称赏久之”,认为“甚好”,还将其中“明日再携残酒”句改为“明日重扶残醉”,俞国宝也因而得到即日解褐授官的优待。

     公元1164年(隆兴二年),宋金签订“隆兴和议”,此后的三十年内双方都挂起了免战牌。暂时的和平麻痹了人们的意志,也为上流社会提供了醉生梦死的可能性。

    这首词写于淳熙年间,正是这种社会现实和心理状态的反映。因此,读者一定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这幅“西湖游乐图”。

    词篇由描写词人的自我形象开头。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描摹西湖的美景,可是“一春”“长费”“日日”“醉”等词语却传达了作者对西湖的无比留恋:“玉骢”两句写马,然而马的“惯识”是由于人的常来,马的“骄嘶”是由于人的惬意,所以三、四句是借马写人,再因人写湖,最后达到了人与境、情与景的高度融合。总之,开头四句是用作者浓烈的情绪感染读者,使人对西湖产生“未睹心先醉”式的向往,因此下文描写的游湖盛况,也就预先被蒙上了一层美的面纱。再说,词人、玉骢、酒楼都是西湖游乐图的组成部分,因之这四句所表现的词人情致有以小见大的作用,并使词篇“起处自然馨逸”(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评)。

   “红杏”以下四句是游乐图的主体。这里仅仅二十余字,可是所含的信息量是极丰富的:有繁盛的红杏,浓密的绿柳,如云的丽人;有抑扬的箫鼓,晃荡的秋千,漂亮的簪花;有氤氲的香气,和暖的春风。——作者抓住了西湖游春的热点,浓墨渲染,为读者提供了再造想象的最佳契机,词人旺盛的游兴,也借此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画船”两句为暮归图,是游乐的尾声。在这里,作者把“春”写成有形有质、可取可载的物事,不仅使词句贴切生动,也写出了西湖春天的特色:春在游舟中。“馀情付湖水湖烟”,在热闹浓烈之后补充幽悄淡远,在载春归去的满足之后补充馀情,表现的是西湖的另一面目和作者游兴中高雅的一面。人去湖空,论理词篇也该收尾了。不料作者别出心裁,反以来日之事相期,收得别致而又耐人寻味,也更加突出了当日之尽兴欢乐。陈廷焯说:“结二句馀波绮丽,可谓‘回头一笑百媚生’。”(《白雨斋词话》)“重扶残醉”是说前一日醉得很深,隔日余醉尚不解。不过到底是酒醉呢,还是景醉呢,还是情醉呢,还是三者兼而有之,读者可以自己判断。这一句的原文作“明日再携残酒”,是一个尚未解褐的太学生清寒潇洒、忘情山水的性格的反映,未必不工,只是没有高宗那种皇帝派头就是了。

    这首词受前人喜爱,还有一个原因是词风香艳绮丽,情致浓而近雅。在我国文学史上,词,很长一个阶段是作为歌馆酒筵间的佐料而存在的。因此旧日的词人们,对于香丽流美型的词风就有着特殊的偏爱。

    这首词的结构也颇别致,归纳言之,大约有三个特点:一、完整。从概说醉心西湖叙起,次写玉骢近湖,继写全天游况,再写画船归去,终以来日预期,可谓严密得滴水不漏。二、分片。根据填词的通常规矩,前后两片总应有个分工。《古今词论》引毛稚黄的话说:“前半泛写,后半专叙,盖宋词人多此法。”但是这首词上下两片的意思是成一个整体的,过片的地方不仅没有大的转折,反而同前半阕的后两句结合得更紧。三、照应。比如:“日日醉湖边”之与“明日重扶残醉”,“玉骢”之与“画船”,“西湖路”之与“陌上”,“花压鬓云偏”之与“花钿”等等。这种结构形式的选用,使得词中所描绘的西湖游乐图更加浑然一体密不可分了。

     ②这是一首描写西湖旖旎春光、点写歌舞升平的游乐词。此词曾得到南宋临安最高统治者的赏识,并经过御笔改定。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阶级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 全词主写西湖春景,上下一气贯通。词的前四句写人也写马。而其意在渲染西湖的美不胜收。西湖放游,日日如此。以至于到了人“日日醉湖边”,而马则“惯识西湖路”的境地。“惯识”承“日日”,“沽酒楼”承“西湖边”,马经此而“骄嘶”,而写马正为了写人。一个“醉”字已将人带入那神往的画中。故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有云:“起处自然馨逸”。通过侧面渲染,西湖魅力已然足见。“红杏”而下四句实写西湖美景。“红杏”、“绿柳”予人以花香,配之以暖风,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继之以悠扬飘荡的“萧鼓”和隐约可见的“秋千”,加上青春靓丽、珠光宝气的出游丽人,人文景观热闹非凡,令人陶醉。有山、有水、有花、有人、有声、有色,此等美景只应天上有,如今却在人间西湖边现,难怪西湖有“人间天堂”之美称。如此美不胜收的胜景,谁能不陶醉于其中呢?末四句则写日暮人归,湖水山色幽悄淡远,风光依然妩媚,词人余兴未尽,独自赏玩之余,相期明日扶醉重来。既是与前“日日醉湖边”相呼应,也表达了词人对西湖春景的无限留恋。此词笔调轻快流丽,如行云流水,读来令人心无远虑。但词局限于风光如画、香绮浓艳的描写,故篇外并无多少深意可言。

 

   6、古人在吃喝之后顺便白话一通,多属自娱自乐,少有功利之心,但无心之发泄,有时也能撞上大奖。据《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时的太学生俞国宝,在西湖边上多喝了二两,借着醉意在酒家屏风之上涂抹了一首《风入松》。词曰:“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湖边路,骄嘶过、沽酒垆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髻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不曾想,这首词被太上皇赵构在西湖溜达时看见了。太上皇读后甚为赞赏,笑曰:“此词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于是将“明日重携残酒”改为“明日重扶残醉”。赵构虽然政绩不佳,文学底子却不错,此词略作改动之后,意境确实大不相同。酒后乱哼哼的俞国宝,也因这番白话,“即日命解褐”,脱却布衣当官去了。太上皇虽说已不理朝政,安排个把人还是小菜一碟。 


   7、桃花,能传情!吹面不寒的杨柳细风,吹开了一朵朵含羞带怯,美得让人心惊的桃花,也吹开了春禊,春游的帷幕。三月桃花美如锦,三月桃花艳如霞!于是乎,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了一出出缠绵悱恻的传奇故事!宋太学生的一阙《风入松》将此情此景演绎的美到了极致:“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最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负,湖水湖烟。明日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那才子们借赏花之名,按捺住心中的悸动,只为寻回陌上那惊鸿一瞥佳人的倩影!


  8、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园林结合住宅,总是我们的期望。最是那姹紫嫣红,从那墙角茂盛开来,凝聚了一个冬天的期待,在春天到来的时候缓缓盛开。廊架、步廊、花架、平台错落有致,杨柳依依,莺啼阵阵,湖光惊飞鸟,清风惹碧波,比起西湖白堤之“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的喧嚣,更是别具一种娴雅的风致。

  东方艺墅的景观园林,秉承欧式艺术园林的园艺技法,借鉴中国几千年庭院深深的意向,把合壁中西的尊贵气韵融入园林生活版图,并营造了丰富、浪漫而优雅的园林氛围。


  9、水波荡漾的江岸线让还原一个真切的自然休闲社区不再只是可能。

   结合不规则的天然岩石驳岸形成景观水面,铺陈水底的卵石依稀可见、锦鲤畅游在水草间,人们在水旁、林荫下、曲桥、观景走廊中穿行,浓荫掩映,景观错落有致,正可谓“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10、苏东坡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脍炙人口的名句。其实,东坡先生在这里也只是把西湖作了拟人化的比喻而已。真正浓墨重彩对西湖加以描绘的,在宋代,当推柳永的《观海潮》一词为先:“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是词人写来献给当时驻节杭州的两浙转运使孙何的。但主要内容还是咏叹杭州湖山的美丽以及城市的繁华的。北宋王朝经过八十多年的修养生息,到了仁宗在位时,人民生活已经比较安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国家富庶、经济繁荣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伟大的创造力。正是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和伟大的发明创造,才有这样丰盈的物质财富,太平景象的出现才有可能。相传金主完颜亮就是因为闻说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样的美景,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的。这当然是把政治的、军事的原因直接夸大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不过文学作品的感染力由此也可见一斑。


    有宋一代,由于杭州西湖在地理上的特殊位置,它在南宋朝庭灭亡前实际上是远离战争、远离祸乱的。尤其是南宋朝庭偏安一隅,选择了杭州作为临都(称为临安)后,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杭州西湖的繁华。据南宋末期词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卷三中作的记载:“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贵当要地,大贾豪民,买笑千金,呼卢百万,以至痴儿呆子,密约幽期,无不在焉。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儿’之号,此语不为过也。”而作者本人的一首《曲游春》词:“禁苑东风外,扬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冷,闲却半湖春色。 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轻螟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悉幂。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写的就是禁烟时节的游湖盛况。无独有偶,我们还可从南宋末期词人吴文英的《丑奴儿慢》中得到印证:“空蒙乍敛,波影帘花晴乱,正西子,梳妆楼上,镜舞青鸾。润逼风襟,满湖山色入阑干。天虚鸣籁,云多易雨,长带秋寒。 遥望翠凹,隔江时见,越女低鬟。算堪羡烟沙白鹭,暮往朝还。歌管重城,醉花春梦半香残。乘风邀月,持杯对影,云海人间。”这些词,不仅对西湖作了妍丽的写照,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统治阶级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的醉生梦死的世界里。真可谓是“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睡。”(文及翁《贺新郎》)


     早在北宋尚未灭亡前,便有有识之士对国难当头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生活进行过辛辣的讽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然而,美丽的杭州西湖,正如南宋末期词人陈德武在《水龙吟》中写到的那样:“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统治阶级并未因半壁河山已丧,而且金兵压境的景况而自醒自励,在朝不保夕,危若累卵的情况下,依旧沉湎于酒色,贪图享乐。我们可以从太学生俞国宝醉后题写于酒肆墙上的一首《风入松》词看到这样的情况:“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这首词末句原为“明日再携残酒”,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淳熙间,寿皇以天下养,每奉德寿三殿,游幸湖山,御大龙舟。”“一日,御舟经断桥,桥边有小酒肆,颇雅洁,中饰素屏,书《风入松》一词于上。光尧(宋高宗赵高)驻目,称尝之久,宣问何人所作?乃太学生俞国宝醉笔也。……上笑曰:‘此词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为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这一改,确实改掉了太学生的儒酸,也改出了统治阶级的荒淫无度。


   我们从宋人留下的这些诗词中,不仅读出了杭州西湖昔日的美景,也读出了历史的沉甸。如今,历史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真诚地期待着今天能够有更多更好的诗歌,把西湖今天的美景传之当世和后世。使后人能复如今日一般有稽可考。


    11、或许是出生于海宁的缘故吧,江南在金庸笔下,总是显得含情脉脉美不胜收,令人目眩神迷。这几天休息,重温《射雕》和《神雕》,感触良多。 金庸笔下的江南,一是山水美。太湖归云庄,“只见数十丈外一叶扁舟停在湖中,一 个渔人坐在船头垂钓,船尾有个小童。黄蓉指着那渔舟道:‘烟波浩淼,一竿独钓,真像是一幅水墨山水一般。’……郭靖放眼但见山青水绿,天蓝云苍,夕阳橙黄,晚霞桃红……”只有极其熟悉太湖一带风光,并且热爱这一意境的人,才会有这样饱含深情的笔触。人们说,距离产生美,金庸少小离乡,满怀对故乡山水的深情怀想,下笔如此,理不足怪。嘉兴南湖、烟雨楼,也是如此温情脉脉。而事实上,江南湖山烟云,迷离飘渺,直如太虚幻境,金庸的描写并不夸张。《射雕英雄传》开头:“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桕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村前村后的野草刚起始变黄,一抹斜阳映照之下,更增了几分萧索。”乌桕树是江南的一个树种,南朝诗歌《西洲曲》写道“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缠绵悱恻,摇曳无穷。金庸得其三味。金圣叹点评《水浒》“景阳冈打虎”一段描写,“回头看那日色时,已渐渐的坠将下去”,说“看到此处,便没由来也要大哭一场”。《射雕》这一段何尝不是如此?“一抹斜阳映照之下,更增了几分萧索”,将南宋小朝廷风雨飘摇,民心恍惚的情味描摹殆尽。 一是具有人文底蕴。金庸多用词曲掌故,来表现江南文化。《神雕侠侣》开头写嘉兴南湖,用的是欧阳修的《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曲调轻柔婉转,饱含柔情密意。“芳心只供丝争乱”一句,也搅乱了赤练仙子李莫愁的芳心。这样的例子在金庸书里很多,《射雕》写郭靖黄蓉到临安,在酒楼欣赏西湖风光,看到碧纱罩着俞国宝一首《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灯杏香中歌舞,绿杨荫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词是写得极为柔媚,又有一段腐儒所谓钦点功名的“佳话”,可惜写得不是时候。南宋小朝廷苟安一隅,不思光复大计,却沉醉于歌舞酒肆,“直把杭州作汴州”,而欲“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岳飞,冤死风波亭,无怪郭靖心头火起,要一腿将其踢碎了。 江南山川风物,北方民族觊觎已久。柳永《望海潮》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传说金主完颜亮看到,便有起兵南渡意。“桂子”据张宗箫《词林记事》所引,是天竺、灵隐两寺流行的一种传说,说月里的桂花在中秋夜里落子,会落到寺里来。白居易“山寺月中寻桂子”,便指此事。完颜亮使人画江南山水,并赋诗云: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江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何其狂也。 以前人们说柳永“凡有井水饮处,必有能歌柳词者”,金庸何尝不是如此?江南的意象,或许正寄托了金庸对故乡深沉的情感。

 

   12、喜欢水!喜欢那一汪碧蓝的静空……

  因为她的清澈意韵,不为世俗所累,淅淅如云雾,沥沥似烟尘!因为她的散淡雅致,黛色如玉,晶莹剔透,不饰雕琢!因为她的空灵碧绿,泻千里而不张扬,越诸峰而不彰显!因为她的静默与幽暗,于林海而阅泰山,驻溪谷而品钱塘!因为她的洁净与自爱,清尘收露,年去岁来,眷恋雨润云温,遥想春山日暮,小曲暗坊明月照,一汪碧波,悠然而去,竹榄灯火,秋娘笑相遇……

  真想做个如水的女子,写点如水一样的文字,于水之湄念望诸君,送笑意而阅风情,读诗行而饮茗品,赠春光而藏雅趣,酿佳醇而饮杜康……

  文字如水,清澈透明,如花之初放,暗香浸染,如少女新妆,爽心悦目;如水的文字,收放自如,行云流水般泻千里,阅万山沟壑,有一碧万顷之妙!又似人之饮水,冷暖自知。

  如水的女子,需要如水的情怀,既有易安居士的婉约与大气,描情感而雕风云,绣愁绪而摹心境,抒仕途失意而悲人生苦短,状人情冷暖而唤真诚永驻……

  又要有东坡的词风与豪放,精于文,熟于词,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惜春光而笑残红,叹情长而解烦恼,伤感之词亦有勘破人生之哲理,蕴籍有味,缠绵不悱恻,缘情婉转,枝上柳绵之悦……

  如水的女子,更要有如水的情感,淡如薄雾,飘缈若无,轻似烟尘,握之无物,站于山前,有一片风景随身袭来,立于溪畔,携一湾清露沁人心脾;漂泊尘世,纤尘不染,轻语如莺,简约婉转,处事到佳,修炼随龄,抬头笑问,给人以仙风玉翠之感……

  如水的女子,喜欢写如水的散文,水到渠来,点石成金,看云卷而思云舒,望清风而念流水,轻翻柳陌,乱点桃蹊,追蝶韵而惜韶华,挥情关而葬往夕,绝一世清贫,喜一生多情……

  如水的女子,爱如水,轻别亦有泪,夜夜梦断,天涯望穿,呢喃曰:“我所有的漂泊都是因为你,如何不爱你苍老的容颜,那世间的悲苦你都为我尝尽,如果不爱你憔悴的心,前世的誓言岂是沙漠滑冰……”

  很喜欢一位江南小妹的梦语:“身为江南女子的我,在粉墙黛瓦,曲水深巷的水村小径,在莺飞草长的碧波两岸,在烟雾弥漫的水泊尽头,在朦朦胧胧的江南细雨中追寻着江南女子那如梦似幻的情感,我的爱如那烟雨般迷朦缥缈,那如同杏花般清新的妖娆的梦中,可有我今生的邂逅相遇……”

  喜欢江南,喜欢她的青春与活力,喜欢她的柔美与静寂,夜夜望江南,我也有一丝经久挂怀的江南情结。  然!生不在江南,却想雕刻一些如江南般烟雨缥缈的文字,做不了如水的女子,但却总想将笔下的文字绣成水的清澈,水的无尘,洁静凉爽……

  不知何时?我那如水的文字,才能飘在红叶山庄的上空,令诸君能笑听水流,纵横驰骋?

  夙愿如水,贫乏的纸鹤愿穷尽此生所学,精雕细刻,刻画出水之秀丽……

  “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就这样,吟着这片唐宋风骨,让纸鹤为你雕琢一番唐宋意态,让我笔下嫩稚透明的文字送你一丝明清神韵,悦尽千山,那松涛阵阵传来的可是我遥远的呼唤,那水泊的碧玉,将会洗刷你满身的尘音?

  远方的佳人,真的希望你在心潮起伏烦忧时,偶尔放松你的心情,笑看这里的草山水韵,梦回少年轻狂时,与我看云飞!

  那我,将候此岸,为你送上一首《踏莎行》。

  杨柳岸边,佳人凭栏,夜夜画阑醉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