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初“四僧”笔下的传世经典山水册页!

 钩玄馆 2015-02-23


石涛《黄山八胜图》设色纸本册页纵20.1厘米横26.8厘米(日)泉屋博古馆藏


     清初“四僧”是指石涛(原济)、八大山人(朱耷)、石溪(髡残)、弘仁(渐江)。前两人是明宗室后裔,后两人是明代遗民。他们冲破当时画坛摹古的樊篱,标新立异,创造出奇肆豪放、磊落昂扬、不守绳墨、独具风采的画风,振兴了当时画坛,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一、石涛《黄山八胜图》册页


     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的绘画,在当时即名重于世,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黄山八胜图》册页为石涛最著名作品之一,凭记忆追寻黄山胜景而作,现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


石涛 《黄山八胜图》之一


石涛 《黄山八胜图》之二


石涛 《黄山八胜图》之三


石涛 《黄山八胜图》之四


石涛 《黄山八胜图》之五


石涛 《黄山八胜图》之六


石涛 《黄山八胜图》之七


石涛 《黄山八胜图》之八


二、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十二开


     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原为明朝王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象,正是八大自我心态的写照。


     八大山人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可见八大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八大的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八大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十二开之一


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十二开之二


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十二开之三


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十二开之四


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十二开之五


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十二开之六


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十二开之七


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十二开之八


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十二开之九


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十二开之十


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十二开之十一


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十二开之十二


三、石溪《山水册页》十开


     石溪重视师法自然,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水中度过,经常驻足于名山大川,流连往返。


     石溪所作山水,在平淡中求奇险,重山复水,开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结构严密,稳妥又富于变化,创造出一种奇辟幽深,引人入胜之境。他喜用渴笔、秃毫,苍劲凝重,干而不枯,并以浓淡墨色渲染,使得笔墨交融,形成郁茂苍浑、酣畅淋漓的情趣,使画面产生雄浑壮阔、纵横蓬勃的气势。


     平生喜游名山大川的石溪对大自然的博大意境,有着深刻的领会和观察,最后落脚在南京牛首山幽栖寺。曾自谓平生有“三惭愧”:“ 尝惭愧这只脚,不曾阅历天下多山;又尝惭此两眼钝置,不能读万卷书;又惭两耳未尝记受智者教诲。”


     石溪在论画时还曾说:“董华亭(其昌)谓:‘画和禅理共旨,不然禅须悟,非工力使然,故元人论品格,宋人论气韵,品格可力学而至,气韵非妙悟则未能也。”在提倡勤学的同时,石溪主张作画须有“妙悟”,并非下死力就可得画之神韵。


石溪 《山水册页》十开之一


石溪 《山水册页》十开之二


石溪 《山水册页》十开之三


石溪 《山水册页》十开之四


石溪 《山水册页》十开之五


石溪 《山水册页》十开之六


石溪 《山水册页》十开之七


石溪 《山水册页》十开之八


石溪 《山水册页》十开之九


石溪 《山水册页》十开之十


四、弘仁《黄山图册》六十开(部分)


     弘仁以画黄山著名,一生与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为黄山传神写照的画迹。


     师法自然,独辟蹊径,是弘仁艺术思想的核心。曾有诗云:“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崖独杖藜;梦想富春居士好,并无一段入藩篱。”说明他不甘囿于先人藩篱,勇于常变。此种艺术境界,除石涛外,在古人中也不算多。故后世有独创性的大艺术家对他都倍为尊重。


     有人曾称:“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弘仁)得黄山之质。”得黄山之质,也就是得黄山之骨,而这质骨,也正是渐江和尚不肯随世俯仰,视腴媚如仇,惜名节于慎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禀赋刚正,志操清亮这一人品的写照和表征。


     弘仁与石涛、梅清并称“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查士标在题弘仁山水画云:“渐公画入武夷而一变,归黄山而一奇。”石涛则说:“公游黄山最久,故得黄山之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


     弘仁的《黄山图册》共计60开,每图上无落款,皆有圆型朱文印“弘仁”;每图均以隶书注一地名,比如乌龙潭、散花坞、光明顶、天都峰等,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构图皆出于黄山真情实景,将黄山的各处名胜尽收笔底,可以说弘仁是黄山写生第一人。






















注:《黄山图册》原为弘仁侄子、画家江注所藏,后为湖州太守吴绮和叶使君(名字、生平不详)收藏(见册中程邃和唐允甲题跋)。民国初年为朱寄洲收藏,但已失去另十开。1935年,客居北京的安徽太平县人苏宗仁藏朱氏旧藏五十开,加上自己原藏十开,影印于《黄山丛刊》第二辑中。一九六四年四月,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侯宝璋教授将自己平生所藏古书画六十八件捐赠给北京故宫,其中就有《黄山图册》五十开。后故宫又购得苏宗仁旧藏十开,从此《黄山图册》璧联珠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