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疑病的女生们(五)

 随寓而安2010 2017-04-03

第五章   特殊情况

医生听薛云提到快期末考试了,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说:“你期末考试肯定参加不了啦,准备休学吧!”

休学?得休多长时间?”薛云顺着医生的话问道。

“一个学期、两个学期,说不太准。”医生回答。

“那我还上什么学呀?”听了医生的回答,薛云嘴上虽然没有说,但是心里的感觉就像突然落入了深谷。

其实,不仅是她,他爸爸听了医生的话后,也如同掉进地狱一般。

不过,到了这时,他们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余地了,只好听医生的话,将治病放在第一位。

于是,他们赶紧办理住院手续,等办妥手续进了外科病房时,已经到了医院下班的时间。值班护士嘱咐薛云:“今天不做任何检查了,明天一早开始各项有关的例行检查,如果你今天晚上回家,明天务必于六点半之前回到病房。” 

回到家后,已经很晚了。因为次日还要早起,全家简单地吃了点儿饭,便洗漱睡觉。

虽然一夜无话,但是,无疑全家人都是在焦虑、甚至揪心的状态中度过的,是在受着煎熬。

第二天一早,薛云全家赶到医院,护士开始例行检查:测体温、量血压、采血、验便、……,等等。

医生查房后,对薛云的家长交代:“手术最好三天之内就做,为了更准确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今天还需要做一个加强CT检查。不过,做CT的患者很多,需要预约,这是影像科说了算,由不得我们病房。你们最好去跟影像科通融、通融,就说患者的病较重,必须尽快做手术,请他们照顾一下,早点儿安排检查。”

听了医生的嘱咐之后,薛云的爸爸回答:“我明白,我立即去影像科。”随后,他拿着检查单子赶了过去。

在影像科CT预约窗口,薛云的爸爸对负责登记的护士将具体情况解释了一番,护士回答:“我先给你登记上,你去某号房间再说一下吧。”

到了护士指示的房间,薛云爸爸又对这里的医生说了一堆解释的话,也不知是他的话说动了人家、还是恰巧这时等候的患者不太多,总之医生简单地说了一句:“马上叫患者过来吧!”

于是,薛云顺利地做了CT检查。做完之后,时间还不到上午九点半。按照影像科的规定,上午九点半之前做CT的患者,下午五点取结果。 

中午十二点多时,病房的值班医生突然找到薛云的爸爸,对他说:“你立即带着A医院的核磁共振片子和报告去影像科诊断组,那里的医生要参考、比较一下。”

影像科诊断组的办公室还挺不好找,薛云的爸爸问了几个人才知道了具体位置,不过指点他路径的人都说:“都十二点多了,估计医生早就吃饭去了。”

薛云的爸爸找到影像科诊断组,门开着,他礼貌地敲了一下开着的门,问道:“大夫在吗?”

“是来送薛云的片子吗?我们正等着呢。”办公室的隔板后面有人答应道。

薛云爸爸走进办公隔挡里,看见一位中年医生正在对着电脑屏幕观察一幅CT成像,想必是薛云的。

这位医生接过薛云爸爸递过来的核磁共振片子和报告,将片子插在亮屏上,一边看着片子,一边叫了另一位医生一声:“你过来看看,这张片子和咱们检查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他俩低声地商量了几句,然后中年医生对薛云爸爸说:“我们建议再给患者做一次加强的核磁共振。”

“这个片子不行吗?”薛云爸爸指了指A医院的核磁共振片子,不解地问道。

“他们医院的设备磁场强度不够,扫描部位的层次分得不很清,简单地说就是有些模糊。我们医院的设备好,能显示得更清楚。”另一位医生解释道。

“既然是这样,那请您直接跟病房的医生联系吧,定了时间以后,我们来做检查。”薛云爸爸回答。

返回病房后,薛云爸爸对值班医生讲了影像科诊断组的医生提出再做一个加强核磁共振检查的建议,值班医生回答说:“我知道了,那边已经打来了电话。等明天早上病房主任查房时再具体确定这件事儿。”

下午五点之前,薛云爸爸去取CT片子。这里就跟商场一样,挤满了人,显然都是等着拿结果的。

等他拿到CT片子后,走到一旁人稀的地方,先看检查报告。虽然他看不明白CT片子,但是医生写的检查报告还是可以看懂一部分的。只见报告上的文字可是不少,对诊断情况的描述写了多半页纸,尽管其间用了很多外行人看不懂的医学术语,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与A医院核磁共振检查报告不同的意见却是很明显的,而且两者存在很大的分歧。

“怨不得那会儿影像科诊断组的医生提出要再做一个加强核磁共振检查呢?原来是他们对A医院的检查持有不同意见。”这会儿,薛云爸爸想明白了。并且他有一个预感:CT检查报告上提出了不同意见,应该是件好事!

等到薛云爸爸将CT片子和检查报告交给病房的值班医生,他看了之后说道:“我立即跟主任联系,汇报一下新的情况。”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薛云全家又熬了一晚。 

次日上午,医生例行查房的时间比以往明显晚了许多。按照惯例,查房都是八点半左右开始,而今天都九点多了,才见到医生们来病房。

薛云爸爸寻思着:准是薛云的CT检查结果占了医生们的时间,他们肯定讨论了好一会儿,所以查房时间才推迟了。

主任领着一群医生和护士来到病房,他看着薛云笑了笑,对她及家长说:“孩子不用做手术了,我们医院的CT检查结果推翻了A医院的检查意见。他们说的肿物实际上是一个正常的器官——不过,是因为孩子器官的部位有些特殊,长得与一般人不同,所以才被A医院疑为是肿瘤了。现在可以断定,孩子在我们外科没病可治了,可以出院啦。”

后来,薛云知道了她这种器官部位特殊的情况,在人群中占的比例很小,还不到百分之一。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