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刻薄盛行的时代,你还喜欢宽厚的人吗

 真友书屋 2015-02-24

在宽厚和刻薄的斗争中,宽厚维持着表面上的胜利,刻薄占据着事实上的上风。这是很令人尴尬的,因为刻薄往往同时意味着犀利和深刻,而宽厚,很不幸,经常与肤浅、温吞、平庸相连。因而人们对宽厚的推崇更多是出于对“善良”这种美德的客气的恭维,事实上未必真的多么尊敬;相反,刻薄因为其表现力,总能激起或好或坏的激烈的反应,并且在日常交流中具有更大的杀伤力。结果是,刻薄而使人语塞、赞叹常常出现,宽厚而让人信服则几无所闻。


在大学的现代文学课上,我的老师吴晓东曾经说:在当下阶段,我宁愿你们有深刻的偏激,也不愿意你们有肤浅的客观。这句话自有道理,因为肤浅的东西留不下任何印象,反倒不如哪怕偏激但深刻的观点,起码可以在石头上凿下痕迹。但作为一个天性不喜欢偏颇的人,这句话始终给我的激励是,只能努力让自己获得“宽厚而深刻”的能力。当然,这比偏激而深刻要难的多。但我不希望自己只是因为肤浅才被迫客观的,也不希望为了追求深刻而变得偏激。我只好努力寻找宽厚、公允的力量,哪怕要花很多努力。因为这世界这么好,怎么能舍得把它拱手让给那些刻薄甚至恶毒的家伙呢?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好人”。好人已经被普遍视作平庸的标志。这是因为“好人”经常温和、体谅,进而缺乏决断与魄力,不容易具有魅力。“好人卡”往往送给那些为人善良体贴但缺少突出吸引力的人。我想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害怕做“好人”的理由。“我起码可以做个好人”是一种误解。我们不应该无奈地做一个好人,更不应该为此而不做好人,相反,应该做一个具有魅力和吸引力的好人,这当然也很难,但并非做不到,不过是要更努力罢了。努力点又怎么样呢,世界这么好,怎么能舍得把它拱手让给那些魅力四射的坏家伙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