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拯救卡扎菲:扔掉“绿皮书”,捧起“红宝书”!

 地主家也没余粮 2015-02-24

    怎样拯救卡扎菲:扔掉“绿皮书”,捧起“红宝书”! 

    前几天,看到卡扎菲绝地反击、势如破竹,我心情大好,于是,写了一篇《李得胜的斗争艺术指导卡扎菲绝地反击!》 

    当时,本想大局已定,写个贴权当总结,不成想随着美、英、法的军事直接介入,局势再次发生变化。看来,“宜将剩勇追穷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需要谋略和实力做基础。 

    此刻,再替卡扎菲寻找转机,我觉得还是要问计李得胜——我还是坚持认为,其他方面不敢说,若论“与人斗”,还是无人能出其右!虽然,这样做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意思,但总比束手无策要强。 

    因此,卡扎菲此时要扔掉盗版的“绿皮书”,捧起正版的“红宝书”,好好寻找一下“与人斗”的技巧——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统一战线,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以唯物辨证法指导作战,官兵一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持久战,游击战,歼灭战。。。。。。等等等等 

    我想,只要深得其中精髓,必然能够达到“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境界!

    -------------------------------------------- 

    李得胜的斗争艺术指导卡扎菲绝地反击! 

    2月14日利比亚局势发生动荡,卡扎菲一度面临着高官背叛、士兵倒戈、反对派武装围城的危局,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他将随时倒台。然而,在一个月时间内,局势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在利比亚国内,支持卡扎菲的力量占据了上风;在国际社会,从众口一词的谴责、制裁变成了各怀鬼胎的观望。 

    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仔细分析,感觉老卡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了李得胜的斗争策略。若论“与人斗”,恐怕前后百十来年没人能胜过李得胜。卡扎菲虽然写过“绿皮书”,但是,到了关键时刻还是“红宝书”顶用! 

    “要会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实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这是李得胜的明言。卡扎菲的思想境界可能到不达“为人民而死”的高度,但是,他起码知道“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因此,危机出现后,他就多次表示宁死也不离开利比亚。 

    这个态度很重要!人都是自私的,即便是卡扎菲的铁杆粉丝,也不会为卡扎菲殉葬;同时, “挺卡”与“倒卡”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都是“骑墙派”,而“骑墙派”的倒向将决定最终的结局。在危局之下,卡扎菲只要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动摇,局势必然是一泄千里,无可挽回。卡扎菲的强硬姿态,是在告诉自己的支持——不会抛弃,是在告诉那些中间派——不会放弃,这就是对人心最大限度的拉拢和笼络,也是对反对派最有力的心理打击。 

    走群众路线,放手发动群众,是李得胜的一大法宝,卡扎菲也是照方抓药。在危机之初,他就号召自己的支持者走上街头,后来,他居然号召自己的支持者在反对派控制区进行“革命”。用WG时的话说,这不是煽动“群众斗群众”吗? 

    卡扎菲发动群众,有两个作用: 

    第一、检验自己的实力。如果群众能够发动起来,说明卡扎菲还是有号召力的,还是有基本盘的,这就可以坚定他的信心。 

    第二、展示自己的实力。这不仅仅是向反对派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实力。 

    至于有人认为卡扎菲的支持者是被收买的,这不重要。不必知道因为信仰、族群还是因为粮食、金钱,只要有人肯卖命就够了。 

    统一战线,是李得胜的另一大法宝,卡扎菲应用的非常好。 

    在危机之初,中国的撤侨行动在国际上影响很大,其中的细节现在并没有披露,很值得思考——如此大规模的撤侨,究竟获得了那一方的配合?中国空军的运输机直接进入了利比亚,而利比亚空军掌握在卡扎菲的手中,如果没有卡扎菲当局的同意,这次行动是不可能实施的。由此,可以看出卡扎菲当局对中国的撤侨予以了配合。 

    对美国,卡扎菲一再宣称“反恐”, 还向美国哭诉“不被理解”,甚至说抓到了毛里塔尼亚“基地”组织的头目。这是在最大限度的讨好美国。 

    对欧洲,卡扎菲也是有打有拉,断绝了与法国的外交关系,宣称被意大利总理出卖了,派特使赴葡萄牙等三国沟通,宣称德国公司“靠得住”。 尽管欧洲各国给他以极大的压力,他还称欧洲各国为“友人”,并一再强调利比亚与欧洲有“一系列符合其利益的重大安全协议和经济合作。” 

    在这段时间里,卡扎菲的嘴没闲着,开了大量的空头支票;他的外交官们的腿也没闲着,走访了邻国与欧洲数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宽松的环境,即便制裁无法避免,只要能够拖延美欧军事介入的时间也是一大收获。 

    李得胜最著名的论断——“枪秆子里面出政权”,对此,老卡则是一个践行者。 

    埃及、突尼斯的变故,原因之一是军队不执行命令,而卡扎菲则对军队抓的很牢,而且,还有他儿子组建的“外籍军团”——既然法国的雇佣兵可以称为“外籍军团”,卡扎菲的雇佣兵也应该有同样的待遇。 

    虽然有部分军官、士兵倒戈,但是成建制的反叛并没有发生。前一段新闻报道说利比亚空军如何叛逃、自坠等等,仿佛利比亚空军完全失控了,但是从近期的战况看,利比亚空军依然执行卡扎菲的命令。从新闻报道中看再看,反政府武装缺乏各种重炮及各型导弹;再对比网络资料介绍的利比亚军队装备,可以发现利比亚政府军的武器库被没有全面失守。因此,可以说卡扎菲依然控制着军队,以前的报道只能说是一叶障目、歪曲了事实。 

    从二战期间的北非作战情况看,在利比亚广袤的沙漠地区作战,飞机和坦克是两件致胜的武器。利比亚政府军拥有2000辆坦克,420架飞机(可供作战的约100架),在野战中这样的实力是反对派武装难以匹敌的。目前,唯一的变数是如何打巷战? 

    在班加西将有一场恶战,这也是决定卡扎菲命运的一战。在巷战中飞机、坦克的作战效能将大幅度降低,因此,利比亚政府军的优势将变得不那么明显。卡扎菲攻打班加西的困难是兵力不足。利比亚政府军的陆军不超过6万人,即便全拉到班加西来,对于攻打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说也显得兵力不足。因此,非常需要强调战术和意志。 

    前一段利比亚反对派的失败,原因之一是意志不够顽强,他们并没有做好牺牲的准备。他们看到了突尼斯、埃及的政局变换,仿佛一切都很容易,从而忽视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以血醒民,不能总以别人的血醒民,关键时刻需要用自己的血,而反对派的头头脑脑们似乎没有这样的准备。他们总推说利比亚政府军的飞机如何厉害,但是,比起俄罗斯攻打格罗兹尼时的空地联合火力打击,比起美军攻打费卢杰时的空地一体化打击,利比亚空军的威力差的太远,而利比亚反对派武装也打的太差。如果他们能够在一个城市打出一场血战来,国际社会干预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从地区稳定角度考虑,卡扎菲尽早获胜更加符合地区人民的利益。独裁虽然可恶,但总比国家内战、教派冲突甚至国家间战争要好一点。因此,卡扎菲急需“宜将剩勇追穷寇”!

欧美要对利比亚痛下杀手:中国被彻底赶出去

骆家辉在美国会遭到"拷问" 被要求对中国展示强硬

中国战机用武力威胁俘虏了美国电子侦察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