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的底足选贴1

 文香阁 2015-02-24
 
鉴定瓷器的真赝,最要紧的是第一感觉。见到东西的0.1秒之内就有感觉,东西是真还是假,开门还是不开门。然后仔细看形、纹饰、釉、胎、底足等细节来验证自己的感觉,做不到这一点就算不上高手。
 
对东西的真伪有强烈的感觉,这绝不是凭空得来的。是靠长时间刻苦研究标本慢慢培养出来的。有句老话叫只有了解了什么是正常,才会发现不正常,因此学鉴定,尽可能地多研究真标本,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对于学习康熙瓷,研究它的底足极为重要,首先,康熙的底足种类就非常多,什么圈足、平底、二层台底、双圈足、玉壁底等等。圈足有大有小,足端有平切、泥鳅背、尖状等。笔筒有玉壁底的,碗也有玉壁底的,这两种玉壁底又有很大的不同。
 
都说康熙的胎是整个清代炼治最精细的,糯米感最强,油性最大,侧视露胎处微微闪光。但完整器只有底足才露胎,所以想研究胎得先研究底足。
 
康熙瓷外底的釉往往比器身上的釉要白,在康早期最明显。在整个康熙时期,瓷器外底的釉都有硬、亮、润、活四个特点。记得前几年有位高手教了我一招,把康熙瓷翻过身拿着来回晃动,观察外底釉的活光,再看光绪彷康,外底釉面要么僵、软,缺乏硬度,要么贼亮没有润度。
 
1.青花盘的底足,足底平切,胎釉结合处有火石红线。
康熙的底足选贴1
 
 
2.顺治或康早立件的底足。
有明显的旋痕和放射性跳刀痕,胎土也没有康中的精细。
康熙的底足选贴1
 
3.碗的残件。青花山石用披麻皴法,山石上有郁郁葱葱的树林,祥云缠绕在近山山腰。
大圈足,足墻高且窄,足端平切。款为康熙时最流行的双圈款。
从纹饰风格看有康早特征。胎釉画工都很精细,属民窑精品。
 
康熙的底足选贴1
 
 
 4.花觚的底足,平底,能看见外底上修足时的刮削痕,胎质细腻,糯米感强。有一种开门的熟旧感。
康熙的底足选贴1
 
 5.青花凤尾尊的外底
典型的二层台底。外底釉面上有许多棕眼,康熙的棕眼往都小而深,能看见胎,被称作针鼻眼,而光绪彷康的棕眼往往大而浅,看不到胎。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凡事不能绝对,我在很多康瓷上也发现棕眼见不到胎的情况。
康熙的底足选贴1
 
6.和图2是同一件器物
 
釉为亮青釉(从明代到康早最常见的釉),青花发色灰蓝。胎釉结合处有火石红。胎质虽不如康中细腻,但也有糯米感。
 
足底有明显的磨损痕,很自然。
 
修足有顺治特色,即刮釉比较高,足墻外端有很高一截露胎。
康熙的底足选贴1
 
7.花觚。也是二层台底。
康熙的底足选贴1
 
 8.青花小罐。平底。
康熙的底足选贴1
 
 9.花觚。平足,也有台阶。康早。
康熙的底足选贴1
 
10.这种碗的底足很少见,外面是圈足,外心又有个内凹的玉壁底。
碗的口沿上了一圈酱釉,这在明早和清早都很常见,叫檀香口。
康熙的底足选贴1
 
11.束腰形笔筒。二层台底,外底有釉无款。
康熙的底足选贴1
 
12.五彩盘底,双圈足,外圈足高于内圈足,
双圈两行六字大清康熙年制款,书写规整应是官窑。
康熙的底足选贴1
 
 
 13.矾紅地清花五彩花觚的外底,
康熙的底足选贴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