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星】神秘的西斯廷礼拜堂

 闻诗人 2015-02-24

  【游】

  我继续说梵蒂冈博物馆中,我认为不得不说的3件艺术品。

  第一件是西斯廷礼拜堂(Cappella Sistina)的壁画。

  西斯廷礼拜堂由西斯都四世(不是二世)始建于1445年,1481年完工。它的名字就来源于这位教皇。礼拜堂长40.25米,宽13.41米,高20.73米,是依照《列王纪》第6章中所描述的所罗门王神殿(又称第一圣殿),按照比例60:20:30所建。

  据说这里是选举教皇的地方。当上一任教皇离世之后,枢机红衣主教在这里闭门选举新教皇。当选教皇者需要获得2/3的选票,所以选举可能进行多轮,甚至持续好几天。教徒们会聚集在圣彼得广场等候消息,而西斯廷礼拜堂烟囱冒出烟的颜色就是信号。当烟囱冒黑烟时,表示没有当选,直到冒出白烟时,表示新教皇产生了。最初,黑烟是靠湿稻草和选票一起燃烧产生的,白烟仅是燃烧选票;从1963年起,着色化学药剂被使用;从2005年起,教皇产生后除了白烟还会敲钟。

  1506年,教皇儒略二世为了纪念叔父西斯都四世,命米开朗基罗绘制穹顶壁画。米开朗基罗独自一人于1508年开始设计创作,并命名为《创世记》,壁画于1512年完成。此幅穹顶画描绘了旧约中创世纪的9个场景,场面宏大,气势恢宏,人物343个。

  穹顶壁画《创世记》完工24年后,教皇保罗三世要求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庭礼拜堂祭坛后面的墙上绘制壁画。这幅画就是《最后的审判》,年逾六旬的米开朗基罗用了6年的时间完成。这幅壁画高20米,长10米,有200多个人物,表现的是世界末日到来时,基督对世人进行审判,决定谁该上天堂、谁该下地狱。

  前前后后,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创作了10年,而西斯廷礼拜堂也因此而闻名于天下。

  西斯廷礼拜堂有两个入口,殿内略显昏暗。这里的游客最多!禁止喧哗!工作人员在不断地重复:“嘘!Silence!”

  禁止拍照!不许遵守!因此,下面西斯廷礼拜堂的照片来自于网络的资料图片,照片效果您多海涵,我还是主要配合我要说的。

  两幅巨作,《创世纪》更出名;《创世纪》中,下面这个画面最经典!

  这幅画面叫做上帝创造亚当。画面中的亚当身材健壮,但却显得没有生机,他在等待上帝赋予他灵魂。《圣经》中上帝创造亚当时,对他吹了一口灵魂之气;而米开朗基罗将之改为了手指的接触。这手指接触的一刹那,是人类的生命火花产生的一刹那,是上帝传递智慧和力量的一刹那。而米开朗基罗在两根手指间留下了一点点的闪隙,让观众用想像去完成这一盛举。

  

  扩大一下视野——穹顶的《创世纪》必须仰视,观众看到的是完美的画作,而实际上画作中人物的结构比例是“失调”的。这是由于视角不同,人物的结构比例必须要适当调整,才能保证在地面看到的视觉效果是符合比例的。

  

  《创世纪》占据了西斯廷礼拜堂的整个穹顶,面积约300平方米,以《旧约》中的9个故事为主题。画中每个人物不只是精细,都很精致!下面照片几乎是个全景了——

  

  下面照片是横向的《创世纪》局部,这里能看到穹顶壁画比侧面墙壁的壁画是“无缝连接”。

  

  沿着《创世纪》的纵行,向西斯廷礼拜堂的祭坛方向看去,祭坛后面蓝色背景的巨幅壁画就是《最后的审判》。

  《最后的审判》整幅画呈一种螺旋上升的结构,正中是耶稣,他正在对人类进行审判——善人颜色鲜明,向上升起,天使带领他们通往天堂;罪人在画的下方,颜色阴暗,撒旦将他们推下地狱。

  

  这就是西斯廷礼拜堂中米开朗基罗最有代表性的两大巨制壁画《创世记》和《最后的审判》。游客需要仰望巨作,但又久久不愿离去。时间长了头颈确实有些僵硬,而米开朗基罗长期在这里仰视作画,据说他的颈部僵直无法正常行走,甚至几个月内他的眼睛不能平视物体。大文学家歌德评论米开朗基罗:没有到过西斯廷礼拜堂的人,无法了解一个人所能做的事。

  

  第二件艺术品是拉斐尔的画作《雅典学院》。

  昨天我提到过,伟大的米开朗基罗参加了一场教皇组织的艺术PK,而拉斐尔是评委。这足见当时拉斐尔的艺术地位。

  梵蒂冈博物馆中有一排房间,当时的顶级画师每位“承包”一个或多个房间。拉斐尔有4个房间,分别是君士坦丁大帝之屋、埃里奥多拉之屋、署名之屋、和火灾之屋。拉斐尔带领着他的学生为这4个房间创作壁画,而所有的工作直到他去世后4年才全部完成。

  所有这些壁画中最著名的一幅就是《雅典学院》。几乎所有涉及拉斐尔的书籍中都一定会提到这幅画,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雅典学院》的画面正中是两位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中间两位中左边一位)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一边向前走,一边在激烈地争论着;画中的柏拉图右手手指向上,表示世间万物都源于神灵;亚里士多德则右手手掌向地,表示现实世界才是真理的根源。这两种对立的手势,代表了两种哲学上的分岐。画中其他的人,或是在听他们争辩,或是各自在忙各自的事情,自然地分成了几个小组。

  据说画中柏拉图的形象是以达芬奇为范本的。

  请再注意——画作前景左侧中有一位穿着紫衣者,左手撑头作沉思状。他是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而据说这个人物形象是以米开朗基罗为原型的。

  文艺复兴的艺术三杰,一位把另两位画在这里。

  

  第三件艺术品是地图厅。

  120米长的地图厅,天花板全部是雕刻装饰,金镶彩绘,令人炫目!

  

  这张可以再看清楚一些——

  

  地图厅两侧墙壁上,是教皇格雷戈里十三世在16 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明朝中期)时命人用了3年的时间,完成的40幅地图志,描绘了意大利各城市和沿海岛屿的地形。这40幅鲜艳悦目的地图志不仅是艺术品,也是地理学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我选了一幅大家可能认得的地图——威尼斯地图,与现在相比查别不大——

  

  快到闭馆时间了,流连忘返啊!

  

  离开了梵蒂冈博物馆,明天还要继续旅程。

  我的自媒体,【梵蒂冈】篇的目录:

  1.【寻星】城中之国梵蒂冈 ——2015-02-10

  2.【寻星】神圣之圣彼得大教堂 ——2015-02-11

  3.【寻星】500年的梵蒂冈博物馆 ——2015-02-12

  这是第4篇。

  此前的【意大利篇】之【科莫湖】(8篇)、【米兰】(5篇)、【威尼斯】(6篇)、【佛罗伦萨】(9篇)、【比萨】(3篇)、【罗马】(上半部分6篇),以及【希腊篇】之【雅典】(6篇)、【圣托里尼】(12篇)等精彩内容尽在——

  http://hsuchyuen.i.sohu.com/mp/inde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